社會學(英語:
Sociology)起源於19世紀末期,是一門研究
社會的
學科。社會學使用各種
研究方法進行
實證調查和
批判分析,以發展及完善一套有關
人類社會結構及
活動的
知識體系,並會以運用這些知識去尋求或改善
社會福利為目標。社會學的研究範圍廣泛,包括了由微觀社會學層級的機構或
人際互動,至宏觀社會學層級的社會系統或結構,社會學的
本體有社會中的個人、
社會結構、
社會變遷、
社會問題和
社會控制,因此社會學通常跟
經濟學、
政治學、
人類學、
心理學等學科並列於
社會科學領域之下。社會學在研究題材上或研究法則上均有相當的廣泛性,其傳統研究對象包括了
社會分層、
社會階級、
社會流動、
社會宗教、
社會法律、
越軌行為等,而採取的模式則包括
定性和
定量的研究方法。由於人類活動的所有領域都是由社會結構、個體機構的影響下塑造而成,所以隨着社會發展,社會學進一步擴大其研究重點至其他相關科目,例如
醫療、
護理、
軍事或
刑事制度、
互聯網等,甚至是例如科學知識發展在社會活動中的作用一類的課題。另一方面,社會科學方法的範圍也越來越廣泛。在20世紀中葉以來多樣化的
語言、
文化轉變也同時產生了更多更具
詮釋性、
哲學性的社會研究模式。然而,自20世紀末起的科技浪潮,也為社會學帶來了嶄新的數學化計算分析技術,例如
個體為本模型和
社交網絡。因其興起的歷史背景,社會學研究的重心很大一部份放在
現代性社會中的各種
生活實態,或是當代社會如何形成演進以至今日的過程,不但注重描述現況,也不忽略社會變遷。社會學的研究對象範圍廣泛,小到幾個人面對面的日常互動,大到全球化的社會趨勢及潮流。家庭、各式各樣的組織、企業工廠等經濟體、城市、市場、政黨、國家、文化、媒體等都是社會學研究的對象,而這些研究對象的共通點是一些具有社會性的社會事實。雖然「社會性」的定義在不同學派之間仍有爭執,但社會事實外在於個人,且對個人的行為跟認知有影響,這一點是大致上為社會學者所共同接受的。
刷新
權力歸花兒(英語:Flower power)是在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美國反文化活動的口號,標誌着消極抵抗和非暴力思想。它是源於反越戰運動。這口號是由美國垮掉派詩人艾倫·金斯堡於1965年所提出的,主張以和平方式來反對戰爭。嬉皮信奉象徵主義,他們身穿繡花和色彩鮮明的衣服,頭上戴花,並向市民發送鮮花,因而被稱為花的孩子。他們使用花兒、玩具、旗幟、糖果和音樂等道具,是為了把原本的反戰集會形式轉為以街頭劇場的模式來展現,從而減少恐懼、憤怒和威脅等易與示威抗議聯想的負面情緒。
|
|
非暴力指參與社會政治變革、拒絕使用暴力的理念,作為介於被動接受與武裝鬥爭的一種形式,「非暴力」方式參與的政治變革,包括非暴力反抗、公民抗命或其他強大影響力的不合作對抗形式,與和平主義類似。20世紀中葉以來,非暴力、非暴力抵抗等非武力手段為社會變革主要形式之一,也是推崇的政治與社會哲學理念。圖為印度原住民土地運動組織Ekta Parishad在2007年發起的一場非暴力徒步抗爭活動前的開場演講。
伊曼紐·華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1930年-)是一位美國社會學家,世界體系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和當代社會科學多學科綜合研究的倡導者。華勒斯坦是哥倫比亞大學校友,他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在非洲進行,其後在紐約州立大學當社會學教授。他的代表作是《現代世界體系》,並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和《歷史的資本主義》中闡述他的研究方法。2000年,美國社會學會全體會員投票選舉「20世紀美國最偉大的社會學家」,華勒斯坦以高票勝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