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病毒
歡迎來到病毒主題!
病毒是無法獨立生長複製、僅能在宿主細胞中複製的小型病原體,廣泛分布於地球上所有生態系,動物、植物、真菌、細菌與古菌等所有生物皆會被病毒感染。第一個被發現的病毒是菸草鑲嵌病毒,由马丁努斯·威廉·拜耶林克於1899年發現並命名,迄今已有超過6000種類型的病毒得到鑑定。
病毒由遺傳物質(DNA或RNA)和蛋白質衣殼組成,有些病毒還具有脂雙層構成的包膜,衣殼形狀常見者有螺旋形與正二十面體等,還有較複雜的複合型(如感染細菌的噬菌體)。病毒的大小一般僅有細菌的百分之一,介於10至300奈米間,大多無法以光學顯微鏡觀察,而需使用電子顯微鏡。巴爾的摩病毒分類系統將病毒基於遺傳物質種類和複製機制分為七種。
許多病毒可感染人類而造成疾病,包括感冒、流感、水痘、愛滋病與SARS等疾病皆是病毒感染所致,不同的病毒的致病機制各異。疫苗接種與抗病毒藥物可以預防、治療部分病毒的感染。病毒的具體起源過程仍未知,目前對此有許多假說,分別認為最早的病毒可能來自退化的小型細胞、從生物基因組中跳脫的DNA或RNA元件、或在細胞生命起源以前就已經出現。
精選病毒
人類冠狀病毒229E(HCoV-229E)是甲型冠狀病毒屬的一種病毒,於1966年被發現,是已知七種能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中第一個被發現者。229E病毒與同屬的人類冠狀病毒NL63以及乙型冠狀病毒屬的人類冠狀病毒OC43和人類冠狀病毒HKU1同為能感染人類上呼吸道、造成普通感冒的四種冠狀病毒。此病毒以丙氨酸氨肽酶(AP-N)為受體感染人類細胞。蝙蝠、羊駝與單峰駱駝體內均有發現與此病毒高度相似的病毒。
病毒感染
尼帕病毒感染是由尼帕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疾病,于1998年在马来西亚爆发,由马来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首次发现,得名于马来西亚双溪立百新村。马来西亚大多数确诊患者在马来亚大学医学中心接受了诊治。尼帕病毒于1999年被分离出并得到确认。此病毒的感染者可能无症状,也可能发烧、咳嗽、头痛、呼吸急促和神志不清,一两天之内可能恶化为昏迷。有50%至75%的被感染者死亡。并发症可能包括脑部炎症和恢复后的癫痫发作。
尼帕病毒(NiV)是亨尼巴病毒属的一种RNA病毒,通常在特定种类的果蝠之间传播。尼帕病毒既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也可以由其他动物传播给人,通常需要与感染源直接接触。尼帕病毒可以基于症状和实验室检测进行诊断。病患的管理仅限于支持性护理。截至2020年[update],既没有针对尼帕病毒的疫苗,也没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预防措施包括避免接触蝙蝠和病猪,以及不喝生椰棗汁。截至2018年5月,据估计已发生700例尼帕病毒人类感染病例,其中50%至75%的感染者死亡。2018年5月,该病在印度喀拉拉邦爆发,造成17人死亡。
疫情
1976年薩伊伊波拉出血熱疫情是1976年8月爆發於薩伊(今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伊波拉出血熱疫情,首例病例出現在該國西北部蒙加拉省的亞布庫,為亚布库当地一所学校的校长馬巴羅‧羅卡拉,羅卡拉曾在1976年8月带着村子教会的人員沿埃博拉河参观中非共和国边境,此河流即為埃博拉病毒名稱的来历,也是疫情的源头。羅卡拉造访不久后,亚布库教会医院出现大量病例。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报告指出几乎所有的后续感染要么在医院接受注射,或与病例有过密切接触。羅卡拉的家人们决定遵照当地风俗埋葬他的尸体,不久後他的21名親友均患病,其中18人死亡。教会医院重复使用未经消毒的针头,同样造成感染扩散造成疫情的病毒最初被認為是馬堡病毒,後來才發現是與該病毒關係接近的新種病毒,並以鄰近疫情爆發地點的河流伊波拉河將其命名為伊波拉病毒。此次疫情共造成318人感染,其中280人死亡,致死率為88%,與數週前爆發於蘇丹(今屬南蘇丹)的疫情同為史上最早紀錄的伊波拉出血熱疫情。
精選圖片
語錄
推薦條目
病毒種類:冠狀病毒 • 輪狀病毒 • 鼠冠狀病毒 • 人類冠狀病毒229E • 人類冠狀病毒NL63 • 果子貍SARS冠狀病毒 • B病毒
病毒疾病:流行性感冒 • 埃博拉出血热 • 登革熱 • 天花 • 脑膜炎 • 猫传染性腹膜炎
疫情與流行病學:中国大陆艾滋病情况 • 2019冠狀病毒病朝鮮疫情
大眾文化:与时间赛跑:在艾滋病肆虐的非洲寻找希望
人物:安尼魯·康特
相關新聞
2月26日:進行中的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已在全世界造成超過1億1000萬人染病,其中超過250萬人死亡。WHO
2月18日:俄羅斯阿斯特拉罕州有七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H5N8亞型(均無症狀),此為首次發現H5N8感染人類的報導,過去認為此病毒株僅感染禽鳥,去年便造成大量雞隻遭到撲殺。WHO
2月14日:幾內亞東南部的城鎮古埃凱爆發新的伊波拉病毒疫情,共有7人確診。 WHO
2月7日:剛果民主共和國北基伍省再度爆發伊波拉病毒疫情,有1人確診感染。 WHO
2月4日:肯亞的裂谷熱疫情自去年11月爆發以來已造成32人感染,其中11人死亡。 WHO
11月21日:治療2019冠狀病毒病的複合型單株抗體REGN-COV2 抗體組合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紧急使用授权,用於12歲以上的輕度至中度患者,本月稍早FDA已授予另一種單株抗體Bamlanivimab緊急使用授權。 FDA 1, 2
11月18日:剛果民主共和國赤道省的伊波拉病毒疫情正式宣告結束,此疫情於去年6月爆發,共造成130人感染,其中55人死亡。 UN
你知道嗎?
傳記
马克斯·泰累尔(Max Theiler,1899年-1972年)是南非微生物学家,1951年由于发现黄热病疫苗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泰累爾在倫敦熱帶醫學院獲博士學位後至美國哈佛大學熱帶醫學系擔任研究員,曾赴西非調查黃熱病,1930年他應邀到洛克菲勒基金會國際衛生部病毒實驗室,繼續研究黃熱病病理與研製黃熱病疫苗。1937年他用多次繼代移植方法在雞胚胎粉碎組織中成功繁殖黃熱病病毒的變異株,這是首個成功的黃熱病疫苗,後來被命名為17D黃熱病疫苗。
防治
干扰素(IFNs)是一類細胞信號傳送蛋白,為在动物细胞在受到某些病毒感染后分泌的具有抗病毒功能的宿主特异性醣蛋白。细胞感染病毒后分泌的干扰素能够与周围未感染的细胞上的相关受体作用,促使这些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防止进一步的感染,从而起到抗病毒的作用,但干擾素對已被感染的細胞沒有幫助。1954年,日本傳染病研究所的長野泰一、小島保彥發表了「病毒干擾素發現」的報告。1957年,英國科學家艾力克·艾薩克斯和让·林登曼亦發現了干擾素,並將之命名。1980年代以後,人類已經可以通過生物工程手段批量生產干擾素用於臨床治療。
分類
主題
任務
- 發表您對這個主題頁面的看法
- 加入病毒專題
- 在病毒相關條目的討論頁加上{{WikiProject Viruses}}
- 創立目前仍缺乏的病毒條目
- 擴充現有的病毒小作品與初級條目,增添內容、圖片與參考來源
- 擴充現有的病毒條目,將其提升至優良條目或典範條目等級
- 推薦可展示於本頁的條目、圖片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