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優良條目/2013年2月
優良條目存檔: |
---|
(現由機械人創建每月存檔。過往存檔請參見存檔頁) |
2013年2月1日 |
2013年2月2日 |
2013年2月3日Java是一種可以撰寫跨平台應用軟件的物件導向的程式語言,由昇陽公司(Sun)的詹姆斯·高斯林等人於1990年代初開發。它最初被命名為Oak,目標設定在家用電器等小型系統的程式設計語言,來解決諸如電視機、電話、鬧鐘、烤麵包機等家用電器的控制和通訊問題。由於這些智能化家電的市場需求沒有預期的高,就在Oak幾近失敗之時,隨着互聯網的發展,Sun看到了Oak在計算機網絡上的廣闊應用前景,於是改造了Oak,在1995年5月以「Java」的名稱正式發佈了。Java伴隨着互聯網的迅猛發展而發展,逐漸成為重要的網絡程式語言。Java程式語言的風格十分接近C++語言。Sun公司在推出Java之際就將其作為一種開放的技術。 |
2013年2月4日 |
2013年2月5日李栢儉,GCLJ,QC,SC,JP(1924年-2012年),來自英國的香港大律師和法官,1981年至1987年任高等法院按察司,2007年1月與妻子馮閏禪一同被控詐取綜援和公屋單位罪名成立,成為香港歷史上首位入獄的前法官。李栢儉在1951年於英格蘭及威爾斯取得執業大律師資格,1969年來港執業,曾參與彭利來毒馬案和前警司韓德貪污案等重大案件。李栢儉在1974年獲奉委為御用大律師,1981年出任高等法院按察司,惟1987年被傳媒揭發在1983年和1984年向名人錄International Who's Who(《國際名人錄》)虛報出生年份、在皇家海軍的服役年份和除役軍銜,結果以健康理由辭職,此後繼續留在香港生活。被指講究排場兼行為怪異的李栢儉雖然與妻子馮閏禪坐擁近200萬港元資產,但仍在2003年9月向社會福利署申領綜援,並獲成功批核,兩人隨後又獲編配華富邨華安樓的公屋單位。李栢儉夫婦詐騙綜援和公屋單位一事到2005年2月才被正式揭發,同年9月被警方落案起訴。不過,兩人多次以不同理由成功把案件押後審理,使案件拖延到2006年10月才正式開審。在2007年1月,兩人被判罪名成立,即時入獄11個月,但在同年5月的上訴中,主審法官以兩人年老體弱,再加上有兩名來自英國的資深法官撰寫求情信,兩人因此獲准減刑及當庭獲釋,引起輿論爭議。 |
2013年2月6日伊文思爵士,KCMG,KCVO[?](1928年-2012年),英國外交官,1984年1月至1988年5月擔任英國駐華大使,任內與中方代表周南在1984年9月26日草簽《中英聯合聲明》。伊文思1952年加入外交部,出任駐華大使前曾分別在1955年至1957年和在1962年至1964年兩度任職於北京的英國駐華代辦處。在駐華大使任內,伊文思還兼任中英香港前途談判英方代表團團長,負責與中方主持第八輪至最後第22輪談判。事實上,雙方的主要共識在柯利達爵士在任駐華大使和英方團長時已經定調,因此伊文思作為英方代表團團長的主要職責,是要在有限時間內草擬好《中英聯合聲明》的內容。連串的中英談判最終促成英揆戴卓爾夫人與中國總理趙紫陽在1984年12月19日於北京正式簽署《中英聯合聲明》,正式確認香港主權在1997年移交中國。伊文思在任駐華大使的後期還安排中英兩國重要人物連串互訪,當中包括參與安排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在1986年10月對中國展開歷史性國事訪問。在1988年退休以後,他專注於撰寫一部關於中共領導人鄧小平的英文傳記,傳記於1993年出版,並被翻譯成日文、中文、泰文和匈牙利文等多種語言。 |
2013年2月7日唐炳源,CBE,JP(1898年-1971年),字星海,來自中國江蘇的香港實業家和政治家,南海紗廠創辦人,1964年和1968年分別獲香港政府委任為立法局和行政局非官守議員,有「紡織大王」之稱。唐炳源生於江蘇無錫,為望族毗陵唐氏族人,早年受教於上海聖約翰大學、北京清華學堂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1923年返華後,協助父親唐保謙打理棉織品和麵粉等實業,家族擁有的慶豐紡織廠在中日戰爭前夕更是無錫七大紡織企業之一。戰後,唐炳源因中國大陸局勢動盪,於1947年遷居香港,翌年創立南海紗廠,紗廠在1964年上市時,公司的法定資本和實收資本比當時另外兩家上市紡織企業會德豐紡織和南洋紗廠還要高。唐炳源也熱心香港的公益事業,他曾出資300萬港元捐建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大樓,在1968年的時候又參與創立香港公益金,旋獲推舉出任公益金的首任會長。他在1971年因急病逝世時,仍身兼行政局非官守議員、香港大學校董、香港中文大學校董、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校董會主席、香港理工學院籌劃委員會主席和公益金副贊助人等要職。為表揚他對香港社會的貢獻,唐炳源在1964年獲港府奉委為非官守太平紳士、1967年獲英廷頒授OBE勳銜、1970年再獲頒CBE勳銜、以及在1968年獲香港中文大學頒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 |
2013年2月8日伍漢墀,JP(1877年-1923年),又名伍尚平,香港紳商和政治家,1922年6月獲得委任為定例局(即立法局)非官守議員,惟於1923年4月死於任上。伍漢墀在香港土生土長,早年畢業於皇仁書院,曾從事南北行貿易業務,並嘗任中華匯理銀行和英資新旗昌洋行買辦等職。在出任定例局議員以前,伍漢墀曾先後在1907年和1909年分別獲香港政府委任為東華醫院和保良局總理,1909年至1918年受任潔淨局紳、1910年至1923年任團防局紳、以及在1911年至1923年任香港大學創校校董等公職。此外,伍漢墀在1913年參與創立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復於1922年與曹善允等紳商促成在西營盤西邊街創立公立贊育醫院。伍漢墀在1922年6月獲港府任命接替死於任上的劉鑄伯擔任定例局非官守議員,任內曾經參與斡旋1922年的海員大罷工,以及跟隨局內首席華人非官守議員周壽臣反對港府擬訂立例即時取締妹仔和計劃對妹仔實施的登記制度。可是,在定例局供職僅十個月後,伍漢墀自己也因病猝死於任上,終年僅46歲。 |
2013年2月9日費洛蒙,也稱做外激素,指的是由一個個體分泌到體外,被同物種的其他個體通過嗅覺器官察覺,使後者表現出某種行為,情緒,心理或生理機制改變的物質。它具有通訊功能。幾乎所有的動物都證明有費洛蒙的存在。1959年發表雌蠶蛾會分泌性費洛蒙,是科學界首次證明了性費洛蒙是存在的。費洛蒙一詞是於1959年,由科學家彼得·卡森與馬林·路丘共同提出的,用來形容動物利用化學分子傳遞訊息的溝通方式。1980年代,科學家大衛·白林納以及其科學團隊首次探索人類是否也具有與昆蟲及動物相同的神奇溝通能力。直到1991年,他的科學團隊才在類固醇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期刊上發表其研究成果:發現了可能的人類費洛蒙雄二烯酮與雌四烯醇的存在,並發現人類費洛蒙也具有男女的性別區分,對人類負責性行為與內分泌的下丘腦具有活化作用,自此開啟了人類性費洛蒙研究的序幕。2000年大衛·白林納進行犁鼻器神經電位的檢定以及對電生理的影響,確定只要極低劑量,約10貝克的人類費洛蒙就可以啟動犁鼻器的電位反應並造成生理現象的改變。 |
2013年2月10日物理學是一種自然科學,注重於研究物質、能量、空間、時間,尤其是它們各自的性質與彼此之間的相互關係。物理學是關於大自然規律的知識;更廣義地說,物理學探索分析大自然所發生的現象,以了解其規則。物理學是最古老的學術之一。在過去兩千年裏,物理學與化學、天文學都曾歸屬於自然哲學。直到十七世紀科學革命之後,物理學才成為一門獨立的自然科學。物理學與其它很多跨領域研究有相當的交集,如生物物理學、量子化學等等。物理學的疆界並不是固定不變的,物理學裏的創始突破時常可以用來解釋這些跨領域研究的基礎機制,有時還會開啟嶄新的跨領域研究。物理學是自然科學中最基礎的學科之一。經過嚴謹思考論證,物理學者會提出表述大自然現象與規律的假說。倘若這假說能夠通過大量嚴格的實驗檢驗,則可以被歸類為物理定律。但正如很多其他自然科學理論一樣,這些定律不能被證明,其正確性只能靠着反覆的實驗來檢驗。 |
2013年2月11日娜芙蒂蒂胸像是一尊約有3370年歷史,以石灰岩與灰泥雕塑成的彩繪人像。這座雕像所刻的是古埃及法老阿肯那頓的大王后娜芙蒂蒂。因為這座雕像的複製品是最廣為流傳的古埃及藝術品之一,娜芙蒂蒂也成為最有名的古代女性之一,同時也是女性美的一種指標。一般認為這尊雕像是在公元前1345年由雕刻家圖特摩斯所雕。1912年時,一支由德國考古學家路德維希·波爾哈特率領的德國考古隊在位於埃及阿瑪納的圖特摩斯工作室發現了娜芙蒂蒂的半身像。這座雕像在被發現後曾被收藏於德國數個不同的地點,這其中包括位於馬克斯·基瑟巴赫市的鹽礦坑、柏林的達雷姆博物館、夏洛滕堡的埃及博物館和柏林博物館島上的老博物館。娜芙蒂蒂像目前藏於博物館島上的新博物館,二次世界大戰之前這座雕像正是在此地展出。娜芙蒂蒂胸像已成為柏林、德國與古埃及的文化象徵。埃及要求德國歸還胸像亦一直是兩國之間激烈爭論的主題。一個由匈牙利藝術家所籌辦,名為「娜芙蒂蒂之軀青銅像」的藝術展覽,娜芙蒂蒂胸像本身的真偽亦令它捲入爭議之中。 |
2013年2月12日《要愛,不要魔獸世界》是美國喜劇中心頻道動畫連續劇《衰仔樂園》第10季的第8集,整個系列的第147集,首播於2006年10月4日。該集對流行的MMORPG線上遊戲魔獸世界以及遊戲玩家本身進行諧仿。喜劇中心於9月30日公佈該集,並作為衰仔樂園第10季下半部首播片進行了宣傳。該集的名稱是對美國1960年代反越戰口號「要做愛,不要作戰」的滑稽模仿。該集播出後受到了普遍的好評。多媒體新聞和評論網站IGN給了該集9.3分的評分,稱其為「最有趣的劇集之一」。首播吸引了340萬名觀眾,多數屬於18到49歲之間的年齡組。這一收視率是2000年以來喜劇中心季中(下半季)首播最高的一次。該集在2007年黃金時段艾美獎中獲最佳動畫片獎。 |
2013年2月13日在經典力學裏,拉普拉斯-龍格-冷次向量(簡稱為LRL向量)主要是用來描述,當一個物體環繞着另外一個物體運動時,軌道的形狀與取向。典型的例子是行星的環繞着太陽公轉。在一個物理系統裏,假若兩個物體以萬有引力相互作用,則LRL向量必定是一個運動常數,不管在軌道的任何位置,計算出來的LRL向量都一樣;也就是說,LRL向量是一個保守量。更廣義地,在克卜勒問題裏,由於兩個物體以連心力相互作用,而連心力遵守平方反比定律,所以,LRL向量是一個保守量。氫原子是由兩個帶電粒子構成的。這兩個帶電粒子以遵守庫侖定律的靜電力互相作用.靜電力是一個標準的平方反比連心力。所以,氫原子內部的微觀運動是一個克卜勒問題。在量子力學的發展初期,薛定諤還在思索他的薛定諤方程式的時候,華夫岡·恩斯特·鮑利使用LRL向量,關鍵性地推導出氫原子的發射光譜。這結果給予物理學家很大的信心,量子力學理論是正確的。在經典力學與量子力學裏,因為物理系統的某一種對稱性,會產生一個或多個對應的保守值。LRL向量也不例外。可是,它相對應的對稱性很特別;在數學裏,克卜勒問題等價於一個粒子自由地移動於四維空間的三維球面;所以,整個問題涉及四維空間的某種旋轉對稱。拉普拉斯-龍格-冷次向量是因皮耶爾-西蒙·拉普拉斯、卡爾·龍格與威廉·楞次而命名。它又稱為拉普拉斯向量,龍格-冷次向量,或冷次向量。有趣的是,LRL向量並不是這三位先生發現的!這向量曾經被重複地發現過好幾次。它等價於天體力學中無因次的離心率向量。發展至今,在物理學裏,有許多各種各樣的LRL向量的推廣定義;牽涉到狹義相對論,或電磁場,甚至於不同類型的連心力。 |
2013年2月14日木星環,是指圍繞在木星周圍的行星環系統。它是太陽系第三個被發現的行星環系統,第一個和第二個分別是土星環及天王星環。木星環首次被觀測到是在1979年,由航行者一號發現及在1990年代受到伽利略號進行詳細調查。木星環在25年來亦可以由哈勃太空望遠鏡及地球觀察。隱約的木星環系統主要由塵埃組成。木星環分成四個部分:厚厚的粒子環面內暈層稱為「光環」;一個相對光亮的而且特別薄的「主環」;以及兩個外部既厚又隱約的「薄紗環」(或稱「蛛網環」),其名稱由形成它們的衛星物質而來:木衛五(阿馬爾塞)和木衛十四(底比斯)。木星環的主環及光環由衛星木衛十六(墨提斯)、木衛十五(阿德剌斯忒亞)及其他不能觀測的主體因為高速撞擊而噴出的塵埃組成。在2007年二月至三月由新視野號取得的高解像度圖像顯示主環有豐富的精細結構。在可見光及近紅外線光線下,除了光環呈現灰色或藍色外,木星環會呈現紅色。在環內的塵埃大小不定,但是所有環除了光環以外的塵埃橫切面面積最大為半徑約15微米的非球體粒子。光環主要由亞微米級塵埃組成。環狀系統的主要質量(包括不可見的主體)約為1016公斤,和木衛十五質量相當。環狀系統的年齡不詳,但是可能在木星形成時已經存在。 |
2013年2月15日 |
2013年2月16日 |
2013年2月17日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香港區火炬接力,是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火炬接力境外傳遞的第20站。火炬接力活動於2008年5月2日舉行,總行程25公里,歷時六個半小時,共有119名火炬手參與傳遞。該次火炬接力活動是香港自1964年東京奧運會首次參與火炬接力以來,奧運聖火首次重臨香港。2008年5月2日早上10時,香港區火炬接力開幕典禮於九龍尖沙咀的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廣場正式開始,第一棒火炬手李麗珊,最後一棒火炬手黃金寶。下午4時55分點燃位於香港島灣仔金紫荊廣場內的聖火盤。火炬接力當日估計約有10.1萬名市民夾道觀賞,主要集中在路段一的尖沙咀、路段三A的沙田社區,以及路段六的中環至灣仔。 |
2013年2月18日 |
2013年2月19日拉丁美洲文學爆炸是一場發生在1960年代至1970年代之間的文學運動,在那期間一大批相關拉丁美洲作家的作品流行於歐洲並最終流行於全世界。說起這場文學爆炸人們會很自然地聯想到四位主將:阿根廷的胡利奧·科塔薩爾、墨西哥的卡洛斯·富恩特斯、秘魯的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以及哥倫比亞的賈西亞·馬奎斯。這些作家受到歐洲和北美現代主義的影響,同時也秉承了拉美先鋒運動的衣缽,向拉美文學的傳統套路發起挑戰。他們的作品帶有實驗性質,並且十分政治化。「毫不誇張的說」,評論家傑拉爾德·馬丁寫道,「在1960年代南方大陸上有兩件事比其他所有事情都更有影響,首先是古巴革命對拉丁美洲和第三世界的廣泛衝擊,第二件便是拉丁美洲文學爆炸,它的起伏與1959年至1971年古巴自由觀念的興衰息息相關。」這些新晉作家的迅速成名,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他們的作品是最早一批在歐洲出版的拉美小說,主要由像加泰羅尼亞巴塞隆拿的先鋒文學出版社希克斯·巴拉爾這樣的出版社出版。當然,弗雷德里克·M·納恩也寫道「拉美小說家變得聞名世界是通過他們作品中對政治和社會行為的鼓吹,同時也因為他們中的很多人很幸運的在拉丁美洲之外獲得受眾——通過轉譯和傳播,有時也由於作家們流亡他鄉。」 |
2013年2月20日 |
2013年2月21日 |
2013年2月22日1955年越南國公民投票決定了越南國的未來政體,南越政權因此由君主制轉變成為越南共和國。投票中競爭的雙方:首相吳廷琰和保大皇帝分別主張實行共和制和君主制。最後吳廷琰通過舞弊的手段獲勝,得票率高達98.2%。在首都西貢,吳廷琰獲得超過60萬票,儘管選民名冊上一共只有45萬人。甚至在受到敵對陣營阻止投票的鄉村地區,他獲得的選票也超過登記選民的90%。這次公民投票是保大皇帝與其首相之間權力鬥爭的最後對決。保大皇帝厭惡吳廷琰,頻繁地試圖罷免他,任命他為首相僅僅是由於他是獲得美國援助的管道。在這期間,越南將要進入一個不安定時期,因為根據結束法越戰爭的《日內瓦協定》,越南被暫時分割,越南國控制國家的南半部,將舉行全國大選組成共同的政府,來恢復國家統一。越南國軍未能完全控制整個國家,宗教派別高台教與和好教在鄉村地區武裝割據,各自擁有私人軍隊,而平川派控制着西貢的街道。吳廷琰不顧保大皇帝的干涉,到1955年中,設法征服了私人軍隊,在全國強化了政府的統治。吳廷琰被他的成功所激勵,開始策劃讓保大皇帝下台。他預定在1955年10月23日舉行公民投票,將保大皇帝推出政治舞台。在投票的準備階段,保大皇帝的競選活動遭到禁止,而吳廷琰的競選活動集中於針對保大皇帝的個人攻擊。政府控制的媒體發起對保大皇帝的輿論攻擊,而警察挨家挨戶警告人們不投票的後果。吳廷琰的弟弟吳廷瑈協助他成功地在選舉中舞弊,勝出後吳廷琰宣佈由他本人擔任新成立的越南共和國總統。 |
2013年2月23日 |
2013年2月24日甘迺迪遇刺案發生於1963年11月22日星期五下午12:30,美國第三十五任總統約翰·甘迺迪在夫人積琪蓮·甘迺迪、副總統林登·詹森和德克薩斯州州長約翰·康納利陪同下,乘坐敞蓬轎車駛過德克薩斯州達拉斯的迪利廣場時,遭到槍擊身亡。約翰·甘迺迪是美國歷史上第四位遇刺身亡的總統,也是第八位在任期內去世的總統。負責總統遇刺案調查工作的華倫委員會在經過了長達10個月的調查之後,於1964年9月發表了一份官方報告,在此份報告中指出,刺殺甘迺迪的兇手是德克薩斯州教科書倉庫大樓的僱員李·奧斯瓦爾德,正是他從教科書大樓六層上的窗口向乘坐敞篷車正從樓下經過的總統開槍將其刺殺的。但迄今為止,甘迺迪遇刺案仍然存在着很多置疑。 |
2013年2月25日 |
2013年2月26日《環歐快車》(亦譯為「全歐快車」、「環歐列車」、「全歐快運」、「泛歐特快號」)是德國電子樂團發電站樂隊的第六張錄音室專輯。1976年,樂隊在德國杜塞爾多夫Kling Klang錄音室開始錄製該專輯,而後在1977年3月,以Kling Klang唱片公司的名義發佈之。本專輯的構想取自樂隊成員朋友的建議——藉由製作環歐快車的主題歌曲來體現樂隊的電子樂風格,樂評人也因此將專輯主題歸結為「歐洲的頌歌」和「現實與影像間的反差」。從音樂風格上說,該專輯並未秉承早先的「德式搖滾」風格,而是更注重極簡主義與機械節奏,並在電子樂中間雜人聲。專輯推出伊始便在《告示牌》二百強專輯榜上列於119名,而後還於美國報章《鄉村之聲》1977年度樂評人票選榜單「帕茲&約普」上佔得一席之地,並常被當代樂評人盛讚為「(那)十年間最偉大、影響最深遠的專輯之一」。 |
2013年2月27日《洞窟物語》是於2004年發佈的一款PC平台上的免費平台冒險遊戲,由天谷大輔利用5年間的業餘時間開發而成。《洞窟物語》以其對2D平台技術的充分利用與遊戲的復古風格而著稱,且也是對作者年少時玩過的《銀河戰士》等經典風格遊戲的致敬之作。在作者自行發行該遊戲後,《洞窟物語》在網絡上逐漸贏得眾人青睞,其扣人心弦的劇情與遊戲模式也為評論家所稱道。後來在2010年間,獨立遊戲開發商Nicalis和天谷大輔並肩協作,將遊戲移植到了WiiWare與DSiWare平台;而《洞窟物語》的增強版《洞窟物語+》隨後於2011年11月登陸Steam。Nicalis亦為遊戲重製3D版本,並於2011年11月以《洞窟物語3D》之名發佈任天堂3DS平台版本。遊戲講述了失憶的主角的故事:他在浮空之島的一個洞窟中醒來,但卻發現自己失憶了;而經過探尋之後,他發現了狂妄的博士的計劃——操控島上的原住民「咪咪卡」一族為他而戰,進而以之徵服地面諸國。於是主角力圖打敗博士,劇情即如此展開。 |
2013年2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