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拉加萬克修道院位于土耳其东部凡城东南9公里的埃雷克山坡上,由瓦斯普拉坎亚美尼亚国王谢涅克里姆·阿尔茨鲁尼建造于11世纪初,最初是阿尔茨鲁尼的墓地,后来成为凡城亞美尼亞使徒教會大主教的所在地,历史学家阿拉·萨拉菲安描述其为亚美尼亚教会最伟大的修道院中心之一。1915年4月至5月,亚美尼亚大屠杀期间,鄂圖曼帝國军队袭击了该修道院,并烧毁了其大部分建筑。其剩余的部分也在20世纪60年代陸續遭到破坏,現存只有少数部分至今仍保存完好。
|
莱比锡号护卫舰是德意志帝国海军建造的莱比锡级护卫舰的首舰,1877年6月交付使用。其仅有的姊妹舰为阿达尔贝特亲王号。作为德国“炮舰外交”的重要工具,也是德国殖民政策下众多事业的参与者,莱比锡号在服役生涯期间曾进行过三次重大的海外巡航,每次都完成了环球航行。1893年开始返回欧洲。回到德国后,军方认为将莱比锡号改装成训练舰的成本太高,因此该舰仅被用作宿营废船,直到1919年意外沉没。它于1921年被打捞上岸,随后在同年拆解报废。
|
|
|
|
|
|
|
|
|
神鹫号巡洋舰是德意志帝国海军建造的一艘四等巡洋舰,为六艘鵟级巡洋舰的四号舰,1892年12月交付使用。神鹫号的大部分服役生涯都在海外度过,1890年代被派驻德属东非,1914年3月返回德国,并撤出现役。1916年,它被改装成贮存水雷的废船并运用至战争结束。该舰最终于1921年遭废弃并拆解。
|
|
|
阿科纳号护卫舰是德意志帝国海军于19世纪80年代建造的卡罗拉级护卫舰的六号舰,1886年12月竣工。阿科纳号完工后一直被闲置到1892年,然后才获启动完成了长达七年的海外部署。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阿科纳号及其两艘姊妹舰被调往东亚,组成东亚分舰队的核心,并由阿科纳号担任旗舰。1899年初,它被召回德国,至同年6月退役,然后于1902年1月更名为墨丘利号,最终于1906年拆解报废。
|
|
|
瞪羚级小巡洋舰是德意志帝国海军在20世纪之交建造的十艘小巡洋舰的船级。它们是以1886-96年度和1897-1900年度的计划任务为依据,以“四等巡洋舰”或“小型防护巡洋舰”的代号进行开发,并采用纵横钢结构建造。它们是帝国海军的首项现代轻巡洋舰方案,并为所有未来在德国入役的小巡洋舰提供了基本模式。所有十艘同级舰在首次入役时都与舰队共同服役,其中有几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十年间在海外基地服役。大部分舰只于战争初期都被用作岸防舰。
|
|
|
|
|
|
瞪羚号小巡洋舰是德意志帝国海军于1890年代末所建造的十艘瞪羚级小巡洋舰的首舰。瞪羚号最初是在本土水域与演习舰队共同执行任务。1902年,它被派往海外,1904年被召回德国,退役并进行了大修,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一直没有活动。该舰于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重新入役,1915年1月被俄罗斯帝国海军的水雷炸损后,它被认为不值得修复,进而被改装成一艘储存水雷的废船。1920年8月,瞪羚号最终从海军序列中除籍并拆解报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