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佛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佛像,是菩萨塑像画像的统称,通常形相皆以世尊为主体,所以佛像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理想特征,仍然各尊佛像的形体、容貌和姿仪皆祥和、宁静、端祥、庄严。

佛像必须为完整的全身像,半身像或只有头部会被认为是不恭敬且不完整。[1][2][3][注 1]

历史

[编辑]

不少学者声称早期的印度佛教,不雕刻或绘画释迦牟尼的面容;佛陀是用符号来象征的,如法轮象征佛的“说法”、菩提树则是代表“成道佛”、足迹则象征“游行佛”。佛教在印度时本来没有借由偶像或图影表示释尊[4][5];直至犍陀罗时期,大乘佛教开始流行,才有佛像的形成[6][7][8][9]

亦有人声称早期的印度佛教就有清楚的佛像纪载,在佛世时,<增一阿含经>与律藏中皆记载,优填王、波思匿王与给孤独长者塑造佛像,佛陀赞叹并讲说塑造佛像功德,还于律典中教导比丘弟子应当如何修补亏损之佛像。 <增一阿含经>二十八曰:“波斯匿王,闻优填王雕像,乃以紫磨黄金造佛像,亦高五尺,时阎浮提内始有二像。” [是时,五王及人民之众不可称计,往至世尊所,各自称名。“我是迦尸国王波斯匿。”“我是拔嗟国王,名曰优填。”“我是五都人民之主,名曰恶生。”“我是南海之主,名优陀延。”“我是摩竭国频毘娑罗王。”尔时,十一那术人民运集,及四部之众,最尊长者,千二百五十人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 尔时,优填王手执牛头栴檀像,并以偈向如来说: “我今欲所问,慈悲护一切,作佛形像者,为得何等福?” 尔时,世尊复以偈报曰: “大王今听之,少多演其义,作佛形像者,今当粗说之。  眼根初不坏,后得天眼视,白黑而分明,作佛形像德。  形体当完具,意正不迷惑,势力倍常人,造佛形像者。  终不堕恶趣,终辄生天上,于彼作天王,造佛形像福。  余福不可计,其福不思议,名闻遍四远,造佛形像福。 “善哉!善哉!大王!多所饶益,天、人蒙祐。”尔时,优填王极怀欢悦,不能自胜。]

如上所节录的<增一阿含经>经典原文,可以说是非常有力的决定性证据,证明在<阿含经>时期,佛陀就鼓励弟子造佛像、供养佛像、宣说塑造佛像之功德利益,因此可证明,塑造佛像并非如某些学者声称的后期才有。 另外,律典当中也广泛记载,佛世时弟子塑造佛像、供养佛像、修补佛像的纪录。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五曰:“若佛世尊自居众首为上座,便有威肃,众皆严整,世尊不在,即无上事。是时给孤独长者来至佛所,礼双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我今欲造赡部影像,唯愿听许。佛言应作。欲安幡盖,佛言随意。”

<摩诃僧祇律> :“若贼来急不得藏者,佛物应庄严佛像、僧坐具应敷、安置种种饮食,令贼见相。” <摩诃僧祇律>也提道:[ 有主人语比丘言:“我今夜欲供养形像作福德,比丘当助我料理之。”是比丘即助庄严形象悬缯花盖敷置床座,...] <摩诃僧祇律>:“有舍利者名塔,无舍利者名枝提。如佛生处、得道处、转法轮处、般泥洹处、菩萨像、辟支佛窟、佛脚迹,此诸枝提得安佛华盖供养具。] <摩诃僧祇律>:[然灯时当先然照舍利及形像前灯。 礼拜已,当出灭之。”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 第5卷: 世尊不在即无上事。是时给孤独长者来至佛所,礼双足已退坐一面, 而白佛言:“我今欲作赡部影像,唯愿听许。”佛言:“应作。”... 尔时给孤独长者请世尊曰:“佛为菩萨时,一切大众以吉祥事恭敬供养。 佛若听者,我于赡部像前,为吉祥事并设供养。”佛言:“随意应作。”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 第8卷 若佛形像泥素亏坏,苾刍生疑不敢营饰,佛言:“或增令大,或可相似随意而作。”

依据<增一阿含经>、<摩诃僧祇律>、<根有律>的共同记载,可看出佛陀当时已经鼓励弟子塑造佛像、供养佛像。 近代有学者声称佛陀早期不塑佛像,是毫无依据的讹误之说。

记载

[编辑]

根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及《大唐西域记》卷五,记载跋蹉国优塡王(或译作邬陀衍那主, Udayana-vatsa)因思念佛陀,于是以栴檀木雕塑一尊五尺的佛陀形像,这是佛教雕塑佛像之起源纪录。[10]

佛教中有流传《造像度量经》是清乾隆七年(1742)工布查布在北京从藏文译本重译为汉文,有关制造佛像度量的经典。

相关条目

[编辑]

世界的佛像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在一些佛教国家受其教义的影响,人物肖像也制作成全身,例如诗琳通公主肖像
  1. ^ 優婆塞戒經卷第三. 不应造作半身佛像;若有形像身不具足,当密覆藏,劝人令治,治已具足,然后显示。见像毁坏,应当至心供养恭敬,如完无别。 
  2. ^ 皈依戒的对境:关于贩卖佛像及如何处理破损经书佛像若干问题. 佛教导航. 德格宁玛嘉绒寺. 2020-11-12. 请佛像、造佛菩萨的形像一定要造全身,站着、坐着都没有关系;画佛菩萨的像也要画全身,不可以画半身,半身是残缺不全,这是不恭敬,必须要注意。 
  3. ^ 海涛法师答:请师父慈悲开示,流通半身的佛像是否如法?. 佛教导航. 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2011-02-25. 
  4. ^ 《长阿含经》卷4〈游行经〉表示,佛灭度后弟子们只要去与佛一生有关连的遗迹巡礼,便与见佛无异:“佛告阿难:汝勿忧也。诸族姓子常有四念。何等四?一曰念佛生处,欢喜欲见,忆念不忘,生恋慕心;二曰念佛初得道处,欢喜欲见,忆念不忘,生恋慕心;三曰念佛转法轮处,欢喜欲见,忆念不忘,生恋慕心;四曰念佛般泥洹处,欢喜欲见,忆念不忘,生恋慕心。阿难!我般泥洹后,族姓男女念佛生时功德如是,佛得道时神力如是,转法轮时度人如是,临灭度时遗法如是。”
  5. ^ 《杂阿含1349经》:“时,有天神依彼林者,见佛行迹,低头谛观,修于佛念。时,有优楼鸟住于道中,行欲蹈佛足迹。尔时,天神即说偈言:“汝今优楼鸟,团目栖树间,莫乱如来迹,坏我念佛境。”时,彼天神说此偈已,默然念佛。 ”
  6. ^ 《增壹阿含》:“云何佛国境界不可思议?……如来身者,为是大身,此亦不可思议。所以然者,如来身者,不可造作,非诸天所及。……如来身者,不可摸则,不可言长、言短。音声亦不可法则,如来梵音,如来智慧、辩才不可思议,非世间人民之所能及。如是佛境界不可思议”
  7. ^ 《道行般若经》:“佛般泥洹后,有人作佛形像。人见佛形像,无不跪拜供养者。其像端正姝好,如佛无有异,人见莫不称叹,莫不持华香缯彩供养者。贤者!呼佛神在像中耶?萨陀波伦菩萨报言:不在像中。所以作佛像者,但欲使人得其福耳。……佛般泥洹后,念佛故作像,欲使世间人供养得其福”
  8.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buddha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9. ^ 《十诵律》:“尔时给孤独居士信心清净,往到佛所头面作礼一面坐已。白佛言:世尊,如佛身像不应作,愿佛听我作菩萨侍像者善”
  10. ^ 36品5經. 《增一阿含經》. [2022-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9).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佛像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