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南門橋 (臺中)

坐标24°7′18″N 120°41′7.89″E / 24.12167°N 120.6855250°E / 24.12167; 120.6855250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門橋
Nanmen Bridge
南門橋鳥瞰圖
坐标24°7′18″N 120°41′7.89″E / 24.12167°N 120.6855250°E / 24.12167; 120.6855250
承載中興路二段
跨越旱溪的大智排水
國家/地區 中華民國臺灣
地點
官方名稱南門橋
维护单位臺中市政府
上游桥梁喬城橋
下游桥梁國光橋(舊旱溪)
设计参数
桥型拱橋
全长77.5米(254英尺)[1]
宽度20米(66英尺)[1]
车道雙向四車道與人行道
历史
总造价新台幣1.7億元(第三代)
开通日
  • 第一代:不詳
  • 第二代:1958年12月
  • 第三代:2022年07月25日
關閉日
  • 第一代:1958年12月
  • 第二代:2021年01月04日
地圖
地图

南門橋,是位於台灣中部旱溪流域中,大智排水之上的橋梁。其承載道路爲中興路二段,連結臺中市大里區東區南區。是聯絡大里、霧峰市區的重要橋梁之一。南門橋歷史最早可追溯至清治時期,先後則以結構分為第一代吊橋、第二代混凝土橋與第三代拱橋。

概述

[编辑]

第三代南門橋為跨越大智排水的中路式鋼拱橋,橋上有18支吊索[2][3][4]橋體為拋物線狀的藍綠色鋼拱,[5][6]長77.5公尺、寬20公尺。兩邊設置雙向四車道,及兩側各寬1.8公尺的人行道。[1][7]橋樑由欽成營造股份有限公司承建,2020年12月29日開工,2022年7月25日完工。[8][9]橋樑旁邊有第一代南門橋墩遺址,橋下則有一條小溪及休閒空間,成為當地居民的洗衣與垂釣場所。[10][11][12]

南門橋承載道路中興路二段並承接台中路,同時位於大里區、東區、南區交界處,因此車流量相當龐大。從臺灣清治時期以來,就是大里與霧峰往來臺中舊市區的重要交通動脈。[5][7][10][13][14]

依據臺中市政府調查,南門橋附近約有近200種植物、近30種動物、以及4種魚類(鯉魚大肚魚紅魔鬼吳郭魚)。其中有數十種台灣特有種與特有亞種動植物,但無保育類動物。生態方面,植物以親水性與陽性植物為主、鳥類多為適應人類生活的陸生性鳥類。魚類則為台灣西部溪流的常見魚種。[15]

歷史

[编辑]

第一代南門橋

[编辑]

南門橋歷史最早可追溯至臺灣清治時期,當時南門橋附近就已經是來往東大墩大里杙之間的交通要道。[16]到了台灣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在當地興建南門吊橋,是為第一代南門橋、並稱其為「鐵線橋」,橋上還可以通行轎車。[16][10][17]在日治初期,日本政府以當地聚落掩護抗日活動為由,在南門橋與鳥竹圍附近放火燒莊,不少房屋付之一炬。[11]

第二代南門橋

[编辑]

臺灣光復後,臺中與大里的交通往來漸見頻繁,原有的南門吊橋已不堪負荷。因此在1958年,政府開始把吊橋改建為寬14.4公尺(淨寬13.6M公尺)的混凝土橋,是為第二代南門橋。而第一代南門橋墩獲保存,留於南門橋旁至今。[16][1][17][18]

第二代南門橋為三跨式連續T型梁橋、配置五支漸變斷面T型梁,下部結構橋墩由壁式橋墩與沉箱基礎組成,橋臺為墩式橋臺,但基礎型式不詳。[12]

八七水災期間,大里溪潰堤,原為旱溪的洪水從該南門橋漫上來,波及國立中興大學南面[19]、附近祥興里的農地與公路也盡數沖毀,從此祥興里再無農地[20];但由於水流在該橋附近分流而出,傷亡則較輕微。民間傳說分流是八媽作法使村民得以倖免[21]

第三代南門橋

[编辑]

第二代南門橋服務了60年以上。2018年,臺中市政府宣佈由於第二代南門橋過於老舊、原有橋寬也因為與都市計畫道路寬度不符,而無法應付現有交通,因此將編列1.7億元改建並拓寬南門橋,其中內政部營建署將補助1.19億元,臺中市政府則負擔5,100萬元。[2][9][13][22]2020年12月29日舉行動工典禮,並於2021年1月4日封橋。[23]

由於橋樑位置為交通要道、且牽涉諸多管線,臺中市政府決定以不落墩的鋼構橋梁興建,以縮短工期、並維護當地生態。[24]工程同時也將改善橋下空間之外、[25]還將重新規劃區域排水系統。[26]

改建後的南門橋為第三代南門橋,[7]原預定2022年1月5日完成,惟直到2022年7月25日才完成。[9][23]開通後不久,來往市民抱怨南門橋夜間燈光太暗,臺中市政府因此在橋上安裝紅色「南門橋」橋名,並在橋樑與橋名上加強燈光。橋名與照明的設計,在安裝後遭受廣泛批評。臺中市政府也因此在安裝完一天後便拆除該橋名,此後橋樑上的橋名設計懸缺至今。[6][27]

參見

[编辑]

腳註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政府資料

[编辑]

新聞報導

[编辑]

書刊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