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JuneAugust/亞歷山大大帝建立的城市列表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亞歷山大大帝在他的軍事生涯期間建立了許多定居點。

亞歷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23年)是古代馬其頓國王,他通過在亞洲各地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創建了歷史上最大的帝國之一。亞歷山大從小就被作為統治者進行培養,並在其父親腓力二世被刺殺後繼承了王位[1]。在平定了叛亂的藩屬後,他於公元前334年入侵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國。此後,亞歷山大迅速征服了西亞埃及的大片地區,然後又在伊蘇斯高加米拉戰役中擊敗了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公元前327年,亞歷山大大帝徹底實現了對阿契美尼德王朝舊有領土的完全統治。之後,亞歷山大試圖征服印度,但因疲憊的軍隊發生譁變而撤退。公元前323年,32歲的亞歷山大在巴比倫去世,他的帝國也因其追隨者之間爆發的一系列內戰而土崩瓦解。[a]

亞歷山大大帝在征戰期間建立了眾多定居點,並以他自己或身邊親密追隨者的名字命名。由於古代與中世紀學者的記載差異極大且常常相互矛盾,這些定居點一直是激烈爭論的焦點。普魯塔克在《亞歷山大傳》中對亞歷山大城的估計最高為70座,但大多數文獻證實亞歷山大城的數量在10到20座之間。古希臘語《亞歷山大傳奇》根據不同修訂本的列出了9到13座城市;這部傳奇的敘利亞語亞美尼亞語希伯來語衣索比亞語版本記載了12或13座城市。諸如塔巴里、迪納瓦里 (al-Dinawari)、哈姆扎·伊斯法罕尼(Hamza al-Isfahani)和庫達馬(Qudama)等編篡的波斯文獻認為,亞歷山大建立了9到12個定居點。拜占庭的史蒂芬努斯英語Stephanus of Byzantium記錄了大約20個定居點。有些作者還記錄了在特定區域建立的城市數量:例如,斯特拉波記載亞歷山大在巴克特里亞建立了8座城市。關於亞歷山大征戰的記述,主要是阿里安、普魯塔克、狄奧多羅斯庫爾提烏斯·魯弗斯查斯汀等人的記載提供了補充證據。最後,地理學家埃拉托色尼托勒密普林尼則借鑑了那些原本已失傳的、由亞歷山大步測員(負責測量距離的人員)所留下的證據。[b]

在試圖解讀上述資料來源時,現代學者面臨諸多難題。古典作家往往將每一處定居點都稱作「polis」(πόλις,意為「城市」),從人口眾多的中心地區到小型軍事駐防地一概如此;這造成了很大的混淆,特別是考慮到一處定居點可能最初只是軍事殖民地,後來才發展成真正意義上的城市這種情況[6]。儘管人們常說亞歷山大為他所建立的所有定居點命名,但這種說法並不正確[7];儘管如此,這類定居點數量眾多,導致許多定居點有了諸如「埃斯卡泰」(Eschate)或「奧克西阿納」(Oxeiana)之類的綽號。由於有些定居點可能有多個這樣的綽號,用歷史學家蓋澤爾·科恩英語Getzel Cohen (historian)的話來說,很可能「不同的作者,無疑反映了不同的地方傳統,很可能用不同的別稱指代的是同一個亞歷山大城」[8]。此外,許多定居點的確切位置尚不清楚。古典學家威廉·伍德索普·塔恩(William Woodthorpe Tarn)對此指出:「這一主題的難點頗多,不確定性的範圍往往很大,造成混淆的源頭也眾多」[9]

可能建立的定居點

[編輯]

這份清單包含了由亞歷山大大帝本人下令建立或重新建立的定居點,這些定居點通常是在他親自參與的情況下建成的,且都在公元前323年他去世之前。清單不包括任何在他去世後建立或重新建立的定居點;也不包括那些只是聲稱與這位馬其頓國王有關係的定居點。關於這些定居點的論述見下文

那些其存在與否都受到質疑的定居點被標註為「存疑」;那些已知確實存在,但學者們對其建立緣由存在爭議的定居點被標註為「有爭議」;而那些既已知存在,又被學者們認可為是亞歷山大所建立的定居點則被標註為「公認」。

Settlements
定居點名稱
其他名稱
建立年份 位置 詳述 歷史可靠性
特羅亞斯的亞歷山大城英語Alexandria Troas[c] 公元前334年 特羅亞德地區,現今土耳其恰納卡萊省 亞歷山大·特羅阿斯通常被認定為是由安提柯一世在公元前311年建立的一座城市。十年後由另一位繼業者利西馬科斯對其進行了重建。然而,歷史學家W·W·塔恩(W. W. Tarn)提出理論稱它是亞歷山大所建;塔恩將其認定是「格拉尼庫斯河的亞歷山大城」,並斷言亞歷山大曾承諾要建造一座城市,以紀念他當時在格拉尼庫斯河取得的勝利。但像弗雷澤(Fraser)和科恩(Cohen)等歷史學家並不認可這一理論。[11][12][13] 有爭議
撒馬利亞 公元前332年 — 公元前331年 現今巴勒斯坦國塞巴斯蒂亞 庫爾提烏斯·魯福斯記載,當亞歷山大身處埃及之時,撒馬利亞的居民發動了叛亂。當他返回後便懲處了叛亂者,並安排馬其頓人在該地區定居。很有可能是佩爾狄卡斯奉命來安置這座城市;另外,維克多·切里科夫(Victor Tcherikover)推測,佩爾狄卡斯也許是在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死後才重建了這座城市。弗拉維奧·約瑟夫斯提到,當地居民重新獲得了統治者的青睞,並獲准重建他們的神廟以及防禦工事。[14] 有爭議
埃及的亞歷山大港 公元前331年 埃及亞歷山大 亞歷山大在位期間所建立的首個重要定居點就是亞歷山大城,它於公元前331年初建在尼羅河三角洲西部的馬雷奧蒂斯湖和地中海之間。關於這座城市是在亞歷山大訪問錫瓦綠洲之前還是之後建立的,存在爭議;他建立亞歷山大城的動機同樣頗具爭議,人們常常提及軍事政治經濟以及貿易等方面的因素。這座定居點後來發展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據估計在公元1年時,其人口達到了50萬至60萬。[15][16] 公認
傑拉什
Antioch on the Chrysorhoas
公元前331年 約旦傑拉什 楊布里科斯所提及的一種晚期傳說,將「傑拉什」(Gerasa)這個名字與亞歷山大聯繫起來,這很可能是臆想出來的。在該地發現的羅馬硬幣,是在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卡拉卡拉埃拉伽巴路斯統治時期鑄造的,上面刻有與亞歷山大相關的圖像和銘文,而且有一個可追溯至公元前3世紀早期的基座上提到了繼業者之一的佩爾狄卡斯。因此,人們認為有可能是佩爾狄卡斯遵照亞歷山大的命令建立了這個聚居地。然而,碑銘、錢幣以及文獻方面的證據出現的時間都比較晚,所以很有可能與亞歷山大的關聯是後來編造出來的。[17][18] 有爭議
亞歷山大利亞·阿里安那英語Alexandria Ariana(Alexandria Ariana) 公元前330年 現今阿富汗赫拉特附近 亞歷山大里亞·阿里亞納(Alexandria Ariana)的存在得到了諸如埃拉托斯特尼老普林尼等地理學家以及伊斯蘭編年史家塔巴里雅古特·哈邁維的證實,但未得到諸如阿里安狄奧多羅斯等希臘歷史學家的證實。人們普遍認為,這座城市位於現今的赫拉特附近,赫拉特地處一片肥沃的綠洲且位於幾條貿易路線之上;由於赫拉特尚未進行考古發掘,所以該城的確切位置尚不清楚。亞歷山大里亞·阿里亞納有時被認定為阿契美尼德王朝聚居地阿爾塔科阿納(Artacoana)的重建之地,不過鑑於現有資料對這兩個地方有著明確的區分,所以這種說法被認為不太可能成立。[19][20] 公認
阿拉科細亞的亞歷山大城[d] 公元前330年 阿富汗坎大哈 各種資料都證實,在阿拉霍西亞、阿拉科托伊(Arachotoi)或阿拉科西奧魯姆(Arachosiorum)地區存在一座名為亞歷山大里亞(Alexandria)的城市;然而,傳記作家阿里安查士丁並未提及這樣一座城市。弗雷澤和科恩都強調,將上述名稱認定為同一座城市只是一種假設,儘管這一假設頗有說服力。倘若屬實,傳統上會將阿拉霍西亞的亞歷山大里亞認定為舊坎大哈(Old Kandahar)。有金石學證據支持這一理論,在該地區發現了諸如《切海爾·濟納法令》(Chehel Zina Edict)以及《索菲特斯獻詞》(Sophytos dedication)等希臘銘文。此外,早期的伊斯蘭博學家花拉子米將坎大哈認定為「東方的亞歷山大里亞」。[21][22] 公認
極邊亞歷山大里亞[e] 公元前329年 很可能位於現今塔吉克斯坦苦盞附近 據阿里安記載,在圍攻居洛波利斯(Cyropolis)後不久,亞歷山大就在錫爾河下游建立了一個聚居地,以抵禦斯基泰部落民,保衛該地區。這座城市耗時三周建成,定居於此的有希臘僱傭兵、當地部落民以及受傷的馬其頓老兵。傳統上,人們認為此地就是苦盞,苦盞控制著布哈拉撒馬爾罕的貿易路線以及通往肥沃的費爾干納盆地的通道。對這座現代城市的考古發掘表明,阿契美尼德王朝曾占據過此地。作為居洛波利斯(由居魯士大帝所建聚居地)的重建,極邊亞歷山大里亞(Alexandria Eschate)在文化和軍事方面都有著重要意義;弗雷澤稱其為「自埃及的亞歷山大之後在政治上最具重要意義的(建城)舉措」。[24][25] 公認
高加索的亞歷山大城
Alexandria in Parapamisdai
公元前329年 興都庫什山脈附近 所有主要的歷史學家以及普林尼都證實了這一聚居地的存在,但他們都沒有使用其現今的主要地名。亞歷山大在從烏弋山離出發後,安排了7000名當地人以及3000名退役士兵在此定居。次年春天返回時,他撤掉了之前任命負責此地的總督,改由其夥友騎兵尼卡諾爾接任。高加索地區的亞歷山大里亞的存在已被普遍認可,但其位置尚不清楚;多數觀點認為它位於興都庫什山脈以南,靠近現今的巴格拉姆[26][27] 公認
馬及挨那的亞歷山大城英語Alexandria in Margiana[f] 公元前328年 土庫曼斯坦格約爾-卡拉英語Gyaur-Kala[g] 老普林尼是首位證實這一聚居地存在的人;其後,斯特拉波補充稱,安條克一世重建了防禦工事,並建立了一座他稱之為「安條克」(Antioch)的城市。托勒密以及哈拉克斯的伊西多爾的記載中都提到了「安條克」這一名稱。安條克一世所建的城牆已在梅爾夫附近的格約爾-卡拉被確認,在諸如塔巴里、迪納瓦里、哈姆扎·伊斯法罕尼和庫達馬等人的穆斯林史料中,此地呈現為亞歷山大所建。然而,關於究竟是亞歷山大建立了這一聚居地,還是後來的塞琉古王朝建立的,存在著相當多的爭議。[29][30] 有爭議
尼卡亞和布塞發拉[h] 公元前326年 位於巴基斯坦的希達斯皮斯河(今傑赫勒姆河)兩岸 據阿里安記載,在希達斯皮斯河(今傑赫勒姆河)畔擊敗印度國王波羅斯後不久,亞歷山大就在河兩岸各建立了一座彼此相對的城市。那場戰役是在東岸進行的,所以亞歷山大將東岸的城市命名為尼凱亞(Nikaia);為紀念自己不久前死去的心愛戰馬,他將西岸城市命名為布塞法拉(Bucephala)。這兩座城市的位置尚不清楚:有些人認為它們位於現今的傑赫勒姆,而另一些人則認為它們位於往南30英里處的賈拉爾布爾(Jalalpur)。考慮到當地地勢多沼澤以及季風頻繁的特點,不太可能找到太多的考古證據。布塞法拉一直存續到了公元1世紀;而人們對尼凱亞的了解則少得多。[32][33] 公認
Alexandria in Orietai英語Alexandria in Orietai
Alexandria Rhambakia
公元前325年 在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印度河河口附近。 亞歷山大在從印度返程途中入侵了歐瑞泰(Oritae)部落的領地,占領了他們位於蘭巴基亞(Rhambakia)的總部。據阿里安記載稱,亞歷山大看中了此地的位置,於是命令赫費斯提翁負責建造城市,又命令列昂納托斯安排人員在此定居。狄奧多羅斯提到,亞歷山大將其命名為亞歷山大里亞(Alexandria),而庫爾提烏斯·魯福斯則稱,此地的定居者來自阿拉霍西亞。這座城市建立的目的很可能是為了控制貿易路線,它設有可供海上貿易使用的港口,並且能夠通往該地區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山道。由於自古代以來海岸線已發生了重大變化,所以其位置尚不確定;一種假說認為它位於現今的韋爾帕特(Welpat)附近,而另一種說法則將這一聚居地定位在米亞尼霍爾(Miani Hor)瀉湖一帶。[34][35] 存疑
條支英語Charax Spasinu[i]
Alexandria in Susiana
公元前324年 很可能位於伊拉克的奈桑 現代歷史學家有時會將其地名稱作蘇錫安那的亞歷山大里亞(Alexandria in Susiana),條支是亞歷山大在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交匯處建立的一個聚居地後來使用的名稱。阿里安和老普林尼都證實了這個聚居地的建立。它很可能是為充當巴比倫貿易中轉站而設立的,後來在遭受洪水破壞後,被一位不知名的塞琉古國王(很可能是安條克四世)重建並更名為安條克(Antioch)。大約在公元前141年,伊朗王子希斯保西尼斯(Hyspaosines)再次重建此地,並以自己的名字將其重新命名為斯帕西努·卡拉克斯(Spasinou Charax)。儘管這座城市很可能位於現今伊拉克的奈桑(Naysan),但因自古代以來該地區的水文狀況幾乎一直在不斷變化,其位置一直存在爭議。[37][38] 公認
Alexandria near Babylon 未知 未知 圍繞著對這一聚居地的認定存在著諸多嚴重問題。《亞歷山大傳奇》的不同版本,如雅古特·哈邁維以及西里阿尼德斯(Cyranides)都聲稱它的存在,並指出其位於下美索不達米亞的巴比倫附近。倘若它確實存在,那麼它有可能是由塞琉古王朝建立的,儘管並沒有證據表明他們曾以亞歷山大的名字來命名城市。眾多學者認為它與其他已被證實存在的亞歷山大里亞是同一地方,比如條支、赫迪豐河畔的塞琉西亞(Seleucia-on-the-Hedyphon)、帕拉科帕斯附近的亞歷山大里亞(Alexandria near the Pallakopas)以及底格里斯河上的亞歷山大里亞(Alexandria on the Tigris)。[39][40] 存疑

其他定居點

[編輯]

歐洲

[編輯]

腓力二世圍攻佩林索斯時,攝政王亞歷山大征服了位於今保加利亞西南部的一個色雷斯部落梅迪。根據普魯塔克的說法,他在該地區建立了一個小型定居點,並將其命名為亞歷山大波利斯,這也是第一座以亞歷山大為名的城市[41]。這個名字與他父親建立的菲利普波利斯相呼應,而且很可能是遵照腓力的命令所取的名字。該定居點的具體位置尚不清楚,一些學者對其真實性也存疑。[42][43]

小亞細亞

[編輯]

許多古代定居點都聲稱與亞歷山大有著重要的關係。在小亞細亞,這樣的城市包括伊利昂普里埃內士麥那。公元前334年,亞歷山大到訪了已成廢墟的特洛伊所在地伊利昂。他下令免除該城鎮的賦稅,並要求重建城內建築;後來他還承諾要將伊利昂打造成一座偉大的城市。然而,在亞歷山大有生之年,這些計劃無一得以實現。當地一個名為 「亞歷山大里斯」(Alexandris)的部落,其名稱很可能源自傳說中的帕里斯(有時也被稱為亞歷山大),而不是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44][45]。儘管亞歷山大確實對普里埃內很感興趣(包括將該城的神廟獻給雅典娜並給予民眾免稅優待),儘管該鎮很可能在四世紀末重建,但並沒有直接證據表明亞歷山大實施了這一重建舉措。對該地的考古發掘未能發現前希臘化時代的遺蹟[46]。雖然後來的作家保薩尼亞斯老普林尼埃利烏斯·阿里斯提得斯英語Aelius Aristides都記載一些傳統觀點,認為亞歷山大重建了士麥那,但斯特拉波在公元前一世紀的著作中卻指出,該定居點是在亞歷山大死後由安提柯一世重建的[47]。該地區其他聲稱與亞歷山大有關聯但可信度更低的定居點包括埃蓋、拉特莫斯河畔的亞歷山大、阿莫里烏姆、阿波羅尼亞、克里索波利斯攸卡爾皮亞英語Eucarpia克勒托波里斯英語Cretopolis尼西亞和奧特魯斯等[48]

埃及、腓尼基和敘利亞

[編輯]

在敘利亞,安條克城(日後成為古代世界的主要城市之一)被宣稱與亞歷山大有關係。據公元4世紀生於該城的利巴尼烏斯所述,亞歷山大原本計劃在日後安條克城所在的地方建立一座城市,但卻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實施這一計劃。相反,他為宙斯建立了一座神殿和一座小堡壘。這種說法很可能只是當地的一個傳說罷了[49]。位於現代伊斯肯德倫附近區域的伊蘇斯旁的亞歷山大城,僅有西姆努斯以及《亞歷山大傳奇》的部分修訂本將其記載為亞歷山大所建;在其附近發現的一枚印章上刻有這位國王的肖像。鑑於亞歷山大著重將埃及的亞歷山大城視為自己建立的第一座城市,所以人們認為他建立這座城的可能性極小,儘管這座城幾乎可以肯定是存在的[50][51]。在腓尼基埃及加沙泰爾等城市有時被記載為亞歷山大重建的城市。泰爾於公元前332年被圍困並被摧毀加沙在同一年晚些時候也遭遇了同樣的命運。儘管亞歷山大對這兩座城市都進行了重建並重新安置了居民,但它們通常不被視作是新建的城市,而是大規模的修復重建[52]。其他缺乏有力證據支持的說法還包括亞歷山大羅斯凱內卡皮托利亞斯英語Capitolias狄烏姆英語Dium (Coele-Syria)拉里薩·西扎拉英語Shaizar尼科波利斯帕拉伊托尼翁佩拉和塞琉西亞·阿比拉等城市與亞歷山大有關的說法[53]

東部省份

[編輯]

美索不達米亞尼基福里翁(今拉卡)有時會被認為是亞歷山大所建,但更有可能是由塞琉古一世建立的[54][55]。19世紀東方學家H.C.羅林森提出,這位馬其頓國王在亞述高加米拉戰役後不久,在戰役附近建立了一個定居點[56]。有眾多證據表明亞歷山大在下美索不達米亞建立了一座城市:人們提出了許多城市名稱,諸如海迪豐河畔的塞琉西亞、巴比倫附近的亞歷山大城、帕拉科帕斯附近的亞歷山大城以及底格里斯河畔的亞歷山大城等;但其中一些名字可能指的是同一座城市[57]。亞歷山大卡爾馬尼亞城可能在卡爾馬尼亞建立的,但其存在的證據卻很少;如果它確實存在過,那很可能是後來才建立的。同樣,據說位於卡爾馬尼亞附近的亞歷山大祭壇和馬其頓港可能是尼爾庫斯建立的大象狩獵站[58]。據稱,一個名為亞歷山大波利斯的定居點建立在尼薩附近,但沒有證據表明該定居點是在軍隊通過裏海之門後的短期內就建立起來的[59]

再往東,位於薩卡斯坦的亞歷山大城很可能是在亞歷山大死後才建立的,只是後來才被歸到他名下[60][61]。有諸多亞歷山大城被證實位於巴克特里亞索格底亞那以及印度次大陸地區。然而,大多數被認為是同一處定居點的不同名稱。因此,亞歷山大·奧皮阿內城和亞歷山大·卡皮薩城被視作是高加索的亞歷山大城的不同叫法[62]。巴克特拉附近的亞歷山大城和奧克西阿納的亞歷山大城可能都指代那處存在爭議的同一處定居點[63]。而在印度,塔克西拉和帕塔拉這兩處定居點很可能原本就存在,但亞歷山大大概都沒有建立過它們[64]昆圖斯·庫爾提烏斯·魯福斯曾寫道,亞歷山大在印度河三角洲建立了幾座城市,但這些很可能只是軍事駐防地[65]

腳註

[編輯]

注釋

[編輯]
  1. ^ 有關亞歷山大生平及征戰事跡的資料來源包括博斯沃思1988年的著作[1]、萊恩·福克斯2004年的著作[2]以及布里昂2010年的著作[3]
  2. ^ 有關亞歷山大所建立定居點的資料來源包括塔恩1948年的著作[4]、弗雷澤1996年的著作[5]以及科恩2013年的著作。
  3. ^ 譯名參考自《古代世界經濟生活》[10]
  4. ^ 譯名參考自《古代世界經濟生活》[10]
  5. ^ 譯名參考自 《中西古典文明千年史》 [23]
  6. ^ 譯名參考自《古代世界經濟生活》[10]
  7. ^ 譯名參考自《古代希臘文明文獻萃編》[28]
  8. ^ 譯名參考自《絲綢之路東西方文化交流和北方草原藝術 卷1 絲綢之路東西方藝術交流》[31]
  9. ^ 譯名參考自《中國大百科全書 中國歷史 秦漢史 2》[36]

引文

[編輯]
  1. ^ 1.0 1.1 Bosworth (1988).
  2. ^ Lane Fox (2004).
  3. ^ Briant (2010).
  4. ^ Tarn (1948).
  5. ^ Fraser (1996).
  6. ^ Tarn (1948),第233頁.
  7. ^ Hammond (1998),第262–263頁.
  8. ^ Cohen (2013),第38頁.
  9. ^ Tarn (1948),第232頁.
  10. ^ 10.0 10.1 10.2 志揚 (1963),第324頁.
  11. ^ Tarn (1948),第240頁.
  12. ^ Cohen (1995),第148頁.
  13. ^ Fraser (1996),第24頁.
  14. ^ Cohen (2006),第274–277頁.
  15. ^ Fraser (1996),第65頁.
  16. ^ Cohen (2006),第355–362頁.
  17. ^ Fraser (1996),第118, note 26頁.
  18. ^ Cohen (2006),第248, 404頁.
  19. ^ Fraser (1996),第109–115頁.
  20. ^ Cohen (2013),第260頁.
  21. ^ Fraser (1996),第132–140頁.
  22. ^ Cohen (2013),第255–260頁.
  23. ^ 林志純 (2022),第14頁.
  24. ^ Fraser (1996),第151–153頁.
  25. ^ Cohen (2013),第252–255頁.
  26. ^ Fraser (1996),第148–150頁.
  27. ^ Cohen (2013),第263–269頁.
  28. ^ 倪滕達 (2023),第236頁.
  29. ^ Fraser (1996),第116–118頁.
  30. ^ Cohen (2013),第245–250頁.
  31. ^ 沈愛鳳 et al. (2022),第180頁.
  32. ^ Fraser (1996),第69–70, 161–162頁.
  33. ^ Cohen (2013),第308–312, 317–318頁.
  34. ^ Fraser (1996),第71–72, 164–167頁.
  35. ^ Cohen (2013),第297–301頁.
  36. ^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 (1968),第153頁.
  37. ^ Fraser (1996),第168–169頁.
  38. ^ Cohen (2013),第109–117, 182頁.
  39. ^ Fraser (1996),第32頁.
  40. ^ Cohen (2013),第117–124頁.
  41. ^ 王子午 (2018),第101頁.
  42. ^ Cohen (1995),第82頁.
  43. ^ Fraser (1996),第29–30頁.
  44. ^ Cohen (1995),第152, 421–422頁.
  45. ^ Rose (2013),第241頁.
  46. ^ Cohen (1995),第187–188, 422頁.
  47. ^ Cohen (1995),第422–423頁.
  48. ^ Cohen (1995),第420–423頁.
  49. ^ Cohen (2006),第80, 403–404頁.
  50. ^ Fraser (1996),第20-21頁.
  51. ^ Cohen (2006),第403頁.
  52. ^ Cohen (2006),第404, 406頁.
  53. ^ Cohen (2006),第403–406頁.
  54. ^ Tarn (1948),第248頁.
  55. ^ Cohen (2013),第85–87頁.
  56. ^ Cohen (2013),第93頁.
  57. ^ Cohen (2013),第117–124, 192–193頁.
  58. ^ Cohen (2013),第181–185頁.
  59. ^ Fraser (1996),第29頁.
  60. ^ Cohen (2013),第244–245頁.
  61. ^ Fraser (1996),第138–140頁.
  62. ^ Cohen (2013),第262頁.
  63. ^ Cohen (2013),第262–263, 269–271頁.
  64. ^ Cohen (2013),第320–321, 325–328頁.
  65. ^ Tarn (1948),第244頁.

來源

[編輯]

書籍來源

[編輯]


期刊來源

[編輯]

[[Category:城市建立]] [[Category:城市列表]] [[Category:亞歷山大大帝所建立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