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沁—托卡列夫輕機槍
外觀
馬克沁-托卡列夫 | |
---|---|
類型 | 輕機槍 |
原產地 | 蘇聯 |
服役記錄 | |
參與戰爭/衝突 | 西班牙內戰 第二次中日戰爭 二戰 韓戰 |
生產歷史 | |
研發者 | 費多·托卡列夫 |
研發日期 | 1924年 |
生產日期 | 1925—1927年[1] |
製造數量 | 2,500挺 |
基本規格 | |
重量 | 12.9公斤(空槍) 15.5 公斤(裝彈) |
長度 | 1330公釐 |
槍管長度 | 650公釐 |
子彈 | 7.62×54mmR |
口徑 | 7.62公釐 |
槍管 | 1根,可快速拆卸 |
槍機 | 短行程後座作用、肘節式閉鎖 |
發射模式 | 全自動 |
供彈方式 | 100發彈鼓、250發彈鏈 |
瞄具 | 機械瞄具 |
馬克沁-托卡列夫1925型是在1925年由蘇聯槍械工程師費多·托卡列夫把一戰時期的馬克沁M1910重機槍改良而成的輕機槍。改進之處包括:
生產和使用
[編輯]1926—1927年期間,蘇聯國內兵工廠總共生產超過3,500挺,但蘇軍士兵普遍認為1925型太過笨重,寧願使用DP輕機槍,托卡列夫雖然設計了改良型,但由於認為其作用不大而沒有生產,蘇聯唯有把1925型外銷給正在打內戰的西班牙和正受到日軍侵略的中華民國,估計在第二次中日戰爭期間有約1,400挺被售往中國。
使用國家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С. Л. Федосеев. Пулемёты России. Шквальный огонь. М., Яуза – ЭКСМО, 2009. стр.140–142
- 抗戰時期國軍輕兵器手冊,老戰友文化事業,ISBN986-8060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