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艅艎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艅艎,又名餘皇,是古代戰船的其中一個種類。它在中國春秋時代開始被用於軍事用途。吳國水軍的戰船是當時最有名的,艅艎是其中一類。同期亦有「三翼」、「橋舡」等艦艇。[註 1]

歷史

[編輯]

春秋時代南方的三國經常於長江流域爭霸,水軍時常用船隻運載軍隊進行水戰。而舟師有其作戰的方式,又能夠獨立執行作戰任務。據東漢趙曄《吳越春秋》中記述,水師間都會動用艅艎來應付多達20場的大小戰役。而左丘明《春秋左氏傳》記載在魯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楚子為舟師以伐吳」。當中的「舟師」正是指艅艎。另外《春秋左傳》也記述過吳國魯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出動舟師和楚國的舟師戰於長江(現在安徽當塗的西南方位置)。結果,楚國大破吳師,且獲取其戰船艅艎作戰利品。[註 2]這反映了當時兩國水軍使用艅艎作戰的情況。

此外,「艅艎」一語是史書中最早出現的戰船名稱,一般指當時吳王所乘坐的指揮船。故又名「王舟」。而艅艎的船頭部分通常有鷁(中國古時一種類似鷺的水鳥)首做裝飾。[註 3]後世以此詞泛指大船及大型戰船。例如晉朝郭璞《江賦》寫道:「漂飛雲,運艅艎。」。南朝詩人王籍《入若耶溪》:「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至唐代陸龜蒙《自遣詩》其四寫道:「長鯨好鱠無因得,乞取艅艎作釣舟。」而清代龔自珍《送欽差大臣侯官林公序》也記述:「北守海口,防我境,不許其入,非與彼戰於海,戰於艅艎也。」四個例子所描述的艅艎既指一般釣魚大船,亦指作戰戰船。

注釋

[編輯]
  1. ^ 見席龍飛《中國古代造船史》(2015年由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第四章「春秋戰國時代的造船技術」第二節「戰船大翼和工舟艅艎的復原研究」。
  2. ^ 左丘明《春秋左氏傳》「昭公十七年」段:「楚人及吳戰於長岸。‧‧‧‧‧‧吳伐楚,陽匄為令尹,卜戰不吉,司馬子魚曰,我得上流,何故不吉,且楚故,司馬令龜,我請改卜,令曰,魴也,以其屬死之,楚師繼之,尚大克之,吉,戰於長岸,子魚先死,楚師繼之,大敗吳師,獲其乘舟餘皇,使隨人與後至者守之,環而塹之,及泉,盈其隧炭,陳以待命,吳公子光請於其眾曰,喪先王之乘舟,豈唯光之罪,眾亦有焉,請藉取之,以救死,眾許之,使長鬣者三人,潛伏於舟側,曰,我呼皇則對,師夜從之,三呼皆迭對,楚人從而殺之,楚師亂,吳人大敗之,取餘皇以歸。」
  3. ^ 資料來自肖東發、李奎《科技首創:萬物探索與發明發現》(2014年由現代出版社出版):「艅艎又稱餘皇,船頭裝飾鷁首,專供國君乘坐。因此又稱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