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
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 | |
---|---|
日期 | 2013年2月24日 |
地點 |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好萊塢杜比劇院 |
主持人 | 賽斯·麥克法蘭 |
紅地毯 | 傑斯·卡格爾(Jess Cagle) 克里斯汀·肯諾恩斯 凱莉·羅蘭 羅賓·羅伯茨(Robin Roberts) 蘿拉·史賓賽(Lara Spencer)[1] |
總監製 | 尼爾·梅龍(Neil Meron) 克雷格·扎丹(Craig Zadan) |
導演 | 唐·米斯徹(Don Mischer) |
摘要 | |
最佳電影 | 《亞果出任務》 |
獲獎最多 | 《少年PI的奇幻漂流》(4項) |
提名最多 | 《林肯》(12項) |
電視轉播 | |
電視台 | 美國廣播公司 |
持續時間 | 3小時35分鐘[2] |
收視率 | 4038萬 24.47%(尼爾森收視率) |
第85屆奧斯卡頒獎典禮(英語:85th Academy Awards)是美國影藝學院旨在獎勵2012年最優秀電影的一場晚會,於太平洋時區2013年2月24日17點30分(北美東部時區20點30分)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好萊塢的杜比劇院舉行,共計頒發了24座奧斯卡金像獎(也稱學院獎)。晚會透過美國廣播公司在美國直播,由尼爾·梅龍和克雷格·扎丹擔任製作人,唐·米斯徹導演[3][4],男演員賽斯·麥克法蘭首次擔任主持人[5][6]。本場晚會也是85年來美國影藝學院首次在廣播和宣傳中用「奧斯卡」(The Oscars)而非「學院獎」(Academy Awards)作為頒獎典禮的正式名稱[7]。
2012年12月1日,學院在好萊塢高地中心的宴會大禮堂舉行了第四屆年度學院主席獎頒獎晚會[8]。2013年2月9日,克里斯·潘恩和柔伊·莎達娜一起在比佛利山的比佛利山飯店主持頒發了奧斯卡科技成果獎[9]。
李安執導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贏得了包括最佳導演在內的四項大獎[10][11]。《亞果出任務》獲得包括最佳影片獎在內的三項大獎,成為歷史上第四部沒有獲得導演獎提名卻最終拿下最佳影片的電影[12]。其它獲獎電影包括同樣獲獎三項的《悲慘世界》,獲獎兩項的《決殺令》、《林肯》和《007:空降危機》,以及獲獎一項的《愛·慕》、《安娜·卡列尼娜》、《勇敢傳說》、《宵禁》、《控訴》、《紙上談情》、《尋找甜秘客》、《派特的幸福劇本》和《00:30凌晨密令》。晚會的電視直播平均吸引了超過4,000萬美國觀眾收看。
獲獎和提名
[編輯]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名單於PST2013年1月10日早上5點30分(協調世界時下午13點30分)由晚會主持人賽斯·麥克法蘭和女演員艾瑪·史東一起在比佛利山的塞繆爾·戈爾德溫劇院公布[13]。《林肯》以12項提名領跑,《少年PI的奇幻漂流》則以11項緊隨其後[14]。
獲獎名單在2013年2月24日舉行的頒獎典禮上公布[15]。《亞果出任務》成為繼1927年的《翼》、1932年的《大飯店》以及1989年的《溫馨接送情》以來第4部沒有得到導演獎提名卻最終拿下最佳影片獎的電影[16]。《亞果出任務》製片人喬治·克隆尼是史上第三位拿過奧斯卡表演和製片類獎項的電影人[17]。獲導演獎的李安成為第二位兩次獲獎但電影都沒拿到最佳影片獎的導演[18]。《派特的幸福劇本》是歷史上第14部獲得了全部四個表演類獎項提名的電影[19],因該片摘得影后桂冠的珍妮佛·勞倫斯年僅22歲,成為該獎項歷史上第二年輕的獲獎者[20]。因《林肯》第三度當選影帝的丹尼爾·戴-路易斯則是歷史上首位三次獲男主角獎的演員[21],他也成為歷史上第六位三獲奧斯卡表演類獎項的演員[22]。《愛·慕》是史上第四部同獲最佳影片和外語片獎提名的電影[23],該片女主角埃瑪妞·麗娃獲女主角獎提名時已是85歲高齡,創下該獎項最年長提名人的新紀錄[24],憑《南方野獸樂園》獲女主角獎提名的葵雯贊妮·華莉絲年僅九歲,刷新該獎最年輕提名人紀錄,也是女演員獎項最年輕的提名人[25]。《007:空降危機》和《00:30凌晨密令》並列獲音效剪輯獎,是奧斯卡獎歷史上第六次平局[26]。
獎項
[編輯]獲獎影片在最上方一行,右側附‡符號:[27]
最佳影片 | 導演 |
---|---|
|
|
男主角 | 女主角 |
男配角 | 女配角 |
原著劇本 | 原著改編 |
動畫長片 | 外語片 |
紀錄片 | 紀錄短片 |
|
|
短片 | 動畫短片 |
原創配樂 | 原創歌曲 |
音效剪輯 | 音效 |
| |
藝術指導 | 攝影 |
化妝與髮型設計 | 服裝設計 |
剪輯 | 視覺效果 |
|
奧斯卡榮譽獎
[編輯]美國影藝學院於2012年12月1日舉辦了第四屆年度學院主席獎頒獎典禮,期間頒發了以下獎項:[28][29][30]
- 奧斯卡榮譽獎
- 簡·赫爾索特人道精神獎
獲獎和提名大戶
[編輯]
以下15部電影獲得了多項提名:
|
以下6部電影獲得了多項大獎:
|
頒獎和表演嘉賓
[編輯]以下人士出場頒發了獎項或表演節目:[2]
頒獎嘉賓(按出場順序排列)
[編輯]姓名 | 角色 |
---|---|
西德林·福克斯(Cedering Fox) | 第85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廣播員 |
奧塔薇亞·史班森 | 頒發男配角獎 |
梅莉莎·麥卡錫 保羅·路德 |
頒發動畫短片獎和動畫長片獎 |
瑞絲·薇斯朋 | 介紹最佳影片提名電影《悲慘世界》、《少年PI的奇幻漂流》和《南方野獸樂園》 |
小勞勃·道尼 克里斯·伊凡 山繆·傑克森 傑瑞米·雷納 馬克·盧法洛 |
頒發攝影獎和視覺效果獎 |
珍妮佛·安妮斯頓 查尼·泰坦 |
頒發服裝設計獎和化妝與髮型設計獎 |
荷莉·貝瑞 | 引出向「邦德50年」致敬的環節和歌曲「Goldfinger」的現場表演 |
傑米·福克斯 凱麗·華盛頓 |
頒發短片獎和紀錄短片獎 |
利亞姆·尼森 | 介紹最佳影片獎提名電影《亞果出任務》、《林肯》和《00:30凌晨密令》 |
班·艾佛列克 | 頒發紀錄片獎 |
潔西卡·雀絲坦 珍妮佛·加納 |
頒發外語片獎 |
約翰·屈伏塔 | 引出「過去十年音樂劇慶典」表演曲目 |
克里斯·潘恩 柔伊·莎達娜 |
引出科技成果獎和戈登·E·索耶獎頒獎片段 |
馬克·華伯格 泰迪熊 |
頒發音效獎和音效剪輯獎 |
克里斯多夫·普拉瑪 | 頒發女配角獎 |
霍克·科奇 | 特別出場宣布建立電影學院博物館 |
珊卓·布拉克 | 頒發剪輯獎 |
珍妮佛·勞倫斯 | 引出原創歌曲獎提名作品「Skyfall」的現場表演 |
妮可·基嫚 | 介紹最佳影片提名電影《派特的幸福劇本》、《決殺令》和《愛·慕》 |
丹尼爾·雷德克里夫 克莉絲汀·史都華 |
頒發藝術指導獎 |
莎瑪·海耶克 | 引出奧斯卡榮譽獎和艾文·托柏紀念獎頒獎片段 |
喬治·克隆尼 | 引出紀念去世影人環節 |
李察·吉爾 皇后·拉蒂法 芮妮·齊薇格 凱薩琳·麗塔-瓊絲 |
引出原創歌曲獎提名作品「Everybody Needs a Best Friend」的現場表演 頒發原創配樂獎和原創歌曲獎 |
達斯汀·霍夫曼 莎莉·賽隆 |
頒發原著改編獎和原著劇本獎 |
麥克·道格拉斯 珍·芳達 |
頒發導演獎 |
讓·杜雅爾丹 | 頒發女主角獎 |
梅莉·史翠普 | 頒發男主角獎 |
傑克·尼克遜 米歇爾·歐巴馬 |
頒發最佳影片獎 |
表演嘉賓(按出場順序排列)
[編輯]姓名 | 角色 | 表演 |
---|---|---|
威廉·羅斯 | 音樂編排 指揮 |
管弦樂 |
賽斯·麥克法蘭 威廉·夏特納 |
主持人 表演者 |
開場表演 |
賽斯·麥克法蘭 洛杉磯男同性戀合唱團 |
表演者 | 開場表演時的曲目「We Saw Your Boobs」[31] |
娜歐蜜·華茲 莎莉·賽隆 珍妮佛·勞倫斯 |
客串 | 在預先錄製好的鏡頭中亮相,對夢想越野隊表演的曲目「We Saw Your Boobs」作出反應 |
賽斯·麥克法蘭 查寧·塔圖 莎莉·賽隆 |
表演者 | 《搖擺樂時代》插曲「The Way You Look Tonight」 |
喬瑟夫·高登-李維 賽斯·麥克法蘭 丹尼爾·雷德克里夫 |
表演者 | 《腦洞大開》插曲「High Hopes」 《美女與野獸》插曲「Be Our Guest」 |
雪莉·貝西 | 表演者 | 在「邦德50年」致敬環節表演《007之金手指》插曲「Goldfinger」 |
凱薩琳·麗塔-瓊絲 | 表演者 | 《芝加哥》插曲「All That Jazz」 |
詹妮弗·哈德森 | 表演者 | 《夢幻女郎》插曲「And I Am Telling You I'm Not Going」 |
薩曼莎·巴克斯 薩夏·拜倫·柯恩 海倫娜·寶漢·卡特 羅素·克洛 安·海瑟薇 詹妮弗·哈德森 休·傑克曼 艾迪·瑞德曼 亞曼達·塞佛瑞 亞倫·特維特 |
表演者 | 《悲慘世界》插曲「Suddenly」和「One Day More」 |
愛黛兒 | 表演者 | 《007:空降危機》插曲「Skyfall」 |
芭芭拉·史翠珊 | 表演者 | 在向馬文·哈姆利奇致敬的橋段演唱歌曲「The Way We Were」 |
諾拉·瓊斯 | 表演者 | 《泰迪熊》插曲「Everybody Needs a Best Friend」 |
克里斯汀·肯諾恩斯 賽斯·麥克法蘭 |
表演者 | 在晚會結束時表演「Here's To The Losers」(意為《獻給失敗者》) |
典禮資訊
[編輯]由於之前幾屆頒獎典禮收視率有所下降,美國影藝學院聘請了新的製作團隊,希望提高收視率和人們對晚會的興趣。有報道稱當時的學院主席湯姆·謝拉克(Tom Sherak)聯繫了電視節目製作人洛恩·麥可斯(Lorne Michaels)負責本屆晚會的製作,喜劇演員吉米·法倫擔任主持人[32]。但是,電視節目廣播公司ABC否決了這兩位人選,兩人之後也謝絕了邀請[33]。霍克·科奇(Hawk Koch)當選為新任主席後,學院於2012年8月聘請了尼爾·梅龍和克雷格·扎丹擔任製作人。兩個月後,學院宣布男演員、導演、動畫師兼喜劇演員賽斯·麥克法蘭將成為晚會的主持人[34]。梅龍和扎丹宣布,今年的頒獎典禮將不再沿襲往年的傳統稱為「第85屆奧斯卡頒獎典禮」(The 85th Annual Academy Awards,直譯意為「第85屆學院獎頒獎典禮」),而是簡稱為「奧斯卡」(The Oscars)[7]。
本次晚會的主題是向歌舞片和電影配樂致敬,因此其中有許多歌舞表演曲目[35]。同時為了配合這一主題,晚會期間間歇性地演奏了多部電影的配樂曲段,其中次數最多的就是約翰·威廉士為《大白鯊》創作的主題音樂,每當有獲獎者上台領獎,並且其致辭時間超長時,台下的管弦樂團就會演奏這一主題加以提醒[36][37]。作曲家威廉·羅斯(Williams Ross)在附近國會唱片大樓的一間錄音室指揮管弦樂團進行演奏[38]。
另外還有多人參與了頒獎典禮的製作。曾獲東尼獎肯定的藝術指導設計師德里克·麥克萊恩(Derek McLane)為晚會設計了新的舞台格局和置景[39]。羅布·阿什福德(Rob Ashford)編排了典禮期間多段歌舞曲目的表演[40]。喜劇演員本·格萊布(Ben Gleib)和安妮·格里納普(Annie Greenup)擔任「奧斯卡公路旅行」的通訊員和主持人,這是一個在全美11個主要城市對頒獎典禮進行宣傳的巴士旅遊活動[41]。學院還和MtvU電視台共同主辦了一場競賽,從全國高校中選出6名青年電影系學生,他們將在頒獎典禮當晚走上台,把小金人交給頒獎嘉賓[42]。
引入電子投票系統
[編輯]2012年1月,美國影藝學院宣布將建立電子投票系統,從2013年奧斯卡金像獎開始使用,為學院成員提供另一種投票選擇提名和獲獎作品的方式[43]。據學院營運長里克·羅伯遜(Ric Robertson)表示,增設數字選票旨在提高學院成員對選拔過程的參與度,並且在出現緊急情況時,也仍然有另一種投票方式可以選用[43]。一些業內人士估計,引入電子投票系統可能是學院在朝將來把頒獎典禮提前到一月的目標努力,不過多位學院官員都對此予以否認[44]。起初遞交提名選票的截止日期是1月3日,但由於技術問題和故障導致這一日期向後推遲了一天[45]。
提名電影票房表現
[編輯]1月10日提名名單公布時,全部9部獲最佳影片提名的電影中沒有任何一部正處在美國電影票房榜的前十位。不過,其中有四部在美國和加拿大上映的票房收入已經超過1億美元[46]。《林肯》以1億4554萬2887美元位居榜首,另外三部分別是收入1億1246萬2679美元的《決殺令》,進帳1億1031萬3486美元的《亞果出任務》和收入1億零768萬4800美元的《悲慘世界》。剩下的五部最佳影片提名電影中以《少年PI的奇幻漂流》票房最高,為9179萬6135美元,之後分別是進帳3573萬7770美元的《派特的幸福劇本》,收入1129萬1569美元的《南方野獸樂園》,進帳520萬2671美元的《00:30凌晨密令》和收入37萬1137美元的《愛·慕》[47]。9部最佳影片提名電影在提名公布時的總票房收入為6億2040萬3134美元,平均每部6893萬3682美元[47]。《少年PI的奇幻漂流》和《派特的幸福劇本》都將在2月24日的頒獎典禮前突破票房1億美元大關[48],而《00:30凌晨密令》則是1月11至13日這個周末的美國電影票房冠軍[49],該片在頒獎典禮前的票房收入將達到9100萬美元[48]。
在2012年美國電影票房50強中,有15部電影獲得了共計61項提名。只有《勇敢傳說》(第8位)、《無敵破壞王》(第13位)、《林肯》(第17位)、《決殺令》(第23位)、《亞果出任務》(第26位)、《悲慘世界》(第27位)、《機密真相》(第30位)和《少年PI的奇幻漂流》(第31位)獲得了最佳影片、動畫長片、導演或任何一項演員、編劇類獎項提名[50]。另外7部獲提名的電影分別是《復仇者聯盟》(冠軍》、《007:空降危機》(第4位)、《哈比人:意外旅程》(第6位)、《泰迪熊》(第13位)、《公主與狩獵者》(第15位)、《普羅米修斯》(第20位)和《魔鏡,魔鏡》(第44位)[50]。
視覺效果藝術家的抗議活動
[編輯]頒獎典禮前,約有400位視覺效果藝術家在好萊塢大道上演了一場抗議活動,認為自己受到業內製片公司的不公正對待。為《少年PI的奇幻漂流》製作特技鏡頭並將拿下本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的節奏特效工作室在頒獎典禮數星期前申請破產,成為這次抗議活動的導火索[51]。視覺效果行業還對獲獎者在台上致辭並且正要講到這一爭議時,由於持續時間已經太長,台下開始演奏《大白鯊》的主題音樂,並且話筒也很快就沒了聲音一事感到憤怒[52]。
專業評價
[編輯]本屆晚會收到的媒體評價褒貶不一,其中一些較為負面。《娛樂周刊》專欄作家歐文·格雷伯曼(Owen Gleiberman)批評主持人夢想越野隊過於注重製作噱頭,把好萊塢的種族、猶太人問題以及亞伯拉罕·林肯遇刺都拿來開玩笑[53]。《華盛頓郵報》電視評論員漢克·斯圖弗(Hank Stuever)認為節目平凡無奇,「既沒有什麼極其糟糕之處,也沒有任何特別了不起的地方。」而在主持人表現方面,斯圖弗認為這個奧斯卡之夜讓人看到,夢想越野隊原來在獨角喜劇方面表現不過如此[54]。HitFix網站電視欄目主編阿蘭·塞平沃爾(Alan Sepinwall)感嘆頒獎典禮總體上一團糟,不過偶爾也會有一些驚喜。他認為夢想越野隊時不時地有一些好段子,但總體上節奏把握欠佳,錯過了太多發揮的機會,讓這個夜晚沒有達到預期的水平[55]。
其他媒體對晚會的評價更為正面。《好萊塢報道》的蒂姆·古德曼(Tim Goodman)稱讚主持人的表現給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表示自己感到驚喜。他指出,學院選擇在國際上還欠缺知名度的夢想越野隊來擔任主持人是一個非常大膽的決定,並且稱讚了後者面對困難和挫折敢於迎頭而上的幹勁[56]。《芝加哥論壇報》電視評論員尼娜·梅斯(Nina Metz)稱讚夢想越野隊「牢牢把握住了(節目的)進程」,並且晚會開場時所開的玩笑效果也恰到好處[57]。美聯社評論員弗雷澤·摩爾(Frazier Moore)也表揚了夢想越野隊,稱他在主持ABC的這個奧斯卡之夜時向數量龐大的觀眾證明了自己是一個多才多藝到有些離譜的藝人[58]。
收視成績
[編輯]本屆頒獎典禮透過美國廣播公司在美國直播,其播出時段里平均有4038萬觀眾收看,與前一年相比提高了3%[59],而所有曾觀看部分時段節目的觀眾總數則估計有7792萬[60]。從尼爾森收視率調查的數據看,節目的表現也好過去年,吸引了24.47%的家庭收看,收視率達到35.65%[61]。此外,節目也在18至49歲年齡段觀眾群中收穫了13.71%的收視率,達到6年來的新高[62]。
紀念
[編輯]奧斯卡頒獎典禮上一年一度的「紀念」致敬環節旨在紀念過去一年中逝世的業內人士,本場晚會上的這一環節由男演員喬治·克隆尼引出[63]。視頻片段採用的是作曲家約翰·巴瑞為電影《遠離非洲》創作的主題音樂[64]。片段結束時,芭芭拉·史翠珊演唱了同名電影插曲「The Way We Were」來向作曲家馬文·哈姆利奇致敬[65]。視頻中紀念的人士如下:[63]
|
|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Yahr, Emily. Oscars TV: Where to watch the show, the pre-shows, the fashion. The Washington Post (The Washington Post Company). 2013-02-22 [2014-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25).
- ^ 2.0 2.1 Lowry, Brian. TV Review: 85th Academy Awards. Variety (PMC). 2013-02-24 [2014-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8).
- ^ Kilday, Greg. Craig Zadan and Neil Meron to Produce Oscar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Prometheus Global Media). 2012-08-23 [2014-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6).
- ^ Gallagher, Brian. 85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Lands Director Don Mischer. MovieWeb. 2012-09-15 [2014-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4).
- ^ Seth MacFarlane to Host 85th Oscars.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AMPAS). 2012-10-01 [2014-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3).
- ^ Raczka, Rachel. Seth MacFarlane to host 85th Academy Awards. Boston.com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2012-10-01 [2014-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31).
- ^ 7.0 7.1 Pond, Steve. AMPAS Drops '85th Academy Awards' – Now It's Just 'The Oscars'. The Wrap. 2013-02-19 [2014-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5).
- ^ Alexander, Bryan. Blockbusters left out of the best-picture Oscar race. USA Today (Gannett Company). 2012-12-02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5).
- ^ Ford, Rebecca. Chris Pine and Zoe Saldana to Host AMPAS'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Award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Prometheus Global Media).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6).
- ^ King, Susan. Oscars 2013: 'Argo,' actors Day-Lewis, Lawrence win. The Baltimore Sun (Tribune Company). 2013-02-25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5).
- ^ LaSalle, Mick. Oscars to 'Argo,' Lee in peculiar night.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Hearst Corporation). 2013-02-25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5).
- ^ Horn, John. Oscars 2013: 'Argo' wins best picture. Los Angeles Times (Tribune Company). 2013-02-24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6).
- ^ Oscar Host Seth MacFarlane Joins Emma Stone To Announce Oscar Nominations.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AMPAS). 2013-01-07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30).
- ^ Morgan, David. "Lincoln," "Life of Pi" lead Oscar race. CBS News (CBS Corporation). 2013-01-10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3).
- ^ Nominees for the 85th Academy Awards.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AMPAS).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13).
- ^ Patches, Matt. Ben Affleck's 'Argo' Wins Best Picture Oscar, Michelle Obama Shout-Out. Hollywood.com (Hollywood.com, LLC). 2013-02-25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30).
- ^ Eng, Joyce. Argo Tops Oscars, Daniel Day-Lewis Makes History. TV Guide. 2013-02-24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2).
- ^ Hammond, Pete. Oscars: Analysis By Pete Hammond. Deadline.com (PMC). 2013-02-25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4).
- ^ Feinberg, Scott. Oscar Nominations by the Numbers: Fun Facts, Shocking Stat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Prometheus Global Media). 2013-01-10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6).
- ^ Affleck's 'Argo' wins best-picture Oscar. Boston.com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2013-02-25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31).
- ^ Pond, Steve. Daniel Day-Lewis Wins Best Actor Oscar. The Wrap. 2013-02-24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2).
- ^ Germain, David. Argo Takes Top Prize in Closely Fought Race. U-T San Diego (MLIM Holdings). 2013-02-25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31).
- ^ Roxborough, Scott. Haneke's 'Amour' Scores Rare Oscar Best Picture/Foreign Language Double. The Hollywood Reporter (Prometheus Global Media). 2013-01-10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01).
- ^ Abramovitch, Seth. Oscars 2013: Records Broken for Oldest, Youngest Nominee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Prometheus Global Media). 2013-01-10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6).
- ^ Boardman, Madeline. Quvenzhané Wallis & Oscars: 9-Year-Old Is Youngest Best Actress Nominee Ever. The Huffington Post (AOL). 2013-01-10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9).
- ^ Scott, Mike. 'Skyfall' and 'Zero Dark Thirty' Oscar tie, not unprecedented, but unusual. The Times-Picayune (Advance Publications). 2013-02-24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31).
- ^ The 85th Academy Awards (2013) Nominees and Winners.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AMPAS).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6).
- ^ Kilday, Greg. Katzenberg, Needham, Pennebaker, Stevens Tapped for Academy Honor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Prometheus Global Media). 2012-09-05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4).
- ^ Sperling, Nicole. Academy to honor Jeffrey Katzenberg, Hal Needham, D.A. Pennebaker and George Stevens Jr.. Los Angeles Times (Tribune Company). 2012-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2).
- ^ Grossberg, Josh. Jeffrey Katzenberg, D.A. Pennebaker Tapped for Honorary Oscars. E! (NBC Universal).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3).
- ^ Barnes, Brooks; Cieply, Michael. Best Picture for ‘Argo’ in Varied Oscar Field. Th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2013-02-25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0).
- ^ Sperling, Nicole. Jimmy Fallon in talks to host 2013 Oscars, but ABC said to object. Los Angeles Times (Tribune Comapny). 2012-08-02 [2014-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0).
- ^ Newcomb, Tim. Jimmy Fallon as Oscar Host? Not If ABC Has Anything to Say About It. Time (TimeWarner). 2012-08-03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3).
- ^ Shoard, Catherine. Seth MacFarlane to host Oscars. The Daily Telegraph (Telegraph Media Group). 2012-10-01 [2014-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3).
- ^ Serjeant, Jill. Oscar show promises music, megastars and James Bond. Reuters. 2013-02-23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7).
- ^ Halperin, Shirley. Oscars 2013: 'Jaws' Theme as Play-Out Music Proves Divisive. The Hollywood Reporter (Prometheus Global Media). 2013-02-24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4).
- ^ Harris, Scott Jordan. Oscars 2013: Argo wins, Streisand sings and MacFarlane is nowhere near the knuckle. The Daily Telegraph (Telegraph Media Group). 2013-02-25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31).
- ^ Marr, Merissa. The Toughest Job in Show Business. Wall Street Journal (Dow Jones & Company). 2013-01-24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7).
- ^ Kilday, Greg. Derek McLane to Design Oscar Set. The Hollywood Reporter (Prometheus Global Media). 2012-10-24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8).
- ^ Weisman, Jon. Ashford to choreograph Oscars. Variety (PMC). 2012-11-08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2).
- ^ Oscar hits the Road for Nationwide Tour.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AMPAS). 2013-02-04 [2014-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2).
- ^ The Academy And mtvU Name Winners Of "Oscar® Experience College Search".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AMPAS). 2013-02-15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2).
- ^ 43.0 43.1 Kilday, Greg. Academy Explains How Electronic Oscar Voting Will Work. The Hollywood Reporter (Prometheus Global Media). 2012-09-18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5).
- ^ Feinberg, Scott. The Academy's Decision to Use e-Voting Could Have Far-Reaching Implications (Analysi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Prometheus Global Media). 2012-01-25 [201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01).
- ^ The Academy Extends Oscar® Nominations Voting Period to January 4.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AMPAS). 2012-12-31 [2014-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30).
- ^ Coker, Lesleyann. Lincoln Dominates Oscar Nominations and History is Made. Forbes (Forbes, Inc.). 2013-01-10 [2014-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3).
- ^ 47.0 47.1 2012 Academy Award Nominations and Winner for Best Picture. Box Office Mojo (Amazon.com). [2014-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4).
- ^ 48.0 48.1 Miller, Daniel. Oscars 2013: A box-office milestone for best picture nominees. Los Angeles Times (Tribune Company). 2013-02-24 [2014-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1).
- ^ Orden, Erica. 'Zero Dark Thirty' Tops Box Office. Wall Street Journal (Dow Jones Company). 2013-01-13 [2014-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19).
- ^ 50.0 50.1 2012 Yearly Box Office Results (January 10, 2013). Box Office Mojo (Amazon.com). [2014-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0).
- ^ Rome, Emily. Oscars: Visual effects artists protest outside Dolby Theatre. Entertainment Weekly (Time Warner). 2013-02-25 [2014-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31).
- ^ McWeeney, Drew. The visual effects community sees red in the wake of Oscar protest and on-air snub. HitFix. 2013-02-25 [2014-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8).
- ^ Gleiberman, Owen. This year's Academy Awards: a lively, occasionally uneasy mixture of snark and sincerity. Entertainment Weekly (Time Warner). 2013-02-25 [2014-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7).
- ^ Stuever, Hank. TV review: At the Oscars, the same old song and dance. The Washington Post (The Washington Post Company). 2013-02-25 [2014-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02).
- ^ Sepinwall, Alan. Review: Seth MacFarlane emcees a conflicted, bloated, song-heavy Oscar-cast. HitFix. 2013-02-25 [2014-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5).
- ^ Goodman, Tim. TV Review: Seth MacFarlane Wins at Oscar Hosting Against Odd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Prometheus Global Media). 2013-02-24 [2014-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 ^ Metz, Nina. MacFarlane relaxed, confident as Oscars host. Chicago Tribune (Tribune Company). 2013-02-25 [2014-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2).
- ^ Moore, Frazier. Oscars Review: MacFarlane Proves He's An Oscar Guy In Hosting Gig. The Huffington Post (AOL). 2013-02-25 [2014-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4).
- ^ De Moraes, Lisa. TV critics may have hated the Oscars, but 40 million viewers tuned in. Washington Post (The Washington Post Company). 2013-02-25 [2014-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26).
- ^ Kondolojy, Amanda. Oscars Draw More than 40 Million Viewers and is TV's Most Watched Entertainment Telecast in 3 Years. TV by the Numbers (Zap2it). 2013-02-25 [2014-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4).
- ^ Golum, Rob. U.S. Broadcast Television Ratings for the Week Ended Feb. 24. Bloomberg Businessweek (Bloomberg L.P.). 2013-02-26 [2014-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1).
- ^ Oscars top 40 million, surge in demos: Show draws best score among adults 18–34 since 2005. Variety (PMC). 2013-02-25 [2014-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5).
- ^ 63.0 63.1 Oscars 'In Memoriam' 2013: Full list. MSN (Microsoft). 2013-02-25 [2014-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8).
- ^ Burlingame, Jon. Oscar Scores More Than Pi in the Skyfall. The Film Music Society. [2014-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8).
- ^ Arbeiter, Michael. Oscars: Barbra Streisand Sings 'The Way We Were', And We All Sigh Wistfully. Hollywood.com (Hollywood.com, LLC). 2013-02-24 [2014-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8).
外部連結
[編輯]- 官方網站
- 奧斯卡金像獎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美國影藝學院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美國影藝學院在YouTube上的奧斯卡頻道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美國影藝學院視頻集錦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新聞資源
- 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衛報》2013年奧斯卡金像獎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洛杉磯時報》獎項內部報道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人物》2013年奧斯卡金像獎
- 分析
- 其它資源
- Pronunciation 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指南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上《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的資料(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