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城遺址
泗州城遺址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
地址 | 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 |
分類 | 古遺址 |
時代 | 唐至清 |
編號 | 7-0157-1-157 |
認定時間 | 2013年3月 |
泗州城遺址,位於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歷史
[編輯]為了加強對汴渠漕運管理,唐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徙泗州於汴口臨淮縣,遂改臨淮縣為泗州城。貞元八年(792年),泗州城就有被水淹的記載。為了防洪,北宋時開始築城。歐陽修在《先春亭記》中記述,景祐三年(1036年),泗州知州張殿承主持築城外防洪堤「九千二百尺……,高三十五尺,土石為堅,捍暴備災。」這次築堤用人力八萬五千個,用米一千三百石。防洪堤築好後,發揮了較好的作用。
泗州城南臨淮水,西靠汴河,唐宋兩代是漕運中心,有「水陸都會」之稱,據《帝鄉紀略》和《泗州志》記述,這裡是「北枕清口,南帶濠梁,東達維揚,西通宿壽,江淮險扼,徐邳要衝,東南之戶樞,中原之要會」,「天下無事,則為南北行商之所必歷,天下有事,則為南北兵家之所必爭。」泗州直屬疆域,東至清河界洪澤九十里,西至五河縣潼河口一百二十里,南至盱眙縣淮河二里,北至宿遷界梅花道口一百五十里。轄七鄉五十三里,計有鎮集二十二個,是洪澤地區的政治經濟中心。
泗州城舊有東、西兩座土城,中隔汴河,有汴河橋相連。明代初期西、南兩面護城堤已遭毀壞,僅東、北兩面尚存堤址。城牆難抵擋住洪水侵襲,始將二城合一,建成磚石城,周長九里三十步,城牆原高二丈。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遭倭寇圍攻。後加高至二丈五尺。據《泗州志》載,泗州共有五座城門,東、西、北各一門,南面有南門和香花門。香花門是為了迎僧伽大師真身從長安歸泗州而特建。為了防洪水侵擾,每座城門都建月城和門樓,城外大水,先堵月門,行人從月城堤上出入。城上建城鋪45座,每200戶看守一座。城上還建防敵炮台六座。每座城門下都建有水關,香花門與北門水關相對應。宋代有漕船、舟楫出入。明代後期,水關先後淤廢。
泗州城內外先後共建有名的橋16座,其中城內有8座:即優龍橋、回龍橋、天梯橋、通會橋(也稱汴泗橋)、永寧橋、走馬街橋、馬家橋、魏家橋。城外8座橋為:東門外板橋,西門外板橋,南門外濯清橋,北門外板橋,新橋、通濟橋、胭脂橋、浮橋(橫跨淮河,連接泗、盱兩地)。泗州城外有護城河,環城皆濠,濠外有堤,濠水相通。因溝濠縱橫,不僅橋多,各城門都有吊橋,以利通行。泗州城內外,共有五個集貿市場,十五條大街,三十四條巷道。
泗州城為歷代州郡所在地:唐朝淮東節度使、南宋淮南東路宣撫使、明洪武初年置泗州衛、明代和清初期廬、鳳、淮、揚、滁、徐的欽差以及監察御使,鳳泗兵備道,江北提刑按察使等官署。在城內有州衙、都察院、巡監察院、理刑廳、泗州衛、館驛、倉廒、課稅局、陰陽學及郵傳總鋪等官衙單位;有儒學署、訓導署、學正署、社學、決科書院、龍泉書院、泗水書院等文教建築;還有漕糧中轉的常豐倉等倉儲建築。此外,在泗州城內還有鍾、鼓樓各一處,寺、廟、庵、祠等建築53處,還有壇、堂、亭、閣12處,表、坊、碑、碣等24處,還有唐代建造的靈瑞塔和明遠大師塔。
明代泗州十二景:「九崗山形蜿蜒,一字河流環帶,對岸盱山聳翠,面城淮水浮煙,瞻柏陵園蔥蔚,採蓮濠畔芬芳,關內漁舟詠月,堤前商櫓吟風,龜壁遙睇砥柱,鵝湖閒泛恬波,普照泛圖映日,皇華樓閣臨流。」
唐、宋、元、明各代,許多文人墨客,駐足泗州,留下大量膾炙人口詩文。宋代米芾知漣水軍,道經泗州,曾留有:「京洛風塵千里還,船頭出汴翠屏間」。
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朱元璋在泗州城北門外十三里處楊家墩,興建了規模宏大的明代第一陵——「三祖陵寢」。
金章宗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黃河奪淮河下游入海之前,淮河是一條清水河,下游段河床深闊,入海口在漣水縣雲梯關,潮波可達盱眙以上。宋孝宗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樓鑰《北行日錄》記載:「至洪澤,過瀆頭,舟膠候潮,潮應,乘風過歐家渡。」 黃河奪淮入海後,大量的泥沙使黃淮匯流處清口以上河段水位抬高,淮水下泄受阻,窪地積水擴大,富陵、萬家、泥墩、破釜、白水塘等大小諸湖蕩逐漸連成一片,匯成一個較大的湖泊。這是洪澤湖形成的開始階段。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成書的《淮安府志》附圖可以看出,當時淮河下游湖群雖已開始匯聚拓展,但是湖區淮、湖、運並存的形勢依然存在。明正統二年(1437年)夏,河、淮泛漲,泗州城東北陴垣崩,水內注,高與檐齊,泗人奔盱山漂流。明天順四年(1460年),夏淮水溢,水自北門水關入城,水勢高至大聖寺佛座。正德十二年(1517年)夏,淮河發生百年不遇大水,淮水灌泗州,「漲至陵門,遂浸墀陛」.據明代衛前街水尺推算,以上大水年,泗州城內水位海拔高度應在9~10米左右,城內地面水深應在2~3米左右。為了提高城區防洪能力,從正德十二年至萬曆十八年(1590年),明代先後五次進行修城築堤。萬曆四、五年間(1576~1577),巡按御史邵陛命楊化、州守陳永直督修泗州城外石堤,堤長一千四百二十七丈(4566米),高九尺有奇(2.88米),闊一丈有奇(3.2米)。又建水閘於香花門和南門外,以泄城內、堤內積水。泗州城人民為感恩邵陛,除在城內建祠、立碑紀念外,還將此堤命名為邵公堤。明弘治七年(1494年),劉大夏主持治河時,堵塞黃陵岡,修築太行堤,截斷黃水北流各泛道,逼黃水南泛,主要走汴泗、睢泗、渦河入淮,使黃河泥沙在淮河下游淤積日益加重。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河道總理潘季馴,主持治理黃河、淮河和運河。到隆慶四年(1570年)提出「築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針,歷經十八年,才全面完成從鄭州以下至蘇北雲梯關一線黃河兩岸提防。黃河兩岸提防形成以後,如《行水金鑒》卷三十九所說:「全河盡出徐邳,奪泗入淮」。黃河失去了在淮北平原多股泛流這一天然「沉沙池」,四分之三的泥沙帶到了下遊河道和河口淤積,在黃、淮、運交匯的清口一帶河身不斷抬高。黃河河床高於淮河,黃強淮弱。淮水在清口受阻,下泄不暢,逐漸在洪澤湖一帶聚集,湖面越來越寬闊,高家堰原來的土堤就成為山陽(今淮安)、高寶地區的防洪屏障。嘉靖後期和隆慶時期,河患頻繁,不斷在徐、邳、睢一線決口。洪水橫流,加劇淮河負擔,每到汛期,淮河水位抬高,常常在高家堰一帶決口,不斷衝擊運河、淮揚和里下河地區,災害連年不絕。蘇北淮陰清口,是黃淮運交匯的地方,為了防止清口淤塞,保證漕運暢通,明清兩代推行「蓄清刷黃」政策。多次修築,加高延長洪澤湖大堤,使洪澤湖水位常保持高於黃河的水位。以全淮之水出清口刷黃濟運。萬曆六年(1578年),潘季馴第三次出任總河時,提出「蓄清刷黃」治河方針,在武家墩以南,越城以北,在原有高家堰土堤基礎上,築了六十里的土堤,切斷湖周汊流,抬高洪澤湖水位,使其專出清口刷黃,淮黃合流入海。這時的洪澤湖不僅起著淮河防洪作用,而且變成了攔蓄淮水與濟運治黃聯繫起來了。清初,黃淮下游入海水道淤墊嚴重,黃水從清口倒灌洪澤湖。萬曆年間陳應芳《敬止集?論水患疏數》記載:「隆慶三年(1569年),黃淮暴溢,橫決高堰,入灌諸湖,遂成巨浸,當數十年所僅見耳!」從此開始了連續水災年「屈指計之,隆慶五年(1571年)水矣,萬曆二年(1574年)水矣,四年大水,五年又水矣,以至七年、八年、九年、十一年、十四年、十五年、十七年、十九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三年無歲不大水矣!」康熙十五年(1676年),淮河河身由原深6~13米淤淺到1~3米。「清口與爛泥淺盡淤」,「洪澤湖底漸成平陸」。高家堰石工原一丈多高,已淤漫三尺,天然減水壩過水終年不斷,共衝出九道河。這時靳輔出任河督,他除奉行潘季馴「蓄清刷黃」,「蓄水濟運」政策外,還利用洪澤湖替黃河分洪,實施「減黃助清」辦法。從碭山毛城鋪至睢寧龍虎山沿黃等處建造了39座減水壩,當黃河暴漲,分水南下入湖,以加大洪澤湖水量,抬高洪澤湖水位,增強御黃能力。康熙十六年(1677年),靳輔主持挑浚清口,開挖張福口等五道引河;接著又培修高家堰堤岸,堵塞各決口,從周橋向南至翟壩接築土堤二十五里。康熙十九年(1680年),在高家堰洪澤湖大堤上創建六座減水壩。至此,洪澤湖大堤基本定型,北起淮陰老壩頭,南至洪澤縣蔣壩鎮,全長60.1公里。通過靳輔的系統整治,使洪澤湖進一步擴大,洪澤湖已成為一座大型人工湖。據中國科學院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對康熙十九年淮河大水淹沒泗州城後,殘留的濱湖砂堤推算,當時洪澤湖水位高達18米左右,湖面積可達4000平方公里左右。
清朝康熙十九年(1680)夏秋,淮河上下游地區,連續70天陰雨,「淮、黃並漲,有滔天之勢」「六月,淮大溢,外水灌注如建瓴,城內水深數丈,檣帆往來可手援堞口。嘻,甚矣哉,官若浮鷗,民皆抱木而逃,自是城中為具區矣……。 泗州城沉沒在洪澤湖底並迅速被泥沙掩埋。泗州城沉沒後成為河口沉積區,快速淤墊,1870年泗州城地區已經接近現在的地表高度。1938年炸開花園口黃河大堤,造成大片黃泛區,泗州城地區又被淤墊半米以上,形成今天的地形地貌。解放後淮河治理,洪澤湖水位下降並穩定,泗州城又退回到陸地。
1974年江蘇省泗洪縣水利局調查時,實測南城牆炮台牆頂海拔高程在10.7米左右。現在洪澤湖底平均海拔是10~11米。1978年建成的盱眙淮河大橋,在靠近淮河主河道邊的小周灘、二淮河灘及蘆葦灘鑽探時,在8.1~6.7米高程的地面,遇到大量石塊、磚瓦片、爛木料等,這應為泗州城牆及房屋遺蹟。再對照《帝鄉紀略》所載泗州城廓圖,淮河大橋工程部分樁基礎,正巧在州城東門附近穿城而過。由此斷定,古代泗州城地面高程約為6.7米。1982年,江蘇省淮陰市曾對明祖陵地面淤土清理至原始地面進行測量,實測海拔高程為11.57米。據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總理河道劉天和所測陵地與淮河水面高差,推算明代以前淮河岸邊地面高程是6.56米,與淮河大橋鑽探得數基本吻合,而淮河水面高程應為4.39米,蘇北黃海廢黃河口高程為4.5米。
1993年起,江蘇省盱眙縣和省物探院就開始尋找泗州城,但直到1999年才有了突破,勘探隊在淮河鄉大橋漁場、沿河村和城根村近6萬平方米的範圍內進行探測,用磁測、雷達和電法配合人工鑽探,終於完整地探明了泗州城城牆位置的所在。除了西南一角仍淹在淮河裡,泗州城90%的城址都埋藏在地下,距洪澤湖11公里遠。2011年12月30日,公布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一座古城遺址。
參考
[編輯]- 第一、二批(1982年3月重新公布). 江蘇省地方志. [2012-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04).
- 第三批(1982年3月公布). 江蘇省地方志. [2012-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04).
- 第四批(1995年4月公布). 江蘇文化共享工程. [2012-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20).
- 省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中國江蘇網. [2012-04-15].[永久失效連結]
-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2012-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12).
-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2012-04-15].[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