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
最高管理機構 | 世界棒壘球聯盟 |
---|---|
起源 | 18世紀中葉或更早、英格蘭(早期形式) 1846年6月19日、紐澤西霍博肯(第一次有遊戲規則的記錄) |
特徵 | |
隊員 | 9 |
是否男女混合 | 分開競賽 |
分類 | 團隊運動、球類運動 |
器材 | 棒球 球棒 棒球手套 釘鞋 棒球場 |
比賽場地 | 棒球場 |
存在 | |
國家或地區 | 全球(主要是北美洲和東亞) |
奧運 | 示範項目:1912、1936、1952、1956、1964、1984、1988
正式項目:1992年-2008年 、2020年(主辦方自選項目)、2028年(主辦方自選項目) |
棒球(英語:Baseball,日語、臺語、韓語稱為野球),為一種團體球類運動,由人數最少為9人的兩支隊伍在一個扇形的棒球場進行攻擊與守備。棒球球員分為攻方與守方,攻方球員利用球棒將守方投擲的球擊出,隨後以逆時針方向沿著四個壘位進行跑壘,當成功回到本壘就可得1分;而守方則利用手套將攻方擊出的球接住或透過傳球,將攻方球員封殺或觸殺出局。比賽中,兩隊輪流攻守,比賽結束後,得分較高的一隊會勝出;若雙方得分仍相同,則進入延長賽;在延長賽中每一局規則均按照正規賽最後一個半局計算,在該局下半局結束後若分數有差距即結束比賽。延長賽在各國職業賽場上有不同規定,中華職棒大聯盟例行賽最多到12局(即延長三局),未能分出勝負即和局,美國職棒則是無限延長直至分出勝負。國際賽或總冠軍,則視規定情況比賽至分出勝負。近年多國職棒採取突破僵局制,避免延長賽無限延長過久,其規則為當比賽進入延長時每半局開始即有一位跑者先進戰二壘提高得分可能。
棒球起源於19世紀的英格蘭,後流傳到北美洲;在美國成為國民運動後,分別流傳至中南美洲及亞洲東部;目前在中美洲、日本、韓國、台灣等地為當地最受歡迎的體育運動之一;而在美國近年該運動的人氣則有逐漸下降的趨勢。棒球曾經在1992年至2008年為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正式項目,但之後被從正式項目中移除,自此之後並非每屆舉辦;目前棒球的主要國際賽事是世界棒球經典賽與世界棒球12強賽,在世界多個地區皆有職業棒球聯盟,而美國職棒大聯盟被公認是世界強度最高的職業棒球聯盟。
歷史
[編輯]棒球的起源有許多種說法,曾經一般認為棒球是源自於繞圈球,這是一種流行於英國兒童間的一種運動。[1][2]近年的研究發現棒球和繞圈球都源自於凳球[3][4]。美國陸軍軍官阿布納·道布爾迪一度被認為是棒球的發明者,但其本人並未有明確的聲明,而且有諸多的證據表明此說法不成立,因此此說法已被歷史學家否定 [5][6]。已知最早提及到棒球的紀載是在1744年在英國出版的《小小口袋書》,該作者為約翰·紐伯瑞[7][8];1749年第一場被記載的棒球比賽出現在英國薩里進行,當時腓特烈·路易是該場比賽的球員[9],隨後此形式的運動傳到英屬加拿大[10][11]。
1830年代初期北美地區開始流行棒球[12],在北美洲的第一場正式的棒球比賽是在1838年6月4日於加拿大安大略省進行[13],1845年,亞歷山大·卡特來特出版另一部運動書,並詳細的說明棒球規則,這是棒球最早的正式規則,而這份文件所記載的規則,已經符合大部份現代人對棒球的印象[14],是基於威廉·惠頓在1837年修訂俱樂部中的棒球規則[15]。1846年6月19日,美國第一場有正式棒球比賽紀錄的出現,比賽地點位於曼哈頓對岸的紐澤西霍博肯舉行,但卡特來特率領的燈籠褲隊以1-23不敵紐約九人隊[14];南北戰爭對棒球運動的推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棒球運動在美國北部流行程度勝於南部。即使在戰爭期間,仍有兒童棒球隊,使棒球從戰爭前流行到戰爭後,成為全美國高度流行的運動[16][17]。
在1850年代中期,紐約都會區開始流行棒球運動[18];在1856年,棒球運動成為美國全國性的運動;隔年,美國棒球員協會成立,該協會在1867年禁止非裔美國人參與,當年的種族平等意識尚未發達[19][20]。在1876年,國家聯盟成立;不久後黑人聯盟成立,但持續時間很短暫[21];國際棒球員協會在1877年於加拿大成立,以加拿大與美國的球隊為主[22][23];在1893年,美國聯盟成立,由1885年成立的西部聯盟演變而來,此時美國有兩個職業聯盟,分別是國家聯盟及美國聯盟[24][25]。美國聯盟和國家聯盟有一段時間是兩兩獨立的狀態,直到1903年整合為美國職棒大聯盟,雖兩個聯盟仍有部分自主權,不過從此開始,每年兩個聯盟的冠軍隊伍會進行一場世界大賽[26]。在1919年世界大賽,發生了放水事件,這對美國的棒球圈造成了傷害,因此,隔年美國職棒大聯盟設立了主席職位[27],第一任主席由肯尼索·茂騰·藍迪斯擔任;同年,黑人國家聯盟成立,該聯盟運作到1931年;同時期的東部有色人種聯盟在1923年成立,該聯盟運作到1928年[28]。
相較於現代,20世紀初期處於死球時代,得分相對偏少,投手較具有主宰力[29];隨後,美國職棒大聯盟嚴格規範球的尺寸,並禁止投手在球上塗抹違禁的物質,使進攻方得分相對提高[30]。在1930年前後,聖路易紅雀隊經理布蘭奇·里基投資了數個小聯盟球隊,設立了全球第一個棒球農場系統球隊[31]。之後新的黑人國家聯盟在1933年成立,在四年後黑人美國聯盟成立;在1939年,少年棒球聯盟成立[32]。
在1940年代初期,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導致了球員短缺,並使部分小聯盟球隊解散;在此期間,菲利普·奈特·里格利成立了全美女子棒球聯盟,這讓棒球能平等的發展[33];隨著種族平等的意識上升,各聯盟逐漸接納非裔美國人的加入,傑基·羅賓森是第一位在美國職棒大聯盟出場的非裔美國人,他在1945年被布魯克林道奇簽下,並在1947年首次於美國職棒大聯盟出賽[34][35],此後拉丁美洲的球員也陸續在美國職棒大聯盟出賽[36][37]。
古巴第一個棒球聯盟在1878年成立,多明尼加在1912年也舉辦了全國性的棒球比賽[38];在戰間期,世界各地有許多的棒球聯盟相繼成立,包括1922年成立的荷蘭棒球聯盟、1934年成立的墨西哥棒球聯盟及1938年成立的波多黎各職業棒球聯盟[39][40];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拉丁美洲的國家都建立自己的棒球聯盟,其中以委內瑞拉及多明尼加較為突出[41][42]。
在1870年代,棒球由美國人傳入日本[43],隨後棒球也成為該國的國民運動[44],不僅日本本土,當時的殖民地朝鮮半島和臺澎群島也流行棒球[45][46],日本第一個職業棒球聯盟在1936年成立[39][40],該聯盟至今被認為是世界第二高強度的職業棒球聯盟[47],在日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後,失去的朝鮮和臺灣兩個殖民地仍然持續的流行棒球,分別在1982年和1990年成立了各自的職棒聯盟[48][49]。
棒球曾經是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但在2005年,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宣布棒球自正式項目中移除,理由是參與的國家太少和美國職棒大聯盟的球員未能參加。2021年舉辦的東京奧運會上棒球運動曾短暫回歸,但2024年的巴黎奧運會棒球運動再次被取消。[50]
美國職棒大聯盟是普遍認為世界最高水準的職棒聯盟。美國職棒大聯盟與世界棒壘球總會為在全球推廣棒球和使棒球重返奧運會而舉辦了世界棒球經典賽,於2006年3月舉行首屆比賽[51],最近一屆比賽是2023年,由日本隊奪得冠軍。[52]
人員
[編輯]球員
[編輯]球隊的人數會因主辦方的規定有所不同,像是美國職棒大聯盟就允許各隊登錄26名球員,以下是比較典型的角色:[53]
- 8名各位置的先發野手。
- 5名輪值的先發投手。
- 7名替補投手,包括勝利組與敗戰處理組。
- 1名替補捕手。
- 5名替補野手。
世界上大多數職業棒球聯盟都設立指定打擊,包括中華職棒及美國職棒大聯盟[54]:78[55],但少數的職業棒球聯盟或層級較低的比賽不使用指定打擊,包括日本中央聯盟[56]。
教練
[編輯]教練是比賽中球隊的決策者,每場比賽前決定各守備位置的先發球員及先發打序,在比賽中進行球員替換及戰術的使用;每支球隊會由數名教練來協助球員的訓練;在職業棒球比賽中,會由兩名跑壘指導教練分別站在一壘及三壘附近的界外區,負責引導跑壘員的跑壘[57]。在棒球的教練與其他團隊運動的不同之處,是教練通常會穿著與球員相同的球衣[58]。
裁判
[編輯]每場比賽會有1至6名裁判,根據場上的狀況進行判決;在本壘後方會有一名裁判,稱為主審,能清楚的看到投手投球的進壘點,做出好球或壞球的判決;在其他壘包也會設置裁判,稱為壘審,判決跑壘員的安全上壘或出局[54]:123—129。以美國職棒大聯盟為例,一般例行賽會有4名裁判,在季後賽會設置左線審與右線審,共計6名裁判[59][60]。
裝備
[編輯]棒球有三項基本配備,分別是球、手套及球棒[61][62][63][64],球大約是成年人拳頭的大小,在防守的時候,守備員會穿上手套,進攻的時候擊球員會使用球棒擊球;在部分業餘棒球比賽中,可以使用金屬製造的球棒擊球;不過在職業棒球的比賽中,球員僅可使用木製的球棒;另外,為了避免受傷,捕手及主審會穿著可保護頭部、臉部、肩膀及胸、腹、膝等部位的護具,擊球員需戴上頭盔[65][54]:5—12。球衣聯盟也有規定。
規則
[編輯]棒球比賽每場比賽的局數依主辦方而定,每一局分上、下兩個半局,每場比賽每隊會有9名先發選手(如有指定打擊則多一位),每個半局輪流作為進攻方或防守方,到指定局數結束後,分數較多者為勝。若平手則進行延長賽,延長賽以一局為單位,部分比賽採突破僵局制,若無和局規定,則比到該局結束時分數不同為止。此外,若先攻方完成所有的進攻局數時分數仍然落後,則比賽結束;有些比賽可因分差過大或天候惡劣而提前結束。各隊可在比賽中替換球員,但被替換的球員該場比賽不得再上場[65][54]:全。
在比賽中,進攻方每次由一名擊球員上場打擊,防守方有9名守備員(含投手)上場守備;擊球員的任務是將球擊出之後,從本壘起跑,採逆時針方向,經過一壘、二壘和三壘,最終回到本壘,來取得分數;守備員的任務是每局抓三個出局數並阻止得分。
投手向擊球員投球時,投在好球帶的位置或擊球員揮擊,視為「好球」(英語:Strike),反之視為「壞球」(英語:Ball);如果第三次好球擊球員沒有擊中且捕手在球落地前接住球(三振,兩好球後觸擊短打造成的界外球,視為第三好球,打者判定三振,且屬死球,壘上跑者不得進壘)、或擊出的球在界內沒落地前被防守方接到(接殺)、或被守備員持球碰到(觸殺)、或在守備員先持球碰觸一壘壘包(封殺),或第三次好球擊球員沒有擊中且捕手未能在球落地前接住球,但在擊球員碰觸一壘壘包前守備員先持球碰觸一壘壘包,擊球員便被判出局(英語:Out)。以上情況之外,擊球員可上壘,成為跑壘員。
界外球:擊球員在未達兩次好球時擊出界外球則視為好球,兩次好球時擊出界外球則不紀錄。
全壘打:若擊球員擊出的球,在界內範圍內未落地的情況下越過外野的牆,則擊球員和跑壘員依序通過壘包回本壘得分,紀錄上為全壘打。
保送:若投手對擊球員投出四次壞球,擊球員自動上壘,稱為「四壞球保送」。若投手投球擊中擊球員為死球,擊球員自動上壘,稱為「觸身球保送」。
當擊球員成為跑壘員後,可選擇繼續進壘或停止進壘。當擊球員出局或跑壘員留在壘包上時,下一位擊球員要上場打擊。跑壘員可以在任何時刻推進;若前面沒有空者的壘包,該跑壘員會進入強迫進壘的狀態,即擊球員擊出的球落到界內後須前進一個壘包,此時若守備員先持球碰觸跑壘員欲前進的壘包,跑壘員會出局;若擊球員擊出的飛球未落地而被接到,所有跑壘員會進入強迫回壘的狀態,此時若守備員先持球碰觸跑壘員原先的壘包,跑壘員會出局;若不符合強迫進壘或強迫回壘的情況,守備員須在跑壘員碰觸壘包前持球碰觸到跑壘員,跑壘員才算出局。
進攻方有三人出局之後,該局的進攻結束,雙方交換進攻和防守[65][54]:全。
策略與戰術
[編輯]在棒球比賽中,左投手對左擊球員時的被打擊率通常比面對右擊球員時低,同樣的,右投手對右擊球員時的被打擊率通常比面對左擊球員時低[66];這對教練的安排會有影響,進而做出對己方較有利的調度,例如對手派出左投手先發,教練在排先發打序時會多排一些右擊球員先發;當在比賽後段,對手派出右投手替補,教練可能會讓左擊球員上場代打。另外,當比賽後段球隊取得領先時,教練可能會讓守備能力較好的野手上場守備,頂替原本不太可能再上場擊球的野手[67]。
在棒球比賽中,投手會依球路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握法,然後將球投向本壘板,有些球會在本壘板前產生變化[68];投手有四種基本的球路,分別是快速球、變速球、曲球及滑球[69],每個投手都會有各自擅長的球路;通常,投手在投球前,捕手會指定投手的球路及投球的位置[70]。當壘上的跑壘員離壘過遠時,投手可以傳往跑壘員所在的壘包,此為牽制,以降低跑壘員盜壘的可能性[71];但如果投手的牽制動作不當,就會被宣告投手犯規,壘上的跑壘員可推進一個壘包[72];若捕手認為跑壘員高機率有盜壘的打算,捕手可能會要求投手故意投明顯偏高的壞球,藉此方便抓跑壘員[73]。針對有攻擊傾向的擊球員,守備方可能採取特殊的守備部陣,應對擊球員的習性[74]。
當一壘有跑壘員時,攻擊方可能會用打帶跑戰術使一壘的跑壘員上二壘,以求一支安打就能使跑壘員得分[75];此外,攻擊方可能會用犧牲短打的戰術,透過擊球員的觸擊使一壘上的跑壘員上二壘[76]。當未滿兩人出局且三壘有跑壘員時,擊球員可能會嘗試打高遠飛球,即便出局也有構成高飛犧牲打的可能,使三壘上的跑壘員回本壘得分[74];此外,攻擊方可能會用強迫取分的戰術,透過擊球員的觸即使三壘上的跑壘員回本壘得分[76]。為了增加上壘的機率,當壞球次數多於好球次數達兩次時,擊球員會採取消極出棒,爭取保送的可能[77]。
球場
[編輯]棒球場通常是每邊九十英尺的正方形場地,每一個角各放一白色包墊,就是壘包,由本壘以逆時針方向,分別是一壘、二壘和三壘,一二三壘是由正方形膠皮所製造的壘包,而本壘與其他三個壘包不同,是由五邊形白化橡膠板製成。在內野與外野之間會有界線,以內的區域,稱為內野,通常會鋪上紅土;反之稱為外野,通常為草皮;本壘往一壘和三壘方向各有邊線延長,所包括的區域,就是界內[65][54]:2—4。
雖然棒球場的規格相對沒有固定的尺寸,但為了公平,各棒球聯盟會限制尺寸;投手板離本壘距離為60英尺6英寸(18.44公尺),壘包距離為90英尺(27.43公尺)[65][54]:2—4。美國職棒大聯盟於1958年規範在其新建的球場左右外野的距離應有325英尺(99.06公尺)以上,中外野為400英尺(121.92公尺)以上,但是沒有規定左右兩邊的規格相同 [78]。
與其他團隊運動的差異
[編輯]棒球與其他的團隊運動有所不同,其他團隊運動多數會有時間的限制,但是棒球是九局制所以沒有時間限制。[79]棒球比賽中個人的能力對局面的影響不如在其他運動中顯著[80],該項團隊運動中場地的差異較大等[81];板球是一項與有許多與棒球相同的元素的運動。[82]
沒有時間的壓力
[編輯]在有時間限制的團隊運動、例如足球、籃球等運動中,領先的一方會放慢節奏,減少落後的一方追分的機會;但棒球通常沒有設定時間,領先方通常在抓到最後一個出局數前不會被宣判獲勝[83][84]。自從職業棒球成立以來,比賽中消耗的時間不斷地增加,9局往往是職棒比賽正規的局數,以美國職棒大聯盟為例,在20世紀初,一場比賽平均只要一個半小時,但到1960年球季時增加至2小時38分[85];在1997年球季,美國聯盟及國家聯盟的比賽時間分別為2小時57分及2小時47分[86];雖然比賽時間在2004年球季縮短至2小時45分[85],但在2014年球季時的平均比賽時間已經超過三小時[87];比賽時間增加的原因歸咎於電視廣告的時間增加、投手投球的變化多、比賽的節奏變慢及擊球員頻繁的將球擊成界外球等[85][86];在2016年季後賽,正規九局的平均比賽時間為3小時35分,相較於2014年增加了21分鐘[88]。
在其他職棒聯盟也遇到了這種狀況,中華職棒在2020年球季的平均比賽時間為3小時33分;在2022年球季於球場裝上計時器,投手需在無跑壘員的情況下,在20秒內將球投出,擊球員則需在計時開時前10秒進入擊球區,藉此懲處花太多時間的投手及擊球員[89];美國職棒大聯盟在2023年球季也採許了上述措施,投手需在無跑壘員的情況下,需在15秒內投出,壘上有跑壘員時則是20秒,擊球員需在投手的計時剩餘8秒時告知投手。[90]
個人焦點
[編輯]雖然棒球是一項團隊運動,但個別球員經常受到關注,比如知名日本棒球明星大谷翔平。雖然有時會有對球員的認可與掌聲,但棒球有時讓球員感到冷酷無情[91],因為投手每一次投球都是與擊球員一對一的對決[92]。在場上,投手、擊球員與外野手皆較少有與隊友的配合[來源請求],雖然教練可向擊球員及跑壘員下達戰術,但執行程度與效果則屬個人的行為;而棒球統計又能檢視個人的成績好壞,這增加了個人焦點的效果。[80]
球場的差異較大
[編輯]與較多數的團隊運動不同,棒球場地的差異性相對較大;雖然美國職棒大聯盟及小聯盟有規定,在1958年6月以後興建的球場,左外野及右外野的全壘打牆與本壘至少要有325英尺,離本壘最遠的全壘打牆至少要有400英尺[93],但有些球隊沒有按照這個要求,例如休士頓太空人隊的主場美粒果球場,左外野的全壘打球距離本壘只有315英尺[94];在波士頓紅襪隊的主場芬威球場,左外野的全壘打牆綠色怪物,距離本壘只有310英尺,但該球場於1912年興建,不適用於此規定[95]。
同樣的,棒球沒有界外區域的限制,當擊球員及出界外飛球時,同一個落點可能有些球場守備員能接,有些球場守備員不能接[96];當擊球員擊出貼者邊線的滾地球時,球在通過壘包後轉向界外,在部分的球場球因界外區太小會彈回界內區,若外野手反應不及容易則形成場內全壘打[97][98];球場的地面是不受限制的,儘管大多數的球場是使用天然草皮,但有部分的球場是使用人工草皮;而每個球場的紅土覆蓋區都不盡量同,有的球場是只有壘包附近使用紅土,有的球場是內野全用紅土;有些是室內棒球場,較高的飛球會擊中球場的屋頂[99][100];雖然足球也類似的差異,但因足球場的界外區比較不會影響到比賽,所以在影響的程度比較小[101]。
球場的氣候及海拔,也會影響到球的飛行,像是在美國職棒科羅拉多落磯隊的主場庫爾斯球場,因考量到海拔高度達1610公尺,空氣稀薄而擊球的飛行距離較遠,故全壘打牆離本壘板的距離較其他球場遠;此外,有些球員會因主場球場的特性影響到生涯成績,在全壘打牆附近落點的飛球,會有有些飛球在這個球場會在全壘打前區域被守備員接殺,但在其他球場會形成全壘打的情況,這使球隊也會依主場球場的特性挑選適合的球員[102][95]。
與壘球的關係
[編輯]由於棒球易受天候的影響,當時的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記者喬治·漢考克在1887年時衍伸出了「室內棒球」;但在不久後,又移到室外進行[103];有很長一段時間這項運動沒有固定的名稱,出現包含「女孩球」、「軟球」等名稱[104],直到1930年代才比較固定,稱呼為「壘球」[105]。之後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棒球與壘球彼此是獨立的運動項目 ,其管理機關分別為國際棒球總會及國際壘球總會,到2005年,這兩項運動沒有被列入倫敦奧運的比賽項目[106],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討論該兩個項目合併的可能性[107],到2013年,國際棒球總會及國際壘球總會合併為世界棒壘球總會[108]。
數據
[編輯]職業棒球聯盟比起其他職業運動聯盟更需要統計,每一個打席的紀錄與其他打席不太相關,且每一個打席可能的結果比較少;在19世紀後期,出生自大英帝國的前板球運動員亨利·查德威克開發了棒球比賽紀錄表及多項棒球指標[109],對往後的棒球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因此他被譽為棒球統計之父[109];在1920年代,許多棒球的球評開始使用他的棒球指標[110]。現今,許多棒球聯盟都進行的數據統計,供以球隊的管理階層參考[111]。
- 得分(Run,R),擊球員將投手投出的球擊出到界內,使跑壘員依序從一壘、二壘、三壘到本壘,每個跑壘員完成此動作時得1分。
- 安打(Hit,H),擊球員把投手投出來的球擊出到界內,使擊球員本身能至少安全上到一壘的情形。
- 失誤(Error,E),防守球員有機會處理而未確實處理該擊球員所擊出的球,一般通稱為失誤。
- 打擊率(Batting Average, AVG),安打數打數,打擊率代表一位擊球員能擊出安打的機率,是棒球最原始簡單的數據之一。
- 打點(Run Batted In,RBI),擊球員藉由每次打席使壘包上的跑壘者或擊球員本身跑回本壘得分。
- 上壘率(On-Base Percentage, OBP),(安打+四壞保送+觸身球)(打數+四壞保送+觸身球+高飛犧牲打),上壘率代表一個球員能夠上壘的能力。
- 長打率(Slugging Percentage, SLG),壘打數打數,意義是擊球員每個打席所能推進的壘包數,數字越高越好。
- 整體攻擊指數(On-Base percentage Plus Slugging percentage, OPS),把上壘率跟長打率加在一起,成為評估球員攻擊能力,是現代棒球最重要的數據之一。
- 純長打率(Isolated Power, IsoP), 把長打率減掉打擊率用以評估球員的純長打力。通常數值達到0.2以上就可視為有優異的長打能力。
- 盜壘率(Steal Base,SB),盜壘成功盜壘數,盜壘率代表著一位跑壘員的盜壘成功率。
- RF(Range Factor)=(刺殺數 + 助殺數)(防守局數9):平均九局守備方可以製造多少個比賽出局數。
- 防禦率(Earned Run Average, ERA),(自責分局數)9,投手平均每九局丟掉的自責分,為投手壓制失分能力之指標,越低越好。
- 三振率(Strikeouts per 9 Innings Pitched, K/9IP,簡稱「k9值」),每九局三振多少擊球員,是投手控球能力的指標,越高越好。
- 保送率(Base on Balls per 9 Innings Pitched, BB/9IP),每九局保送多少擊球員,是投手控球能力的指標,越低越好。
- WHIP,(被安打+保送)局數,平均每局讓對手非以失誤上壘的人次,是投手投球穩定性的指標,越低越好。
- 滾飛比(GO/AO),滾地球出局飛球出局,使擊球員以滾地球出局數較多,此投手稱為滾地球投手;反之,稱為飛球投手;滾飛比越低的投手,被擊出長打率會高於滾飛比高的球員。
衍生作品
[編輯]- 棒球大聯盟 — 滿田拓也的棒球漫畫作品,出版78卷,曾改編動畫,於2010年完結。從2015年開始連載《棒球大聯盟2nd》[113]。
- 棒球英豪 — 原名Touch,安達充的棒球漫畫作品,其他棒球漫畫作品包括《H2好逑雙物語》、《青春野球部》、《偶像A》等[114]。
- 新少棒闖天下 — 2005年李察·林克雷特執導的美國電影[115]。
- 魔球 — 2011年班奈特·米勒執導的美國電影[116]。
- 無野之城 — 一部以棒球為題材的香港電影,由雲翔自監自編自導[117]。
- 球來就打 — 一部以棒球為題材的臺灣電影,由徐立功監製、塗芳祥編劇、尹祺導演,並有中華職棒球星參與演出[118]。
- KANO — 一部以臺灣真實棒球歷史為題材的臺灣電影,由魏德聖監製與編劇、馬志翔導演[119]。
- 天后之戰— 2013年上映的臺灣電影,由張心望監製、孫法鈞編劇、林立書導演[120]。
- 鑽石王牌 — 寺嶋裕二創作的棒球漫畫,在周刊少年Magazine自2006年開始連載。2013年開播電視動畫[121]。
- 羅斯福遊戲 — 池井戶潤原著,福澤克雄等導演,唐澤壽明、香川照之等主演的2014年TBS日曜劇場電視劇[122]。
- 點五步 — 2016年香港電影,由陳志發執導[123]。
- 錢進球場 — 由森高夕次原作、足立金太郎負責作畫以日本職棒題材的日本漫畫作品[124]。
- 我們的少年時代 — 以棒球為劇情的電視劇,由成志超導演,郭敬明監製,TFBOYS,薛之謙,李小璐主演[125]。
- Stove League — 韓國SBS2019年12月播出的金土連續劇,李信和編劇,鄭東允導演,南宮珉、朴恩斌主演[126]。
參見
[編輯]- 機構:
- 世界性國際賽:
- 職業棒球:
- 列表:
- 相似運動:
引注
[編輯]- ^ Rounders (English Game).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18-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26) (英語).
- ^ Cohen, Claire. Save rounders! It's the only sport for people who hate sport. The Telegraph. 2015-02-02 [2018-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6) (英語).
- ^ Block 2005,第86,87,111–113,118–121,135–138,144,160頁.
- ^ Rader 2008,第7頁.
- ^ The Doubleday myth is Cooperstown's gain: Pastoral village has become the heart of baseball folklore. National Baseball Hall of Fame and Museum. [2012-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6) (英語).
- ^ 人生好棒─謝國城先生. [2015-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Block 2005,第139,140,151,164,178,179,et seq.頁.
- ^ Hellier, Cathy. 紐伯里先生的小可愛口袋書. Colonial Williamsburg Foundation. [2008-04-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1-10) (英語). See Wikisource edition of A Little Pretty Pocket-Book.
- ^ 為什麼棒球在英國不流行?. BBC News. 2013-07-26 [2013-07-26] (英語).
- ^ Block 2005,第58, 160, 300, 307, 310頁.
- ^ Miller, Doug. 匹茲菲爾德:小城市,棒球大鎮. Major League Baseball. 2005-08-02 [2009-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3-21) (英語).
- ^ Block 2005,第4–5,11–15,25,33,59–61, et. seq.頁.
- ^ Giddens, David. How Canada invented 'American' football, baseball, basketball and hockey. Canad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2017-06-15 [2019-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03) (英語).
- ^ 14.0 14.1 Sullivan 1997,第292頁.
- ^ Kittel, Jeffrey. Evolution or Revolution? A Rule-By-Rule Analysis of the 1845 Knickerbocker Rules. Protoball. [2016-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5) (英語).
- ^ Crown, Daniel. The Battle Between Baseball and Cricket for American Sporting Supremacy. Atlas Obscura. 2017-10-19 [2023-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05) (英語).
- ^ Why cricket and America are made for each other. The Economist. [2023-01-05]. ISSN 0013-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06) (英語).
- ^ Rader 2008,第9-10頁.
- ^ Rader 2008,第27頁.
- ^ Sullivan 1997,第68-69頁.
- ^ Sullivan 1997,第115頁.
- ^ Bjarkman 2004,第73頁.
- ^ Burk 2001,第58頁.
- ^ Rader 2008,第71頁.
- ^ Sullivan 1997,第243–246頁.
- ^ Sullivan 1997,第13-16頁.
- ^ Powers 2003,第39, 47, 48頁.
- ^ Burgos 2007,第117, 118頁.
- ^ Sullivan 1997,第214頁.
- ^ Zoss 2004,第90頁.
- ^ Burk 2001,第34-37頁.
- ^ History of Little League. Little League. [2007-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5-14) (英語).
- ^ Lesko, Jeneane. League History. All-American Girls Professional Baseball League Players Association. 2005 [2009-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4) (英語).
- ^ Burgos 2007,第158頁.
- ^ Burgos 2007,第180, 191頁.
- ^ Powers 2003,第111頁.
- ^ Baseball: White Sox and Fans Speak Same Language, with a Spanish Accent. The New York Times. 2005-10-26 [2009-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2) (英語).
- ^ Bjarkman 2004,第xxiv頁.
- ^ 39.0 39.1 Bjarkman 2004,第356, 123, 137, xxiv, 11, 233頁.
- ^ 40.0 40.1 Gmelch 2006,第296頁.
- ^ Bjarkman 2004,第xxiv, xxv頁.
- ^ Burgos 2007,第46頁.
- ^ 赤石恵一(2013).「日本野球事始」『日本英學史學會報』129,4.
- ^ Edelman, Robert (編). Baseball's Global Diffusio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Sports History.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0: 206. ISBN 9780197520956 (英語).
- ^ Jeong, Andrew. What's That Rocketing Into the North Korean Sky? A Baseball!.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7-12-27 [2017-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5) (英語).
- ^ 曾文誠、盂峻瑋,《台灣棒球王》,我識出版社,2004年6月
- ^ NPBはMLBに次ぐ「世界最高のリーグ」 米メディア比較、韓国は「日本ほどでない」. Full-Count(フルカウント) ― 野球ニュース・速報・コラム ―. 2020-05-21 [2023-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9) (日語).
- ^ Bjarkman 2004,第362, 368頁.
- ^ Gmelch 2006,第100, 75, 59頁.
- ^ 2024巴黎奥运首纳霹雳舞 取消棒球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 RFI. RFI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2020-12-08 [2024-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17) (中文(簡體)).
- ^ 吳清正. 經典賽專刊》經典賽 棒壇的頂點. 自由電子報. 2013-03-01 [2013-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8).
- ^ 日本队问鼎2023世界棒球经典赛冠军_赛事聚焦_体育频道. sports.rednet.cn. [2024-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17).
- ^ See, e.g., 国民队最终确定25人名单. Washington Nationals/Major League Baseball. 2009-04-04 [2009-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4) (英語).
- ^ 54.00 54.01 54.02 54.03 54.04 54.05 54.06 54.07 54.08 54.09 2023棒球規則 (PDF). 中華職棒大聯盟全球資訊網. [2023-04-2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4-29).
- ^ Alexander, Charles C. 我们的比赛:美国棒球史. Macmillan. 1991: 290. ISBN 9780805015942.
- ^ Ringolsby, Tracy. 越來越多比賽使用指定打擊. Major League Baseball. 2016-01-20 [2018-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7) (英語).
- ^ Walfoort, Cleon, "Most 'Signs' Given by Coaches Are Merely Camouflage", Baseball Digest, December 1960 – January 1961, pp. 47–49.
- ^ "The Fans Speak Out" [Baseball Digest staff], Baseball Digest, August 1999, pp. 9–10; 指定打擊的官方规则/3.00——比赛预赛(规则3.15) (PDF). Major League Baseball. [2009-04-2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9-05-20) (英語).
- ^ Zoss 2004,第293頁.
- ^ 官方规则/9.00—裁判 (PDF). Major League Baseball. [2009-02-1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9-02-24) (英語).
- ^ Porterfield 2007,第23頁.
- ^ Official Rules/1.00—Objectives of the Game (Rule 1.09) (PDF). Major League Baseball. [2009-02-0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9-02-05) (英語).
- ^ Official Rules/1.00—Objectives of the Game (Rule 1.10a) (PDF). Major League Baseball. [2009-02-0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9-02-05). Fitzgerald, Stephen; et al. Polymer Composite Baseball Bat Endcap (U.S. Patent Application 20050176531). FreePatentsOnline.com. 2005-11-08 [2009-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1) (英語).
- ^ Official Rules/1.00—Objectives of the Game (Rules 1.12–1.15) (PDF). Major League Baseball. [2009-02-0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9-02-05) (英語).
- ^ 65.0 65.1 65.2 65.3 65.4 65.5 65.6 65.7 中華民國棒球規則 (PDF). 中華民國棒球協會. [2023-04-2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4-29).
- ^ Bast, Andrew. Southpaw's Revenge. Newsweek. 2008-07-18 [2009-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09) (英語).
- ^ See, e.g., Davis, Hank, Small-town Heroes: Images of Minor League Baseball (Univ. of Iowa Press, 1997), p. 186.
- ^ The Mechanics Of A Breaking Pitch. Popular Mechanics. 2004-12-06 [2018-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6) (英語).
- ^ Walsh, John. Fastball, Slider, Change-up, Curveball—An Analysis. The Hardball Times]]. 2007-12-20 [2009-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09) (英語).
- ^ Stallings & Bennett 2003,第192頁.
- ^ McCarver, Tim; Peary, Danny. Tim McCarver's Baseball for Brain Surgeons and Other Fans: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Game So You Can Watch It Like a Pro. Random House. 2013: 71, 272–273. ISBN 9780307831774 (英語).
- ^ Balk. Major League Baseball. [2018-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5) (英語).
- ^ Stallings & Bennett 2003,第126-132頁.
- ^ 74.0 74.1 Stallings & Bennett 2003,第45頁.
- ^ McCarver, Tim; Peary, Danny. Tim McCarver's Baseball for Brain Surgeons and Other Fans: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Game So You Can Watch It Like a Pro. Random House. 2013: 71, 272–273. ISBN 9780307831774.
- ^ 76.0 76.1 Stallings & Bennett 2003,第42–43, 47–48頁.
- ^ Stallings & Bennett 2003,第186頁.
- ^ 官方規則 1.0.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英文)
- ^ Guttmann 2007,第140頁.
- ^ 80.0 80.1 Mandelbaum 2005,第55–57頁.
- ^ Morris 2007,第xi頁.
- ^ Brancazio, Peter J. 最猛烈的打击. New Scientist. December 22–29, 1983: 880–883 [2017-08-06] (英語).[失效連結]
- ^ Mount, Nicholas James, "Team Sports", in Encyclopedia of Time, ed. Samuel L. Macey (Taylor & Francis, 1994), pp. 588–590: p. 590.
- ^ Eastaway, Rob, What Is a Googly?: The Mysteries of Cricket Explained (Anova, 2005), p. 134.
- ^ 85.0 85.1 85.2 Bodley, Hal. 早期棒球只需要更短的時間. USA Today. 2004-02-26 [2009-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14) (英語).
- ^ 86.0 86.1 Greenfield, Jeff. 午夜棒球. Time. 1998-07-13 [2009-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30) (英語).
- ^ Berg, Ted. Why Are Baseball Games Getting So Much Longer?. USA Today. 2014-09-30 [2014-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28) (英語).
- ^ Crasnick, Jerry. Major league teams playing marathon-length games in October. ESPN. 2017-10-17 [2017-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8) (英語).
- ^ 歐建智. 中職領先大聯盟!今年加裝投球計時器 另限制打者時間. Ettoday運動雲. 2022-03-07 [2023-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1).
- ^ Pitch Timer (2023 rule change) | Glossary. MLB.com. [2023-03-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06) (英語).
- ^ Ways to Stay Sane in Baseball. The New Yorker. 2015-04-04 [2023-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9) (英語).
- ^ Clarke & Dawson 1915,第48頁.
- ^ Official Rules/1.00—Objectives of the Game. (Rule 1.04a) (PDF). Major League Baseball. [2009-02-0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9-02-05) (英語).
- ^ Nightengale, Bob. No. 8: Out in Left Field in Houston's Crawford Boxes. USA Today. 2008-08-20 [2009-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10) (英語).
- ^ 95.0 95.1 Powers 2003,第85頁.
- ^ Powers 2003,第219頁.
- ^ Puhalla, Krans & Goatley 2003,第198頁.
- ^ Shaikin, Bill. Guerrero Becomes Mr. Inside. Los Angeles Times. 2006-05-27 [2009-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06) (英語).
- ^ Official Rules/1.00—Objectives of the Game. (Rule 1.04) (PDF). Major League Baseball. [2009-02-0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9-02-05) (英語).
- ^ Shaikin, Bill. No Fly Ball Routine in Dome. Los Angeles Times. 2002-10-08 [2009-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06) (英語).
- ^ Puhalla, Krans & Goatley 2003,第207頁.
- ^ Sheinin, Dave. After Move, a Breaking In Process. The Washington Post. 2008-03-26 [2009-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25) (英語).
- ^ David Levinson & Karen Christensen (編). Encyclopedia of World Sports. London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371–73. ISBN 0-19-512778-1 (英語).
- ^ The History of Softball. International Softball Federation. [2006-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2-12) (英語).
- ^ The Journal of 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ion. American Physic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1940-10-02 [2023-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7) –透過Google Books (英語).
- ^ Michaelis, Vicki. Baseball, softball bumped from Olympics. USA Today. 2015-07-08 [2015-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06) (英語).
- ^ Kolatch, Jonathan. Baseball and softball belong in the Olympics. Los Angeles Times. 2013-09-03 [2015-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7) (英語).
- ^ WORLD BASEBALL AND SOFTBALL CONFEDERATION SETS OUT OLYMPIC VISION. British Baseball Federation. 2013-04-03 [2015-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英語).
- ^ 109.0 109.1 Tygiel 2000,第16頁.
- ^ Schwarz 2004,第50頁.
- ^ Official Rules/10.00—The Official Scorer (PDF). Major League Baseball. [2009-02-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9-02-24) (英語).
- ^ 112.0 112.1 112.2 棒球规则:第2章 术语定义. 中國棒球協會. 2004-03-10 [2023-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29).
- ^ 小学館漫画賞: 歴代受賞者. 小學館. [2013年6月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9月29日) (日語).
- ^ 純愛故事巨作《Touch》將被拍成真人電影,由長澤雅美主演!. 東寶 映畫トピックス (東寶). 2004-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12-17) (日語).
- ^ 不良的新熊 (12A). British Board of Film Classification. 2005-07-22 [2013-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1) (英語).
- ^ 点球成金 (12A). British Board of Film Classification. 2011-09-05 [2011-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2) (英語).
- ^ 信報財經新聞(2008年6月17日). [2009年9月2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11月6日).
- ^ Yahoo!Taiwan. 球來就打(viva baseball). Yahoo. [2012-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30) (中文(臺灣)).
- ^ 封以恩. KANO來了 6萬人封街簇擁 魏德聖監製燒3億 不為得獎. 自由時報. 2014-02-23 [2023-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3) (中文(繁體)).
- ^ 天后劉香慈粗腿現形 買滷味臭臉踩街 2013.3.9 自由
- ^ 鑽石王牌:人氣棒球漫畫將於2016年連載,以及“第二幕”的最終話,包括大谷翔平的評論。. まんたんウェブ (MANTAN). 2022-10-26 [2022-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5) (日語).
- ^ スポーツニッポン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ponichi(日語)、2014年4月28日閲覧。
- ^ 首部劇情電影計劃 第一屆得獎作品. [2018-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23).
- ^ PEACH-PIT“Tesura Nika”新系列&“Grazeni”太平洋聯盟版上午. Comic Natalie (株式會社Natasha). 2018-03-29 [2018-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29) (日語).
- ^ 《我们的少年时代》热血开机 TFBOYS燃动全场. 鳳凰網. [2016-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0).
- ^ 南宮珉加盟 SBS 新劇《Stove League》11月播出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韓星網,2019-09-18
參考文獻及來源
[編輯]- Bjarkman, Peter C. Diamonds Around the Globe: The Encyclopedia of International Baseball. Greenwood. 2004. ISBN 978-0-313-32268-6. OCLC 58806121.
- Block, David. Baseball Before We Knew It: A Search for the Roots of the Gam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2005. ISBN 978-0-8032-6255-3. OCLC 70261798.
- Burgos, Adrian. Playing America's Game: Baseball, Latinos, and the Color Lin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7. ISBN 978-0-520-25143-4. OCLC 81150202.
- Burk, Robert F. Never Just a Game: Players, Owners, and American Baseball to 1920.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01. ISBN 978-0-8078-4961-3. OCLC 28183874.
- Charlton, James (編). The Baseball Chronology: The Complete History of the Most Important Events in the Game of Baseball. Macmillan. 1991. ISBN 978-0-02-523971-5. OCLC 22704314.
- Clarke, William Jones & Fredrick Thomas Dawson. Baseball: Individual Play and Team Play in Detail.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15. OCLC 2781766.
- Gmelch, George. Baseball Without Borders: The International Pastim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2006. ISBN 978-0-8032-7125-8. OCLC 64594333.
- González Echevarría, Roberto. The Pride of Havana: A History of Cuban Baseball.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ISBN 978-0-19-514605-9. OCLC 46601626.
- Guttmann, Allen. Sports: The First Five Millennia.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2007. ISBN 978-1-55849-610-1. OCLC 5912442808.
- Guzzo, Glenn. The New Ballgame: Baseball Statistics for the Casual Fan. ACTA. 2007. ISBN 978-0-87946-318-2. OCLC 123083947.
- Keri, Jonah (編). Baseball Between the Numbers: Why Everything You Know About the Game Is Wrong. Basic. 2007. ISBN 978-0-465-00547-5. OCLC 77795904.
- Koppett, Leonard. Koppett's Concise History of Major League Baseball. Carroll & Graf. 2004. ISBN 978-0-7867-1286-1. OCLC 54674804.
- Kte'pi, Bill. Baseball (Amateur). Rodney Carlisle (編). Encyclopedia of Play in Today's Society, Volume 1. SAGE. 2009. ISBN 978-1-4129-6670-2. OCLC 251215353.
- Lewis, Michael M. Moneyball: The Art of Winning an Unfair Game. W. W. Norton. 2003. ISBN 978-0-393-32481-5. OCLC 54896532.
- Mahony, Phillip. Baseball Explained. McFarland Books. 2014. ISBN 978-0-7864-7964-1. (原始內容存檔於August 13, 2014).
- Mandelbaum, Michael. The Meaning of Sports: Why Americans Watch Baseball, Football, and Basketball and What They See When They Do. PublicAffairs. 2005. ISBN 978-1-58648-330-2. OCLC 55539339.
- McNeil, William. Baseball's Other All-Stars: The Greatest Players from the Negro Leagues, the Japanese Leagues, the Mexican League, and the Pre-1960 Winter Leagues in Cuba, Puerto Rico, and the Dominican Republic. McFarland. 2000. ISBN 978-0-7864-0784-2. OCLC 42976826.
- Morris, Peter. Level Playing Fields: How the Groundskeeping Murphy Brothers Shaped Baseball.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2007. ISBN 978-0-8032-1110-0. OCLC 70884952.
- Porterfield, Jason. Baseball: Rules, Tips, Strategy, and Safety. Rosen. 2007. ISBN 978-1-4042-0991-6. OCLC 67773742.
- Powers, Albert Theodore. The Business of Baseball. McFarland. 2003. ISBN 978-0-7864-1426-0. OCLC 50866929.
- Puhalla, Jim; Jeff Krans; Mike Goatley. Baseball and Softball Fields: Design, Construction, Renovation, and Maintenance. John Wiley & Sons. 2003. ISBN 978-0-471-44793-1. OCLC 50959054.
- Rader, Benjamin G. Baseball: A History of America's Game 3rd.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8. ISBN 978-0-252-07550-6. OCLC 176980876.
- Riess, Steven A. City Games: The Evolution of American Urban Society and the Rise of Sport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91. ISBN 978-0-252-06216-2. OCLC 23739530.
- Rudel, Anthony J. Hello, Everybody!: The Dawn of American Radio. Houghton Mifflin. 2008. ISBN 978-0-15-101275-6. OCLC 192042215.
- Schwarz, Alan. The Numbers Game: Baseball's Lifelong Fascination with Statistics. Thomas Dunne. 2004. ISBN 978-0-312-32222-9. OCLC 54692908.
- Stallings, Jack; Bob Bennett (編). Baseball Strategies: Your Guide to the Game Within the Game. American Baseball Coaches Association/Human Kinetics. 2003. ISBN 978-0-7360-4218-5. OCLC 50203866.
- Sullivan, Dean (編). Early Innings: A Documentary History of Baseball, 1825–1908.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97. ISBN 978-0-8032-9244-4. OCLC 36258074.
- Terry, Thomas Philip. Terry's Mexico: Handbook for Travellers 2nd rev. Gay and Hancock, Houghton Mifflin, and Sonora News. 1911. OCLC 7587420.
- Thurston, Bill. Coaching Youth Baseball: A Baffled Parents Guide. McGraw-Hill. 2000. ISBN 978-0-07-135822-4. OCLC 43031493.
- Tygiel, Jules. Past Time: Baseball as 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ISBN 978-0-19-508958-5. OCLC 42290019.
- Votano, Paul. Stand and Deliver: A History of Pinch-Hitting. McFarland. 2013. ISBN 978-0-7864-1588-5. OCLC 52047315.
- Zimbalist, Andrew. In the Best Interests of Baseball?: The Revolutionary Reign of Bud Selig. John Wiley & Sons. 2007. ISBN 978-0-470-12824-4. OCLC 62796332.
- Zoss, Joel. Diamonds in the Rough: The Untold History of Baseball.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2004. ISBN 978-0-8032-9920-7. OCLC 54611393.
延伸閱讀
[編輯]- Dickson, Paul. The Dickson Baseball Dictionary, 3rd ed. (W. W. Norton, 2009). ISBN 0-393-06681-9.
- Fitts, Robert K. Remembering Japanese Baseball: An Oral History of the Game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0-8093-2629-9.
- Gillette, Gary, and Pete Palmer (eds.). The ESPN Baseball Encyclopedia, 5th ed. (Sterling, 2008). ISBN 1-4027-6051-5.
- Peterson, Robert. Only the Ball Was White: A History of Legendary Black Players and All-Black Professional Team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1970]). ISBN 0-19-507637-0.
- Reaves, Joseph A. Taking in a Game: A History of Baseball in Asia (Bison, 2004). ISBN 0-8032-3943-2.
- Ward, Geoffrey C., and Ken Burns. Baseball: An Illustrated History (Alfred A. Knopf, 1996). ISBN 0-679-404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