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東普魯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東普魯士
Ostpreußen
普魯士省份
1773–1829
1878–1945
Flag of East Prussia
旗幟
Coat of arms of East Prussia
紋章

1871年德意志帝國內的普魯士王國和東普魯士省
坐標:54°43′N 20°31′E / 54.71°N 20.51°E / 54.71; 20.51
區歌
東普魯士之歌
國家普魯士
首府 哥尼斯堡
面積 
• 1905
36,993平方公里(14,283平方英里)
人口 
• 1905
2,030,174
歷史 
1773年1月31日
• 建省
1829年12月3日
• 省份恢復
1878年4月1日
• 哥尼斯堡戰役中被蘇聯占領
1945年
行政分區貢賓嫩行政區
哥尼斯堡行政區
阿倫施泰因行政區 (自1905)
馬林韋德行政區(1922–1939)
齊切瑙行政區(自1939)
前身
繼承
普魯士公國
普魯士省
克萊佩達地區
馬林韋德行政區
東普魯士大區
波蘭第二共和國
民族團結臨時政府
蘇聯
今屬於 波蘭
 立陶宛
 俄羅斯
東普魯士
東普魯士地圖

布蘭登堡普魯士歷史
諾德馬克
史前–12世紀
古普魯士人
史前–13世紀
布蘭登堡侯國
1157–1618(1806)
條頓騎士團
1224–1525
普魯士公國
1525–1618
王室(波屬)普魯士
1466–1772
布蘭登堡-普魯士
1618–1701
普魯士的王國
1701–1772
普魯士王國
1772–1918
普魯士自由州
1918–1947
克萊佩達
地區

(立陶宛)
1920–1939 / 1945–至今
布蘭登堡
(德國)
1947–至今
諾伊馬克(東布蘭登堡)
(波蘭)
1918/1945–至今
加里寧格勒州
(俄羅斯)
1945–至今

東普魯士(德語:Ostpreußen立陶宛語Rytų PrūsijaRytprūsiai波蘭語Prusy Wschodnie;俄語:Восточная Пруссия),是普魯士公國的領地,普魯士王國以及後來德意志帝國的一個省。今天東普魯士的北部,分別屬於立陶宛默麥爾地區,及俄羅斯加里寧格勒州(舊稱哥尼斯堡);而南部大部份被納入波蘭的瓦爾米亞-馬祖里省。東普魯士包含古普魯士人波羅的海的領地,在歷史上被認為是容克貴族的發源地,是東南波羅的海沿岸的普魯士地區的主要部分[1]

古普魯士語在17世紀或18世紀初期已不是主要語言。

東普魯士首府是哥尼斯堡,1829年至1878年間,東普魯士與西普魯士組成了普魯士省,是普魯士王國下轄的一個省,普魯士王國在1871年成為德意志第二帝國的一部分;一戰後,東普魯士是魏瑪共和國普魯士州的一部分。二戰後,東普魯士北部被劃入蘇聯並將其改名為加里寧格勒州,而東普魯士南部則劃歸波蘭,當地的德意志居民大多被遣送回東德或被流放西伯利亞

從騎士團統治到封臣

[編輯]

於13世紀時,東普魯士本是信奉多神教的古普魯士人聚居地。於十字軍東征的宗教狂熱浪潮下,諸如教廷波蘭神聖羅馬帝國等天主教勢力紛紛派遣傳教士,意圖基督教化此鄰近的異教橋頭堡,但對彪悍的普魯士人作用不大,反而令其更常受到普魯士人的襲擾掠奪。於是,於1226年,條頓騎士團應波蘭公爵康拉德一世之邀,得教廷及神聖羅馬帝國御准,發動北方十字軍征服普魯士並建立條頓騎士團國。此後,騎士團的宗教戰爭不斷擴大,無遠弗繼,更將目標放至波蘭的友邦立陶宛大公國,導致與波蘭齟齬日深,最終爆發波蘭-立陶宛-條頓戰爭。於戰事末段,騎士團於坦能堡大敗,雖然戰爭最後以雙方和約作結,但騎士團自此已由盛極轉衰,國運江河日下,無力再發動大規模戰爭。此後的一個世紀內,條頓騎士團國飽受內亂、強鄰波蘭-立陶宛擴張、甚至新教思潮的影響,傳至末代團長阿爾布雷希特·霍亨索倫時,騎士團已無足夠軍力維持團國內的軍事統治。於是於1525年,阿爾布雷希特毅然將條頓騎士團國世俗化,改宗新教路德宗,並向強鄰波蘭立陶宛聯邦俯首稱臣,是為普魯士公國

1618年,普魯士大公阿爾伯-腓特烈逝世,其兩子均早夭,而爵位亦不可由女性繼承,故此傳位於長女婿布蘭登堡選帝侯約翰-西吉斯蒙,史稱布蘭登堡-普魯士。此後由於普魯士大公同時以共主邦聯身份擁有布蘭登堡選侯國(其隸屬神聖羅馬帝國而非波蘭)的領地,國土面積大幅增加之餘亦開始擁有有半壁自主的江山,從而得以開始擺脫波蘭的控制繁榮發展。

於1657年,波蘭-立陶宛泥足深陷於第二次北方戰爭戰敗、瑞典帝國入侵後的大洪水泥沼中,國運開始衰亡,已無力再制約普魯士公國。普魯士趁機與波蘭簽訂布隆堡條約取得完全獨立地位,終於得以擺脫波蘭近半個世紀以來的束縛,正式走上崛起之路。

普魯士王國

[編輯]

普魯士末代大公腓特烈三世一直雄心勃勃立志於稱王。其任內勵精圖治,富國強兵,國力日益強盛;並積極參與神聖羅馬帝國諸邦事務,於1686年加入奧格斯堡反法同盟,並於2年後參與大同盟戰爭,與帝國諸邦共同攜手對抗迅速冒起的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1701年,腓特烈大公因於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覲皇有功,終得皇帝利奧波德一世賜封王號,得以成功登基稱王,即位稱腓特烈一世,正式建立普魯士王國

在1772年第二次瓜分波蘭後,普魯士王國重奪公國立國時割讓與波蘭的失土—「皇家普魯士」。1773年1月31日,腓特烈大帝把瓜分得來的土地重新命名為西普魯士(Westpreußen),前普魯士公國地區成為東普魯士(Ostpreußen)。

德意志帝國

[編輯]

東普魯士作為普魯士王國的領地,在1871年被一同併入德意志帝國。在1875年,在該地的人口中73.48%為德國人,18.39%是波蘭人和8.11%為立陶宛人。1900年,總人口是1,996,626人,包括1,698,465名基督新教徒、269,196名天主教徒及13,877名猶太人。波蘭人(Masuren)及立陶宛人(Litauer)的人數,因為德國的德國化政策而減少。波蘭居民集中在南部,立陶宛居民則在東北部。普魯士人一直德國化,所以在18世紀時,古普魯士語已變成死語

1890年東普魯士人口

[編輯]
總人口 非德裔人口*
東普魯士 1,958,663 2,189

非德裔人口是指非德國公民,並不包括非德裔的公民。根據德國法律,人口有居民(Einwohner)與公民(Bürger)之分。

1885年至1890年之間,柏林的人口增長是20%,布蘭登堡萊茵蘭是8.5%,威斯伐倫是10%;東普魯士減少0.07%而西普魯士減少0.86%。

威瑪共和國

[編輯]

1918年,德皇威廉二世被迫退位,德國成為共和國。由1919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為止,東普魯士與部分西普魯士是德國的外飛地。基於凡爾賽條約,德國割讓大部分的西普魯士以及波森省予波蘭第二共和國,亦即波蘭走廊但澤自由市

1920年,西普魯士西面和東普魯士南部都舉行公投,讓居民決定是否把土地歸於波蘭還是德國。96.7 %的投票者支持土地歸於德國。1923年,在沒有舉行公投之下,立陶宛強占梅梅爾地區(亦即克萊佩達地區)。

納粹時期

[編輯]

納粹在德國掌權後,反對派政客遭到迫害,報紙被禁止。奧托-布勞恩故居後被徵用。

納粹黨將三分之一的地名改掉,又在1938年掃除一切由波蘭或立陶宛色彩的名字。許多不願與納粹合作的少數族裔活躍分子就被送到集中營

根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蘇聯容許德國占領波蘭西部以及克萊佩達

第二次世界大戰

[編輯]
1939年的東普魯士。在該年,納粹德國索取梅梅爾(綠色陰影部分);西邊的(橙色陰影部分)地區是但澤自由市

戰爭期間,德軍征服波蘭西部,令東普魯士擴大。1939年普查,此區人口共249萬人。雖然納粹黨強烈宣傳民族主義,宣稱他們征服的地區都住著大量德國居民、都想回歸德國,但事實恰恰相反:根據國家的統計,1939年時德軍占領區的994,092居民當中,只有31,000人是德國人。很多居民在戰爭中死亡,其中大部分青年被徵召到軍隊、戰死沙場。

1945年初,有部分德國人在戰後想要返回東普魯士,但全部都被蘇聯軍隊驅逐,也有很多人被發配到蘇聯當苦工。當地所有德式地方名字都改成俄式或波蘭式。

1946年4月,東普魯士的北部被併入蘇聯。7月,首府哥尼斯堡被改名為加里寧格勒,州名是加里寧格勒州。1947年,蘇軍驅逐當地所有德意志人,讓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及烏克蘭人遷到此地。

在領土重劃分中寇松線以東大片波蘭領土被劃入蘇聯,該地的波蘭人被驅逐到波蘭占領的東普魯士南部,亦即瓦爾米亞-馬祖里省

1947年,無論作為州領地邦國普魯士被完全廢除。

參考文獻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