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楊幼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899年生於新疆哈密。楊幼麟(1899—1935),名瑤,別號石夫在1913年隨母回到原籍湘鄉縣湘西鄉。1920年考入長沙岳雲中學,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4年畢業回鄉從教,宣傳革命。

在1930年,楊幼麟當了湘鄂贛蘇維埃的副主席。

1934年紅軍突圍長征時,因病情加重,中共中央決定他和妻子一同留在蘇區開展地下工作。1935年,夫妻同時被捕,犧牲於江西瑞金,年僅36歲。[1][2]

楊幼麟
性別
出生新疆哈密,大清
逝世1935
浙江瑞金
死因國民黨執行
籍貫湖南湘鄉
母校湖南自修大學
組織中國共產黨
親屬楊開慧

兒女

[編輯]

楊幼麟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女兒名叫楊湘雲,兒子名叫楊應鵬。楊應鵬後來成為國民革命軍的一名軍官。在李宗仁和蔣介石失敗後,楊應鵬決定留在大陸,為自己的女兒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

生平

[編輯]

早年經歷

[編輯]

楊幼麟於1899年出生在哈密。他的父親楊祥麟是清軍的一名將領,因軍功升任駐軍司令,1912年因病去世。楊幼麟的母親帶著他和他的六個兄弟姐妹返回家鄉湘鄉,並繼續供養他們讀書,希望他們能夠學有所成,為國家和民族服務。

楊家是一個革命世家、軍官世家和軍事世家,因此楊幼麟的出生和後來的生活與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緊密相連。他本人與許多解放軍的將軍、元帥以及中共的政治人物如李立三、陳賡等交往甚密。由於他來自湖南韶山,他也是毛澤東的朋友,並且是毛澤東第二任妻子楊開慧的親戚。

楊幼麟勤奮好學,1920年考入長沙岳雲中學,結識了陳子博、易禮容等進步青年。1921年,他進入湖南自修大學深造,據說他是一位非常聰慧且勤勉的學生。他經常前往自修大學聽課,勤奮閱讀宣傳新思想和新文化的書籍和期刊,積極參與青年學生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鬥爭。後來,他成為長沙岳雲中學的教師。據稱,他是一位非常勤奮博學的教師,深受學生喜愛。這一時期,他曾寫信給他的二哥,信中提到,如今驅逐外敵的責任「必將落在我們這一代人肩上,無法推卸」,展現了他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1924年從岳雲中學畢業後,他暫回湘鄉從事教育工作,以培養人才為己任,走教育救國的道路。1925年春,他得知毛澤東從上海回到韶山養病、開展農民運動的消息,便邀集一些志同道合的青年,翻山越嶺到韶山找毛澤東當面請教革命道理,並加入韶山區農民雪恥會,參加反帝愛國鬥爭。在毛澤東和韶山黨組織的教育培養下,1925年9月,他在韶山加入中國共產黨。

軍政生涯

[編輯]

楊幼麟入黨後,以教師身份作掩護,深入農村做農民的工作。他首先培養先進分子入黨,發展黨員40多人,並成立了城前和鳳音兩個農村黨支部,他自己任城前支部書記。接著,他積極參加湘潭西二區農民協會的組建工作,被選為區農協青年委員。稍後,楊幼麟又秘密籌建湘鄉縣總工會和農民協會,並擔任工會籌備委員會負責人。他工作積極、鬥爭堅決,深得工農群眾的信任,所以,當湘西鄉首先成立第一區農民協會時,他被選為區農民協會委員長。湘鄉縣總工會成立時,他又被選為縣總工會主席。

1926年3月18日,楊幼麟在組織民眾抗議中國軍閥社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1926年至1927年間,他繼續為中國共產黨工作,期間他還擔任中共湘鄉地方執行委員會委員,負責工人運動方面的工作直至「五二八慘案」發生。

事件後,他在武漢組織黨內事務,隨後為躲避國民黨的追捕逃往蘇聯。他的家人因無法逃離而遭受國民黨的殘酷迫害,其中許多成員被處決。楊幼麟被迫離湘,輾轉到了上海,於9月被中共中央派去蘇聯學習。他在蘇聯東方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學習了一年多時間,直到1929年夏天返回中國。

重返中國與作為副主席的崛起

[編輯]

楊幼麟回國後,到湘鄂贛蘇區工作。這年9月2日,他在平江中共湘鄂贛邊特委的擴大會議上,針對當時準備武裝起義的各個問題,明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敵人的進攻,固然不能消滅革命,但能打擊革命,延緩革命高潮的到來。因此,我們在鬥爭中,不僅要學會直接的或間接的進攻,而且要學會退卻;不僅要學會打擊敵人,而且要學會躲避敵人的打擊。那種盲動主義的孤注一擲的軍事冒險,脫離群眾的亂殺亂燒,企圖與氣焰很高的敵人作武裝對峙,不僅不能打擊敵人,而且必然招致自己的巨大損失。他主張應該先著手發展和鞏固革命根據地,把恢復蘇維埃組織同恢復、健全和發展黨的組織緊密結合起來,然後動員群眾,發展武裝鬥爭,有力地打擊敵人。他的這些意見得到與會者的贊同,並根據新的形勢作出了新的決策。

在這次會議上,他與王首道、袁國平、劉建中、李宗白等五人當選為特委第二屆執委會常務委員,成為邊區重要領導人。

為了堅持邊界鬥爭,楊幼麟與王首道等於12月10日在萬載陳坑召開的特委執委會上,又就運用民主辦法改選各級蘇維埃組織、擴大邊境赤衛武裝、組織年關鬥爭、建立中心工作區域、加強思想教育等問題採取了許多重大措施。他和特委堅持邊界鬥爭的一些正確方針和策略,使邊界形勢有了很大的發展。

1930年6月,當邊界特委在平江縣東鄉西區召開湘鄂贛邊境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時,特別就形勢變化和經驗教訓作了總經,並作了相應的決議。在選舉邊境特委第三屆委員會時,他又當選為執委常務委員,分管宣傳工作。

紅三軍團前委和湘鄂贛邊境特委遵照黨中央命令,於1930年7月進攻長沙。湘鄂贛特委還組織隨軍工作團,由楊幼麟和王首道負責。紅三軍團攻占長沙後,楊幼麟擔任了新成立的湖南省蘇維埃政府副主席、代理主席。省蘇維埃政府在他的主持下,制定了施政綱領,頒布了《暫行勞動法》和《暫行土地法》。[3]

紅三軍團撤離長沙後,省蘇維埃政府隨軍先遷到平江長壽街,再遷至江西修水上杉,改名為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1931年7月,在瀏陽東門楚東山召開的湘鄂贛省第一次黨代表大會上,楊幼麟當選為新成立的湘鄂贛省省委委員。在9月23日召開的湘鄂贛邊區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上,他又當選為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執行委員兼任軍事部長。湘鄂贛邊區武裝鬥爭在他的主持下,由於採取靈活運用游擊戰術,加強對白軍的政治攻勢,大力消滅地主武裝,破壞敵後交通和發動白區群眾鬥爭等措施,使得紅軍越戰越強,隊伍也不斷壯大。僅半年時間,邊區紅軍主力由2500人增加到1.5萬多人。

「為了革命,我願意犧牲生命。」

——楊幼麟,個人日記

失勢

[編輯]

自1932年起,楊幼麟參與指揮紅十六軍,這是一場註定失敗的行動。他參與了鞏固和發展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鬥爭,統一指揮紅十六軍和紅軍獨立師共同抵禦敵軍的「圍剿」。

1933年10月,國民黨發動第五次「圍剿」行動,將大部分紅軍困於重圍之中。他與部隊試圖突圍,但努力未能奏效。在他僅以殘餘部隊勉強逃脫後,他重組了部隊的架構,其中包括清除軍閥勢力。

然而,楊幼麟這些正確的措施卻受到六屆四中全會以後的中共中央「左」的指責,認為「湘鄂贛省委貫徹四中全會不力,轉變不徹底,犯了嚴重的調和主義、右傾機會主義錯誤」,並派出一個中央代表團來改組省委。中央代表團來到省委駐地修水縣上杉後,又在執委擴大會議上指責楊幼麟和李宗白是「右傾機會主義」,「妨礙了六屆四中全會所規定的『一省數省首先勝利』的中心任務的完成」,指責紅軍「完全停留在游擊時代的游擊主義」「平瀏地域觀念嚴重」等等,並認為楊幼麟不宜繼續在省蘇維埃政府中負責,因而將他在湘鄂贛蘇區的黨政職務全部解除。楊幼麟在遭到「左」傾錯誤的打擊後並不灰心,而是相信今後的情況總會好轉。[4]

楊幼麟寫了一封信從中央蘇區福建汀州發出的書信,輾轉來到處於國民黨統治下的湖南,收信人是沈豐泰——楊幼麟的岳父。

信中,楊幼麟這位鐵骨錚錚的漢子,傾訴了對家人的思念:「秋初的時節,又掀起了我思念故鄉的情緒,因此又來做此通訊的試探……你們飢餓,凍冷,與鐵蹄踐踏,重重壓迫下的生活,到底為何呢……特別是對雲、應的記念(指楊應鵬與姐姐楊湘雲)是我時刻最關心的,自然我母的孤苦,更是我不忍的事情……」信中說,「我們只有最大的暫時忍耐而已!」「我想以後的情況或許好點,等待以後吧!」

這一封寫到極端恐怖敵對區的信內,雖只能婉轉敘述他對故鄉和家人的懷念,然其為國為人之熱情,極充溢於字裡行間。」

離開湘鄂贛蘇區後來到中央蘇區的楊幼麟試圖參加北上的長征,但因罹患肺炎而遭受嚴重病痛,未能隨中國共產黨北上。他留在汀州的福音醫院繼續接受治療。當時決定讓他繼續作為中共地下成員,在中央革命根據地堅持鬥爭,這讓他暴露於被捕的風險之中。

在湖南深山老林中,他與陳賡的母親及自己的母親一同隱藏,繼續作為中共地下成員秘密活動。[5]

犧牲

[編輯]

1934年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留在蘇區的楊幼麟病情更加惡化。他和愛人李華英在極其艱難的環境下堅持工作。後來由於敵人的瘋狂「圍剿」,他們夫婦不幸同時被捕,就義於江西瑞金。楊幼麟犧牲時,年僅36歲。[6]

紀念

[編輯]
楊門七雄

如今,湘鄉市內楊氏祖籍所在地,一塊後人為緬懷楊家滿門忠烈所立的紀念碑,矗立在蒼翠的松柏之中。據傳記所述,在湖南農民運動高潮之時,楊幼麟兄妹「均致力於革命工作」。他們的母親曾說:「我不懂什麼叫革命,只要是為大家謀幸福,使人人有飯吃,個個有衣穿,這我很贊成,你們儘管去干。」

楊家所有成員都為革命事業努力奉獻,其中楊幼麟被描述為「全心投入於一切革命工作」。楊幼麟及其家人如今被視為中國內戰的烈士,由於他在1935年被國民黨處決,中國人民將他的犧牲視為勇敢無畏的行為。在被槍決前,楊幼麟說:「我們走的路沒有錯。頭可斷,志不可改。死而光榮!」這一言辭表達了他對中國革命與中國內戰的愛國情懷與堅定信念。

在黃家來撰寫的關於革命烈士的中國報道中,他提到:「全家為革命冒死鬥爭,充分展現了他們堅定的理想與信念!」今天,楊幼麟作為中國內戰的烈士之一,被中國人民銘記和尊崇。他是成千上萬為革命獻身的烈士中的一員,永載史冊。[7]

「捐軀慷慨去,萬古揚高風」。初秋的紀念碑旁,英魂已經安眠,但正如後人為他們所作的詩句所言,這種勇於犧牲、甘於奉獻的精神將永存於世,給後來者以指引和激勵。[8][9][10]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杨幼麟,烈士,湖南湘潭人_湖南名人网. www.ahnmrw.com. [2024-12-13]. 
  2. ^ 杨幼麟 - 中国军网. www.81.cn. [2024-12-13]. 
  3. ^ Clark, Paul. Changsha in the 1930: Red Army Occupation. Modern China. 1981, 7 (4). ISSN 0097-7004. 
  4. ^ 1932年. www.yysqw.gov.cn. [2024-12-20]. 
  5. ^ 杨幼麟,烈士,湖南湘潭人_湖南名人网. www.ahnmrw.com. [2024-12-14]. 
  6. ^ www.library.hn.cn http://www.library.hn.cn/hxrw/xdrw/ls/yyl.htm. [2024-12-20].  缺少或|title=為空 (幫助)
  7. ^ 【回望初心——红色档案背后的故事】杨幼麟:为革命,舍死忘生在所不惜_传记. www.sohu.com. [2024-12-14]. 
  8. ^ 韶山乡平里村,杨门七雄很壮烈_湘乡市_西村_纪念碑. www.sohu.com. [2024-12-14]. 
  9. ^ 杨幼麟:为革命,舍死忘生在所不惜. m.voc.com.cn. [2024-12-20]. 
  10. ^ 杨幼麟:为革命,舍死忘生在所不惜_红星网_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www.hxw.gov.cn. [202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