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堪地那維亞貨幣聯盟
外觀
系列條目 |
斯堪地那維亞 |
---|
地理 |
維京時代 |
政治實體 |
歷史 |
其他 |
斯堪地那維亞貨幣聯盟(或北歐貨幣聯盟,瑞典語:Skandinaviska myntunionen,丹麥語:Skandinaviske møntunion,挪威語:Skandinaviske myntunion)是由北歐國家──瑞典和丹麥於1873年5月5日組成的貨幣聯盟,為19世紀斯堪地那維亞政治運動的產物之一。它們把各自的貨幣按票面值透過金價互相固定。當時挪威雖然與瑞典組成君合,但它對內擁有完全自治權;挪威於兩年後加入貨幣聯盟,把其貨幣與金價掛勾成每克金2.48克朗,或約每克朗0.403克金[1],與丹麥、瑞典同等。貨幣聯盟內流通等值的克朗,取代了三國原有的貨幣,其兌換率為:1挪威元=2丹麥元=4瑞典元。
斯堪地那維亞貨幣聯盟只固定各國貨幣的兌換率和穩定性,各國仍可繼續發行各自的貨幣。由於貨幣同盟提供的安全感,三國各自的貨幣甚至於整個北歐地區都被視為「法定貨幣」來流通。
加入聯盟之後,瑞典把其貨幣從「元」改為瑞典克朗,丹麥稱為丹麥克朗,挪威加入後也發行挪威克朗。「克朗」字面上就是王冠的意思;因應各國語言差異,各國「克朗」的實際拼寫都不同。
1905年,瑞典-挪威聯合解散,成為兩個獨立王國,但這不影響貨幣聯盟間的合作。事實上,貨幣聯盟於1914年解散,是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瑞典於1914年8月2日終止與金價的掛勾。失去固定匯率後,三國貨幣自由流通的時代便告終。
雖然三國至今仍然使用貨幣聯盟時代的貨幣──克朗,但相互之間已沒有掛勾。冰島於1918年成為丹麥治下的一個王國後,也發行了冰島克朗。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丹麥被納粹德國侵佔後數年,冰島便宣告獨立成共和國,仍沿用冰島克朗。
參見
[編輯]參考
[編輯]- ^ 丹麥國家銀行:從銀本位到金本位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3-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