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戴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戴晴
出生 (1941-01-08) 1941年1月8日83歲)
 中國重慶市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籍貫江西省臨川縣
教育程度本科 (飛彈自動控制專業)
母校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
職業作家

戴晴(1941年1月8日),原名傅小慶傅凝,祖籍江西省臨川縣,生於中國重慶市,自由作家。生父是革命烈士,1945年被日本憲兵殺害,之後戴晴成為中共元老葉劍英的養女[1]。曾任中國航空工業部公安部技術員、總參一局參謀、《光明日報》記者等職,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生平

[編輯]

戴晴之父傅大慶,早於1920年經陳獨秀介紹參加社會主義青年團,後隨周恩來參加南昌武裝起義。1940年,傅大慶與戴晴的母親楊潔同居;次年結婚(由葉劍英任證婚人)後,傅大慶被派往北平敵佔區搞情報工作,直接與第三國際聯繫。1944年傅大慶遭日本憲兵隊逮捕殺害後,戴晴一直由葉劍英收養。[2]

1960年戴晴考入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現更名為國防科技大學,並南遷湖南長沙)學習導彈專業。畢業後她被分到中央軍委總參三所從事情報翻譯工作。戴晴後來因此被指為「國安部的特務」。[1]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戴晴在南京的解放軍外語學院進修英語兩年。期間她於1987年在《光明日報》上發表處女作短篇小說《盼》,把兩地分居的知識分子境遇中的酸、甜、苦、辣、咸寫得如訴如泣,頗獲好評。

進修後,戴晴轉到中國作協對外聯絡部。1982—1989年她在《光明日報》做記者,主持《學者答問錄》專欄,訪過了很多學者,其中包括方勵之嚴家其金觀濤持不同政見者。1989年公開對三峽水電站的環境影響、移民政策等方面提出異議。

1989年的六四天安門事件後,戴晴因為支持不同政見者,在同年7月14日被捕並在秦城監獄關押。她於次年1月21日被釋放後,又被監視居住了三個月。

1992年,戴晴獲得國際報業聯合會自由金筆獎。

戴晴曾出現在紀錄片《天安門》中,講述對共產主義理想的思維變遷。

個人作品

[編輯]
  • 小說集:《不》、《最後一個橢圓》
  • 雜文集:《魂》、《追逐魔鬼,撾住上帝》
  • 紀實文學作品:《梁潄溟、王實味、儲安平》、《儲安平與黨天下》、《走出現代迷信》、《當代女性系列》、《學者答問錄》、《長江長江》、《紅色警報:大興安嶺火災直擊報導》、《在如來佛掌中:張東蓀和他的時代》、《我的入獄》。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戴晴:一個備受爭議的人物. 六四檔案. 1991年8月1日 [2014年7月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8月4日) (中文(簡體)). 
  2. ^ 戴晴:我的四个父亲. 共識網. 2013-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0) (中文(簡體)).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