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級戰艦
德國級戰艦陣列[註 1]
| |
概況 | |
---|---|
建造者 | |
使用者 | |
前級 | 布藍茲維級戰艦 |
次級 | 拿紹級戰艦 |
建造期 | 1903-08年 |
服役期 | 1906-45年 |
完成數 | 5 |
損失數 | 3 |
報廢數 | 2 |
技術數據 | |
船型 | 前無畏艦 |
排水量 |
|
船長 | 127.60米 |
型寬 | 22.20米 |
吃水 | 8.21米 |
動力輸出 | 3台3軸三脹蒸汽機,12台鍋爐 |
動力來源 | 17000匹公制馬力 |
船速 | 18.5節 |
續航力 | 4800海里以10節 |
乘員 | 743人 |
武器裝備 |
|
裝甲 |
德國級戰艦或稱德意志級戰艦[註 2](德語:Linienschiff der Deutschland-Klasse)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所建造的最後一批前無畏戰艦所使用的船級。該船級由德國號、漢諾威號、波莫瑞號、西里西亞號和什列斯威-霍爾斯坦號組成。這些艦隻建於1903年至1907年間,它們與前級布藍茲維級類似,但具有更強的裝甲防護,副砲亦進行了重新布置。它們建於1903年至1908年之間,但均是在英國革命性的「全裝重型火砲」戰艦無畏號1906年下水後才完工。因此,德國級在投入服役前便已顯過時。儘管如此,這些艦隻仍然於1910年代末至1920年代初在德國海軍的重要編制——公海艦隊內得到廣泛的運用,主要司職操訓練和海外巡航。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公海艦隊在五艘德國級艦隻的支持下,對英國海岸採取突襲戰略。相關行動於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的日德蘭海戰達到高潮,五艘同級艦都在那裡參與了行動,儘管它們明顯不如英國的無畏艦。無論如何,德國級艦隻出手保護被擊潰的己方巡洋艦不受英國同行的傷害,讓它們得以逃脫。但在混亂的夜間行動中,波莫瑞號遭一艘英國驅逐艦發射魚雷擊沉。戰鬥結束後,四艘倖存的同級艦被撤出前線,並一直用於海岸防禦直至1917年中期。此後,僅漢諾威號繼續執行巡邏勤務,其餘則用作宿營船或訓練船。隨著德國戰敗,《凡爾賽條約》允許德國保留一些老式戰艦用於沿海防禦,其中便包括四艘德國級艦隻。
德國號於1920-1922年間拆解,但其餘姊妹艦都在1920年代中期完成了現代化改造並恢復入役。他們的運用與戰前時期類似,包括海外訓練巡航和廣泛的艦隊演習。漢諾威號於1931年退役,本打算改造成一艘靶艦,但從未實現。它最終於1944-1946年間拆解。西里西亞號和什列斯威-霍爾斯坦號於整個1930年代都在國家海軍和其後的戰爭海軍但任訓練職能。這兩艘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只參與了有限的行動,包括於1939年9月入侵波蘭期間砲擊波蘭軍隊,以及1940年4月的占領丹麥和入侵挪威。臨近戰爭結束時,兩艦均告沉沒。
設計
[編輯]1900年,時任國家海軍辦公室國務秘書的海軍中將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促成了第二部《德國艦隊法》的通過——這是以1898年第一部《艦隊法》為基礎的修正案。先前的法律要求到1904年4月1日,即五艘維特爾斯巴赫級戰艦交付後,艦隊的總兵力為19艘戰艦,但新的法律將預計的戰艦隊規模增加為三十八艘。首批布藍茲維級艦隻引進了280公釐砲,這標誌著與早期的德國戰艦相比,火力有了顯著提高。海軍司令部原計劃從1901財年起,每年建造兩艘布藍茲維級艦隻,但最終只建造了五艘。在布藍茲維級的建造過程中,一系列的小改進被納入了隨後的設計中。到1903財年的第二款戰艦(後來成為德國號)開始籌劃時,一個更重大的修改設計已經準備就緒。[2][3]
作為新船級的首艦,德國號對副砲和次副砲布局作了一系列改動。設計人員放棄了在布藍茲維級中用於副砲的翼砲塔;砲塔需要支承結構,這種結構的消除可以減輕重量,從而使設計人員能夠以更有效的方式將副砲全數安置在砲廓內。其中中央砲廓群區域的面積也比布藍茲維級更大,這樣砲與砲之間的距離增大,可以一定程度改善兩門砲同時被擊中的風險,同時擴大了每門砲的射擊範圍。[4]移除砲塔還可以騰出甲板空間用來增加兩門88公釐砲,並將前部的四門砲置於砲眼的保護之中。德國號及其姊妹艦漢諾威號分別被設計用作艦隊和分艦隊的旗艦,這需要額外的宿營空間。除了德國號是採用火管和水管鍋爐混用外,同級的後續四艘艦均統一採用水管鍋爐。它們相對更輕,節省的重量被用作增厚裝甲帶和加固上甲板。[5]
德國級的設計在建造之初便飽受德國國內的批評,因為所有主要海軍的趨勢都指向了配備「全裝重型火砲」的戰艦;事實上,拿紹級無畏艦的設計工作早在1903年便已啟動。鐵必制堅持建造德國級,是因為它們能滿足德國既有海軍基礎設施的最大容納設計,最重要的是能通行威廉皇帝運河。拓寬運河和改善港口設施的費用過於昂貴,因此鐵必制希望避免在1900年的法案通過後不久就與帝國議會展開另一場預算之爭。結果,德國級戰艦在英國的無畏號於1906年12月服役後便幾乎立即被淘汰了。[6][7]
整體特徵
[編輯]德國級艦隻的水線長度和全長分別為125.9米和127.6米,舷寬22.2米,有8.21米的前吃水。它們在標準載荷下的排水量為13191噸,滿載排水量為14218噸。[8]其船體採用橫向及縱向鋼框架建造,並通過船用鋼板鉚接而成。船體被分為十二個水密艙室,惟波莫瑞號設有十三個。船體還包括一個占艦隻長度比重為84%的雙層船底。[9]
因為德國號及漢諾威號都是作為旗艦完成的,所以它們在艦艉有一個更大的艦艛來容納其通常搭載的更多的指揮人員。德國號有一個較大的前部司令塔,當中包含一個中央射控陣位;波莫瑞號也與此相同,但其餘三艘同級艦的指揮塔較短,且不設射控室。[10]同級的全部五艘艦都配備了短式軍用桅杆,它們的杆具較輕,並在頂部安裝有瞭望台。艦隻的操縱性能不如前級布藍茲維級,儘管其迎風壓舵時的速度損失不太明顯。它們的穩心高度為0.98米。操縱是由單舵控制。[9]
德國級艦隻的標準船員編制為35名軍官及708名水兵。當其中一艘擔當旗艦時,船員則會按將官隨員的規模進行增編。分艦隊司令的隨員由13名軍官和66名水兵組成,而支隊司令的隨員則是2名軍官和23名水兵。在1935年成為訓練船後,西里西亞號可配置29名軍官和559名水兵,以及多達214名學員。什列斯威-霍爾斯坦號有所不同,其船員在作為訓練船時的編制為31名軍官、565名水兵和最多175名學員。德國號及其姊妹艦可搭載一些小型艦載艇,其中包括兩艘哨戒艦、一艘將官駁船、兩艘機動艇、一艘大舢板、兩艘獨桅縱帆船、兩艘高低桅帆船和兩艘小划艇。[9]這些艇具是通過設於艦舯兩側的兩台吊臂進行升降;其中德國號所設的吊臂位置較同級其它艦隻更為靠前。[10]
機械裝置
[編輯]德國級戰艦設有三台三脹式蒸汽機,各自負責驅動一副螺旋槳;其中兩個外軸採用直徑4.80米的三葉螺旋槳,而中心軸則為直徑4.5米四葉螺旋槳。每台蒸汽機都安置在獨立的輪機艙內。德國號配備有八台水管鍋爐和六台火管鍋爐,但其餘同級艦均為十二台水管鍋爐,全數採用燃煤式。它們被分置於三個鍋爐艙內,每個鍋爐艙都通過管道與一具煙囪相連。[11]
德國號推進系統的額定功率為16,000匹公制馬力(11,768千瓦特),而其餘四艘同級艦則為17,000匹公制馬力(12,503千瓦特)。所有同級艦的設計速度為18節(33公里每小時),但全部五艘艦在試航中都超過了這一數字。[8]其中,德國號達到了17,000匹公制馬力(12,503千瓦特)和18.6節(34.4公里每小時),其餘四艘同級艦也達到了17,696至19,330匹公制馬力(13,015至14,217千瓦特)和18.5至19.1節(34.3至35.4公里每小時)。什列斯威-霍爾斯坦號是在試航中速度最快的同級艦。[8]
德國號根據設計可攜帶700噸煤炭,其它同級艦的荷載為850噸;但若通過利用其它艙室來貯存燃料,則可使德國號的燃煤容量增加至1540噸,而其餘四艘艦可增加到1750噸。它們可以10節(19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續航4,800海里(8,900公里)。[8]電力通過四台渦輪發電機提供,每台的電壓為110伏特,輸出功率為260千瓦特(350匹馬力)。[12]
武器系統
[編輯]德國級艦隻搭載了與前級布藍茲維級相同的主砲。其頂級武器包括四門280公釐40倍徑速射砲[註 3],安裝在由液壓控制的兩座雙聯裝砲塔內。砲塔置於中心線上,一座向前,一座向後。其採用的採用Drh LC/01型砲架允許火砲提升至20度仰角和壓低至-8度俯角。這些火砲可以820米每秒的初速發射240公斤(530英磅)重的高爆彈或穿甲彈。[14][15]每門砲的彈藥儲存量為85發。[12]
次級武器(副砲)由十四門全數安裝在砲廓內的170公釐40倍徑速射砲組成。其中上層甲板的兩側各有五門,餘下四門則安裝在艦艛甲板上的四個角。這些火砲可以850米每秒的初速發射64公斤(141英磅)砲彈。選用這些火砲的原因是它們在不藉助機械的情況下便可合理地發射最大砲彈。砲管可提升至22度仰角和降低至-5度俯角,最大射程為14500米。其射速大約是每九至十秒1發,每門砲配備130發彈藥。[14][16]
為了防禦魚雷艇,這些艦隻還配備了由二十二門88公釐35倍徑速射砲組成的第三級武器。它們分布在船體舷外平台的砲廓中、艦艛的砲眼內或開放式的砲架上。這些火砲可以770米每秒的初速發射7公斤(15英磅),並可提升至25度仰角,最大射程為9090米。每門砲的彈藥分配量為130發。德國級艦隻也曾安裝有四門37公釐機砲,但很快就被移除了。[10][12][14]
此外,德國級還安裝有六具450公釐魚雷發射管並配備16枚魚雷。發射管均浸沒在水線下方,其中艦艏、艦艉各一具,兩邊舷側各兩具。[12]這些魚雷長5.15米,攜帶有一枚147.5公斤(325英磅)的TNT彈頭。它們可以在不同的範圍內設定兩種速度。在26節(48公里每小時)的速度下,這些武器的射程為3000米;而當速度提升至31節(57公里每小時)時,射程則會降至1500米。[17]
裝甲
[編輯]德國級戰艦配備有克虜伯生產的滲碳裝甲。德國號在水線裝甲帶及艦艛堡壘的布局略有不同。其裝甲帶在水線的厚度為225公釐,至下緣逐漸弱化為140公釐。而德國號的姊妹艦在水線的厚度達240公釐,至底緣則弱化為170公釐。在全部五艘同級艦中,這部分裝甲都是從前砲座延伸到後砲座。在兩端,裝甲帶縮減至100公釐厚。所有艦隻都以80公釐(3.1英寸)厚的柚木作背襯。裝甲帶上方是一排用於保護廓裝砲的列板;其中德國號的厚度為160公釐,其餘四艘則為170公釐。所有同級艦都配備了軟木堰艙,這是當時的一種常見做法,目的是在被砲彈擊中時防止進水失控。[12][18]
全部五艘艦都有一個40公釐厚的裝甲甲板。甲板的兩側向下傾斜,與水線裝甲帶的下緣相連,從而提供了可用於吸收穿透裝甲帶的砲彈碎片的第二保護層。在裝甲帶較薄的艏艉兩端,斜面部分的厚度為97公釐;並在裝甲帶主體部分的後方進一步縮減為67公釐。艦隻前司令塔的側面和頂面厚度分別為300公釐和80公釐,後司令塔的側面則有140公釐厚的裝甲。主砲砲塔的側部裝甲為280公釐厚,頂部厚度則是50公釐。支承砲塔的砲座也覆裹著250公釐厚的鋼板。副砲砲廓由35公釐厚的裝甲板保護。[12][18]
改裝
[編輯]德國級戰艦在其漫長的服役生涯中曾經歷多次改裝。其中,在1909年至1914年間對桅杆進行了調整,改變了探照燈的位置,並在前桅杆上增加了一個全封閉的瞭望台。1915年底,西里西亞號和什列斯威-霍爾斯坦號安裝了八台燃油鍋爐,以取代原來的八台燃煤鍋爐。德國號於1916年底拆除了兩門88公釐砲,並安裝了一對相同口徑的防空砲。從1917年開始,一些同級艦開始部分或全部解除武裝,以便這些火砲在戰爭期間可以移作岸上使用。德國號於1917年末完全解除武裝,什列斯威-霍爾斯坦號於1918年則被簡化至僅剩四門105公釐45倍徑速射砲和四門88公釐30倍徑速射砲。西里西亞號也同樣重新武裝以執行訓練任務。[19][20][21][22]
隨著這些艦隻在1920年代初重新投入使用,它們接受了一系列的現代化改造和武器裝備改造。尚未解除武裝的漢諾威號裝備有與其竣工時數量相同的280公釐砲和170公釐砲,惟88公釐砲在1921年重新入役時減少至八門。它的六具魚雷發射管也同時被拆除。西里西亞號和什列斯威-霍爾斯坦號於1920年代中期進行了現代化改造,包括重新裝備其280公釐砲,但取代170公釐砲的是十四門150公釐45倍徑速射砲,以及與漢諾威號相同的八門88公釐砲。它們安裝了大型管狀前桅,並配備更大的頂部瞭望台。1928年,西里西亞號將其兩座前部煙囪合併,而什列斯威-霍爾斯坦號也進行了類似的改動。西里西亞號還為其前部舷外平台敷設了裝甲。[23][24]
在1930年和1931年,這些艦隻再度進行改裝。漢諾威號安裝了兩具500公釐水上魚雷發射管,並將四門88公釐砲替換為88公釐高射砲。它安裝了一根與其姊妹艦相同的管狀桅杆,也為艦艏的舷外平台敷設了一層裝甲。西里西亞號和什列斯威-霍爾斯坦號則失去了原有的兩門150公釐砲,得到四具500公釐魚雷發射管,並將四門88公釐砲替換為相同口徑的高射砲。1935年,兩艘艦都移除了另一對150公釐砲;西里西亞號當時獲得了四門20公釐高射砲,什列斯威-霍爾斯坦號的四門則於次年加裝。同樣在1936年,什列斯威-霍爾斯坦號還移除了其舷外平台。作為改裝成訓練船的一部分,西里西亞號於1938年將艦上剩餘的燃煤鍋爐拆除,鍋爐艙成為海軍學員們的宿營艙和訓練空間。鍋爐艙的上風口也被拆除,只留下兩座垂直煙囪。[19][25]
當第二次世界大戰於1939年9月爆發後,兩艘艦又經歷了一系列的武器調整,尤其是防空火砲。什列斯威-霍爾斯坦號在這年安裝了八門20公釐口徑砲。西里西亞號則於1940年2月獲得了四門37公釐30倍徑高射砲。同年4月,該艦拆卸了餘下的十門150公釐砲,而什列斯威-霍爾斯坦號也失去了三門。8月,西里西亞號的37公釐砲被移除,以加強漢堡的防空系統,而什列斯威-霍爾斯坦號則幾乎被完全解除武裝,僅保留了280公釐砲。第二年,西里西亞號收到了四門88公釐砲、四門37公釐砲和三門20公釐砲。至1943年,漢諾威號已按計劃被改造成靶艦,拆除了大部分艦艛和所有火砲,但砲塔獲得保留。西里西亞號在這年得到了歸還的37公釐砲,1944年又增加了一對40公釐波佛斯砲,以及另外十六門20公釐砲,使火砲總數達到了20管。同年晚些時候,其88公釐砲被六門105公釐高射砲所取代,40公釐砲則增加至七門或十門,20公釐砲也改成了十八門或二十二門。什列斯威-霍爾斯坦號也在進行類似的改裝,但在它被摧毀之前,工作尚未完成;除了四門37公釐砲之外,它還計劃安裝六門105公釐砲、十門40公釐砲和二十六門20公釐砲。[26][27]
建造
[編輯]德國號是德國艦隊以合同代號「N」訂購[註 4]。它於1903年在基爾的日耳曼尼亞船廠開始架設,建造編號為109。[9]艦隻於1904年11月20日下水,隨即離庫進行舾裝。其中包括安裝艦隻武器、完成內部艙室以及修整艦艛。至1906年年中,艦上的工程已經完結。德國號於同年8月3日投入艦隊服役。[23]漢諾威號是以合同代號「O」訂購,並於1904年開始在威廉港的帝國船廠架設[9]。它於1905年9月29日下水,1907年10月7日投入服役[23]。
波莫瑞號於1904年以臨時代號「P」開始在斯德丁的伏爾鏗船廠架設[9]。它於1905年12月2日下水,1907年10月1日編入艦隊服役[23]。1904年,西里西亞號以合同代號「R」開始在但澤的希肖船廠架設[9]。它於1906年5月28日下水,1908年5月5日入役[23]。什列斯威-霍爾斯坦號是根據合同代號「Q」於1905年在日耳曼尼亞船廠開建[9]。當1906年12月17日下水後,該艦於1908年7月完工,並於6日入役,成為最後一艘加入艦隊的同級艦[23]。
同級艦
[編輯]艦隻 | 造船廠 | 命名來源 | 架設日期 | 下水日期 | 入役日期 | 結局 |
---|---|---|---|---|---|---|
德國號 | 基爾日耳曼尼亞船廠[29] | 德國 | 1903年6月20日[29] | 1904年11月19日[29] | 1906年8月3日[29] | 1922年拆解於威廉港 |
漢諾威號 | 威廉港帝國船廠[30] | 漢諾威 | 1904年11月7日[30] | 1905年9月29日[30] | 1907年10月1日[30] | 1946年拆解於不來梅哈芬 |
波莫瑞號 | 斯德丁伏爾鏗船廠[31] | 波莫瑞 | 1904年3月22日[31] | 1905年12月2日[31] | 1907年8月6日[31] | 1916年6月1日於水面行動中遭魚雷擊沉 |
西里西亞號 | 但澤希肖船廠[32] | 西里西亞 | 1904年11月19日[32] | 1906年5月28日[32] | 1908年5月5日[32] | 1945年5月3日於齊諾維茨觸雷後沉沒 |
什列斯威-霍爾斯坦號 | 基爾日耳曼尼亞船廠[32] | 什列斯威-霍爾斯坦 | 1905年8月18日[32] | 1906年12月17日[32] | 1908年7月6日[32] | 1944年3月21日遭空襲後鑿沉 |
服役歷史
[編輯]自1906年開始服役後,德國級艦隻陸續加入了原布藍茲維級艦隻所在的本土艦隊(Heimatflotte)。[33]德國號更接替德皇威廉二世號擔任艦隊的旗艦,直至1913年才又被腓特烈大帝號所取代。[34]1907年,當同級各艦全數入列後,本土艦隊便重組為公海艦隊。[35]在此期間,德國級艦隻分屬第一和第二戰艦分艦隊,最終於1910年代初與三艘布藍茲維級戰艦集中在第二分艦隊,拿紹級與黑爾戈蘭級戰艦則占據了第一分艦隊。[36]漢諾威號曾是第一分艦隊旗艦,後來又改作第二分艦隊的副司令旗艦。[37]
這些艦隻在和平時期的役期相當平靜,主要是例行的艦隊訓練。分艦隊和艦隊操練大多在每年的4月和5月舉行,大型艦隊巡航通常在6月和7月,之後,艦隊再於8月底至9月集結,以進行年度大規模演習。大型艦隊巡航通常會陪同威廉二世的皇家遊艇一起前往挪威水域,但在1908和1909年,艦隊開啟了進入大西洋的長途巡航,併到訪西班牙大陸、加那利群島和亞速群島。這些都是在當時的公海艦隊司令、海軍元帥海因里希親王的堅持下完成的——他預見到艦隊需要在更遠的距離進行作戰。在1914年7月的夏季巡航期間,因受到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七月危機影響,艦隊只是抵達了挪威附近。[32][37][38][39]
第一次世界大戰
[編輯]戰爭開始後,公海艦隊採取了突襲英國海岸的策略,試圖牽扯英國大艦隊的一部分,或迫使英國人分散他們的部隊。然後,公海艦隊將能夠集中自己的兵力摧毀孤立的敵艦,從而減少英國艦隊的數量優勢。突襲由第一偵察集群的大巡洋艦主導實施,而公海艦隊的戰列分艦隊則從旁支援;類似行動包括1914年11月對雅茅斯的突襲、12月對對斯卡布羅、哈特爾浦和惠特比的突襲,以及1916年4月的砲擊雅茅斯和洛斯托夫特。[40]在此期間,德國級的全部五艘艦都與艦隊共同作戰,但預期的戰鬥在這些行動中未能實現。在不進行艦隊作戰的同時,第二分艦隊的艦隻也在易北河口巡邏,以支援輕型部隊保衛德意志灣;它們還在相對安全的波羅的海進行了訓練演習。1915年2月,德國號成為第二分艦隊旗艦。[32][41][42][43][44]
1916年5月下旬,德國人計劃採取另一項行動來牽扯英國艦隊,從而導致了5月31日至6月1日的日德蘭海戰爆發。在行動期間,五艘同級艦受海軍少將弗朗茨·毛弗指揮。由於航速較德國戰列線餘部顯著更慢,第二分艦隊的戰艦在日德蘭的第一階段沒未能參與任何交戰。至5月31日傍晚的艦隊混戰接近尾聲時,五艘德國級戰艦才趕來支援第一偵察集群受損的大巡洋艦,當時毛弗將其麾下艦隻置於大巡洋艦與英國戰鬥巡洋艦隊之間。在越來越暗的夜色中,德國人難以辨認目標,未能取得任何命中;英國人則成功對德國級取得了三次命中。波莫瑞號一度被迫脫離陣線。毛弗隨即撤離了他的艦群,結束了他們在日德蘭與英國主力艦的唯一衝突。當公海艦隊連夜撤退時,第二分艦隊成為德國戰列線的殿後部隊。返航期間,英國的輕型部隊曾多次與公海艦隊發生衝突,在其中一次夜戰中,波莫瑞號遭驅逐艦猛攻號發射的魚雷擊中,引爆了它的一個彈藥艙並摧毀了艦隻,艦上官兵全數陣亡。[45]至6月1日上午,德國艦隊返抵威廉港,由拿紹級與黑爾戈蘭級等未受損的無畏艦在錨區外圍組成防禦陣位。[46][47]
德國人在日德蘭的經驗表明,前無畏艦在與無畏艦的艦隊作戰中沒有立足之地,因此德國級艦隻於1916年餘下的時間裡只能在易北河執行海岸防禦任務,偶爾也在丹尼斯海峽執行任務。1917年8月,第二戰列分艦隊解散,大多數艦隻被降為擔當次要任務,部分解除武裝以騰出火砲供岸上使用。德國號及什列斯威-霍爾斯坦號分別在威廉港和基爾充當宿營船,而西里西亞號則成為訓練船。漢諾威號仍然服役,在海峽執行警戒任務。從這些艦上拆除的主砲自1917年起被帝國陸軍用作列車砲。[21][41][48][49]
戰間期
[編輯]隨著德國戰敗,艦隊的規模因《凡爾賽條約》而大幅縮減,該條約允許德國保留六艘排水量在萬噸以下的布藍茲維級和德國級戰艦,以及另外兩艘作為儲備。德國號於1920年被棄置,並於1922年拆解;但同級的其餘三艘艦則獲得新生的威瑪共和國國家海軍保留。全部三艘艦於1920年代進行了廣泛的現代化改造,為重返現役做好了準備。[50]漢諾威號於1921年成為同級中首艘重返服役的成員,並在波羅的海擔任艦隊旗艦(與布藍茲維號輪流擔任),其母港位於斯維內明德,1922年轉移至基爾。西里西亞號和什列斯威-霍爾斯坦號直至1920年代中期才重新武裝;其中什列斯威-霍爾斯坦號於1926年重新服役後成為了旗艦。1920年代末,隨著西里西亞號復役並取代漢諾威號的位置,後者再次進行了現代化改造。[21][48][51]
在整個1920年代,這些艦隻都參加了與戰前幾年類似的例行訓練,包括全年的訓練演習和遠至地中海的長途訓練巡航。它們也會定期前往挪威水域,就像它們在帝國政府時期所做的那樣。漢諾威號於1931年9月退役,沒有進一步的運用,但有計劃將其改建為靶艦。什列斯威-霍爾斯坦號和西里西亞號一直服役至1930年代初,但到了1933年,隨著新式的德國號裝甲艦入役,促使西里西亞號退役,並改造成一艘專用訓練船。什列斯威-霍爾斯坦號也於1935-1936年間進行了類似的重建。這兩艘艦在接下來的十年間都被用作訓練海軍學員,其中西里西亞號甚至在1936-1937年完成了前往北美及南美洲的長途巡航。在此期間,德國處於阿道夫·希特勒和納粹黨的控制之下,納粹黨制定了重整軍備的戰略和侵略性的外交政策,導致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註 5][53][54][55]
第二次世界大戰
[編輯]1939年8月,什列斯威-霍爾斯坦號在波羅的海進行了一次所謂的儀式之旅,以紀念在1914年8月沉沒的小巡洋艦馬德堡號。在這次旅程結束後,該艦於8月下旬駛往但澤自由市,並駐泊在西盤半島的一座波蘭軍用倉庫附近。9月1日04:47,什列斯威-霍爾斯坦號向西盤半島的基地開火,打響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第一槍。[56]德軍最初的進攻受到遏制,導致什列斯威-霍爾斯坦號持續了一周的激烈戰鬥,最終波蘭駐軍於9月7日投降。當月晚些時候,西里西亞號及其姊妹艦又一起砲擊了波蘭的沿海陣地,包括海爾要塞區。波蘭戰役結束後,兩艦恢復訓練職能,其中西里西亞號一度於1940年初在波羅的海作為U艇的破冰船使用。[57][58]
1940年4月,什列斯威-霍爾斯坦號和西里西亞號又分別執行了占領丹麥和入侵挪威的任務,但兩艦都沒有在戰事中採取任何行動。之後,什列斯威-霍爾斯坦號再次被撤出前線並用作訓練艦,而西里西亞號則恢復了破冰任務。1941年3月,西里西亞號在波羅的海為布雷艇提供護航。從這次行動回來後,它在戈滕哈芬成為一艘固定的訓練船。1942年初,什列斯威-霍爾斯坦號在波羅的海短暫恢復了破冰船任務,5月,它在里加灣意外與一艘失事船舶發生碰撞,迫使其返回戈滕哈芬進行維修。該艦此後被降為訓練職能。[59]
漢諾威號於1944年至1946年間在不來梅哈芬拆解報廢。[60][61]1944年中期,西里西亞號及什列斯威-霍爾斯坦號的防空武器得到了顯著加強,使它們能夠在戈滕哈芬用作防空艦。什列斯威-霍爾斯坦號於1944年12月遭到英國皇家空軍的轟炸機襲擊,儘管它沉入淺海中,其武器仍可繼續使用。在一場大火致使該艦永久失效後,其船員被派遣上岸協助馬林堡的駐防。[62]西里西亞號於1945年3月15-21日期間為戈滕哈芬附近的德軍部隊提供火力支援。[63]4月,西里西亞號被轉移至斯維內明德以補充彈藥,並從前線撤離了近千名傷兵。5月3日,它在斯維內明德外圍觸雷;延至次日,它於淺海中被其船員鑿沉。兩艘艦都是戰後在原地被拆解。[64]
注釋
[編輯]腳註
[編輯]- ^ Deutschland 即「德國」的德文稱謂,一些中文專業文獻將此譯作「德意志」。[1]
- ^ 根據德意志帝國海軍的命名法,該砲的官方名稱為28 cm SK L/40。其中SK(Schnelladekanone)表示「速射砲」,而L/40表示砲管長度,即40倍徑。[13]
- ^ 所有德國艦船在訂購時都會被賦予臨時代號;其中新增編入艦隊的使用字母代號,而用於替換舊艦的則使用「(舊艦名)代艦」。[28]
- ^ 1935年,納粹德國與大英帝國簽訂《英德海軍協定》,解除了《凡爾賽條約》中對德國海軍力量的限制。納粹德國得以建造新型主力艦取代原有舊式艦隻,其中包括沙恩霍斯特級戰鬥巡洋艦和俾斯麥級戰艦。[50][52]
引用
[編輯]- ^ 現代艦船雜誌社,第86頁.
- ^ Dodson 2014,第49頁.
- ^ Dodson 2016,第63–64, 66頁.
- ^ 現代艦船雜誌社,第87頁.
- ^ Dodson 2016,第66–67頁.
- ^ Campbell & Sieche,第18, 141頁.
- ^ Dodson 2016,第72–73頁.
- ^ 8.0 8.1 8.2 8.3 Gröner,第21頁.
- ^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Gröner,第20–21頁.
- ^ 10.0 10.1 10.2 Dodson 2016,第67頁.
- ^ Gröner,第18–20頁.
-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Gröner,第20頁.
- ^ Grießmer,第177頁.
- ^ 14.0 14.1 14.2 Campbell & Sieche,第140頁.
- ^ Friedman,第137–138頁.
- ^ Friedman,第142–143頁.
- ^ Friedman,第336頁.
- ^ 18.0 18.1 Staff,第6頁.
- ^ 19.0 19.1 Gröner,第20–22頁.
- ^ Friedman,第143頁.
- ^ 21.0 21.1 21.2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2,第245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7,第127頁.
- ^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Gröner,第22頁.
- ^ Dodson 2016,第203頁.
- ^ Dodson 2016,第203, 205頁.
- ^ Dodson 2016,第203–205頁.
- ^ Dodson 2014,第64頁.
- ^ Gröner,第56頁.
- ^ 29.0 29.1 29.2 29.3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2,第235–236頁.
- ^ 30.0 30.1 30.2 30.3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4,第73頁.
- ^ 31.0 31.1 31.2 31.3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6,第237頁.
- ^ 32.00 32.01 32.02 32.03 32.04 32.05 32.06 32.07 32.08 32.09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7,第125頁.
- ^ Gardiner & Gray,第141頁.
- ^ Staff,第10頁.
- ^ Herwig,第45頁.
- ^ Staff,第8–15頁.
- ^ 37.0 37.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4,第73–75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2,第235–244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6,第237–238頁.
- ^ Herwig,第149–150頁.
- ^ 41.0 41.1 Staff,第10–15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2,第244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4,第75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6,第238頁.
- ^ London,第89頁.
- ^ Tarrant,第150–155, 195–196, 241, 263, 286頁.
- ^ Campbell,第254, 275, 299, 305頁.
- ^ 48.0 48.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4,第76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7,第126頁.
- ^ 50.0 50.1 Williamson,第6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7,第126–127頁.
- ^ Gröner,第31, 33, 60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4,第76–78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7,第127–128, 132–133頁.
- ^ Sieche,第219, 222頁.
- ^ Williamson,第7–8頁.
- ^ Rohwer,第2–4, 16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7,第128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7,第128, 137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4,第78頁.
- ^ Sieche,第222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7,第128, 137–138頁.
- ^ Rohwer,第398頁.
- ^ Campbell & Sieche,第141–142頁.
參考資料
[編輯]- 現代艦船雜誌社. 德国战列舰实录. 北京: 航空工業出版社. 2010. ISBN 978-7-80243-493-6.
- London, Charles. Jutland 1916: Clash of the Dreadnoughts. Oxford: Osprey Publishing. 2000. ISBN 978-1-85532-992-8.
- Williamson, Gordon. German Battleships 1939–45. Oxford: Osprey Publishing. 2003. ISBN 978-1-84176-498-6.
- Campbell, John. Jutland: An Analysis of the Fighting. New York: Lyons Press. 1998. ISBN 978-1-55821-759-1.
- Campbell, N. J. M. & Sieche, Erwin. Germany. Gardiner, Robert & Gray, Randal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906–1921.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5: 134–189. ISBN 978-0-87021-907-8.
- Dodson, Aidan. Last of the Line: The German Battleships of the Braunschweig and Deutschland Classes. Jordan, John; Dent, Stephen (編). Warship 2014.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2014: 49–69. ISBN 978-1-59114-923-1.
- Dodson, Aidan. The Kaiser's Battlefleet: German Capital Ships 1871–1918. Barnsley: Seaforth Publishing. 2016. ISBN 978-1-84832-229-5.
- Friedman, Norman. Naval Weapons of World War One: Guns, Torpedoes, Mines and ASW Weapons of All Nations; An Illustrated Directory.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11. ISBN 978-1-84832-100-7.
- Grießmer, Axel. Die Linienschiffe der Kaiserlichen Marine: 1906–1918; Konstruktionen zwischen Rüstungskonkurrenz und Flottengesetz [The Battleships of the Imperial Navy: 1906–1918; Constructions between Arms Competition and Fleet Laws]. Bonn: Bernard & Graefe Verlag. 1999. ISBN 978-3-7637-5985-9.
-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I: Major Surface Vessels.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 Herwig, Holger. "Luxury" Fleet: The Imperial German Navy 1888–1918. Amherst: Humanity Books. 1998 [1980]. ISBN 978-1-57392-286-9.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2.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978-3-7822-0287-9.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4.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978-3-7822-0382-1.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6.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978-3-7822-0237-4.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7.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978-3-7822-0267-1.
- Rohwer, Jürgen. Chronology of the War at Sea, 1939–1945: The Naval History of World War Two Third revised. Annapolis: US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5. ISBN 978-1-59114-119-8.
- Sieche, Erwin. Germany. Gardiner, Robert; Chesneau, Roger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922–1946.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92: 218–254 [2022-05-23]. ISBN 978-0-85177-146-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6).
- Staff, Gary. German Battleships: 1914–1918. 1: Deutschland, Nassau and Helgoland Classes. Oxford: Osprey Books. 2010. ISBN 978-1-84603-467-1.
- Tarrant, V. E. Jutland: The German Perspective. London: Cassell Military Paperbacks. 2001 [1995]. ISBN 978-0-304-358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