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聖地牙哥 (智利)

座標33°27′0″S 70°40′0″W / 33.45000°S 70.66667°W / -33.45000; -70.66667 (聖地牙哥-德智利)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聖地牙哥
Santiago
首都
聖地牙哥·德·智利
Santiago de Chile (西班牙語)
聖地牙哥的城市景觀
聖地牙哥的城市景觀
聖地牙哥旗幟
旗幟
聖地牙哥徽章
徽章
聖地牙哥市在大聖地牙哥的位置
聖地牙哥市在大聖地牙哥的位置
聖地牙哥在智利的位置
聖地牙哥
聖地牙哥
在智利的位置
座標:33°26′15″S 70°39′00″W / 33.4375°S 70.65°W / -33.4375; -70.65
國家智利 智利
大區聖地牙哥首都大區
聖地牙哥省
建立時間1541年2月12日
政府
 • 市長克勞迪奧·奧雷戈
面積
 • 市區641.4 平方公里(247.6 平方英里)
 • 都會區15,403.2 平方公里(5,947.2 平方英里)
海拔520 公尺(1,706 英尺)
人口(2017)
 • 首都5,220,161人
 • 密度8,964人/平方公里(23,216人/平方英里)
 • 市區6,160,040
 • 都會區720萬
時區CLT英語Time in Chile[1]UTC-4
 • 夏時制CLST英語Time in Chile[2]UTC-3
網站www.municipalidaddesantiago.cl

聖地牙哥(西班牙語:Santiago;或譯聖雅各[註 1],為西班牙文「聖雅各」(拉丁語原文「Sanct-Iacobus」)之意),又稱聖地牙哥·德·智利Santiago de Chile,意為「智利的聖地牙哥」),座落於智利中部的中央谷地英語Chilean Central Valley海拔約520公尺,是智利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聖地牙哥首都大區首府,總人口約為800萬,其中600萬以上居住在城市周邊地區。

聖地牙哥由西班牙征服者佩德羅·德·巴爾迪維亞於1541年創立,自殖民時代以來一直是智利的首都。這座城市保存了19世紀新古典主義建築及蜿蜒的小街,與裝飾藝術、新哥德式和其他風格的建築物。聖地牙哥的城市景觀由幾座獨立的山丘和湍急的馬波喬河塑造而成,兩旁是森林公園和巴爾馬塞達公園等公園。城市大部分區域都可以看到安地斯山脈。這些山脈造成了相當大的霧霾問題,尤其是在冬季,由於缺少雨水。城市郊區被葡萄園環繞,聖地牙哥距離山脈和太平洋都只有一個小時的路程。

聖地牙哥是智利的文化、政治和金融中心,也是許多跨國公司的地區總部所在地。智利的行政和司法機構位於聖地牙哥,但智利國會主要在附近的瓦爾帕萊索舉行。2023年,聖地牙哥將主辦泛美運動會。

歷史

[編輯]

根據考古調查,人們認為居住在此的第一批人類早在公元前10世紀就已到達聖地牙哥盆地。這些種族主要是游牧狩獵採集者,他們在安地斯融雪期間從海岸前往內陸尋找原駝。大約在公元800年,由於馬波喬河沿岸農業社區的形成,使得第一批居民開始在現聖地牙哥所在的區域定居。

這些由皮昆切人(Picunche)或普羅茂科人(Promaucae)地區建立的部落,在整個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都受印加帝國的統治。印加人定居在米特瑪山谷,主要設施定居在現在聖地牙哥的中心,不僅設有據點和避難所。聖地牙哥的位置也被作為印加小道使用,以作為帝國遠征南方的重要據點。

建城

[編輯]
1541年聖地牙哥建城。佩德羅·莉拉所繪
伊奈絲·蘇亞雷斯(Inés Suárez)在1541年成功保衛聖地牙哥,免受馬普切人的襲擊

1540年12月13日,來自西班牙埃斯特雷馬杜拉征服者佩德羅·德·巴爾迪維亞,被駐守秘魯利馬法蘭西斯克·皮薩羅派遣,從庫斯科長途跋涉到達馬波喬山谷。巴爾迪維亞開始與居住在該地區的皮昆切人互動。後來更召集該地區的酋長參加議會,在那裡解釋他打算代表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的名義建立一座城市,這將是他在新埃斯特雷馬杜拉省的首府. 當地人接受甚至建議在河流兩條支流之間的一個小島上建立城市,最終在1541年2月12日,巴爾迪維亞建立了聖地牙哥 ,建立之時命名為「Santiago del Nuevo Extremo」(新埃斯特雷馬的聖地牙哥),命名的緣由是以聖雅各伯之名和巴爾迪維亞的西班牙故鄉埃斯特雷馬杜拉結合而來。[3]建城儀式在Huelén山丘(現聖路濟亞山)上舉行,巴爾迪維亞之所以選擇在該地建城,是由於當地的氣候、豐富的植被、馬普丘河西班牙語Río Mapocho的水源以及容易的防守形勢。[4]

幾個月後,瓦爾迪維亞帶著他的軍隊離開了南方,參與阿勞卡尼亞戰爭。由於聖地牙哥沒有受到保護。當地皮昆切人的首領米奇馬隆科(Michimalonco)藉以利用這一優勢,襲擊了這座新興的城市。1541年9月11日,這座城市被當地人摧毀,55人的西班牙駐軍設法保衛了西班牙堡壘。抵抗由瓦爾迪維亞的情婦伊奈絲·蘇亞雷斯(Inés Suárez)所領導。當她意識到原住民正在攻擊城市時,她下令當場處決所有原住民囚犯,並著手將他們的頭放在長矛上,將頭扔向堡壘的當地原住民人。面對這種野蠻行徑,當地人驚恐地四散開來。隨後聖地牙哥開始進行漫長的重建工程,智利皇家聽眾會於1565年在城市成立。然而由於城市臨近阿勞科戰爭的戰鬥,以及一連串的毀滅性地震,導致皇家聽眾會無法最終建立。一直到1607年。聖地牙哥成立法院而重申該市作為首都的地位。

在城市開發的早期,由於資源不足,西班牙人飽受著食物物資的嚴重短缺之苦。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當地皮昆切人停止耕種,並因西班牙人的到來而撤退到更遠的區域,因此西班牙人不得不求助在部落所發現的任何物質,由於缺乏衣服,這也意味一些西班牙人在此時逼不得穿上來自狗、貓、海獅和狐狸身上毛皮的皮革。[5]

殖民地時期

[編輯]
18世紀初的聖地牙哥殖民地地圖。
馬波喬河上的卡利坎托橋,是聖地牙哥市在1779年落成後的主要地標。

殖民時期的聖地牙哥最初是由秘魯總督管轄,儘管面臨原住民的襲擊、地震和一系列洪水的威脅,但聖地牙哥的建設依舊在迅速發展。1580年,城市開始建造第一座公共建築,其中早於1561年開始興建聖地牙哥都主教座堂,以及1572年的聖弗朗西斯科教堂最具代表性,兩座建築主要由土坯和石頭組成。此外聖地牙哥周遭的土地也飼養數萬隻牲畜,但到了16和17世紀,由於地震、天花、馬普丘河氾濫等天災影響,使得聖地牙哥經歷不少的破壞與衝擊,尤其是發生1647年5月13日的強烈地震最為嚴重,該場地震導致城市約有600多人死亡,5000多人受到影響。

1767年,路易斯·曼努埃爾·德·薩尼亞圖 (Luis Manuel de Zañartu)下令建造卡利坎托橋(Calicanto),將城市與河北側的欽巴區(La Chimba)連接起來,並開始修建堤防,以防止馬普丘河氾濫。1780年,總督阿古斯丁·德·豪雷吉 (Agustín de Jáuregui)聘請了義大利建築師約阿昆·托西卡(Joaquín Toesca) ,設計聖地牙哥大教堂的外牆、拉莫內達宮、聖卡洛斯運河等建築物,1791年,聖地牙哥通往瓦爾帕萊索的道路開通,使得兩地能夠相互往來。

共和國首都時期

[編輯]
1895年的聖地牙哥地圖

1810年9月18日,由於爆發智利獨立戰爭,在聖地牙哥出生的土生白人推翻了殖民政權,宣布成立第一屆政府軍政府,開始建立智利獨立的進程。1814年10月,秘魯總督派兵前來聖地牙哥以恢復殖民統治。此後,智利人民起義不斷,並在貝納多·奧希金斯荷西·德·聖馬丁的領導下在查卡布科大敗西班牙殖民軍。1818年2月12日,奧希金斯正式宣布智利獨立,成立智利共和國。

隨著戰爭的結束,新祖國期間奧希金斯擔任最高統帥,並像他的父親第一代奧索諾侯爵,安布羅西奧·奧希金斯英語Ambrosio O'Higgins一樣,開始為聖地牙哥規劃多項都市計畫。曾經用作垃圾填埋場的乾涸河床被規劃成一條大道,現在被稱為阿拉米達大道。然後兩場的地震再度襲擊了這座城市,一次發生在 1822年11月19日,另一次發生在1835年2月20日。然而地震件並沒有阻止這座城市快速的發展,1820年,聖地牙哥共有46,000名居民,而到了1854年,城市人口則達到了69,018人。1865 年,隨著人口不段增加導致南部和西部郊區開始增長,根據當時的普查報告顯示,此刻約有115,337名居民居住在聖地牙哥。

1841年,智利教育部長曼努埃爾·蒙特·托雷斯以「科學和人文科學的進歩和發展」為由設立了智利大學、師範學院、工藝美術學院和昆塔師範學院等機構,美術博物館和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也都在此時成立。1851年,連接首都與瓦爾帕萊索港的第一個電報系統開通。[6]1873年,庫西尼奧公園向公眾開放,因其大花園、優美的湖泊和馬車小徑而成為聖地牙哥的地標,聖地牙哥也成為國家鐵路系統的主要樞紐。聖地牙哥中央車站於1884年啟用,將聖地牙哥與瓦爾帕萊索,智利北部和南部地區的鐵路連接起來。1875年,聖地牙哥舉辦了國際展覽會。[7]

20世紀

[編輯]
1920年代後期市中心的景色。
1965年大聖地牙哥地區的衛星圖

隨著20世紀的到來,聖地牙哥開始經歷與工業發展與經濟增長的變化。到1895年,全國約有75%製造業設立在聖地牙哥,到1910年,在市中心的街道上開設了許多主要的銀行和商店,同時自治市法案的頒布允許市鎮圍繞當時的聖地牙哥省建立各種行政區劃,以改善地方統治。聖克里斯托瓦爾山在這一時期開始了漫長的開發過程。1903年安裝了一個天文台,次年為開始興建14公尺高的聖母瑪利亞雕像。 隨著1910年智利獨立百年慶典,聖地牙哥持續更新都市發展,除擴建鐵路,同時在城市北部建造了一個新的車站馬波喬站。在馬普丘河的南側創建了森林公園,並開設了美術博物館、巴羅斯阿拉納公立寄宿學校和國家圖書館等設施。此外下水道系統也在此時進行建設。1920年的人口普查估計聖地牙哥的人口為約507,296 人,相當於當時智利人口的13.6%。這比1907年的人口普查增加了 52.5%,人口增長的因素主要是由於南方農民的到來,他們來到首都尋找更好的工作機會,並在的工廠和鐵路工作。

在此期間,聖地牙哥的市中心區被整合為一個商業、金融和行政中心,開始建造各種現代主義的建築,以建立部委辦公室和其他公共服務,隨著第一批劇院的出現、電話系統的擴展和1928年塞里略斯機場的啟用,聖地牙哥成為了一座新興的現代化都市,然而在大蕭條時期,由於北方地區硝酸鹽產業倒閉,失業人數達6萬人,加上農產品出口下降導致全國失業人數約30萬人。這些失業的工人將聖地牙哥工業視為唯一的生存機會。因此大批移民開始湧入聖地牙哥,由於很難找到可以租屋的地方,數千人不得不在街上生存。當時包括肺結核在內的疾病也奪走了數百名流浪者的生命,由於失業和生活成本急劇增加,聖地牙哥人口工資因此下降。

幾年後,隨著CORFO推動的新工業繁榮與1930年代後期國家機器的擴張,聖地牙哥發生了階級變化。由商人、官僚和專業人士組成的中產階級獲得了製定國家政策的角色。在這種背景下,聖地牙哥開始出現大量的中下層階級人口,反之上層階級則失去了大部分權力。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聖地牙哥的人口有增無減。1940年,該市累積了952,075名居民,到了1952年,這一數字上升到 1,350,409人,1960年的人口普查總數顯示約有1,907,378人居住在大聖地牙哥地區。這種增長也體現在周圍農村地區中,1930年城市面積為6500公頃,1960年達到20900公頃,1980年達到38296公頃。儘管大多數的社區仍繼續增長,但人口主要依然集中在西部、北部和南部郊區的社區。

直到 1960 年代,隨著大聖地牙哥地區各種發展計劃的製定,都市計畫增長的調控才開始實施,1958年,聖地牙哥社區計劃發布。擬議計劃為最多3,260,000名居民設定了38,600公頃的半公頃土地的範圍,包括建設新大道的計劃,如亞美利哥·維斯普奇大道和泛美 5 號公路,以及「工業區」的擴展。1962年國際足總世界盃舉辦後,帶來的收益也為實施城市改善計劃提供新的動力。1967年,智利最大的航空設施阿圖羅·梅里諾·貝尼特斯准將國際機場正式啟用,後在經過多年的討論,1969年聖地牙哥地鐵開始建設。後於於1975年開通。建設電信塔也是這一時期的一項重要發展,尤其是在托雷恩特爾塔(Torre Entel)的建設中,自1975年建成以來,托雷恩特爾塔成為首都的標誌之一,也是該國二十年來最高的建築。隨著1973年智利政變和軍政權建立後,皮諾契特政府上任後推行一系列市場經濟政策,進行一系列減稅和私有化改革,導致城市規劃發生重大變化。1979年,總體規劃進行了修訂。市區開發的面積擴大到62000多公頃。這造成了城市擴張,在1990年代初期,城市面積達到了40619公頃。1992年的人口普查顯示,聖地牙哥此刻已成為智利人口最多的城市,擁有328,881名居民。1985年3月3日,智利阿爾加羅沃發生地震英語1985 Algarrobo earthquake,導致聖地牙哥不少的舊建築遭到摧毀。

當代

[編輯]
大聖地牙哥塔,南美洲最高的摩天大樓

1990年,智利政府開始民主轉型,此刻大聖地牙哥地區的居民已超過300萬,其中大多數居住在南部,普羅維登西亞大道地區成為東部地區重要的商業中心。成為建造高層建築的首選都市開發區,隨後該地區陸續成立大型公司和金融公司,最終並催生了一個繁榮的中心商業區,被稱為桑哈坦(Sanhattan)。

在此同時,聖地牙哥也開始面臨一系列社會問題。在冬季的幾個月裡,空氣污染達到了臨界水平,導致霧霾時常籠罩在城市上空。當局後採取立法措施減少工業污染並限制車輛使用。1997年至 2006年間,東南部地區的地鐵進行擴展,線路得到延長,並新建了3條線路。邁普的新延長線於2011年落成,始城市鐵路的總長度達到105公里。

進入21世紀,聖地牙哥繼續快速發展。為紀念共和國成立二百週年,市政區進行了重大的翻新工程,除了建造了城市廣場外,還建造了二百週年紀念公園。東部地區高層建築的發展仍在繼續,最終大聖地牙哥塔的完工使其成了南美洲最高的摩天大樓,南半球第三高高層建築物。然而社會經濟不平等和社會分裂,仍然是聖地牙哥和國家需要面對的問題。

2010年2月27日,一場強烈地震襲擊了聖地牙哥,導致聖地牙哥在內的大部分地區水電、通訊及交通中斷,房屋倒塌嚴重。儘管城市一體化的努力但,社會經濟不平等和地緣社會分裂仍然是當前聖地牙哥和智利政府最這些問題被認為是導致「社會爆發」的因素之一,2019年至2020年間針對塞巴斯提安·皮涅拉政府的一系列大規模抗議活動於聖地牙哥發生。抗議活動引發了嚴重的民間對抗,導致數千人被捕,聖地牙哥地鐵是受這些事件影響最嚴重的地方之一,其一半以上的車站遭到破壞。

地理

[編輯]
聖地牙哥天際線

聖地牙哥位於智利國土中部,聖地牙哥盆地的中心,盆地為大碗狀的山谷,由群山環繞的廣闊肥沃的土地組成。聖地牙哥各地區的海拔高度不同,從西部地區的400公尺 (1,312 ft) 逐漸增加到東部地區的700 公尺(2,297 ft) 以上。聖地牙哥的國際機場位於西部,海拔460公尺(1,509 英尺)。靠近中心的巴克達諾廣場位於570公尺 (1,870 ft) 處。聖卡洛斯阿波奎多球場位於城市的東部地區,海拔960公尺(3,150 英尺)。

聖地牙哥盆地是中窪地的一部分,非常平坦,少有幾個山丘,其中包括塞羅倫卡山、羅夫萊多山和聖路濟亞山。該盆地南北方向長約80公里(50 英里),東西長約35公里(22 英里)。馬普丘河從中穿過 。聖地牙哥的東邊是安地斯山脈的主鏈,西邊是智利海岸山脈。北部與安地斯山脈東西向延伸查卡布科山脈接壤。南部邊界是安哥斯圖拉,這是安地斯山脈的一條細長支線,幾乎到達海岸。

東部緊鄰城市的山脈被稱為塞拉德拉蒙山脈,它是由於聖拉蒙斷層的構造活動而形成的。往東20公里(12英里)是更大的安地斯山脈,那裡有超過6000公尺(19,690 英尺)的山脈和火山,上面還有一些冰川。其中最高的是6,570公尺(21,555 ft)的圖蓬加托火山,屬於南美洲最高的山峰之一。其他高山包括圖蓬加蒂托火山聖荷西火山邁波火山等。埃爾普洛莫山是從聖地牙哥市區可見的最高山峰。

近幾十年來,聖地牙哥的發展已經超出了過去城市的邊界,向東延伸到了安地斯山脈的斜坡上。聖地牙哥的自然植被由西部的荊棘叢生的卡文變種硬皮果和腺牧豆樹,以及東部安地斯山麓周圍的變種硬皮果和水楊柳的組合組成。

氣候

[編輯]

聖地牙哥位於南緯30—40度之間的大陸西海岸,屬於地中海式氣候,同時,由於處於海拔600多米的安地斯山脈山間盆地,所以氣候較同為地中海式的其他地區,夏季(11月至3月)相對比較乾燥,但是氣溫最高只有35攝氏度(95華氏度)所以並不炎熱,冬季(6月至8月)早晨潮濕陰冷。最高氣溫15攝氏度(59華氏度),最低氣溫也只有零上幾度。郊區的降雪量比市區大很多,這種情況一般8-10年發生一次。降雨量每年大約360mm多發在比較涼爽的季節。該城市近年常發生乾旱,年降雨量在1991-2020氣候值已降至221毫米。

聖地牙哥-德智利(1971年-2010年)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 °C(°F) 39.3
(102.7)
37.2
(99.0)
36.8
(98.2)
34.5
(94.1)
31.1
(88.0)
26.7
(80.1)
28.2
(82.8)
29.9
(85.8)
32.9
(91.2)
33.3
(91.9)
34.7
(94.5)
35.0
(95.0)
39.3
(102.7)
平均高溫 °C(°F) 29.9
(85.8)
29.4
(84.9)
27.5
(81.5)
23.0
(73.4)
18.3
(64.9)
15.3
(59.5)
14.7
(58.5)
16.4
(61.5)
18.7
(65.7)
22.5
(72.5)
25.9
(78.6)
28.5
(83.3)
22.5
(72.5)
日均氣溫 °C(°F) 20.4
(68.7)
19.5
(67.1)
17.5
(63.5)
13.7
(56.7)
10.3
(50.5)
8.3
(46.9)
7.5
(45.5)
8.9
(48.0)
11.1
(52.0)
14.1
(57.4)
16.9
(62.4)
19.3
(66.7)
14.0
(57.2)
平均低溫 °C(°F) 12.0
(53.6)
11.5
(52.7)
9.9
(49.8)
7.1
(44.8)
4.7
(40.5)
3.5
(38.3)
2.5
(36.5)
3.6
(38.5)
5.4
(41.7)
7.3
(45.1)
9.1
(48.4)
11.0
(51.8)
7.3
(45.1)
歷史最低溫 °C(°F) 2.7
(36.9)
1.2
(34.2)
0.7
(33.3)
−2.6
(27.3)
−5.9
(21.4)
−6.5
(20.3)
−6.8
(19.8)
−6.2
(20.8)
−4.5
(23.9)
−2.8
(27.0)
0.7
(33.3)
3.2
(37.8)
−6.8
(19.8)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0.4
(0.02)
0.8
(0.03)
6.1
(0.24)
12.0
(0.47)
46.1
(1.81)
68.7
(2.70)
62.5
(2.46)
44.2
(1.74)
20.1
(0.79)
10.0
(0.39)
4.6
(0.18)
1.4
(0.06)
276.9
(10.90)
平均降水天數(≥ 1.0 mm) 0.2 0.1 0.6 1.4 3.8 5.0 4.9 4.0 2.7 1.2 0.5 0.2 24.5
平均相對濕度(%) 53.9 57.4 62.1 68.7 77.9 82.2 82.5 79.9 75.4 68.0 60.1 55.1 68.6
月均日照時數 367 305 277 202 145 120 132 162 182 205 298 350 2,745
資料來源1:Dirección Meteorológica de Chile[8][9][10]
資料來源2:Ogimet (sun 1981–2010),[11]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precipitation days and humidity 1981–2010)[12]
Quinta Normal, Santiago (1981–2010, extremes 1967–present)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 °C(°F) 38.3
(100.9)
35.9
(96.6)
36.2
(97.2)
33.9
(93.0)
31.6
(88.9)
27.3
(81.1)
28.4
(83.1)
31.0
(87.8)
32.6
(90.7)
33.4
(92.1)
34.8
(94.6)
37.3
(99.1)
38.3
(100.9)
平均高溫 °C(°F) 30.1
(86.2)
29.5
(85.1)
27.4
(81.3)
23.1
(73.6)
18.5
(65.3)
15.7
(60.3)
15.3
(59.5)
17.1
(62.8)
19.5
(67.1)
22.9
(73.2)
26.1
(79.0)
28.8
(83.8)
22.8
(73.0)
日均氣溫 °C(°F) 21.2
(70.2)
20.3
(68.5)
18.2
(64.8)
14.4
(57.9)
10.9
(51.6)
9.0
(48.2)
8.2
(46.8)
9.8
(49.6)
12.0
(53.6)
15.0
(59.0)
17.7
(63.9)
20.1
(68.2)
14.7
(58.5)
平均低溫 °C(°F) 13.3
(55.9)
12.8
(55.0)
11.4
(52.5)
8.6
(47.5)
6.4
(43.5)
5.0
(41.0)
3.9
(39.0)
5.0
(41.0)
6.7
(44.1)
8.6
(47.5)
10.3
(50.5)
12.2
(54.0)
8.7
(47.7)
歷史最低溫 °C(°F) 7.2
(45.0)
6.2
(43.2)
0.0
(32.0)
−1.0
(30.2)
−1.6
(29.1)
−3.3
(26.1)
−3.5
(25.7)
−3.4
(25.9)
−2.6
(27.3)
−0.3
(31.5)
3.1
(37.6)
1.0
(33.8)
−3.5
(25.7)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0.6
(0.02)
1.3
(0.05)
6.1
(0.24)
16.3
(0.64)
55.5
(2.19)
83.3
(3.28)
75.9
(2.99)
55.1
(2.17)
27.2
(1.07)
12.9
(0.51)
6.2
(0.24)
1.5
(0.06)
341.8
(13.46)
平均降水天數(≥ 1.0 mm) 0.2 0.2 0.6 1.6 4.2 5.1 5.2 4.2 3.2 1.5 0.6 0.3 26.8
平均相對濕度(%) 57 61 68 74 80 84 84 81 76 70 62 57 71
月均日照時數 325 270 250 191 132 101 118 151 165 219 269 320 2,511
資料來源1:Dirección Meteorológica de Chile[9][10]
資料來源2: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precipitation days 1981–2010),[12]Ogimet (sun 1981–2010),[13]Deutscher Wetterdienst (humidity 1961–1990)[14][15]
Santiago (Los Cerrillos Airport), 1961-1990 normals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日均氣溫 °C(°F) 20.5
(68.9)
19.6
(67.3)
17.4
(63.3)
14.2
(57.6)
11.1
(52.0)
8.5
(47.3)
8.2
(46.8)
9.4
(48.9)
11.3
(52.3)
14.1
(57.4)
17.0
(62.6)
19.4
(66.9)
14.2
(57.6)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0.3
(0.01)
0.5
(0.02)
3.1
(0.12)
10.4
(0.41)
42.4
(1.67)
71.6
(2.82)
84.1
(3.31)
46.1
(1.81)
22.5
(0.89)
11.9
(0.47)
10.1
(0.40)
1.8
(0.07)
304.8
(12)
平均相對濕度(%) 58 62 66 71 79 83 83 80 77 71 64 60 71
資料來源:NOAA[16]

行政區劃

[編輯]

聖地牙哥市由以下市鎮組成,它們分屬不同的省份。並延伸到四個不同的省和35個市鎮以及11個衛星公社,共同構成聖地牙哥都會區。約為641.4平方公里(247.65平方英里)的面積(截至 2002 年)雖然這方面沒有官方共識,但城市的市鎮通常分為七個區域:北部、中部、東北部、東南部、南部、東南部和西南部。[17]

Map of Santiago communes
Map of Santiago communes
:周邊的市鎮沒有完整顯示。
屬於聖地牙哥省的市鎮:
聖地牙哥
塞里略斯
塞羅納維亞
孔查利
埃爾博斯克
埃斯塔西翁森特拉爾
韋丘拉瓦
獨立市
拉西斯特納
拉弗羅里達
拉格蘭哈
拉平塔納
拉雷納
拉斯孔德斯
洛巴爾內切阿
洛埃斯佩霍
洛普拉多
馬庫爾
邁普
紐尼奧阿
佩德羅阿吉雷塞爾達
佩尼亞洛倫
普羅維登西亞
普達韋爾
基利庫拉
金塔諾馬爾
雷科萊塔
倫卡
聖華金
聖米格爾
聖拉蒙
維塔庫拉
屬於其他省份的市鎮:
帕德雷烏爾塔多
皮爾克
上普恩特
聖貝納多
聖荷西德邁波

人口

[編輯]
1820年至2020年間聖地牙哥人口

根據2002年的調查統計資料,聖地牙哥都會區有542萬8590人口定居,佔智利全國人口的35.91%並佔首都大區人口的89.56%。另一項調查數據顯示聖地牙哥的人口在20世紀期間成長相當快速:1907年時該城人口有38萬3587人;1940年時人口有101萬102人;1960年時人口200萬9118人;1982年時人口389萬9619人;1992年472萬9118人。[18](佔2007年全體人口百分比)[19]

經濟

[編輯]
聖地牙哥夜景
智利國家航空總部大樓
聖地牙哥金融中心Apoquindo大道

聖地牙哥是智利工業與金融中心,城市貢獻了智利全國45%的GDP[20]一些國際性的機構,例如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將辦公總部設在聖地牙哥。

近年來,由於智利快速有力的經濟發展,使得城市在經濟增長的景氣下轉變為現代化的大都市,近年城市開設許多娛樂設施,如劇院、餐廳等、另外在郊區開發、購物中心和摩天大樓的興建,其中高速公路系統和聖地牙哥地鐵也已經完工。 許多跨國企業將區域總部選擇設在聖地牙哥,例如惠普路透社寶鹼英特爾可口可樂聯合利華雀巢柯達必和必拓IBM摩托羅拉微軟福特汽車以及雅虎等等。[21]

商業開發區

[編輯]

科斯塔內拉中心英語Costanera Center是聖地牙哥中心商業區的一個大型計畫,包括建設一個280,000平方公尺(3,000,000平方英尺)的購物中心、一座300公尺(980英尺)的塔樓、兩座各170公尺(558英尺)的辦公大樓,和一座高105公尺(344 英尺)的酒店。2009年1月,負責該計畫的零售商Cencosud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在消除財務不確定性之前,將逐步減少大型購物中心的建設。[22]2010年1月,Cencosud 宣布重啟該項目,因此科斯塔內拉中心被普遍視為智利在全球金融危機中成功的象徵。大聖地牙哥塔大廈主體於2011年7月完工,正式成為拉丁美洲最高的建築。[23]

運輸

[編輯]

航空

[編輯]

阿圖羅·梅里諾·貝尼特斯准將國際機場是聖地牙哥的國內與國際機場,它是智利最大的機場,在拉丁美洲機場的客運量中排名第六,距離聖地牙哥市中心大約15分鐘車程,與市區有高速公路連接(Costanera Norte-Vespucio Norte)。[24]

科利納的佩爾德休機場於2021年12月13日開始營運。它將能夠為每小時多達25個航班提供服務。聖地牙哥也有尤洛吉奧·桑切斯機場,這是一個位於拉雷納公社的小型私有機場。[25]

地鐵

[編輯]
聖地牙哥地鐵

聖地牙哥地鐵是市內最大的集體運輸系統。共有6條營運路線(1、2、3、4、4A、5 和 6),延伸區域超過142公里(88英里),地鐵共設立118個車站。每天運送約2,400,000名乘客。2005年和2006年開通了兩條地下線路(4號線和4A號線)和 2號線的延長線,5號線的延長線於2011年開通。6號線於2017年開通,並增加了10個車站和大約15公里(9 英里)的軌道。3號線則是2019年1月22日開通,新增車站約18座。[26][27]

通勤鐵路

[編輯]

地鐵號(Metrotren)列車是智力國家鐵路公司(EFE)則提供郊區交通的區域鐵路。並設有2條南行路線。其中最受歡迎的是Metrotren Nos服務,位於聖地牙哥中央車站和聖貝納多之間通行。該線於2017年開通,每年約服務800萬人次,共有12列列車以服務10個車站,高峰時段每6分鐘一班,其餘時間每12分鐘一班。另一條路線是Metrotren Rancagua 服務,位於聖地牙哥中央車站和蘭卡瓜車站之間,將聖地牙哥與蘭卡瓜連接起來。2021年,EFE決定取消Metrotren品牌,並將通勤鐵路建立為獨立品牌,仍依然由公司繼續經營。[28]

文化

[編輯]

聖地牙哥保存的西班牙殖民時期歷史建築並不多,因為該地經常遭受地震襲擊,使不少過去的建築物受到破壞,現存的建築包括紅色之家(Casa Colorada,現作為聖地牙哥博物館使用)(1769年)、聖方濟各堂(1586年) 和波薩達德爾科雷吉多爾(Posada del Corregidor) (1750年)。

武器廣場的的聖地牙哥都主教座堂是城市最著名的地標,原建築建於1784 年至1805年間,由建築師約阿昆·托西卡 (Joaquín Toesca) 設計。武器廣場周圍的其他建築包含建於1882年的中央郵局大樓,以及建於1804年至1807年之間建造的聖地牙哥皇家觀眾宮,現作為智利國家歷史博物館使用,擁有12,000件展示品,廣場的東南角矗立著愛德華茲商業大廈,該大樓始建於1893年。附近則設有聖地牙哥市政劇院,由法國建築師艾德華·拜因 (Edward Baines) 於1857年建造。離劇院不遠的是南美洲最大的圖書館之一的國家圖書館。

前國會大廈、國家司法宮和皇家海關宮聚集在同一片區域,後者設有智利前哥倫布藝術博物館。國家司法宮位於蒙特廣場的南側。該建築是智利最高法院的所在地。

遺產和紀念碑

[編輯]
聖地牙哥主教座堂是殖民時期建築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之一。
聖克里斯托瓦爾山聖母無玷始胎朝聖地的聖母瑪利亞雕像是聖地牙哥的主要地標之一。

在聖地牙哥大都市區內,共有174處歷史遺產地由國家古蹟委員會管理,其中包括考古、建築和歷史古蹟、街區和歷史區域。其中93座位於聖地牙哥公社內,該公社被認為是該市的歷史中心,在聖地牙哥市中心保存好幾座西班牙殖民時期的建築,大多環繞在武器廣場周圍,包括聖地牙哥主教座堂中央郵局大樓、王宮,以及聖地牙哥地方政府的所在地。

在十九世紀,貴族們開始在城市建造供住宅使用的小宮殿並保存至今,此時期的建築受到來自歐洲新古典主義潮流的影響,如聖地牙哥賽馬場、智利大學和智利天主教大學、中央車站和馬波喬車站、梅爾卡多中央車站、智利國家圖書館、智利國家美術館和巴黎-倫敦街區等 。城市中的各種綠地區域保存了不少歷史遺產地,包含聖路濟亞山的防禦堡壘、聖克里斯托瓦爾山聖母無玷始胎朝聖地、聖地牙哥將軍公墓、森林公園、奧希金斯公園和金塔諾馬爾公園

文化活動和娛樂

[編輯]

聖地牙哥的主要劇院公司都位於聖地牙哥,曾多次舉辦了多個國家和國際活動,其中以聖地牙哥一米爾國際戲劇節的表現最為出色,,自1994年以來,該活動約在每年一月舉行,聚集了超過一百萬的觀眾觀賞。為了開展各種文化、藝術和音樂活動,近年政府設立了馬波喬文化中心、白仙玉100文化中心、加夫列拉·米斯特拉爾文化中心、帕拉西奧德拉莫內達宮文化中心、移動之星競技場和考波利坎劇院供民眾使用,另一方面,歌劇和芭蕾舞表演經常在市政劇院舉辦,劇院可容納1500名觀眾。

聖地牙哥設有18家電影院,共有144個房間,超過32,000個座位,共有超過五家的放映中心。

博物館

[編輯]

聖地牙哥擁有大量不同類型的博物館,其中共有三個由圖書館、檔案館和博物館管理局(DIBAM) 管理的「國家級」博物館:國家歷史博物館國家美術博物館和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大多數博物館都位於歷史悠久的市中心,殖民博物館設於聖方濟各堂的側翼,智利前哥倫布藝術博物館則設立在皇家阿杜納宮的一部分。美術博物館的後方設有當代藝術博物館,由智利大學藝術學院負責營運。

金塔諾馬爾公園周圍區域也設有幾個博物館,其中包括已經提到的自然歷史博物館、阿特金博物館、科技博物館和鐵路博物館。在城市的其他區域也有一些博物館,如洛斯塞里洛斯的航空博物館、普羅維登斯的泰馬雷斯博物館,和拉格蘭哈的美麗都互動博物館。後者於2000年開放,主要為兒童和青少年設計,參觀人數超過280萬,是該國最繁忙的博物館。

最重要的圖書館是位於市中心的國家圖書館。國家圖書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13年,目前也是國家檔案館總部的所在地,國家圖書館後於2005年在馬圖卡納街區開設了聖地牙哥圖書館。

友好城市

[編輯]

聖地牙哥和以下城市締為友好城市

夥伴城市

[編輯]

伊比利美洲首都城市聯盟

[編輯]

自1982年10月12日起,聖地牙哥是伊比利美洲首都城市聯盟的一部分。[42]

參見

[編輯]

注釋

[編輯]
  1. ^ 聖雅各,為基督教新約聖經》人物,即《雅各書》的原作者。台灣宜蘭也有相同地名,但譯為三貂角(西班牙語:Sam-tiau-kak),與智利相同,一樣是西班牙殖民者所取的地名。

參考文獻

[編輯]
  1. ^ Chile Time. World Time Zones .org. [2007-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11). 
  2. ^ Chile Summer Time. World Time Zones .org. [2007-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11). 
  3. ^ Luis de Cartagena. Actas del Cabildo de Santiago de 1541 a 1557th In Colección de Historiador de Chile y de documentos relativos a la historia nacional. Tomo 1st. Santiago de Chile: Impr. del Ferrocarril. 1861: 67 [2010-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2). 
  4. ^ Llega Pedro de Valdivia al valle del Mapocho. Icarito. [2010-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14). 
  5. ^ León, Leonardo. La merma de la sociadad indígena en Chile central y la última guerra de los promaucaes (PDF). Institute of Amerind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1991: 13–16 [2022-02-28]. ISBN 187361700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1-10-28) (西班牙語). 
  6. ^ Anson Uriel Hancock. A History of Chile. C. H. Sergel. 1893: 17 [2022-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8). 
  7. ^ Martín.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images of a "green space" in the metropolitan area of Santiago. Revista Urbanismo, Nº3. 2007-05-29 [2015-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13) (西班牙語). 
  8. ^ Estadistica Climatologica Tomo I (PDF). Dirección General de Aeronáutica Civil: 404–427. March 2001 [2013-09-0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7-06-30) (西班牙語). 
  9. ^ 9.0 9.1 Datos Normales y Promedios Históricos Promedios de 30 años o menos. Dirección Meteorológica de Chile. [2018-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7) (西班牙語). 
  10. ^ 10.0 10.1 Temperatura Mensual Histórica de la Estación. Dirección Meteorológica de Chile. [2021-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06) (西班牙語). 
  11. ^ CLIMAT summary for 85406: Pudahuel (Chile) – Section 2: Monthly Normals. CLIMAT monthly weather summaries. Ogimet. [2020-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31). 
  12. ^ 12.0 12.1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Climate Normals for 1981–2010.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2021-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9). 
  13. ^ CLIMAT summary for 85577: Santiago Q. Normal (Chile) – Section 2: Monthly Normals. CLIMAT monthly weather summaries. Ogimet. [2020-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31). 
  14. ^ Klimatafel von Santiago de Chile (Stadt) / Chile (PDF). Baseline climate means (1961–1990) from stations all over the world. Deutscher Wetterdienst. [2018-12-0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5-12) (德語). 
  15. ^ 85577: Santiago Q. Normal (Chile). ogimet.com. OGIMET. 2021-10-28 [2021-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2). 
  16. ^ Santiago (00000034) - National Weather Station. NOAA. [2019-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4). 
  17. ^ Alexander Galetovic; Pablo Jordán. Santiago: ¿Dónde estamos?, ¿Hacia dónde vamos? (PDF). Estudios Públicos. Summer 2008 [2008-09-1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8-10-02) (西班牙語). 
  18. ^ Se consideran en total las comunas de la Provincia de Santiago, más Padre Hurtado, Pirque, Puente Alto y San Bernardo. Estas cifras no son equivalentes a la de la ciudad de Santiago pues excluyen ciertas áreas fuera de dichas comunas e incluyen algunas zonas rurales; sin embargo, representa a un 95,4% de la población total del área metropolitana.
  19. ^ INE. Chile, proyecciones de población al 30 de junio (1990-2020): Región Metropolitana de Santiago. [2007-12-23]. (原始內容 (XLS)存檔於2009-06-12). 
  20. ^ 存档副本. [2010-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15). 
  21. ^ 存档副本 (PDF). [2010-02-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1-02). 
  22. ^ Reuters.com. In.reuters.com. 2009-01-29 [2010-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18). 
  23. ^ La Segunda. [2011-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3). 
  24. ^ Estadisticas de trafico de pasajeros. Aeropuerto de Santiago. [2013-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20). 
  25. ^ Inauguran Aeródromo de Peldehue en Colina: realizará hasta 25 vuelos por hora. 
  26. ^ Railway-technology.com. Railway-technology.com. [2010-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10). 
  27. ^ Metrosantiago.cl. Metrosantiago.cl. [2010-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6). 
  28. ^ Metrotren bate récords en segundo año de funcionamiento: 74 mil pasajeros diarios. 2019-03-17 (西班牙語). [失效連結]
  29. ^ Sister Cities. beijing.gov.cn. Beijing. [2021-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4). 
  30. ^ Convenios Internacionales. buenosaires.gob.ar. Buenos Aires. [2021-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3) (西班牙語). 
  31. ^ Sister Cities. eguangzhou.gov.cn. Guangzhou. [2021-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5). 
  32. ^ Перелік міст, з якими Києвом підписані документи про поріднення, дружбу, співробітництво, партнерство (PDF). kyivcity.gov.ua. Kyiv. 2018-02-15 [2021-12-2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0-01-28) (烏克蘭語). 
  33. ^ The Twin Cities of Oxford, Cambridge and London. oxford-royale.com. Oxford Royale Academy. 2017-02-16 [2021-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9). 
  34. ^ Agreements with cities. madrid.es. Madrid. [2021-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0). 
  35. ^ Miami y Santiago firman Acuerdo de Hermanamiento. munistgo.cl. Ilustre Municipalidad de Santiago. 2017-04-05 [2021-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2) (西班牙語). 
  36. ^ About Sister Cities. minneapolis.org. City of Minneapolis. [2021-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1). 
  37. ^ Riga Twin Cities. riga.lv. Riga. [2021-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2). 
  38. ^ Cidades-Irmãs de São Paulo. prefeitura.sp.gov.br. São Paulo. [2021-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1) (葡萄牙語). 
  39. ^ Un jumelage Tanger - Phuket (Thaïlande) en projet. bladi.net. Bladi.net. 2016-02-19 [2021-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2) (法語). 
  40. ^ Les pactes d'amitié et de coopération. Paris. September 2015 [2021-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法語). 
  41. ^ Coopération internationale. commune-tunis.gov.tn. Tunis. [2021-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2) (法語). 
  42. ^ Ciudades miembro. ciudadesiberoamericanas.org. Unión de Ciudades Capitales Iberoamericanas. [2020-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1) (西班牙語). 

外部連結

[編輯]
地理信息
政府網站
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