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ㄩㄥˋ[註 1](英語:Exergy)是熱力學系統中的能量參數,又譯有效能可用能可用度放射本能等,單位為焦耳(J),常用字母Ex表示。一千克物質的稱為比ex(單位:千焦/千克,kJ/kg)。

定義

[編輯]

表示的是在環境條件下,能量中可轉化為有用功的最高份額,或表示為在熱力系只與環境相互作用,從任意狀態可逆地變化到與環境相平衡的狀態時所作出的最大有用功(即理論上可無限轉化為其他形式能量的能量)。可以認為是衡量能量「品質」或「價值」的一種尺度,越高,能量的「品質」越高,越有能力轉換為其他形式的能量。只要系統與環境存在差異,這一系統便具備做功能力,而正表示系統和環境所共同具備的做功能力[3]

1824年,法國科學家卡諾便指出在高溫熱源與低溫熱源間工作的熱機,若從高溫熱源吸熱,則對外所做的功最多為。1868年,蘇格蘭科學家皮特·泰特英語Peter Tait (physicist)提出了availability(可用度)的概念。1871年,麥克斯韋提出了available energy(可用能)的概念。1873年,美國科學家威拉德·吉布斯推出了內能的計算公式。20世紀30年代,美國科學家約瑟夫·亨利·基南英語Joseph Henry Keenan提出將「物系與介質間相互作用產生的最大功」稱之為有效能[4]。1956年斯洛維尼亞機械工程師佐拉·朗特英語Zoran Rant用希臘詞根ex[註 2]和ergon[註 3]拼出單詞exergy定義「能量中可以轉變的部分」[6][註 4],然後得到廣泛使用。1957年東德學者Nobert Elsner來中國講學時,南京工學院的夏彥儒、王守泰等教授將講稿中的exergy首譯為「」,並逐漸得到中國大陸能源界的公認。[8]

[編輯]

ㄨˊ[註 5](又稱廢熱,英語:anergy)是與相對的物理量,單位為焦耳(J),常用字母An表示,表示一切不能轉化為的能量(或表述為:在環境條件下不可能轉化為有用功的部分能量)。20世紀80年代,華東工學院的楊東華教授將anergy首譯為「[8]

任何能量都由兩部分組成。可無限轉換的能量(如機械能電能)全為,不可轉換的能量(如環境介質中的熱能)全為

損失與效率

[編輯]

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不可能再轉換為。可逆過程的保持守恆,而在不可逆過程中,將不可避免的發生能量的「貶值」(一部分轉換為[10]。減少的稱為損失(英語:destruction of exergy),常用字母表示。

對任意開口系統或閉口系統的不可逆過程,環境溫度一定時,損失與熵產[註 6](英語:entropy generation)成正比,這就是Gouy - Stolda公式[註 7],表達式為:

損失可以衡量過程不可逆性程度與熱力學完善程度。為表達系統在不同條件的過程下對的有效利用程度,常引入效率來判斷。效率等於過程中被利用或收益的與支付或耗費的之比,表達式為:

不同能量的

[編輯]

熱量與冷量

[編輯]

在環境溫度為時,系統()所提供的能量中可轉化為有用功的最大值為熱量,大小為

當系統溫度,吸入熱量[註 8]時作出的最大有用功為冷量,大小為

相應的熱量與冷量

熱力學能

[編輯]

對封閉系統從任意狀態可逆變化到與環境相平衡的狀態,熱力學能(內能)與最大有用功為

熱力學能

[編輯]

對穩定流動工質(開口系統)從任意狀態可逆變化到與環境相平衡的狀態,在忽略機械(宏觀動能)的情況下,焓與最大技術功為

平衡方程

[編輯]

對閉口系統的熱力變化過程,熱量系統損失、有用功與始末態熱力學能有平衡關係:

對穩定流動系統的熱力變化過程,若流入、流出速度與焓分別為,單位工質內部做功損失,則對單位工質,有平衡關係:

化學

[編輯]

在能源領域中,某一元素或金屬的化學是以可逆過程完成從自然界採集相應貶值物(參照物)、提純、通過化學反應得到所需元素或金屬這一系列步驟所需的最少功。化學數值上等於濃度加反應,反應前後化學的改變量等於吉布斯能(吉布斯自由焓)的改變量[5]

注釋

[編輯]
  1. ^ 音同「[1][2]Unicode碼為U+3DB2(收入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展區A),部分輸入法無法輸入該字,在網絡上常用「火用」表示。
  2. ^ 意為從中提取[5]
  3. ^ 意為勞作、力[5]
  4. ^ 有觀點認為,約瑟夫·亨利·基南與佐拉·朗特兩人的概念存在矛盾之處[7]
  5. ^ 音同「[9],簡體Unicode碼為U+2DD0A(收入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展區F),繁體Unicode碼為U+3DFB(收入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展區A),部分輸入法無法輸入該字,在網絡上常用「火無」表示。
  6. ^ 不可逆因素造成的系統增加。
  7. ^ 公式得名於分別獨立發現損失與熵產關係的法國物理學家路易斯·喬治·古伊英語Louis Georges Gouy與斯洛伐克物理學家奧列爾·斯托多拉英語Aurel Stodola
  8. ^ 與低於環境溫度的物體交換的熱量也叫冷量。

參考資料

[編輯]
  1. ^ “㶲”字的基本解释. 漢典. [2018-1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6). 
  2. ^ 漢字「㶲」:基本資料. chardb.iis.sinica.edu.tw. 中央研究院國際電腦漢字與異體字知識庫. [2018-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30). 
  3. ^ 楊本洛; 陸勇; 施明恆. 关于参数㶲和𭴊的定义和物理意义的新见解. 江蘇工學院學報. 1993, (6): 33-39. 
  4. ^ Keenan, J. H. A Steam Chart for Second Law Analysis. Mech. Eng. 1932, (54): 195. 
  5. ^ 5.0 5.1 5.2 董韶峰; 袁浩然; 陳勇. 能源转换利用的㶲分析概述. 新能源進展. 2015-04, 3 (2): 145-150. 
  6. ^ Zoran Rant. Exergy, a new word for "technical available work". Forschung auf dem Gebiete des Ingenieurwesens. 1956, (22): 36-37. 
  7. ^ 關俶; 汪文虎; 楊東華. 关于能、㶲、𭴊的新模型——物系∪环境. 華東化工學院學報. 1987, (1): 89-96. 
  8. ^ 8.0 8.1 項新耀. 㶲(Ex)概念及㶲值的计算. 油田地面工程. 1985-02, 3 (1): 27-35+4-5. 
  9. ^ “㷻”字的基本解释. 漢典. [2018-1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9). 
  10. ^ 常樹人; 李子元. “㶲”和“𭴊”──两个新流行的热力学量. 大學物理. 1994, (12): 31-32+35.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