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香港经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经济
货币港元 (HKD)
固定汇率7.75(2020年)
财政年度4月1日- 3月31日
贸易组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世界贸易组织
统计数据
GDP购买力计:$4492.99亿美元(2019年)
GDP增长率
预计增长5.5-6.5%(2021年)
人均GDP
购买力计:$59,848美元(2019年)
各产业GDP
农业(0.1%),工业(7.6%),服务业(92.3%) (2017年)
2% (2022年12月)[1]
23.6%(2020年) [2]
0.539(2016年)[3]
劳动力
387.4万(2021年)
失业率3.3% (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所载数据)[4]
主要产业
贸易和物流、金融服务、专业服务、旅游、文化和创意、服装和纺织品、航运、电子、玩具、钟表
对外贸易
出口5688.77亿 (2019年)
出口商品
黄金、广播设备、集成电路、钻石、电话(2019年)
主要出口伙伴
中国大陆23%,印度14%,荷兰6%,英国5% (2019年)
进口5652.53亿美元 (2019年)
主要进口伙伴
中国大陆46%,台湾7%,新加坡7%,韩国5%,美国5%,日本5% (2019年)
$1040亿(2018年世界投资报告)
公共财政
16484亿美元(2019年)
收入HK$188,465百万 (2022年第4季)[5]
支出HK$158,766百万 (2022年第4季)[6]
标准普尔:AA+ (2017)
穆迪:Aa3 (2020)
惠誉:AA- (2020)
US$4291亿 (2023年2月底)[7]
主要数据来源: CIA世界概况
除非另有说明,所有数据单位均为美元
本条目为香港经济系列之一
  • 工农业
制造业 - 能源 - 矿业
农业 - 渔业
  • 服务业
商业 - 贸易 - 通讯 - 旅游业
  • 金融业
金管局 - 港交所恒生指数) - 港元联系汇率制
银行业 - 证券期货交易 - 地产业
航运业 - 航空业
  • 民生
就业 - 消费物价指数
  • 跨境经济活动
CEPA - 个人游
其他香港系列

香港经济是高度依赖国际贸易自由市场经济系统[8],作为全球服务业主导程度最高的经济体[9],金融服务业(2019年该业增加值占GDP的21.2%)、贸易及物流业(19.8%)、专业服务及其他工商业支援服务(11.9%)、旅游业(3.6%)是香港经济的四个传统主要行业[10]

香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创始会员以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早期成员。香港经济以全球最自由开放而全球知名,美国传统基金会于1995年至2019年[11]、加拿大费沙尔学会英语Fraser Institute(Fraser Institute)于1996年起[12]及智库卡都研究所等所发表的自由经济体系报告,均评定香港为全球首位[13][14]。香港在世界银行营商便利度排名维持在全球第二到第六位之间,2020年报告排行全球第三[15],在福布斯全球最佳营商地排名中长期占据前十行列,2019年排行全球第三,亚洲第一[16]。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2018-2019》中,香港排名全球第三,连续八年跻身全球十大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行列[17]

简述

[编辑]

金融业

[编辑]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及亚洲的主要资本市场,金融服务业一直是本港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截至2018年3月,根据全球金融中心指数,香港是仅次于伦敦纽约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在亚洲排名第一[18];其中,银行业、基金管理业、证券业、保险业服务范围凭借完善制度及高度的自由开放,服务范围远超本土,在亚太区内举足轻重。香港是全球最活跃及流动性最高的证券市场之一,截至2020年12月底,以市值计算,香港股票市场在亚洲排名第三,全球排名第五,上市公司数目超过2500家,总市值达6.1万亿美元。据国际结算银行调查显示,2019年,香港是亚洲第二大和全球第四大外汇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额达6,321亿美元[8]

贸易业

[编辑]

2019年,香港是全球第八大商品贸易经济体[19]。在自然条件上,香港是一个不淤积的天然深水港,靠近主要海运航道,五小时机程范围已覆盖全球逾半数人口,在政策条件上,香港是一个自由港,一般进口货物毋须缴付进口税或关税[20],并奉行简单低税率的政策,以鼓励贸易和生产,使得香港成为亚洲的重要运输及贸易枢纽。香港曾一度是全球最大的货柜港口,至2020年为全球第九大货柜港。自1996年以来,香港国际机场一直是全球最繁忙的国际航空货运机场,客运量也位居世界前列。于2017年,机场的货运量为494万公吨,占香港外贸总值42%,达到34,400亿港元[21]

截至2020年,近4000间国际企业选择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或办事处,主要从事的业务包括批发零售、进出口贸易、其他商用服务(例如会计广告法律等行业)、银行金融制造业运输及相关服务。香港亦是世界上备受欢迎的营商及大型会议举办地点。每年有超过300个国际会议及展览会在香港举行。

历史简介

[编辑]

香港开埠前的经济活动

[编辑]

从古代至清朝后期,香港本土的经济活动主要以农业渔业为主,其中盐业[22]采珠[22]香木[22][23][24]亦曾兴盛一时,但自清朝初期实行海禁迁界政策之后陷入停顿。唐宋时期,屯门一带为广州海上交通之外港,是中外船舶进出广州的中转站或中途站。从18世纪末开始,不少西方商船选择港岛、大屿山和南丫岛一带,作为停泊和补充淡水给养的地方,港九一带人口不断增加,形成初具规模的市镇。

转口贸易主导时期

[编辑]

1841年1月26日,英国政府代表查理·义律派遣英军登陆香港岛水坑口,宣称管治港岛,标志香港正式开埠[25],并于同年6月宣布香港为自由港,凡属华商与中国船舶来港贸易,一律特许免纳任何费用赋税,从此来往中国欧洲各国的货物及资金开始在香港聚集,进出口贸易开始成为香港经济的支柱产业。英国商人不但在香港兴建货仓码头等海港设施,还开办了洋行银行等贸易配套。不少华人亦从事如搬运及运输等与贸易相关的业务,而部分华商也来港设立南北行经商,与港口贸易相关的航运造船业亦迅速壮大。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天然深水良港和自由经济政策,19世纪末,香港成为亚洲重要的转口港及远东的船舶工业基地。

制造业主导时期

[编辑]

香港日占时期,香港经济几乎瘫痪。但在1945年香港重光后,香港经济旋即迅速复原。但随着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联合国宣布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禁运,对香港的转口贸易造成打击。由于香港是英国殖民地[26],政局相对稳定,大量移民涌入香港,当中不少企业家带着资金、设备和专业技术,结合廉价的劳动力,香港工业开始迅速发展[27]

1950年代,以纺织业、制衣业、塑胶业蓬勃发展为代表,二战后欧美国家消费市场的不断增长,本土工业开始蓬勃发展[28]

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等领导人在1962年根据港澳市场和供应港澳鲜活冷冻商品之运输要求,中国外经贸部铁道部共同开创从湖北江岸、上海新龙华和河南郑州北站始发之751、753、755次3趟货运快车,保证内地鲜活冷冻商品供应港澳地区,满足港澳日常生活需要;内地以低廉价格供应日常生活用品和工业原料、半制成品,降低香港经济生产成本,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从而抑制通货膨胀、高速发展经济[29]:26

1960年代,香港制造业以工业产品为出口导向,大量产品被外销到欧美国家,香港步入经济起飞时期[30]

1970年前后,电子、钟表和玩具业成为香港制造业的主导行业,手表出口量、玩具出口额一度高居全球第一。

金融业主导时期

[编辑]
香港地产主导时期

20世纪70年代,由于西方国家的“石油危机”及对进口货品配额制,导致香港制造业产品需求萎缩,出口受阻,台湾新加坡韩国等地相继开始工业化,对香港出口的商品构成直接竞争,再加上本地高地价、高通胀的成本急升,香港传统出口工业品的优势受到严重挑战。1978年,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香港制造业开始大规模内迁。自1980年代起,香港出现战后第二次经济转型,发展动力逐渐由制造业转移到以金融业为核心的服务业行业,到80年代末期,服务业在本地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超过80%,香港在亚洲乃至全球的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的地位逐步确立。

主权移交后

[编辑]

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后,经过亚洲金融风暴SARS金融海啸的冲击,香港经济进入较长时间的结构调整过程,CEPA的签订及港澳个人游开放,使香港经济与中国内地市场进一步融合。本港经济亦面临严峻的去工业化后转型问题,到目前为止经济成长几乎只能靠传统的金融、旅游、运输与地产等服务业来支持,缺乏多元性,且极易受外围经济环境的影响,而新兴产业如创新科技产业却迟迟无法完全发展起来,缺乏新的经济成长动力。

香港交易所独立非执行董事谢清海于2019年7月表示当前香港经济由卡特尔主导,“在目前的制度下,很大部分的香港人感受不到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成果”。[31]

2020年起,香港受2019年冠状病毒病疫情肆虐。多波疫情期间当局采取历来最严格的边境管制,并实施多项保持社交距离措施,令经济表现受拖累。[32]

2022年底,中国多地爆发“白纸运动”,迫使习近平当局放弃实施近3年的“清零政策[33]。2023年年初,香港跟随中国大陆放弃清零政策全面恢复对外通关之后,本地经济迎来整体性复苏,2023年恢复3.3%的正增长。承接经济稳步发展的势头,2023年第一季度实质本地生产总值按年增长2.7%,估计全年有约2.5%至3.5%的经济增长。[34]香港的营商环境也得到了显著改善,特区政府致力于构建健全稳定的营商环境,从而为投资者铺设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近期的调查数据,逾六成参与调研的企业认为全国人大制定实施《香港国安法》将对他们的业务产生正面或中立影响,这一统计结果有力地展示了香港营商环境的改善及投资者的期望。此外,2024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显示,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的总体排名总排名维持第四位,整体评分741分。[35]

由于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习近平亲自指挥部署的“房住不炒”政策导致中国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36],严重拖累中国经济增长,他在2024年9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宣布降低存款准备率,实施有力度的降息,促进中国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推翻自己在2016年底提出的房地产调控政策[37]。受到中共中央释放的利好消息影响,恒生指数飙升及成交额大增,2024年9月30日更出现一日成交额突破5,000亿的历史新高[38]

经济数据

[编辑]

历年季度本地生产总值GDP(以当时市价计算)

[编辑]
1997年至今的本地生产总值(百万港元)
年份 1季度 2季度 3季度 4季度 全年
GDP 同比
实增

(%)
GDP 同比
实增
(%)
GDP 同比
实增
(%)
GDP 同比
实增
(%)
GDP 名义
增长

(%)
同比
实增
(%)
2023 719,629 2.9% 706,780 1.5% 767,101 4.1% 4.3% 2,193,510(首3季) 3.2%
2022 686,467 -3.9% 677,189 -1.2% 724,412 -4.6% 738,941 -4.1% 2,827,009 -1.4% -3.5%
2021 705,043 8.2% 678,824 7.6% 730,449 5.5% 753,424 4.7% 2,867,740 7.2% 6.4%
2020 654,083 -9.4% 627,597 -9.4% 687,240 -4.0% 706,873 -3.5% 2,675,793 -5.9% -6.5%
2019 702,601 0.3% 688,922 0.1% 714,029 -3.2% 739,470 -3.6% 2,845,022 0.3% -1.7%
2018 684,576 4.5% 673,782 3.3% 723,381 2.6% 753,690 1.1% 2,835,429 6.6% 2.8%
2017 631,450 4.5% 628,300 3.9% 679,453 3.5% 720,408 3.4% 2,659,611 6.8% 3.8%
2016 590,572 1.1% 585,155 1.8% 636,400 2.3% 678,471 3.4% 2,490,598 3.8% 2.2%
2015 572,160 2.4% 565,750 3.1% 614,251 2.3% 646,119 1.9% 2,398,280 6.1% 2.4%
2014 535,907 3.0% 526,194 2.2% 580,793 3.2% 617,111 2.6% 2,260,005 5.7% 2.8%
2013 509,631 3.4% 492,375 3.1% 551,059 3.1% 585,240 2.9% 2,138,305 5.0% 3.1%
2012 483,654 0.8% 473,958 1.0% 523,740 1.8% 555,707 3.1% 2,037,059 5.3% 1.7%
2011 463,467 7.6% 456,607 5.3% 495,500 4.3% 518,856 3.0% 1,934,430 8.9% 4.8%
2010 414,024 8.0% 404,441 6.8% 448,864 6.9% 474,329 6.6% 1,741,658 7.1% 6.8%
2009 380,733 -7.9% 387,476 -3.4% 412,318 -2.0% 441,989 2.5% 1,622,516 -2.8% -2.5%
2008 410,910 7.2% 402,577 4.2% 429,336 1.2% 434,189 -2.6% 1,677,012 3.4% 2.1%
2007 373,685 5.6% 378,215 6.1% 415,535 6.8% 448,139 6.9% 1,615,574 9.8% 6.5%
2006 349,049 9.0% 350,588 6.1% 375,411 6.4% 400,310 6.7% 1,475,358 6.5% 7.0%
2005 321,331 6.2% 331,485 7.1% 356,460 8.1% 373,314 6.9% 1,382,590 7.2% 7.4%
2004 308,143 7.7% 310,687 12.0% 327,651 6.6% 345,442 7.9% 1,291,923 4.8% 8.7%
2003 299,502 4.1% 287,670 -0.9% 317,747 3.8% 329,842 4.7% 1,234,761 -3.1% 3.1%
2002 302,981 -1.0% 310,943 0.5% 328,762 2.8% 334,627 4.8% 1,277,613 -1.8% 1.7%
2001 314,557 2.7% 317,779 1.5% 331,215 -0.1% 335,666 -1.7% 1,299,217 -1.2% 0.6%
2000 303,322 5.1% 309,956 -0.7% 327,869 2.1% 330,551 -0.1% 1,271,698 4.0% 7.7%
1999 285,668 N/A 302,426 2.3% 316,264 2.2% 316,264 3.9% 1,220,622 -1.7% 2.5%
1998 304,130 -4.2% 314,169 0.1% 321,640 -0.9% 319,368 -0.5% 1,259,307 -4.7% -5.9%
1997 301,992 2.1% 327,439 1.3% 346,652 0.6% 347,780 -1.8% 1,323,863 11.2% 5.1%

政府收入及开支

[编辑]
财政年度 政府收入总额 同比增速(%) 政府开支总额 同比增速(%) 政府盈余(赤字) 备注
2023-2024年 5,546亿港元 % 7,279亿港元 % (亿港元)
2022-2023年 6,221.47亿港元 -10.30% 8,104.77亿港元 16.89% (1,223.38亿港元)
2021-2022年 6,935.76亿港元 22.92% 6,933.39亿港元 -15.04% 293.61亿港元
2020-2021年 5,642.30亿港元 -4.52% 8,160.75亿港元 34.26% (2,325.41亿港元)
2019-2020年 5,909.26亿港元 -1.48% 6,078.30亿港元 14.29% (105.75亿港元)
2018-2019年 5,997.74亿港元 -3.24% 5,318.25亿港元 12.95% 679.49亿港元
2017-2018年 6,198.37亿港元 8.15% 4,708.63亿港元 1.91% 1,489.74亿港元
2016-2017年 5,731.24亿港元 27.36% 4,620.52亿港元 6.06% 1,110.72亿港元
2015-2016年 4,500.70亿港元 -5.99% 4,356.33亿港元 9.96% 143.74亿港元
2014-2015年 4,786.68亿港元 5.12% 3,961.83亿港元 -8.62% 727.97亿港元
2013-2014年 4,553.46亿港元 2.98% 4,335.43亿港元 14.90% 218.03亿港元
2012-2013年 4,421.50亿港元 1.01% 3,773.24亿港元 3.65% 648.26亿港元
2011-2012年 4,377.23亿港元 16.27% 3,640.37亿港元 20.80% 736.86亿港元
2010-2011年 3,764.81亿港元 18.23% 3,013.60亿港元 4.27% 751.21亿港元
2009-2010年 3,184.42亿港元 0.59% 2,890.25亿港元 -7.49% 259.17亿港元
2008-2009年 3,165.62亿港元 -11.69% 3,124.12亿港元 33.05% 14.50亿港元
2007-2008年 3,584.65亿港元 24.46% 2,348.15亿港元 3.51% 1,236.50亿港元
2006-2007年 2,880.14亿港元 16.59% 2,268.63亿港元 -2.66% 586.01亿港元
2005-2006年 2,470.35亿港元 3.71% 2,330.71亿港元 -3.78% 139.64亿港元
2004-2005年 2,381.97亿港元 14.88% 2,422.35亿港元 -2.11% 213.56亿港元
2003-2004年 2,073.38亿港元 16.82% 2,474.66亿港元 3.47% (401.28亿港元)
2002-2003年 1,774.89亿港元 1.10% 2,391.77亿港元 0.12% (616.88亿港元)
2001-2002年 1,755.59亿港元 -21.99% 2,388.90亿港元 2.58% (633.31亿港元)
2000-2001年 2,250.60亿港元 -3.41% 2,328.93亿港元 4.42% (78.33亿港元)
1999-2000年 2,329.95亿港元 7.81% 2,230.43亿港元 -6.82% 99.52亿港元
1998-1999年 2,161.15亿港元 -23.15% 2,393.56亿港元 23.15% (232.41亿港元)
1997-1998年 2,812.26亿港元 N/A 1,943.60亿港元 N/A 868.66亿港元

经济统计数据

[编辑]
标题 同比
政府收入总额 6,221.47亿港元(2022/23年)
利得税 1,673.36亿港元(2021/22年)
博彩税 258.24亿港元(2021/22年)
地价税 1,430.44亿港元(2021/22年)
综合盈余: -563亿港元(2022/23年)
财政储备: 6,986亿港元(2023年8月)
政府开支 8,104.77亿港元(2022/23年) +11.1%
外汇与黄金储备 33,202.168亿港元(约4,240亿美元)(2022年12月)
外债 $136,591亿港元(2023年第2季季末)
经常账户余额: $337亿港元(2011年9月30日)
整体货物出口 7,386.31亿港元(2023年8月至9月)
整体服务输出: 6,150.69亿港元(2021年) +18.5%
整体货物进口: 8,288.03亿港元(2023年8月至9月)
整体服务输入 4,800.27亿港元(2021年) +12.6%
通货膨胀率(消费价格): +3.0%(2015年)
失业率: 1-2%(1980年代)
3%以上(1990年代中期)
7-8%(2002-03年间)
3.3%(2015年)
5.1%(2022年3月至5月)
3%(2023年3月至5月)
劳动力: 390.98万人(2015年)
378.7万人(2023年3月至5月)
制造业劳动力: 2.5%(2015年)
建筑业劳动力: 2.6%(2015年)
(批发零售、餐饮、饭店)劳动力: 28.1%(2015年)
(金融、保险、房地产)劳动力: 8.9%(2015年)
(交通和通信)劳动力: 7.3%(2015年)
(社团和社会服务)劳动力: 12.8%(2015年)
人均生产总值: 328,117.00港元(2015年) 上升5.2%
本地生产总值最大年度增幅: 1976年 上升16.2%
本地生产总值最大年度收缩: 2020年 下跌6.5%
本地生产总值最大季度增幅: 1976年第四季 上升20.5%
本地生产总值最大季度收缩: 2020年第二季 下跌9.4%
本地生产总值最长收缩期(按年): 2019至2020年 连续两年收缩
本地生产总值最长收缩期(按季): 2019第三季至2020年第四季 连续六季收缩
零售业总销货价值: 4366亿港元(2016年) 下跌8.1%
食肆总收益价值: 1,074亿港元(2016年) 上升2.9%
私人消费开支: 12321.47亿港元(2011年) 上升8.4%
其他
  • 2011年固定资本形成:4142.85亿港元(上升7.3%)2011年
  • (2004年)投资(固定资产): GDP的22.7%
  • 对外金融资产总值: $2亿元(2011年9月30日)
  • 对外金融负债总值: $1亿元(2011年9月30日)
  • 对外金融资产净值: $5亿(2011年9月30日)

以上数据不包括公共部门[39]

部门经济

[编辑]
农产品:
行业:
工业生产增长率:
  • 1%(2004年)

香港农产品由于地方有限,主要依赖内地进口,但亦有少量香港本地农作

能源

[编辑]
佐敦庙街
旺角西洋菜南街红色公共小巴

电力

[编辑]

现时香港有2间政府发牌的电力公司,分别为中华电力(中电)和香港电灯(港灯)。 近年,由于港灯连番加价,有建议“两电联网”措施,而另外有一间香港公司名为中港电力则希望能与中国内地组成跨境电力联网加入竞争行列。

产电量:
  • 400.1亿千瓦/小时(2003年)
电力消耗:
  • 384.5亿千瓦/小时(2003年)
电力输出:
  • 30亿千瓦/小时(2003年)
电力输入:
  • 104亿千瓦/小时(2003年)

石油、天然气

[编辑]

香港境内缺乏天然资源及能源,不生产石油天然气,完全依赖进口,所以对国际油价非常敏感。

石油消耗:
  • 每日257,000(2001年)
天然气消耗:
  • 68,090万立方米(2001年)
天然气输入:
  • 68,090万立方米(2001年)

出入口贸易

[编辑]
出口:
  • $3826亿(2010年)
入口:
  • $4130亿(2010年)
日用品出口:
  • 电子仪器设备、纺织品、服装、鞋类、钟表、玩具、塑料、宝石
主要出口地区:
日用品入口:
  • 电子仪器设备、纺织品、食品、运输设备原料、半成品、石油、塑料;其中大份额转口

主要入口地区:

  • 中国大陆(43.5%)、日本(11.9%)、台湾(6.9%)、美国(5.5%)、新加坡(5%)、韩国(4.8%)(2003年)

香港是全球输出成衣、钟表、玩具、游戏、电子和某些轻工业产品的主要地区。

货币

[编辑]

货币是港元($),代码为HKD。香港硬币目前流通的有1、2、5毫和 1、2、5、10元。香港目前流通的各种硬币是1993年开始发行的,各面值硬币正面均铸有洋紫荆花图案(过去是英国各朝代的君主肖像),以及中文“香港”和英文“HONGKONG”字样,背面是面值和年号。金属成分和边缘:1毫为钢芯镀黄铜,平边;2毫为镍黄铜,曲形凸边;5毫为钢芯镀黄铜,丝齿;1元为钢芯镀镍,丝齿;2元为钢镍合金,曲形凸边;5元为钢镍合金,丝齿凸边和文字;10元为铜镍合金或镍黄铜,间断丝齿。

为纪念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权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立,香港金融管理局发行了一套回归流通纪念硬币,面值有1、2、5毫和1、2、5、10元,正面图案与现行流通的硬币完全一样,均为洋紫荆图案及中、英文“香港”字样,背面有7种不同的图案。10元铸有桥梁图案,象征衔接、主权移交及顺利过渡;5元铸有5只蝙蝠围绕中央圆形“寿”字,寓意寿富康宁;2元铸有和合二圣图案,一持荷花,一捧圆盒,取和谐好合之意;1元铸有麒麟图案,为传说中的瑞兽;5毫铸有图案(1997年为牛年),象征春耕时节,生意盎然;2毫铸有两只尾部互相缠绕的蝴蝶风筝图案,象征欢乐和美好姻缘;1毫是铸有中国传统的帆船图案,寓意一帆风顺。

汇率:

  • 美元: 7.779(2004年)、7.7868(2003年)、7.7989(2002年)、7.7988(2001年)、7.7912(2000年)、7.7575(1999年)

从1983年起,香港一直实行联系汇率制度,每7.8港元兑1美元,可在7.75-7.85的范围内自由浮动。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12月通脹2%. 政府新闻网 (政府新闻处). 2023-01-20 [2023-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四個主要行業及其他選定行業. 政府统计处. [2021-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6). 
  3. ^ 最新堅尼系數0.539 貧富懸殊45年來新高. 2017-06-09 [2017-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 - 貧窮狀況. [2023-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 - 公共財政、貨幣與市場. [2023-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 - 公共財政、貨幣與市場. [2023-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 ^ 香港最新外匯儲備資產數字. 香港金融管理局 (香港金融管理局). 2023-03-07 [2023-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 ^ 8.0 8.1 香港经贸概况 | 香港贸发局. hong-kong-economy-research.hktdc.com. [2019-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9. ^ 香港经贸概况 | 香港贸发局. hong-kong-economy-research.hktdc.com. [2019-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 ^ 四个主要行业及其他选定行业. www.censtatd.gov.hk. [2021-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1. ^ 〈港13度蝉联最自由经济体系〉,载《香港商报》A2版,2007年1月17日
  12. ^ 〈港经济自由度十连冠〉,载香港《文汇报》B1版,2006年9月8日
  13. ^ 香港蝉联全球最自由经济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明报》 2012-09-19
  14. ^ Hong Kong Economy: Population, Facts, GDP, Business, Trade, Inflation. www.heritage.org. [2019-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5) (英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5. ^ 《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改革以创造就业》. World Bank. [202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中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6. ^ Best Countries for Business. Forbes. [2019-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5) (英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7. ^ Competitiveness Rankings.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9. [2020-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6) (美国英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8. ^ HKTDC Research. research.hktdc.com. [2021-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 ^ 世界主要商品貿易地區2019 (PDF). [2021-05-2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5-2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 ^ 工業貿易署:貨物進出口政策概覽. www.tid.gov.hk. [2019-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1. ^ 概覽, 航空貨運. 香港国际机场. [2019-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8) (繁体中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2. ^ 22.0 22.1 22.2 [ http://www.cmi.hku.hk/Teaching/HKhistory/wks5.ht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香港古代的经济活动]
  23. ^ 陈, 嘉文. 街知巷聞﹕新機場/ 沉香賊偷走了沙螺灣. 明报. 2015年2月15日 [2018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0月30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4. ^ 盛產香木銷海外. [2018-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5. ^ 香港開埠紀年考_大公資訊_大公網. news.takungpao.com.hk. [2019-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6. ^ 六十年代的香港(一). 香港电台. [2023-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7. ^ 一起走過的日子:六、七十年代香港社會. 香港记忆. [2023-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8. ^ 香港於1842 年從一個小漁港,發展成為今 (PDF). 公司注册处. [2023-03-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3-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9. ^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香港社会文化司编著. 《香港問題讀本》. 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7. 
  30. ^ 香港過去四十年的經濟發展 (PDF). 政府统计处. [2023-03-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1-0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1. ^ 【逃犯條例】謝清海:港存深層次矛盾 政府需改革免釀核爆式破壞 (11:30). 2019-07-11 [2019-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2. ^ 2019 冠狀病毒病帶來的挑戰及 經濟影響 (PDF). 香港立法会. 2020-12 [2023-07-2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2-2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3. ^ 推特上的中国:“白纸运动”起效果?习近平据报首度承认疫情导致了抗议. 美国之音. 2022-12-03 [2022-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9). 
  34. ^ 數說香港之8大優勢. 大公文汇网. [2024-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30) (zh-Hans-HK). 
  35. ^ 【金融中心】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香港排名維持第四位. Yahoo Finance. 2024-03-22 [2024-09-05] (中文(香港)). 
  36. ^ 香港法院颁令中国恒大即时清盘. 联合早报. 2024-01-29 [2024-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9). 
  37. ^ 習近平主持政治局會議 要促進樓市止跌回穩 提振資本市場. 香港01. 2024-09-26 [2024-09-26]. 
  38. ^ 港股高收501點 成交突破5千億元再創新高. 香港电台. 2024-09-30 [2024-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17). 
  39. ^ 政府統計處統計表:勞動人口、失業及就業不足統計數字. [2010-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网页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