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逃生 (游戏)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逃生
  • Outlast
官方译名
  • 台湾:绝命精神病院
常用译名
  • 中国大陆:逃生
类型生存恐怖隐蔽类
平台Microsoft Windows
PlayStation 4
Xbox One
Linux
macOS
任天堂Switch
开发商Red Barrels
发行商Red Barrels
编剧J·T·佩蒂英语J. T. Petty
音乐塞缪尔·拉夫拉姆
引擎虚幻引擎3
模式单人
发行日Microsoft Windows:
2013年9月4日
PlayStation 4:
北美:2014年2月4日
欧洲:2014年2月5日
Xbox One:
北美:2014年6月18日
欧洲:2014年6月18日
Linux:
2015年3月31日
macOS:
2015年3月31日
任天堂Switch:
2018年2月28日

逃生(英语:Outlast,中国大陆译作“逃生”,香港和台湾译作“绝命精神病院”)是一款由Red Barrels开发的隐蔽类生存恐怖游戏。于2013年9月4日Microsoft Windows上发行,在北美2014年2月4日、欧洲2014年2月5日于PlayStation 4发行,在2014年6月18日于Xbox One发行[1][2][3]LinuxmacOS版本于2015年3月31日发行[4]。在2018年2月28日于任天堂Switch发行。

简介

[编辑]

独立记者迈尔斯·阿普舍(Miles Upshur)根据伟伦·帕克(Waylon Park),一名对巨山心存质疑的软件顾问发给他的告密信,独自一人调查跨国企业Murkoff旗下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巨山精神病院。而当他进入精神病院时,精神病院早因骚乱导致精神病人四处游荡。随后更发现这家精神病院在拿病人做各种恐怖实验。随着调查的深入,迈尔斯甚至发现精神病院在进行灵魂操控的试验。

角色

[编辑]

本传人物

[编辑]
迈尔斯·阿普舍(Miles Upshur
游戏主角,美国科罗拉多州独立记者。沉默寡言,具有强烈正义感。在收到伟伦·帕克的告密信后,单独一人来到巨山精神病院进行调查,在最后要逃离实验室时撞见一群佣兵,惨遭射杀而成为了纳米兵器的第二任宿主并杀光现场的佣兵。在DLC的结局处,以纳米兵器姿态将杰里米分尸,并目送帕克离开。
马丁·阿奇博德(Martin Archibald
神父,精神病院改造失败患者之一。神出鬼没,爱对主角讲经说道,身为神父的他给予许多改造失败的患者无限的希望,同时可怜穆克夫以不人道的方法对待精神病人。
被闭路电视拍摄到关闭穆克夫大楼的中央电源,导致电闸失灵,继而使精神病人及奈米兵器逃离监控,肆意杀戮。出场后就不断引导迈尔斯挖掘精神病院背后的真相,甚至在游戏中有一部分都必须跟着神父的指示。如果不是他,迈尔斯也不会越陷越深;神父最后为了投入信仰的怀抱自焚,相信能死而复生获得自由而被烧死于精神病院三楼教堂十字架上。
克里斯·沃克(Chris Walker
36岁,绰号胖子。在Red Barrels官方漫画中透露为前宪兵队成员,在阿富汗服役时患有持续性精神创伤。
退役后应聘成为保安,但此时已经开始杀人并把头颅藏在自己的住所,与特工交手过程中脸颊被手枪子弹击穿。
后来被穆克夫看中而送到巨山精神病院,但实验失败,变得更嗜杀成性。
拥有强壮的体魄。口中常常喊着:“Little Pig(指一只童年时期的玩具小猪)”。被他遇到的任何人都保不住脑袋,收集人头放置在图书馆,主要针对穆克夫的佣兵和职员进行攻击。游戏中的尸体大部分都是他的杰作。于地下实验室追逐迈尔斯并打算将其干掉时被纳米兵器丢进通风管中绞碎。
理查德·瑞克·崔格(Richard "Rick" Trager
变态医生,改造失败的精神病患者之一,具绅士风度,热衷研究人的恐惧感。在Red Barrels官方漫画得知,原为巨山精神病院行政人员,因侵犯穆克夫高级女专员,并当众将女专员杀害,而“被自愿”成为穆克夫公司的人体实验品。
让迈尔斯搭上食物电梯,带他到男病房某间厕所里,切除了他两根手指(右手食指和左手无名指),及后因半身不遂的病人在床上大呼小叫而将之杀死。最后在追捕迈尔斯的过程中死于被电梯与楼层夹毙。在DLC的最后他的尸体被佣兵从电梯中拖出。迈尔斯为崔格的死亡写下笔记:“如何榨取崔格汁?第一步骤:挤压”。
鲁道夫·古斯塔夫·瓦尼克(Rudolf Gustav Wernicke
年逾90,因回纹针行动而来到美国的德国纳粹科学家,被认为于2009年2月28日上午4时11分因高龄心脏衰竭死亡。
在地下研究室告诉迈尔斯如何杀死比利的方法,但为了湮灭证据,让佣兵们开枪杀死迈尔斯,导致迈尔斯成为纳米兵器。
在1944年就研究出相关类似幽灵的奈米机器人(在正篇中电影院播放视频得知),后来转移美国后利用他的化学生物学科技与穆克夫开发的纳米科技成功制作出多个觉醒者(比利那样的原型)。
比利·霍普(Billy Hope
23岁,文档里虽写19岁,但是那是4年前的文档。官方漫画中透露其母亲因为经济原因,将其欺骗并出卖到精神病院。游戏中本人在形体发生仪的球状培养皿里,是唯一通过了形体实验,能够控制着纳米兵器的人。他屠杀巨山病院任何人,无论警卫、佣兵或是拘禁的病人,是整个游戏剧情的核心。最后被迈尔斯截断全氟化碳液和电力供应,再被关掉最低生命保护设备而死亡。
双胞胎(The Twins
两个长得相当相似还全身赤裸的壮汉,是马丁神父的手下。不会像其他的敌人一样快速的追杀,只会慢慢靠近主角,当玩家太过靠近他们就会直接被其杀死。在监狱大楼章节初次登场,第一次看到迈尔斯就想杀他,想要他的舌头和肝,因而有时会不顾神父的命令而擅自去追杀迈尔斯,时而拿着开山刀时而拿着菜刀。最后一次登场是神父自焚后帮迈尔斯开门,最后结局生死未知。

告密者 Whistleblower(DLC)人物

[编辑]
伟伦·帕克(Waylon Park
3级许可安全软件工程师,在巨山精神病院担任软件顾问。将告秘信发给迈尔斯不久,被巨山精神病院负责人杰里米·布莱尔逮个正著,同时被利用作恐怖实验的实验品,实验由于威廉·P·比利·霍普的暴走而中止。奔逃过程中与多位精神病患者(法兰克·马内拉、艾迪·格鲁斯金等)周旋,经历地狱般的一夜,终于逃出生天(开迈尔斯的吉普车逃出),并将在巨山精神病院中拍摄到的影像公诸于世[3]
法兰克·马内拉(Frank Manera
厨师,36岁,现精神病院病人。有过吸毒史,不爱吃饭,身体瘦弱,因为吸毒导致长相衰老。酷爱食用人肉(尤其是新鲜的),极为变态,经常将“Feed me(喂我)”与“I have to feed(我需要喂食)”挂在嘴边。以电锯为武器。随后盯上了帕克,但最后帕克还是逃了出来。生死未知。
杰里米·布莱尔(Jeremy Blaire
为穆克夫集团部门经理,心狠手辣的纳米机器项目负责人(帕克在笔记里写说布莱尔是一个能为了自身利益,而看着他(帕克)被剥皮被榨成汁被盐腌制的人)。
在发现帕克发出告密邮件后,对外谎称帕克有精神疾病,为了掩盖罪证试图将帕克当做实验品处理掉。后来帕克在通信楼用无线电联系当地警察局时又从中破坏,用警棍打烂无线电。最后一次与帕克相遇时假装重伤,趁机刺伤帕克并试图杀死帕克,但在最后要将帕克灭口时,被纳米兵器(迈尔斯)分尸惨死。
艾迪·格鲁斯金(Eddie Gluskin
46岁,绰号新郎,是病院中被拘禁的病人之一。为本作人气最高的角色。文档显示他自幼遭受叔父辈的性暴力,虽然两人皆受法律制裁,但艾迪却对遭受性暴力一事矢口否认,面对加害者照片时 ,时而一笑而过,时而狂怒不已,儿时经历对他的精神状况造成不小伤害。
他就是帕克开头被叫去处理软件系统时趴在玻璃上求救的那位。在他被送进形体发生仪时,电脑左下角有出现他的名字" Eddie Gluskin(艾迪·格鲁斯金)" ,有人认为他是比利,其实并不是。
纳米机器暴动之后,实验使艾迪变成了丧心病狂的性心理变态,在他的眼中任何人都是他的新娘,称呼其为Darling(亲爱的)。开始虐待男性病人,认为如此能够让男人怀上他的孩子。他为男性缝制乳房,并将下腹部切开,当男性被虐待致死后,会被挂于病院篮球场篮网上方作风干。
其后抓住帕克试图将其吊在天花板上,却因为帕克的不断挣扎加上天花板上数量庞大的尸体导致天花板部分塌陷,重力作用下新郎自身反被吊起,被金属管子由背部左方刺穿过右腹部导致死亡。死前握着帕克的手对他说:“我们本来会有美满的结局的”。
安德鲁(Andrew
巨山工作人员,DLC开始没多久就出场的舔脸男。在帕克被抓后两小时成为帕克的治疗医师,在对被使用药物的帕克身上“上下其手”,并用他灵活的舌头“帮助”帕克清醒给玩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后在得知比利使用形体发生仪后匆匆离开。去向不明(猜测是前往地下实验室)。生死未知。
丽萨·帕克(Lisa Park
伟伦·帕克的妻子,与帕克育有两子,是帕克在精神病院中的精神支柱。只出现在帕克的笔记中。
丹尼斯(Dissociative Dennis
人格分裂症患者,并有四重人格(两个兄弟、父亲与祖父)。被新郎阉割后,产生女性人格,并想把帕克献给新郎当牺牲品。
赛门·皮克可(Simon Peacock
一个看不清楚面貌的角色,于DLC尾声出现,据说是软件公司的法律顾问。提醒帕克如果上传在巨山录制的视频,揭穿恐怖内幕,虽然是正确的选择,但也会毁掉帕克自己的人生(穆克夫公司会伤害帕克、妻小以及所有对帕克重要的人)。身份在Red Barrels官方漫画中交代,表明会帮助帕克揭发穆克夫的阴谋。

纳米兵器(The Walrider

[编辑]

纳米兵器,名称“瓦尔里德”,是穆克夫公司致力研发的黑科技,用肉眼只能看见一团模糊的黑雾。游戏中只有使用夜视功能才能看清它的模样。尽管没有骨头、肌肉或支架结构,纳米兵器却拥有巨大的力量,是游戏中最强大的敌人。但是没有宿主的它并无意识,既不会杀人,也不会行动。一旦有宿主,它可以轻轻松松地击杀各种病人。因为没有形体,它可以从任何缝隙钻入房间,并且拥有灵活的机动性能。然而,当游戏进行到地下实验室,瓦尔里德真正作为敌人出现时,它和其他敌人一样,行动能力受制于地形(必须沿着地板和楼梯行进),并且也无法进入消毒室。

本作剧情主要围绕着“纳米兵器项目”计划,通过让病人接受形态发生仪治疗,为纳米兵器创造合适的寄生容器,而只有当一个病人经历了足够多的恐惧,濒死体验和愤怒,才能成为宿主。一旦成为宿主后,便能透过进入“清醒梦”的形式来操控纳米机器人。

评价

[编辑]
评价
汇总得分
汇总媒体得分
GameRankings(XONE) 80.00%[5]
(PC) 79.95%[6]
(PS4) 77.16%[7]
Metacritic(XONE) 80/100[8]
(PC) 80/100[9]
(PS4) 78/100[10]
评论得分
媒体得分
Destructoid9/10[11]
Eurogamer7/10[12]
Game Informer7.5/10[13]
GameSpot7/10[14]
IGN7.8/10[15]
Joystiq4.5/5颗星[16]
PC Gamer美国7.5/10[17]
Metro7/10[18]

游戏评价相对正面。

GameRankingsMetacritic都为Xbox One版本给予80分[5][8]Windows Store版本分别给予79.95分和80分[6][9]PlayStation 4版本则分别给予77.16分和78分[7][10]

Rock, Paper, Shotgun叙述一个恐怖游戏是不是能吓死人,此游戏是很好的范例。[19]

IGN成员马蒂·斯利瓦给出7.8分,并赞扬游戏的恐怖要素与有趣的故事,但也针对游戏环境与浅显的角色设计做出批评。[15]

续作

[编辑]

开发商在本游戏中留下不少伏笔,因此不难猜测将有续集的出现。不负众望的是,Red Barrels在接受Bloody Disgusting独家访问时确认,将发行逃生2,而游戏中场景将发生在美国偏远沙漠小镇与男主幻想的校园[20]且与莫克夫有所关连。 逃生2将同时登陆Microsoft WindowsXbox OnePlayStation 4,与前作拥有相同的背景。Red Barrels联合创始人Philippe Morin称逃生2中,有一些特别的东西,而设置和特点与前作有很大的不同[21][22]。尽管如此,续作仍将沿用前作的标志性特点,比如夜视摄像机。

2015年10月29日,开发商Red Barrels发表了《逃生2》的首个预告片,并写道:“矛盾冲突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不过一旦尘埃落定,胜利者就有权决定谁对谁错,谁是正义谁是邪恶。人类天性驱使我们到达暴力与邪恶的极端,而后我们又用神之启示和美好承诺将一切正当化。恐惧来源于绝望与迷信,《逃生2》会考验你的信仰,将玩家推至极限,以致发狂才是唯一理智的选择。”[23]。有外媒推测,根据预告来看,这次的《逃生2》或许会包含一些宗教元素。而从后续宣传照与视频来看,剧情跟美国著名邪教人民圣殿教有关。游戏已在2017年发售。对于《逃生2》的人物,主角的名字为Blake Langermann,他配戴眼镜和带有摄影机。

参考

[编辑]
  1. ^ Outlast steam. [2014-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7). 
  2. ^ OUTLAST官网. [2014-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01). 
  3. ^ 3.0 3.1 Jessica Conditt. Outlast review: Fraught in the dark. [2014-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07) (英语). 
  4. ^ Humble Indie Bundle 14 Is Out, Outlast & Shadow Warrior New To Linux. GamingOnLinux. [31 March 2015]. [失效链接]
  5. ^ 5.0 5.1 Outlast for Xbox One. GameRankings. CBS Interactive. [June 19,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23). 
  6. ^ 6.0 6.1 Outlast for PC. GameRankings. CBS Interactive. [September 10,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09). 
  7. ^ 7.0 7.1 Outlast for PlayStation 4. GameRankings. CBS Interactive. [February 4,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9). 
  8. ^ 8.0 8.1 Outlast for Xbox One Reviews. Metacritic. CBS Interactive. [June 19,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2). 
  9. ^ 9.0 9.1 Outlast for PC Reviews. Metacritic. CBS Interactive. [September 10,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11). 
  10. ^ 10.0 10.1 Outlast for PlayStation 4 Reviews. Metacritic. CBS Interactive. [February 5,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7). 
  11. ^ Brown, Fraser. Review: Outlast. Destructoid. September 4, 2013 [September 10,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08). 
  12. ^ McCormick, Rich. Outlast Review. Eurogamer. September 5, 2013 [September 10,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08). 
  13. ^ Reeves, Ben. Outlast: Red Barrels Delivers An Endurance Test In Terror. Game Informer. September 6, 2013 [September 10,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09). 
  14. ^ Johnson, Leif. Outlast Review. GameSpot. September 4, 2013 [September 10,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09). 
  15. ^ 15.0 15.1 Sliva, Marty. Outlast Review: The Horror... The Horror.... IGN. September 4, 2013 [September 10,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10). 
  16. ^ Conditt, Jessica. Outlast review: Fraught in the dark. Joystiq. September 10, 2013 [September 10,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07). 
  17. ^ Livingston, Christopher. Outlast review. PC Gamer. September 11, 2013 [September 12,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13). 
  18. ^ Hargreaves, Roger. Outlast review – afraid of the dark. Metro. September 9, 2013 [September 12,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12). 
  19. ^ Barrett, Ben. Wot I Think: Outlast.. Rock, Paper, Shotgun. September 4, 2013 [September 5,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5). 
  20. ^ Adam Dodd. EXCLUSIVE: Red Barrels Confirms ‘Outlast 2’!. BlOODY DISGUSTING. October 23, 2014 [2015-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6) (英语). 
  21. ^ Brandon Russell. Outlast 2 In Development for PS4, Xbox One and PC. TechnoBuffalo. October 25, 2014 [2014-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9) (英语). 
  22. ^ Michael McWhertor. Outlast 2 is in the works, developer Red Barrels confirms. Oct 24, 2014 [2014-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英语). 
  23. ^ OUTLAST II TEASER. October 29, 2015 [2015-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9) (英语).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