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鹭鹤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鹭鹤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日鳽目 Eurypygiformes
科: 鹭鹤科 Rhynochetidae
属: 鹭鹤属 Rhynochetos
种:
鹭鹤 R. jubatus
二名法
Rhynochetos jubatus
Verreaux & Des Murs, 1860

鹭鹤学名Rhynochetos jubatus),又名卡古鸟拟冠鹬,是新喀里多尼亚特有的一种鸟类。牠们的脚长,呈蓝灰色,栖息在山区密林之中。牠们是鹭鹤科鹭鹤属的唯一现存种。牠们几乎不具备飞行能力,在地上以树枝筑巢。牠们受到人类引入的入侵物种掠食而接近灭绝边缘。

分类

[编辑]

鹭鹤的分类有很多争议,很多时与鹤形目连上。牠们最初因其粉羽毛、形态及DNA-DNA杂交数据而被分类在鹭科中。[2]

一般认为鹭鹤是与新西兰灭绝的adzebill及南美洲日鳽是近亲。研究发现日鳽是鹭鹤的姊妹分类[3],但这项研究的分类没有用上传统的鹤形目,而是使用了一个包括麝雉鸠鸽科夜鹰目火烈鸟鹲属雨燕目沙鸡科䴙䴘科的新分支。所以这个分支只是一个集大成的分支,其内部关系并没有明确解释。不论怎样,鹭鹤及日鳽组成了一个冈瓦那大陆鸟类分支。

特征

[编辑]

鹭鹤是一种陆禽,大小如小鸡,栖息在新喀里多尼亚森林及丛林。牠们的羽毛颜色较为鲜艳,呈灰色及白色,对比其他生活在森林底层的鸟类并不寻常。牠们有粉羽毛,可以帮助保持干爽及隔热。牠们接近不能飞行,双翼只是用来示爱及帮助奔跑,也可用来滑翔。牠们的双翼不像其他不能飞的鸟般退化,但却没有用来飞行的肌肉[4]牠们的脚、喙及双眼都是红色的,眼睛的位置令牠们拥有双眼视觉,可以在叶堆中寻找食物及在夜间的森林中看得见。鹭鹤是两性异形的。[4]牠们的鼻孔上有结子,其属名也是因此而来。与其他鸟类相比,牠们只有三分之一数量的红血球,而红血球内的血红素却有三倍之多。[4]

行为

[编辑]

鹭鹤是完全肉食性的,吃多种的动物,包括环节动物蜗牛蜥蜴[4]牠们也会吃幼虫蜘蛛蜈蚣昆虫,如草蜢甲虫。牠们大部分的食物都是来自叶堆或土壤,其他的则来自植物、旧树木及岩石。鹭鹤有时也会到浅水区觅食。牠们会在地上静默不动监视猎物。

繁殖

[编辑]

鹭鹤是一夫一妻制的,且是地盘性的,占约10-28公顷。[5]牠们的巢很简单,只是一堆叶子,有时甚至只在地上生蛋。牠们并不会收藏鸟巢,但会选择在近树干或植物的位置筑巢。牠们每次会生一只蛋,蛋呈灰色及重60-75克。父母会一同孵蛋,每24小时及约于中午时段换手。牠们孵蛋时会坐着不动,只会间中快速的觅食及呼叫伴侣换手时才会离开。孵化期为33-37天,以蛋的大小来算是较长的时间。[4]年长的幼鸟会帮助喂养雏鸟。

一篇2018年的新研究显示鹭鹤是“兄弟共妻制”(fraternal polyandry)。一个家庭中有一到三个雄性,这些雄性之间是兄弟或半兄弟关系。雄性后代们通常会一起在父母的领域附近找块新的领域建立自己的家庭,因些会形成因许多家庭构成的氏族。雌性后代则会离开,加入别的氏族。有时雄性也会被赶出氏族,这些被赶走的雄性会自己找一块领域和一只雌鸟,建立新的氏族。大多个体都在性成熟之前即拥有家庭和领土。同一个氏族内的雄性全部都有亲缘关系,雌性则都没有关系。一个家庭内的雄性死亡时,同氏族内的其他雄性可以替补。除此之外,已经建立自己领域的雄鸟仍常会回老家看父母和叔叔。[6]

威胁及保育

[编辑]
野生的鹭鹤。
Rhynochetos jubatus

鹭鹤的保育要到1948年才受到关注。[7]由于新喀里多尼亚人类到来前岛内只有甚少哺乳动物[8],故牠们特别受到入侵的野猫的威胁。[9]大家鼠是雏鸟死亡的主因,其中占了55%。[10]牠们衰落的起头是因不断的猎杀及捕获作为宠物。牠们也受到失去栖息地的影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牠们列为濒危物种,在新喀里多尼亚受到全面的保护。

鹭鹤是新喀里多尼亚的特有象征。其独特的歌声每晚也会在电视上播放。牠们的生存对当地的经济及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编辑]
  1.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Rhynochetos jubat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8. [2009年2月9日]. 
  2. ^ Sibley, Charles Gald & Ahlquist, Jon Edward. Phylogeny and classification of birds.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0. 
  3. ^ Fain, Matthew G. & Houde, Peter. Parallel radiations in the primary clades of birds (PDF). Evolution. 2004, 58 (11): 2558–2573 [2009-05-09]. doi:10.1554/04-23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4-07). 
  4. ^ 4.0 4.1 4.2 4.3 4.4 Hunt, Gavin R. Family Rhynochetidae (Kagu). del Hoyo, Josep; Elliott, Andrew & Sargatal, Jordi (editors) (编). Handbook of Birds of the World, Volume 3 (Hoatzin to Auks). Barcelona: Lynx Edicions. 1996: 218–225, plate 20. ISBN 84-87334-20-2. 
  5. ^ Salas, Michel & Letocart, Yves. Spatial Organisation and Breeding of Kagu Rhynochetos jubatus in Rivière Bleue Park, New Caledonia. Emu. 1997, 97 (2): 97–107. 
  6. ^ Jörn Theuerkauf, Ralph Kuehn, Sophie Rouys, Henri Bloc, Roman Gula. Fraternal Polyandry and Clannish Spatial Organization in a Flightless Island Bird. Current Biology. 2018-05-07, 28 (9): 1482–1488.e3. doi:10.1016/j.cub.2018.03.059. 
  7. ^ Warner, D. The Present Status of the Kagu, Rhynochetos jubatus, on New Caledonia. The Auk. 1948, 65 (2): 287–28. 
  8. ^ Steadman D. Extinction and Biogeography in Tropical Pacific Bird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6. ISBN 978-0-226-77142-7. 
  9. ^ O'Neill, Thomas. New Caledonia: Francs's Untamed Pacific Outpost. National Geographic. 2000, 197 (5): pp. 54–75, 74. 
  10. ^ Ekstrom, J; Jones, J; Willis, J; Tobias, J; Dutson, G & N Barré. New information on the distribution, status and conservation of terrestrial bird species in Grande Terre, New Caledonia. Emu. 2002, 103 (1): 29–35. doi:10.1071/MU01004.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