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彰明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彰明县,中国旧名,位于四川省西北部,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故乡。

历史沿革[1]

[编辑]
  • 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年),昌明县因避献祖讳改名为彰明县。
  • 宋、元两代任之。
  • 明洪武十年(1377年),撤入绵州
    • 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置,隶成都府
    •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改隶龙安府
  •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撤入绵州。
    • 雍正六年(1728年)复置,隶绵州。
    • 雍正九年(1731年),改隶龙安府。
  • 民国初,彰明县隶西川道。
    • 民国19年(1930年),西川道撤销,改隶四川省。
    • 民国24年(1935年),改隶四川省第十四行政督察区(驻剑阁)。
    • 民国37年(1948年)1月,改隶四川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区(驻绵阳)。
  • 1949年12月23日后,隶绵阳专区
    • 1958年9月5日,国务院决定撤销彰明、江油两县,合并设立江彰县。
    • 1959年4月30日,国务院批复江彰县更名为江油县。

行政区划

[编辑]
  • 清彰明县境域,据清同治版<彰明县志>记载:“东至石碑山二十里抵江油县界,南至高庙子二十五里抵绵州、江油界,北至马关山下十五里抵江油界,西至香水场三十五里抵石泉安县界,又西入安县至小坝关一百四十里四至俱安县界,东南至石桥沟二十五里抵绵州界,北至翠屏山下三十里抵江油界,西南至桂花园四十里抵绵州、安县界,又西南入安县界至五郎沟九十里四至俱安县界,又至蚕丝庵一百一十里抵安县、罗江界,又至汉昌坝一百四十里,又至隐逸山一百六十里界绵竹、安县、罗江、德阳四邑之中,又至狮子院、马跑泉二处俱一百七十里四至俱绵竹县界。”
  • 民国建立后,彰明县境域与清代同。直至民国31年(1942年)3月,始与邻县互调飞地和插花地,兴隆乡、晓兴乡划归安县,筒车寺划归罗江县,马跑泉、狮子院划归绵竹县。同时从安县划入方水乡和毛家乡(今八一乡),从江油县划入兴发场(今东兴)、朝天观,从绵阳县划入福田坝、母家上坝,并划入绵阳、江油共辖的高庙乡。
  • 1953年4月,绵阳县东林乡的中平、东新两个村分别划归彰明县的新民乡和东兴乡。同年5月,彰明县复兴乡(今八一乡)民主、八一两个村划归了安县。1954年2月,又将方水乡的兴隆、六合两村和复兴乡的五宝、太平两村划归了安县。1956年12月,大堰乡龙珠村划归了绵阳县。

此后,至1958年9月江油、彰明两县合并前,彰明县境域范围为:以城关镇(今彰明镇)为中心,北至马头山下8公里接江油县界,南至石柱沟13公里连绵阳县界,西至张家坝21公里接北川县界,东至石碑山10公里连江油县界。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彰明县建置”,《江油县志》,江油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第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