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张省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张省卿教授,拍摄于2021年3月26日台北北投文物馆

张省卿Sheng-Ching Chang,1963年),出生于台湾台南,台湾艺术史学家,擅长图像学研究方法与东西交流史,现为台北辅仁大学博物馆学研究所所长、历史学系暨研究所专任教授。[1]

生平

[编辑]

张省卿,台北辅仁大学毕业,主修历史,辅修国际贸易。1986年至1995年留学德国,攻读汉堡大学艺术史与历史双主修,硕士论文为Das Porträt von 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 in Athanasius Kirchers ‘China illustrata’ (The Portrait of 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 in Athanasius Kircher’s ‘China illustrata’,《从契尔学中国图像》 论汤若望肖像画》)。1996至2002年,荣获柏林洪堡大学艺术史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The Image of China in Nature and Landscape of Athanasius Kircher’s ‘China illustrata’ (《从契尔学《中国图像》论自然与风景中之中国形象》)。

1988年至1997年间,为台湾报纸《自立早报[2]、《自立晚报》、《自立周报》撰写文章,并发表专文于《艺术家》、《艺术贵族》、《典藏》等台北杂志及香港杂志《九十年代》,为台湾版《国家地理杂志》摄影记者及德国杂志 DiskusPen 编辑,撰写内容包括欧洲与亚洲之艺术文化发展等议题。[3]

2002年至2006年间,任教台北辅仁大学历史系,为专任助理教授,同时兼课于台北艺术大学美术史研究所与台湾艺术大学美术学系。2009年升任辅仁大学历史学系暨研究所副教授,2016年升正教授。2018年任台湾师范大学艺术史研究所兼任教授。2020年接任辅仁大学博物馆学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为全球化下之博物馆收藏、东西艺术交流史、文化史方法学和殖民城市发展史。2023年至2024年于柏林洪堡大学担任访问学者,并参与洪堡大学卓越集群(Cluster of Excellence)“活动事项:图像空间物质”(Matters of Activity. Image Space Material)计划,[4]2024年于柏林理工大学中国科技文化中心兼任教授。[5]

2005年起,与历史系同仁共同筹办每年一届“文化交流史国际学术研讨会”(2005-)[6]、 “世界史学术座谈会”(2008-)和“世界史研习营” (2011-)[7];至今与欧洲及亚洲各地大学与研究中心作学术交流、筹办研讨会与演讲,合作单位包括英国牛津大学历史学系、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德国慕尼黑大学哲学系、波兰克拉克雅捷隆大学东方研究所[8]、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及北京中央美术学院[9]等等。2019至雅捷隆大学主讲〈中国艺术史及其全球化(六场讲座主题:“中国城市:北京城”、“中国园林:苏州园林”、“中国建筑:南京宝塔”、“中国绘画:山水画”、“中国雕塑:石窟佛像”、“中国工艺:青花瓷”)〉。[10] 曾担任《辅仁历史学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执行编辑,台北艺术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报》期刊论文、科技部专题研究计划及各类奖学金等审查委员,任台湾艺术史研究学会和历史研究协会委员。

奖学金与获奖纪录

[编辑]
  • 1990 – 1995             荣获德国 “Friedrich-Naumann-Stiftung” 基金会硕士生奖学金
  • 1996 – 1999             荣获德国 “Heinrich-Boll-Stiftung” 基金会博士生奖学金
  • 2000 – 2001             荣获“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欧洲地区博士生奖学金
  • 2003                         荣获德国联邦政府最高学术研究机构 “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DFG﹕German Research Foundation,德国研究基金会)学术专书出版奖[11]
  • 2003                         科技部补助出席国际学术会议
  • 2007 – 2008             “论德式都市规划经日治政府对台北城官厅集中区与总督府的影响”科技部专题研究计划
  • 2006 – 2009, 2013     五次荣获辅仁大学“教师及研究人员研究成果奖励”
  • 2010 – 2011             “多方观照:近代早期欧洲与东亚在视觉、物质文化上的交会互动 — 十七、十八世纪德国中式园林之再造(I)”科技部专题研究计划[12]
  • 2011 – 2012             “多方观照:近代早期欧洲与东亚在视觉、物质文化上的交会互动 — 以沃利兹园林(Worlitz,1770-1813)为例,论十八世纪下半期德国东部中式园林之再造(II)”科技部专题研究计划
  • 2016 – 2018             “十八世纪普鲁士(Preußen) 波兹坦(Potsdam)无愁苑(Sanssouci)中国风园林之建造”科技部专题研究计划
  • 2017                         荣获辅仁大学专书著作奖励学术研究奖
  • 2018 – 2021             “十七、十八世纪欧洲机械图像中之美丽乌托邦及中西交流(I)”科技部专题研究计划
  • 2019 – 2021             “以易经二元图为例,论十七、十八世纪中西科学图像之交流(II)”科技部专题研究计划
  • 2020 – 2021             “由易经二元图像,论十七、十八世纪中西科学与艺术之交流(III)”科技部专题研究计划[13]

学术出版

[编辑]

专书

[编辑]

专书论文

[编辑]
  • Studentenprotest und Repression in China, April bis Juli 1989, in Ruth Cremerius, Doris Fischer and Peter Schier, eds. Hamburg: Institut für Asienkunde, Mitteilungen des Instituts für Asienkunde Hamburg, No. 186, 1990.
  • “Das Porträt von 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 in Athanasius Kirchers ‘China illustrata’ ” in: Roman Malek ed., Western learning and Christianity in China - The Contribution and Impact of 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 S. J.(1592-1666)vol. 2, Germany: Monumenta Serica, Vol.Ⅱ, 1998.
  • 〈十七、十八世纪欧洲龙与中国龙之交遇〉,《辅仁大学历史学系成立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辅仁大学历史学系,2003年。
  • 〈十七、十八世纪中国自然图像对欧洲艺术、庭园规划与城市景观之影响〉,《以汉学为中西文化之桥梁:华裔学志汉学研究中心专题演讲选集》,台北县新庄市:辅仁大学出版社,2010年。
  • “Ostasiatische Kunst, China und Europa“, Enzyklopädie der Neuzeit (1450-1850), Band 9, Germany:Stuttgart: J.B. Metzler Verlag, 2011.
  •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style gardens in 18th century German by using the garden of Wörlitz (1764-1813) and the Chinese garden of Oranienbaum (1793-1797) as examples”, in Face to Face. The transcendence of the arts in China and beyond –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II, 2 , Rui Oliveira Lopes ed., Lisbon: Artistic Studies Research Centre, Faculty of Fine Arts University of Lisbon, 2014.
  • 《天主教辅仁大学史稿》(天主教辅仁大学90年史稿编辑委员会委员合撰),新北市新庄:辅大书坊,2015。

期刊论文

[编辑]

学术演讲

[编辑]
  • 2021年12月11日,〈启蒙时代欧洲自然风景园林中之中国元素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国立故宫博物院主办,南部院区,专题演讲。
  • 2023年4月28日,〈欧洲艺术史之人文精髓—论梵蒂冈宗座图书馆收藏〉,国立故宫博物院主办,北部院区,专题演讲。
  • 2024年2月6日,〈莱布尼兹与易经〉(Leibniz und das I Ging),柏林洪堡大学(Humboldt University Berlin), “Matters of Activity”, Cluster of Excellence,专题演讲。
  • 2024年2月13日,〈中国与欧洲艺术收藏中创新概念之发展史〉(Die Entwicklungsgeschichte der Innovativer Konzepte in der Kunstsammlungen von China und Europa),柏林理工大学中国科技文化中心(Center for Cultural Studie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erlin),人文学院I:人文与教育科学(Faculty I – Humanities and Educational Sciences),专题演讲。
  • 2024年6月18日,〈青花瓷与欧洲工业革命的前奏曲〉(Blue-and-White Porcelain and Prelude to the European Industrial Revolution),赛夫尔国家陶瓷博物馆(Sèvres - Musée National de la Céramique),专题演讲。[20]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張省卿 - 天主教輔仁大學 歷史學系. History.fju.edu.tw. [2018-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2). 张桂铭. 我蠻喜歡德國的,到現在都是如此. 史家周刊 Historian. 2011-10-12 [2018-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9). 張省卿. 天主教辅仁大学博物馆学研究所. [2020-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8). 
  2. ^ 潘家庆编. 報紙專文選輯 (PDF). 《新闻学研究》. 1990春, (42): 312 [2018-10-2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4-25). 
  3. ^ 張省卿報章評論. Academia. [2018-11-12]. 
  4. ^ Prof. Dr. Sheng-Ching Chang. Matters of Activity. Image Space Material, 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 [2024-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7) (英语). 
  5. ^ Wissenschaftliche MitarbeiterInnen. Center for Cultural Studie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erlin. [2024-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7). 
  6. ^ 戴郁文. 第八屆文化交流史「跨越文化:生活、工作及語言」國際學術研討會紀要. 《明清研究通讯》 (第三十四期). 2012-12-15 [2018-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9). 
  7. ^ 輔仁大學歷史系學術活動. History.fju.edu.tw. [2018-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5). 
  8. ^ 國圖與波蘭亞捷隆大學合作設立波蘭第一個「臺灣漢學資源中心」. 国家图书馆. 2016-05-06 [2018-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9). Sinological Studies in Central Europe. Institute of Oriental Studies of the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2016-05-05 [2018-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9). Barbara Hoster and Dirk Kuhlmann. Venturing into Magnum Cathay. China Heritage Quarterly (20)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2009-12 [2018-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4). 
  9. ^ 黄小峰. 第三十四届世界艺术史大会第十二分会场“园林与庭院”. 雅昌艺术网. 2016-08-30 [2018-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9). 国际艺术史学会(CIHA). 第三十四届世界艺术史大会. [2018-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9). 
  10. ^ Jagiellońskie okno na Chiny/Jagiellonian Window to China 2019. SINOLOGY - INSTITUTE OF ORIENTAL STUDIES.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11. ^ DFG-Verfahren - Publikationsbeihilfen. DFG-Verfahren. 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 (DFG). [2018-10-29]. 
  12. ^ 杨念群主编. “多方观照:近代早期欧洲与东亚在视觉、物质文化上的交会互动”项目 (PDF). 《清史研究国际通讯》. 2011-12, 1 (1): 9 [2018-10-2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0-29). 
  13. ^ 張省卿 - 獲獎紀錄. Researchinfo.fju.edu.tw. [2018-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9). 
  14. ^ Natur und Landschaft. Books.google.com.tw. [2018-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9). 
  15. ^ 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臺北城官廳集中區之影響. Books.google.com.tw. [2018-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9). 
  16. ^ 東方啟蒙西方. Books.google.com.tw. [2018-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9). 《東方啟蒙西方 — 十八世紀德國沃里茲(Wörlitz)自然風景園林之中國元素》- 輔大書坊. Press.fju.edu.tw. [2018-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5). 與書有約品讀會-論中西方園林的交會. Facebook.com. [2018-10-26]. 
  17. ^ 存档副本. [2022-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2). 
  18. ^ 李贞德. 超越父系家族的藩籬 — 台灣地區「中國婦女史研究」(1945-1995) (PDF). 《新史学》. 1996.06, 7 (2): 150 [2018-10-2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0-29). 
  19. ^ 热带北极熊. 林麗江教授藝術史研究課程大綱与書目. Douban.com. 2010-03-13 [2018-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30). 郭惠宜、吴奕芳. 從圖像學解讀拉圖爾之〈彈四絃琴的人〉 (PDF). 《弘光人文社会学报》. 2007.05, (6): 211 [2018-10-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7-20). 
  20. ^ CONVERSATIONS CÉRAMIQUES EN LIGNE – 1ER SEMESTRE 202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ociété des Amis du musée national de Céramique. [2024-06-25]; Blue-and-White Porcelain and the Prelude of the European Industrial Revolu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stagram - Amis du Musée National de la Céramique, [2024-06-25].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