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澳洲/精選圖片
精選圖片
烏魯汝(意為「土地之母」),又被稱為艾爾斯岩,位於澳大利亞北領地的南部,是在澳大利亞中部形成的一個大型砂岩岩層。烏魯汝位於離它最近的大鎮愛麗絲泉南部的335公里處(208英里),連接兩地的公路長450公里(280英里)。卡塔曲塔和烏魯汝是卡塔曲塔國家公園的兩個主要特色。烏魯汝是阿男姑人(該地區的澳大利亞原住民)的聖地。這片區域有豐富的泉水,水潭,岩石洞穴和岩畫。烏魯汝被列為世界遺產。
Photo credit: Leonard G.黃金海岸(Gold Coast),是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太平洋沿岸城市,人口52.7萬(2007年),北與府城布里斯本相鄰,南與新南威爾斯州堤維德岬(Tweed Heads)接壤。座落於本市的邦德大學為昆士蘭州唯一的私立大學;且有一設於黃金海岸的分校為公立格里菲斯大學之最大校區。
對於澳洲國內外的人而言,黃金海岸永遠充滿了想像,不僅新移民和觀光客喜愛黃金海岸的濱海風光和山林景觀,甚至富有的退休者、投資客和商界人士也認為黃金海岸奔放的色彩十足迷人。本市如今是澳洲第六大城和國際著名的觀光都市;文化創意產業、漁業、都市規劃、資訊建設、賽車、水上運動和生物科技方面在全球引領風騷。其市中心的Q1大廈(Q1 Building)曾是世界上最高的純住宅大廈(直到2011年),高達322.5米(1,058英尺)。
Photo credit: Gaz班·奇夫利(英語:Ben Chifley),全名約瑟夫·班納迪克特·奇夫利(英語:Joseph Benedict Chifley,1885年9月22日-1951年6月13日)是澳大利亞政治家,1945年至1949年擔任第16任澳大利亞總理,是對澳大利亞影響最大的總理之一。他領導的工黨政府以激進改革著稱,在1946年至1949年之間頒佈了229部法令,當時創下立法最多的紀錄。
奇夫利政府的重要政績包括:澳大利亞的戰後移民體系、設立分別的澳大利亞公民籍、大型水電灌溉綜合工程雪山山脈計劃、將澳洲航空國有化並設立國有的跨澳航空公司、改革社會保障、建立聯邦就業服務、聯邦開始向各州撥款建造公屋、設立大學委員會擴大高等教育、設立藥品福利計劃及免費醫院治療、改革並擴大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設立社會康復服務、建立澳洲安全情報組織、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等。
奇夫利政府任內主導了澳大利亞歷史上少數成功的修改憲法全民公決,將一系列關於社會保障和服務的立法權賦予聯邦政府。
Photo updated by: Anetode悉尼港灣大橋(Sydney Harbour Bridge)是澳洲悉尼的一座主要橋樑,橫跨悉尼港連接悉尼商業中心區與北岸。這座引人注目的橋樑與附近的悉尼歌劇院構成了悉尼最知名的景色之一。因為悉尼港灣大橋的外表,所以獲得「衣架」這個外號。截至1967年,悉尼港灣大橋仍是悉尼市最高的建築。
悉尼港灣大橋在新南威爾斯州公共工程處工程師約翰·布拉德菲爾德(John Bradfield)的指揮下,橋樑設計由英國米德爾斯伯勒的都門朗建築公司所建造,並於1932年完工。悉尼港灣大橋最高處高於海平面134公尺,同時也是世界上第5長的拱橋。根據健力士世界紀錄,它也是世界上最高的鋼鐵拱橋,並曾是全球最寬的長跨距橋樑,直至2012年被加拿大大溫哥華地區的第二代曼港橋取代為止。
Photo credit: Diliff藍湖(英語:Blue Lake)是位於南澳洲芒特甘比爾(Mount Gambier)一座死火山低平火山口的一個火山湖。在芒特甘比爾上共有四個火山湖,其中兩個(羊腿湖、棕湖)已經在過去三、四十年間逐漸乾涸,而藍湖正是僅存的兩個湖其中之一。
藍湖是單融溫湖(Monomictic Lake),意思是說這座湖的湖水在整年中的大部分時間裏因為溫度不同而分層,層與層之間不互相混和;直到冬天降臨,湖面的溫度降低到與湖底大致相同,溫度層被破壞後,湖水從上到下混成一片,不分彼此。
對於這座死火山的最近一次爆發年代,有兩種不同的定年數據:分別是兩萬八千年前。如果後者是正確的,那麼這可能是澳洲大陸最近的一次火山活動。
藍湖的平均湖水深度是 72 公尺,部分地區可深達 75 公尺(這是一個火口湖,所以底部是平坦的)。火山口的長寬是 1200 公尺與 824 公尺,湖的長寬則是 1087 公尺與 657 公尺。湖水的高度大約比干比爾市的主要街道高出 30 公尺,每年大約供應了附近人口 35 億升的飲用水(湖的總水量約 360 億升)。
Photo credit: Aaron Allen南澳美術館(Art Gallery of South Australia,縮寫:AGSA)是一座坐落於澳大利亞南澳大利亞州阿德萊德北臺地的美術館,為南澳大利亞州最重要的美術館之一,亦是繼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後,澳大利亞第二大美術館,有逾35,000件藝術藏品。1967年取現名。
南澳美術館始建於1881年,由阿爾伯特·維克托親王和喬治親王(即後來的英王喬治五世)在公共圖書館的兩個房間里開設。現在的建築建於1900年,1936年和1962年兩度擴建。該館靠近南澳州立圖書館、南澳大利亞博物館和阿德萊德大學,每年都會舉行展覽會,並且向周圍的美術館提供巡迴展出品。
Photo credit: K. Lindstrom悉尼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是澳洲的公立大學。悉尼大學是全澳和整個大洋洲第一所大學,創立於1850年,位於新南威爾士州的首府悉尼。2014年時,悉尼大學有52,789在校學生。
悉尼大學歷史上培養了一系列的重要人物,包括七位澳洲總理、23位最高法院法官、聯合國大會主席、國際法院院長、世界銀行總裁、七位諾貝爾獎或克拉福德獎得主等,並有100名學生獲得羅德獎學金。
悉大主校區位於悉尼內城區,市中心西南,其哥德式的主樓和其它歷史建築是重要的文物遺產。160年後,現在學校已有多個校區,其中多數集中在悉尼,此外學校在澳大利亞全國各處以及國外擁有其他教研設施。悉大是澳洲八大名校的成員,在澳洲被歸為6所砂岩學府之一。悉尼大學同時是環太平洋大學聯盟與亞太國際貿易教育暨研究聯盟的成員。
Photo credit: KittySaturn阿德萊得(Adelaide),是澳大利亞聯邦南澳州的首府、商業和文化中心,是南澳第一大城,澳洲第五大城,人口逾120萬。阿德萊得是一座印度洋沿岸的港口城市,位於阿德萊得平原上,弗勒里厄半島以北,聖文森特灣以東9.6公里處。是一個轄域修長的城市,從海濱到山丘寬約20公里,長約90公里。
阿德萊得是以威廉四世的王后阿德萊得(Adelaide of Saxe-Meiningen)命名的,它建城於1836年,計劃作為當時在澳洲唯一可以自由殖民的英國領土的州府。威廉·萊特上校是阿德萊得的建城者之一,他設計了這座城市,將它建立在托倫斯河(River Torrens)附近。萊特受威廉·佩恩和田園城市運動的影響,所設計的城市呈棋盤狀,建築區之間有寬敞的大街和公共廣場,城市周圍有公園環繞。阿德萊得素以宗教自由、政治開明和市民自由著稱,直到1970年代阿德萊得仍是一個清教城市。1970年代的一系列改革重新恢復了過去的文化。今天的阿德雷得以其許多節日、葡萄酒、藝術和體育競賽著稱,有許多政府和金融機構及南澳州最大的中心商務區。許多這些機關位於市中心的北台地。
Photo credit: Maggas曼利海灘(Manly Beach)是澳洲新南威爾士州悉尼北部海灘其中一個。由北向南可以劃分為三個區域,皇后崖(Queenscliff)、北斯丹恩(North Steyne)和南斯丹恩(South Steyne)。
這個由亞瑟·菲利浦(Authur Phillip)上校命名的海灘,名稱與當地土著有關。菲利浦上校是這樣說的:「土著人民的自信以及他們充滿男子氣概的行為讓我想到了為這個地方取名為曼利灣。」
從曼利海灘沿着海岸小道步行就能到達仙女亭(Fairy Bower)和雪萊海灘(Shelley Beach)。鎮上有商店、餐館、夜店以及酒吧。曼利當地政府在南斯丹恩一整年都有安排救生員,每年10月至4月在北斯丹恩和皇后崖也有安排救生員。志願者救生員們也會在每年的10月至5月的周末和公眾假期在海灘上巡查。
Photo credit: Petesmiles第二十七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2000年9月15日至10月1日在澳洲悉尼舉行,此乃奧運史上,繼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後第二次由澳洲舉辦之奧運會,亦為南半球所舉辦的第二次奧運會,全球199個國家和地區的11000多名運動員參加了28個大項、300個小項的角逐。該屆奧運會主題曲為澳洲女歌手Tina Arena主唱的「The Flame」。本屆奧運會中獲得獎牌數最多的五個代表團分別是美國、俄羅斯、中國、澳洲和德國。
Photo credit: Robert A. Whiteh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