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末世戰士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末世戰士
The Postman
電影海報
基本資料
導演奇雲·高士拿
監製
劇本
原著末日郵差英語The Postman
大衛·布林作品
主演
配樂占士·紐頓·侯活
攝影史蒂芬·F·溫頓英語Stephen F. Windon
剪接彼得·鮑伊英語Peter Boyle (film editor)
製片商Tig Productions
片長177分鐘[1]
產地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
  • 1997年12月25日 (1997-12-25)(美國)
  • 1998年2月14日 (1998-02-14)(臺灣[2]
發行商華納兄弟影業
預算8000萬美元[3][4]
票房1762萬美元(僅限美國)[3]
各地片名
中國大陸郵差
香港末世戰士
臺灣2013終極神差[2]

末世戰士》(英語:The Postman)是一部1997年美國劇情片奇雲·高士拿身兼導演、監製和主演。本片改編自大衛·布林的1985年科幻小說《末日郵差英語The Postman》,劇本先後由艾瑞克·羅斯布萊恩·海格蘭執筆。其他演員包含威爾·派頓英語Will Patton勞倫斯·泰德英語Larenz Tate奧利維婭·威廉斯占士·羅素英語James Russo湯姆·佩蒂等人。本片設定在2013年,美國已因戰亂而四分五裂,在一片後末日的景象中,高士拿飾演的流浪演員在陰錯陽差下成為郵差,並逐漸變成美國重建的希望象徵。

監製史蒂夫·蒂施英語Steve Tisch在1985年便鎖定了該年出版的原著小說,並與《阿甘正傳》編劇羅斯合作,但在接下來的幾年未能覓得導演和主演,最後由高士拿擔下,劇本也由海格蘭改寫。本片是高士拿繼《與狼共舞》後第二次執導電影。主體拍攝於1997年春季至夏季進行,劇組前往亞利桑那州俄勒岡州華盛頓州的一些地點取景。在後期製作中,劇組藉助接景綠幕技術來得到想呈現的畫面。本片的製作成本為8000萬美元。

本片由華納兄弟出品,於1997年12月25日聖誕節檔期在美國上映。本片遭到多數影評人給予負評,影評人大多批評高士拿過度自負的導演表現以及老套做作的情節,不過認可本片的拍攝品質。本片在票房方面也失利,全美票房僅1762萬美元[3],被視為票房炸彈[5]。本片在該年度的金草莓獎拿下包含最差電影在內的五個最差獎項,是該屆最大輸家。

劇情

[編輯]

設定

[編輯]

本片設定在一個後末日的世界,時間是2013年。主角是一名流浪演員,姓名不詳,他帶着一頭驢子比爾(Bill)到處流浪,在村莊表演莎士比亞劇作以維生。美國和其政府已在主角小時候因戰爭而瓦解,核武器破壞大地和氣候,倖存的人們各自組成村落。一些民兵組織紛紛出現,其中勢力最大的是已故勵志演講人納森·何恩(Nathan Holn)成立的何恩黨,該黨遵循何恩的八條教義,成員都烙上「8」的標記。何恩黨平時向村莊徵收資源和男丁,並犯下種族主義的暴力行為,最高領導者由決鬥來決定,現在的首領是主張弱肉強食的伯利恆將軍。

故事大綱

[編輯]

在一座鎮上表演時,主角不巧遇到來徵兵的何恩黨,被強行抓去成為他們的一員,失去了私人物品和驢子。伯利恆也熟悉莎士比亞作品,對主角另眼看待,但認為他太懦弱而成不了戰士。主角趁着出任務的時候跳到河裏逃亡,希望能逃往傳聞中的天堂——聖羅斯鎮(St. Rose)。他在一輛廢棄的車裏棲身,車裏有一具已成白骨的郵差屍體和一堆信,主角起心動念,決定充當郵差來騙吃騙住。

主角前往松景鎮(Pineview),謊稱自己是美國政府派出的郵差,雖然不被警長信任,他仍成功送達了一封信。主角受到鎮民的歡迎及款待,在眾人詢問下,主角又編出美國政府已重建的虛假消息,聲稱總統是緬因州人理查·史塔基(Richard Starkey)[註 1]。女鎮民愛碧因為丈夫不孕,為了懷上孩子而與主角發生一夜情。鎮上的黑人少年福特·林肯深受鼓舞並自薦成為郵差,主角只好裝模作樣地授權福特,讓他成為正式信差,並將鎮上的郵局交給他。

隔天主角被警長趕走,沿途繼續收信和送信,沒多久伯利恆來到松景鎮,下令將掛着美國國旗的郵局燒毀,還在殺了愛碧的丈夫後將她擄走。之後,主角和伯利恆的人馬正好在同一個小鎮相逢,但伯利恆沒有認出主角。小部分鎮民受到主角說詞鼓舞而拒絕讓何恩黨進入,伯利恆下令屠城,主角與愛碧奪槍逃亡,槍戰中主角中彈受傷。兩人在山裏度過一段時日,愛碧懷着主角的孩子,但兩人之間並沒有顯現出愛情。

下山後,主角發現福特成立了送信中心,有許多年輕信差加入,且自己已被宣揚為傳奇人物「郵差」(the postman)。信差們廣傳美國政府已重建的消息,一些地區的人民受到鼓舞,開始表現出對何恩黨的反抗,伯利恆於是下令搜捕「郵差」。主角和一群年輕信差成功伏擊何恩黨,但福特自作主張的宣戰式行為激怒了伯利恆,伯利恆開始濫殺信差和村民,迫使主角解散送信中心以避免無辜人們犧牲,福特自願將主角的投降信帶給伯利恆。但伯利恆意識到「郵差」已成為一種精神象徵,除非將所有信差剷除,否則反抗不會結束,於是他將福特暫時押為人質。

主角、愛碧與三名年輕信差逃到大橋鎮(Bridge City),市長願意庇護他們,並讓主角坐纜車到他處召集反抗何恩黨的人們。離去前,主角與愛碧互訴衷情,愛碧坦承太晚察覺自己已愛上主角。最終,主角帶領着一支志願軍,與伯利恆帶領的何恩黨對峙。伯利恆自認了解主角的弱點,用福特的生命來威脅主角。為了避免犧牲,主角要求執行何恩黨的決鬥規則,與伯利恆爭奪領導權,並當眾露出何恩黨的烙印,所有人都大吃一驚。伯利恆沒有拒絕餘地,兩人便在兩軍中央肉搏,最後由主角勝利。主角宣佈了新的規矩,主張和平與重建美國,並阻止福特射殺伯利恆。伯利恆反過來試圖偷襲主角,與伯利恆有仇的副手蓋狄上校將他射殺。事情結束後,主角與愛碧重逢,並見到了自己剛誕生的女兒,名叫「希望」(Hope)。

時間跳轉至2043年的聖羅斯,主角於該年辭世並被以銅像紀念,他的女兒向眾人發表演說。新的美國已經建立起來,主角的事蹟為人們所紀念。

角色

[編輯]
奇雲·高士拿(攝於2016年)身兼本片的導演、監製及主演
奧利維婭·威廉斯(攝於2014年)擔任本片女主角,是她的電影處女秀[7]

其他還有:雷克斯·林英語Rex Linn飾演梅瑟(Mercer)、蕭恩·哈特西飾演比利(Billy)、雷恩·赫斯特英語Ryan Hurst飾演艾迪(Eddie)、泰·歐尼爾英語Ty O'Neal飾演德魯(Drew)、裘德·埃雷拉英語Jude Herrera飾演一名信差、莉莉·高士拿(Lily Costner)[註 2]飾演莉莉·瑪西(Lily March)[10]

製作過程

[編輯]

發展

[編輯]
監製史蒂夫·蒂施英語Steve Tisch(左,攝於2018年)與原著作者大衛·布林(右,攝於2005年)

1985年秋天,監製史蒂夫·蒂施英語Steve Tisch買下了大衛·布林小說《末日郵差英語The Postman》的電影改編權[11]。布林回憶道,當時小說剛出版幾個月,他在經理人的催促下便售出了改編權[12]。改編電影在華納兄弟旗下籌備,蒂施與溫蒂·芬納曼英語Wendy Finerman擔任監製,艾瑞克·羅斯執筆劇本。這三人不久後促成了1994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得主《阿甘正傳》。[13]在接下來的幾年,曾有幾位明星有興趣出演改編電影,包含湯·漢斯米高·基頓羅賓·威廉斯,而導演人選則有揚·德邦特巴瑞·李文森李察·當奴朗·侯活,但最後都沒有結果[13]。布林認為,眾演員和導演拒絕本片是因為羅斯寫的劇本太糟糕,經過多次重寫後也沒有改善,他亦稱該劇本背離原著精神[12]。羅斯之後退出了企劃[13],劇本在1995年的時候已由布萊恩·海格蘭重寫[14][15]。羅斯稱他原本的劇本是一部帶有諷刺元素的電影,羅斯的經理人朗·馬迪吉安(Ron Mardigian)則稱,原劇本有着傳統西部片的架構,僅僅描寫善惡對決好人勝的劇情而沒有後來加入的愛國主義描寫,且片長只有2小時而不是3小時[13]

最後,華納兄弟時任董事長特里·塞梅爾決定將改編電影交付給奇雲·高士拿,高士拿答應接下[13]。正好布林的妻子此前在看《幻夢成真》時,就認為高士拿很適合演《末日郵差》的主角[12]。1996年6月,宣佈高士拿將擔任主演,高士拿的製片公司Tig Productions同時也與華納兄弟續約至1998年結束[16]。高士拿、高士拿的合作夥伴吉姆·威爾森英語Jim Wilson (producer)與蒂施一同擔任監製,導演則尚未確定[16]。1996年8月底,高士拿確認將同時擔任導演,本片是他繼《與狼共舞》後第二次執導電影[17]。高士拿請海格蘭編寫新的劇本[12]

華納兄弟賦予高士拿相當大的主導權,同時他也已身兼導演、主演和監製三個重要職位[13]。在高士拿接管改編電影後,華納兄弟為本片亮起綠燈[11]。據稱高士拿為了製作本片,將主演《空軍一號》的機會交給夏里遜·福[18],並且推遲HBO電視劇《肯塔基循環英語The Kentucky Cycle》的製作[19]。選角方面,高士拿在拍《我控訴英語No Way Out (1987 film)》時非常欣賞共戲演員威爾·派頓英語Will Patton,此次便邀請對方來飾演反派伯利恆將軍[7]。對於女主角愛碧,高士拿與威爾森認為她堅強獨立、不感情用事,但仍會在戀愛上流露深情,整體上和等人來救的常見動作片女主角很不一樣[7]。他們在看過眾多女演員後選上電影界新人奧利維婭·威廉斯,她此前有過演舞台劇的經驗,但演出電影是頭一遭[7]。大橋鎮鎮長由搖滾歌手湯姆·佩蒂客串飾演,因為高士拿想要讓電影觀眾看到新面孔但又覺得面熟[7]

拍攝

[編輯]
華盛頓州梅塔蘭瀑布鎮英語Metaline Falls, Washington邊界大壩英語Boundary Dam一景

本片的主體拍攝於1997年3月10日開始[20],在該年春天和夏天完成拍攝[21]。本片的攝影指導由史蒂芬·F·溫頓英語Stephen F. Windon擔任,他此前曾為高士拿監製的電影《復活島英語Rapa-Nui (film)》(1994年)掌鏡[22]。本片採用2.35:1的影像長寬比進行拍攝,比當時標準的1.85:1更寬,原因是溫頓與高士拿想要呈現史詩感[21]。本片約有九成的畫面是外景拍攝,並有很多廣闊的外景鏡頭[21]。主要取景地由南往北分別是亞利桑那州圖森俄勒岡州本德華盛頓州梅塔蘭瀑布鎮英語Metaline Falls, Washington[21],主角的旅程即是照這個順序[23]。根據計劃,本片先在圖森拍攝約三週,4月初前往俄勒岡州中部拍攝八週,最後在華盛頓州拍攝八週[20]

劇組於1997年1月開始搭景,在圖森一帶耗資100萬美元[20]。在亞利桑那州,劇組於圖森和綠谷等地取景,為當地創造大量工作機會,劇組僱用244位當地人員和800位臨時演員[24]。本片的開場位在一座大旱湖[註 3],劇組在圖森的一處沙石場取景,並建造了船塢殘骸的佈景[25]。4月至5月時,劇組前往俄勒岡州拍片,在本德創造了600萬美元的產值[26]。劇組也在該州的史密斯岩州立公園英語Smith Rock State Park克魯克特河國家草原英語Crooked River National Grassland奧喬科國家森林拍攝[10]。5月至7月,劇組到人口僅有230人的梅塔蘭瀑布鎮拍攝,在當地投入700萬美元[26],但有居民受拍攝所擾[27]。大橋鎮拍攝於該鎮的邊界大壩英語Boundary Dam[28]。劇組在壩面建造了大橋鎮的佈景,過程經過當局的許可及審核[29]。在主體拍攝的最後幾週,劇組回到洛杉磯拍攝綠幕[25]

伯利恆將軍的大本營在圖森的一處露天採礦場英語Open-pit mining拍攝[30]。對劇組來說,該處是非常大的佈景,有1.5英里(2.4公里)那麼廣,深度則超過1,200英尺(370米)[31]。大本營的夜間戲是溫頓當時做過最大的,他用上了25架6千瓦聚束燈來為畫面整體打光[31]。在該橋段中,伯利恆的手下從河中心的浮動船塢英語Floating dock (jetty)將電影投影在岩壁上[註 4],由於劇組沒辦法清楚拍出所播放電影的畫面,所以最後是由電腦特效團隊用數碼接景手法加上[31]

電影的畫面色調反映主角的心境,前半段在圖森時是以藍色為主的陰冷色調,到了俄勒岡州之後畫面開始變得豐富美麗,有了更多色彩和溫度[32]。溫頓在拍攝動人場面時會增加攝影機的拍攝速度,例如主角從農場小男孩手中接過信的重要鏡頭,拍攝時是從平常每秒24幀增加至110幀[33]。以一般速度播放這些幀即營造出慢動作的效果,溫頓稱這麼一來觀眾可以清晰地感受而不覺得模糊,並有着夢幻的感覺[34]

特效與後製

[編輯]

大衛·尼格隆(David Negron)擔任本片的視覺效果總監英語Visual effects supervisor,該職原本是由翠西亞·艾許福德(Tricia Ashford)負責,她在主體拍攝快結束時退出,原因是與高士拿溝通不好[35]。尼格隆原本負責本片的分鏡,期間也會向高士拿解釋要怎麼實現場景中的特效[25]。本片使用較為低調和寫實風格的特效,主要是藉由接景將現實場景轉換成製作團隊想呈現的末日後景象[36]。例如本片的開場位在一座大旱湖,劇組的取景地並沒有完全符合需求,於是尼格隆與特效公司Cinesite英語Cinesite合作,用數碼接景技術將高士拿身後的三齒蒿英語Artemisia tridentata從畫面中移除[25],並在背景中加入從加利福尼亞州拍來的山[37][25]。另一個例子是攝影指導史蒂芬·F·溫頓英語Stephen F. Windon覺得晴朗無雲會讓畫面很無聊,所以額外拍了兩百多個特別的雲景,讓後製團隊替換上去[38]。除了雲以外,下雨和下雪的場景也是後製團隊處理的對象[39][40]

本片的後期製作期只有不到3個月,因為華納兄弟把檔期定在12月聖誕節[36]。在艾許福德原本的規劃中,特效主要在後製階段完成,主體拍攝期間由特效攝影指導菲利浦·提米(Philipp Timme)拍攝大量素材,在後製時視情況使用[36]。採用這種做法是因為時間緊湊,若在電影拍完之前就開始處理特效,後製團隊只憑分鏡無法完全確定他們要如何着手[36]。然而此法不符常理或傳統,提米認為這可能就是艾許福德與高士拿不合的原因[25]。艾許福德退出以及主體拍攝收工後,尼格隆從零完成150個以上的特效鏡頭[36],他與提米根據艾許福德留下的註記,把已經拍好的素材用在適合的地方,過程頗為艱辛[25]

在開場橋段中,劇組讓獅子和驢子在綠幕前拍攝[41],後製中再加入背景[42]。本片也有幾場運用特效的動作戲,例如繩索橋的橋段。演員們實際在懸空的橋上演出[28],而主角跳到河裏的橋段則使用了特技和特效[43]。高士拿的替身演員穿着索具實際從橋上跳下,之後劇組再於綠幕前搭建一座假的吊橋讓高士拿「假跳」,最後後製團隊將拍下的畫面整合成該橋段[43]。主角在大橋鎮搭乘纜車的橋段也使用了類似的手法,劇組在水壩拍攝時,高士拿乘坐在直升機吊着的車廂裏而非真的纜車,而近距離鏡頭則是在綠幕前拍攝[44]

《末世戰士》長達177分鐘,比一般電影還要多出許多。該片在兩場試映英語Test screening中得到的迴響有如災難,華納兄弟高層勸高士拿刪減片長,但高士拿拒絕,並將該片比做《齊瓦哥醫生》(1965年,片長193分鐘)。[45][46]

配樂

[編輯]
末世戰士:電影原聲帶
占士·紐頓·侯活電影配樂
發行日期1997年12月23日
類型電影原聲帶
時長73:40
唱片公司華納唱片
占士·紐頓·侯活專輯年表
追魂交易
(1997年)
末世戰士:電影原聲帶
(1997年)
叛侶遊戲
(1998年)
占士·紐頓·侯活(攝於2008年)操刀本片的配樂

本片的配樂由占士·紐頓·侯活譜寫,此前他曾為高士拿主演的另一部電影《義海傾情英語Wyatt Earp (film)》作曲[47]原聲帶於1997年12月23日發行[48]

原聲帶曲目列表[48]
曲序曲目詞曲演出者時長
1.Main Titles占士·紐頓·侯活 2:21
2.Shelter in the Storm占士·紐頓·侯活 6:23
3.The Belly of the Beast占士·紐頓·侯活 6:49
4.General Bethlehem占士·紐頓·侯活 6:55
5.Abby Comes Calling占士·紐頓·侯活 10:50
6.The Restored United States占士·紐頓·侯活 6:44
7.The Postman占士·紐頓·侯活 9:50
8.Almost Home喬諾·曼森(Jono Manson)喬諾·曼森3:59
9.It Will Happen Naturally瑪麗亞·馬查多(Maria Machado)、喬諾·曼森喬諾·曼森2:18
10.The Next Big Thing喬諾·曼森、喬·佛蘿兒英語Joe Flood (musician)、傑佛瑞·巴爾(Jeffrey Barr)喬諾·曼森2:19
11.This Perfect World約翰·科因曼(John Coinman)、格倫·伯克(Glenn Burke)約翰·科因曼3:38
12.Once This Was The Promise Land約翰·科因曼約翰·科因曼2:06
13.I Miss My Radio約翰·科因曼、布萊爾·佛沃(Blair Forward)約翰·科因曼2:42
14.Come and Get Your Love英語Come and Get Your Love羅莉·維加斯英語Lolly Vegas約翰·科因曼3:07
15.You Didn't Have to Be So Nice英語You Didn't Have to Be So Nice約翰·賽巴斯汀英語John Sebastian史蒂夫·布恩英語Steve Boone艾米·格蘭特奇雲·高士拿3:39
總時長:73:40
其他電影中使用的非原創曲目[10]
詞曲:威廉·蓋瑞特(William Garrett) / 喬治亞·多賓斯英語瑪佛列特(Georgia Dobbins) / 布蘭恩·霍蘭德英語Brian Holland / 佛萊迪·戈曼英語Freddie Gorman / 羅拔·貝特曼英語Robert Bateman (songwriter)

上映

[編輯]

本片於1997年12月25日在美國院線上映[3],為聖誕節檔期電影之一。美國電影協會將本片分為R級,未滿17歲人士不得單獨觀賞[49],原因是本片包含暴力和少許性愛場面[50]

票房

[編輯]

本片的同週新片有《貓屎先生》、《危險關係》、《變種人》和《符碌先生英語Mr. Magoo (film)》等電影,前一週上映的《鐵達尼號》和《新鐵金剛之明日帝國》也還在熱映當中[51]。本片首週末在2207家電影院上映,收穫681萬美元的票房,排名第九[51]。《洛杉磯時報》認為該票房表現令人失望[52],《綜藝雜誌》則稱本片是該檔期票房失利最慘重的作品[53]。次週末,本片以353萬美元的票房排名第12,慘淡表現被媒體拿來與《鐵達尼號》的賣座表現做對比[54][4]。《紐約時報》等報道中稱,本片票房失敗的原因包含負面口碑散播以及行銷宣傳失利[4][13]

根據Box Office Mojo,本片的美國票房至落畫時一共為17,626,234美元[3]。本片的全球總票房不明確,The Numbers列出的數據是20,841,123美元,但沒有提供細節[55]。相較之下,本片的製片成本為8000萬美元,營銷宣傳估計花費3500萬美元[4]。本片因此被視為票房炸彈Filmsite.org英語Filmsite.org估計本片蝕本7000萬美元[註 5][5]

《末世戰士》全美週末票房表現(節錄)[56]
週次 上映院數 週末票房
(單位:美元
累積票房
(單位:美元)
週末名次 備註
1 2207 526萬 681萬 第9名 聖誕節週末
2 2107 353萬 1432萬 第12名
3 1722 112萬 1651萬 第18名

迴響

[編輯]

影評

[編輯]
專業評分
綜合得分
來源評分
Metacritic29/100[57]
爛番茄12/100[49]
評論得分
來源評分
奧斯汀紀事2/5顆星[6]
芝加哥太陽報1.5/4顆星[58]
芝加哥論壇報1.5/4顆星[59]
帝國雜誌2/5顆星[60]
今日美國1.5/4顆星[61]

《末世戰士》獲得多數影評人的負面評價。根據匯總媒體網站爛番茄匯總的41篇評論文章,12%的評論家給予該作正面評價,平均分數為4.20分(滿分10分)。該網站總結的評論家共識是「奇雲·高士拿自導自演的《末世戰士》是他企圖自我造神之下的龐大失策,若非這部片太把自己當一回事,觀眾本可享受一齣單純傻笨的好戲。」[註 6][49]Metacritic網站上,本片得到「負面評論為主」的綜合評分,獲得了29/100分(14位影評人)[57]。據美國CinemaScore所進行的調查,觀眾的平均評價於A+至F間落於「B-」[62]

影片人發現本片的風格和預期有所出入。《洛杉磯時報》影評肯尼斯·圖蘭英語Kenneth Turan認為觀眾預期看到《未來水世界》的陸地版,但本片脫離後末日憂鬱氛圍後露出傻蠢的一面,可說是煞有其事的大雜燴,好比讓法蘭克·卡普拉來導演《開路先鋒[63]。《芝加哥太陽報》的羅渣·埃伯特指出本片結合了《與狼共舞》和《未來水世界》的核心題材,結果卻拍得像是西部片[58],《綜藝雜誌》的陶德·麥卡錫等也認為本片比較像西部片[64][60]。對於本片的主旨,《紐約時報》的史蒂芬·霍登英語Stephen Holden認為本片充斥國族主義,令人不適[65]。麥卡錫認為本片藉由後末日光景鼓吹對美國基本價值的復興,但又給人一種叛逆和反建制的感覺,可能導致觀眾反應兩極[64]

本片在劇情和場景安排上遭到批評,許多負評指向了高士拿的自負表現[65][63][66],片長過長也被視為問題[58][60][67]。霍登批評本片是貨真價實的糟糕史詩片,充斥陳腔濫調和做作的情緒化氛圍,並認為高士拿自賣自誇到無恥的程度[65]。《Time Out》編輯批評本片缺少細節解釋,故事也不流暢[68]。《奧斯汀紀事》影評羅素·史密斯(Russell Smith)抱怨高士拿放任場景的感性程度,例子包含不必要的慢動作鏡頭、配樂過度渲染以及做作的台詞[6]。《今日美國》影評麥克·克拉克英語Mike Clark (critic)與圖蘭認為本片是高士拿虛榮心作祟的產物[61][63],圖蘭稱本片的整體風格和演員表現違背常理,顯示出讓一名電影明星(高士拿)自掌導演筒會出什麼差錯[63]。埃伯特覺得本片愚蠢且自命不凡,一些做作的橋段引人譏笑,不過整部片「有着善良的心地」(good-hearted)[58]。麥卡錫認為本片在講到重要主旨時未能控制力度而顯得笨拙自大,但認可高士拿在本片的表現[64]。也有影評人點出美國民眾對美國郵政署印象不佳,本片把英雄設定為郵差未必明智[60][66][59]

本片的製作品質及畫面吸引力得到影評人認可[63][64][63][67]。麥卡錫認為本片的旅程宏偉且振奮人心,畫面亦引人入勝,他將後者歸功於出色的取景地點、攝影指導史蒂芬·F·溫頓英語Stephen F. Windon、藝術指導艾達·蘭登英語Ida Random以及服裝設計約翰·布龍菲爾德(John Bloomfield)[64]。影評人對本片的配角陣容褒貶不一,新人奧利維婭·威廉斯的演出備受肯定[6][64]威爾·派頓英語Will Patton丹尼爾·馮·巴根英語Daniel von Bargen也得到好評[64],不過搖滾歌手湯姆·佩蒂的演出遭到詬病[63][59]

獎項

[編輯]

本片在該年度的金草莓獎入圍最差電影等五個獎項,最終全數拿下[69],是該屆最大輸家[70]

《末世戰士》獲獎與提名列表(按頒獎日期排序)
獎名/影展名 頒獎日期 獎項 入圍者 結果 來源
史汀克斯爛片獎英語Stinkers Bad Movie Awards 1998年英語1997 Stinkers Bad Movie Awards 最差電影 《2013終極神差》 提名 [71][72][73]
最差導演 奇雲·高士拿 提名
金膠捲獎 1998年3月21日 最佳真人電影音效剪接(配樂) 《2013終極神差》 提名 [74][75]
金草莓獎 1998年3月22日英語18th Golden Raspberry Awards 最差男主角英語Golden Raspberry Award for Worst Actor 奇雲·高士拿 獲獎 [70]
最差導演 奇雲·高士拿 獲獎
最差電影 《末世戰士》——奇雲·高士拿、史蒂夫·蒂施英語Steve Tisch吉姆·威爾森英語Jim Wilson (producer) 獲獎
最差劇本英語Golden Raspberry Award for Worst Screenplay 艾瑞克·羅斯布萊恩·海格蘭,改編自大衛·布林小說《末日郵差英語The Postman 獲獎
最差原創歌曲英語Golden Raspberry Award for Worst Original Song 片中所有歌曲 獲獎
土星獎 1998年6月10日英語24th Saturn Awards 最佳科幻電影 《末世戰士》 提名 [76][需要較佳來源]
最佳電影男配角 威爾·派頓英語Will Patton 提名
最佳電影男主角 奇雲·高士拿 提名
金草莓獎 2000年3月25日英語20th Golden Raspberry Awards 1990年代最差電影 《末世戰士》 提名 [77][78]

備註

[編輯]
  1. ^ 披頭四樂隊成員林格·斯塔的本名即是「Richard Starkey」[6]
  2. ^ 2.0 2.1 2.2 奇雲·高士拿與妻子辛蒂·席維亞(Cindy Silva)的子女[8]
  3. ^ 電影中將該地點設定為「猶他州鹽盤」(The Great Salt Flats of Utah)。
  4. ^ 投影的電影為《再造戰士》和《仙樂飄飄處處聞[10]
  5. ^ 相當於2023年的1.329億美元。
  6. ^ 原文:A massive miscalculation in self-mythologizing by director and star Kevin Costner, The Postman would make for a goofy good time if it weren't so fatally self-serious.

腳註

[編輯]
  1. ^ THE POSTMAN (15). British Board of Film Classification. 1998-01-16 [2013-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3) (英語). 
  2. ^ 2.0 2.1 《中華民國八十八年電影年鑑》 1999,第71頁.
  3. ^ 3.0 3.1 3.2 3.3 3.4 Box Office Mojo上《The Postman》的資料(英文)
  4. ^ 4.0 4.1 4.2 4.3 Weinraub, Bernard. 'Postman' Sinks; 'Titanic' Sails. The New York Times. 1998-01-05 [2024-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27) (美國英語). 
  5. ^ 5.0 5.1 Dirks, Tim. Greatest Box-Office Bombs, Disasters and Film Flops of All-Time. Filmsite.org英語Filmsite.org. AMC.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22). 
  6. ^ 6.0 6.1 6.2 6.3 Smith, Russell. Movie Review: The Postman. The Austin Chronicle. 1997-12-26 [2024-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06) (美國英語). 
  7. ^ 7.0 7.1 7.2 7.3 7.4 Casting. thepostman.com. Warner Bros. [1998-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1998-02-05) (英語). 
  8. ^ Oldenburg, Ann. Costner pushed the envelope in 3-hour-long 'The Postman'. Florida Today英語Florida Today. Gannett News Service. 1997-12-29 [2024-04-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27) –透過Newspaper.com (英語). 需付費查閱
  9. ^ Parish 2006,第264頁.
  10. ^ 10.0 10.1 10.2 10.3 《末世戰士》片尾名單
  11. ^ 11.0 11.1 Grove, Martin. 12 years for 'Postman' to make special delivery. The Hollywood Reporter. 1997-12-24 (美國英語).  Nexis Uni 3RN7-7HK0-006P-R0SY-00000-00
  12. ^ 12.0 12.1 12.2 12.3 Brin, David. The Postman: the Movie. Worlds of David Brin. DavidBrin.com. December 1998 [2010-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08) (美國英語).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Welkos, Robert W. It Wasn't Rain, Sleet, Snow or Dark of Night. Los Angeles Times. 1998-01-13 [2024-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11) (美國英語). 
  14. ^ Galloway, Stephen. Finerman Prods. bolsters prod'n. The Hollywood Reporter. 1995-05-05 (美國英語).  Nexis Uni 3SJF-BXG0-006P-R26H-00000-00
  15. ^ Galloway, Stephen. Correction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1995-05-08 (美國英語).  Nexis Uni 3SJF-BXD0-006P-R24M-00000-00
  16. ^ 16.0 16.1 Galloway, Stephen. Costner delivers 'Postman' deal. The Hollywood Reporter. 1996-06-10 (美國英語).  Nexis Uni 3SJF-BH90-006P-R4W8-00000-00
  17. ^ Fleming, Mike. Red Letter Day For Costner. New York Daily News. 1996-08-25 [202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09) –透過Newspapers.com (美國英語). 需付費查閱
  18. ^ Meyer, Joshua. Kevin Costner Insisted On Harrison Ford's Casting In Air Force One. SlashFilm. 2023-01-10 [2024-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27) (美國英語). 
  19. ^ Variety Staff. Myers gets $10 mil for ‘SNL’-derived pic. Variety. 1998-04-07 [2024-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23) (美國英語). 
  20. ^ 20.0 20.1 20.2 Daniels, Jeffrey. Warner Bros.' "The Postman," produced, directed by and starring Kevin Costner, started principal photography in southern Arizona on March 10.. The Hollywood Reporter. 1997-03-19 (美國英語).  Nexis Uni 3SJF-B7G0-006P-R2NC-00000-00
  21. ^ 21.0 21.1 21.2 21.3 Oppenheimer 1997,第87頁.
  22. ^ Oppenheimer 1997,第86頁.
  23. ^ Oppenheimer 1997,第89-90頁.
  24. ^ Muttalib, Bashirah. ‘Postman’ becomes time-honored in Arizona. Variety. 1998-01-22 [2024-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23) (美國英語). 
  25. ^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Magid 1997,第94頁.
  26. ^ 26.0 26.1 Variety Staff. ‘Postman’ delivers for the Northwest. Variety. 1997-06-12 [2024-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23) (美國英語). 
  27. ^ Ho, Vanessa; Burkhart, Dan. Movies on location. Entertainment Weekly. 1997-08-15 [2024-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06) (英語). 
  28. ^ 28.0 28.1 DVD Production Notes: On Location 1998,第4頁.
  29. ^ DVD Production Notes: On Location 1998,第5頁.
  30. ^ DVD Production Notes: On Location 1998,第2-3頁.
  31. ^ 31.0 31.1 31.2 Oppenheimer 1997,第88頁.
  32. ^ Oppenheimer 1997,第90頁.
  33. ^ Oppenheimer 1997,第90-91頁.
  34. ^ Oppenheimer 1997,第91頁.
  35. ^ Magid 1997,第93-94頁.
  36. ^ 36.0 36.1 36.2 36.3 36.4 Magid 1997,第93頁.
  37. ^ DVD Special Features - The Postman's CGI Route 1998,第8分鐘處.
  38. ^ Oppenheimer 1997,第92頁.
  39. ^ DVD Special Features - The Postman's CGI Route 1998,第7分鐘處.
  40. ^ DVD Special Features - The Postman's CGI Route 1998,第9分鐘處.
  41. ^ DVD Special Features - The Postman's CGI Route 1998,第7分鐘、第8分鐘處.
  42. ^ Magid 1997,第96-97頁.
  43. ^ 43.0 43.1 Magid 1997,第98頁.
  44. ^ DVD Special Features - The Postman's CGI Route 1998,第3分鐘、第4分鐘處.
  45. ^ Goldstein, Patrick. Costner's Feeling a Little Less 'Love'. Los Angeles Times. 1999-09-15 [2024-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6) (美國英語). 
  46. ^ Goldstein, Patrick. 'Doctor Zzzhivago'? Many of this season's releases have epic lengths, but that doesn't always reflect epic visions.. Los Angeles Times. 1997-12-03 [2024-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23) (美國英語). 
  47. ^ Heine 2016,第9-10頁.
  48. ^ 48.0 48.1 The Postman Soundtrack (1997). Soundtrack.Net英語Soundtrack.Net. [2024-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06) (英語). 
  49. ^ 49.0 49.1 49.2 爛番茄上《2013終極神差》的資料(英文)
  50. ^ 需在「MOVIE RATING SEARCH」下面的搜索框輸入電影原名「Postman, The」,便可查看搜尋結果:FilmRatings.com. www.filmratings.com. [2024-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02) (英語). 
  51. ^ 51.0 51.1 Domestic 1997 Weekend 52 December 26-28, 1997. Box Office Mojo. [2024-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5) (英語). 
  52. ^ 'Titanic' the Hot Weekend Ticket. Los Angeles Times. 1997-12-30 [2024-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18) (美國英語). 
  53. ^ Hindes, Andrew. Ship-shape Christmas B.O. booms. Variety. 1997-12-28 [2024-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21) (美國英語). 
  54. ^ 'Titanic,' 'The Postman' Sail in Opposite Directions. Los Angeles Times. 1998-01-05 [2024-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11) (美國英語). 
  55. ^ The Postman (1997) - Financial Information. The Numbers. [2024-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3). 
  56. ^ The Postman Domestic Weekend. Box Office Mojo. [2024-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08) (英語). 
  57. ^ 57.0 57.1 Metacritic上《2013終極神差》的資料(英文)
  58. ^ 58.0 58.1 58.2 58.3 Ebert, Roger. The Postman. RogerEbert.com英語RogerEbert.com. [2024-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08) (英語). 
  59. ^ 59.0 59.1 59.2 Wilmington, Michael. `POSTMAN’ JUST DOESN’T DELIVER. Chicago Tribune. 1997-12-25 [2024-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21) (美國英語). 
  60. ^ 60.0 60.1 60.2 60.3 Nathan, Ian. The Postman. Empire. 2006-07-31 [2024-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03) (英語). 
  61. ^ 61.0 61.1 Clark, Mike. Return ill-conceived 'Postman' to sender. USA Today. 1998-01-12 [2024-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1) (英語). 
  62. ^ 需在「FIND CINEMASCORE」下面的搜索框輸入電影原名「POSTMAN, THE」,頁面會自動顯示評分:CinemaScore. CinemaScore. [2024-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02) (英語). 
  63. ^ 63.0 63.1 63.2 63.3 63.4 63.5 63.6 Turan, Kenneth. Aw Shucks, He's Just 'The Postman'. Los Angeles Times. 1997-12-24 [2024-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1) (美國英語). 
  64. ^ 64.0 64.1 64.2 64.3 64.4 64.5 64.6 McCarthy, Todd. The Postman. Variety. 1997-12-17 [2024-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12) (美國英語). 
  65. ^ 65.0 65.1 65.2 Holden, Stephen. FILM REVIEW; Neither Snow, Nor Rain, Nor Descent to Anarchy . . .. The New York Times. 1997-12-24 [2024-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7) (美國英語). 
  66. ^ 66.0 66.1 Tatara, Paul. Review: Return 'Postman' to sender. CNN. 1998-01-14 [2024-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06) (英語). 
  67. ^ 67.0 67.1 Stack, Peter. FILM REVIEW -- Insufficient `Postman' Costner's post-apocalypse saga long and bland. SFGate英語SFGate. 1997-12-25 [2024-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28) (英語). 
  68. ^ The Postman. Time Out. 2012-09-10 [2024-05-03] (英國英語). 
  69. ^ 'Razzie' Award Voters Go Postal on Kevin Costner's Latest Effort. Los Angeles Times. 1998-03-23 [2024-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18) (美國英語). 
  70. ^ 70.0 70.1 Wilson, John. 1997 Archive. Golden Raspberry Awards. [2012-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26) (英語). 
  71. ^ 1997 20th Hastings Bad Cinema Society Stinker Awards. The Envelope. Los Angeles Times. [2006-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9-08) (英語). 
  72. ^ Complete List of Winners The 20th Annual Stinkers. Stinkers Bad Movie Awards英語Stinkers Bad Movie Awards. [1999-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1999-10-08) (英語). 
  73. ^ Final Tallies By Percentage. Stinkers Bad Movie Awards英語Stinkers Bad Movie Awards. [1999-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1999-10-10) (英語). 
  74. ^ Madigan, Nick. Sound editing noms unveiled. Variety. 1998-01-22 [2024-04-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27) (美國英語). 
  75. ^ Variety Staff. ‘Titanic’ reels in sound nods. Variety. 1998-03-30 [2024-04-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06) (美國英語). 
  76. ^ Academy of Science Fiction, Fantasy & Horror Films, USA (1998). IMDb. [2024-04-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06) (英語). 
  77. ^ Wilson, John. 2000 Nominations Press Release 1. Golden Raspberry Awards. 2000-08-23 [2004-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08-14) (英語). 
  78. ^ Wilson, John. 20th Annual RAZZIE "Winners" Release. Golden Raspberry Awards. 2002-06-25 [2004-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08-14) (英語). 

引用資料

[編輯]
書籍
雜誌
影音

說明:「第X分鐘處」指的是相關內容出現在X分鐘0秒至X分鐘59秒之間

  • Crew. Special Features - Production Notes: On Location (The Postamn DVD). Warner Bros. 1998 (英語). 
  • Crew. Special Features - The Postman's CGI Route (The Postamn DVD). Warner Bros. 1998 (英語).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