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門羅主義百年紀念半美元

典範條目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門羅主義百年紀念半美元
美國
面值50美分(0.50美元
重量12.5克
直徑30.61mm (1.20in)
厚度2.15mm (0.08in)
邊緣鋸齒紋花邊
成分
0.36169金衡盎司
鑄造年份1923年
鑄幣標記所有硬幣都是在三藩市鑄幣局生產,其正面年份下方有代表該局的字母「S」。
正面
圖案前總統占士·門羅約翰·昆西·亞當斯的頭像
設計師切斯特·比奇
設計時間1923年
背面
圖案北美洲和南美洲以巴拿馬運河交界的地形圖,兩大洲都刻畫成了人物形象。
設計師切斯特·比奇,與拉斐爾·貝克的一種設計類似
設計時間1923年

門羅主義百年紀念半美元(英語:Monroe Doctrine Centennial half dollar)是美國鑄幣局生產的一種50美分面額硬幣,其正面刻有兩位前總統占士·門羅約翰·昆西·亞當斯的頭像,旨在紀念門羅主義100周年,由三藩市鑄幣局在1923年鑄造。紀念幣由雕塑家切斯特·比奇設計,不過硬幣背面與拉斐爾·貝克之前的另一作品非常相似。

1922年,美國電影業因包括醜聞在內的多種不利因素身陷泥潭,羅斯科·阿巴克爾受過失殺人罪指控,雖然最終獲判罪名不成立,但仍對整個行業造成不利影響,電影公司巨頭於是尋求手段來為荷里活爭取正面宣傳,1923年中期在洛杉磯舉行的博覽會就是這樣一種宣傳手段。為了促使國會同意發行紀念幣來為展會籌資,組織員將博覽會與門羅主義100周年聯繫起來,國會於是通過法案,授權製作半美元銀質紀念幣。

博覽在成本上入不敷出,硬幣銷售狀況欠佳,共計生產的27萬枚中絕大部分都進入市場流通。貝克指控比奇設計的背面剽竊了他多年前設計的印章,但比奇和另一位雕塑家占士·厄爾·弗雷澤對此予以否認。以發行價買下的銀幣中又有許多在大蕭條期間消費掉了,大部分現存的這種紀念幣都存在一定程度磨損。

背景

[編輯]

19世紀20年代初,美國把歐洲列強在北美的兩大舉動視為對本國影響範圍的不良干擾。第一項是俄羅斯1812年政令,其中宣稱俄國對如今加拿大太平洋沿岸大部分地區擁有專屬領土和貿易權。美國將這片地區視為俄勒岡地區的組成部分,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取得主控權。另一項則是歐洲對不久前擺脫西班牙殖民統治的多個拉丁美洲國家可能構成威脅。美國擔心,由普魯士奧地利、俄羅斯和英國組建的四國同盟會恢復西班牙對美洲的統治。[1]

美國總統占士·門羅

英國外交大臣喬治·坎寧對西班牙重新取得拉丁美洲控制權深感關切,如果西班牙捲土重來,英國就可能失去當地推翻西班牙殖民政府後雙方建立的貿易關係。1823年,坎寧向美國駐大不列顛大使李察·拉什提議,由兩國發佈聯合聲明,反對西班牙通過武力手段奪回殖民地。拉什將此事上報總統占士·門羅,後者又與兩位前總統湯馬士·傑佛遜占士·麥迪遜商議,麥迪遜贊成發表聯合聲明,認為與英國結盟可以保護美國。但是,門羅手下的國務卿,之後會當選總統的約翰·昆西·亞當斯認為,美國應該走出自己的道路,樹立自身的原則,所以不能時時跟在強大的英國背後,要敢於站起來為自己爭取。門羅同意亞當斯的看法,授意拉什婉拒英方建議,但也需告知對方,兩國在大部分議題上都有同樣看法。[2]

1823年12月2日,門羅向國會發表國情咨文,其中就包含有他指示拉什的政策。約30年後,這一政策得名「門羅主義」,其中警告歐洲國家不要再殖民美洲,也不要干涉西半球政府事務。這一政策起初並沒有什麼實際效果,因為當時美國還沒有足夠的軍事實力來落實這些警告,所以大多數歐洲列強根本不予理睬,覺得這不過是美國出於國家尊嚴所做的回應。19世紀30年代,英國等列強在圭亞那地區(包括如今的法屬圭亞那圭亞那蘇利南)爭取土地,美國對此甚至沒有發出正式抗議。1846至1848年的美墨戰爭使拉美多個國家對門羅主義的動機產生疑慮,他們擔心,美國之所以警告歐洲不要染指美洲,其實是打算將美洲逐漸劃入自己的版圖。不過,門羅主義仍然是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期間美國外交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3]

起因

[編輯]
女演員梅布爾·諾曼德涉身的醜聞也是發行門羅主義百年紀念半美元的原因之一

20世紀10年代,荷里活電影工業在洛杉磯地區成形,並向包括新澤西州博根縣利堡Fort Lee)在內的多個東部地區拓展。但到1922年時,整個行業已因爆發出多場醜聞而身陷泥潭。例如電影導演威廉·德斯蒙德·泰勒William Desmond Taylor)遭神秘槍殺,隨後女演員梅布爾·諾曼德Mabel Normand)在案件證詞中避重就輕、閃爍其辭,她的事業也因此告終。20世紀20年代初另一起聲名狼籍的醜聞是女演員維珍尼亞·拉普Virginia Rappe)在三藩市一家酒店狂歡後死亡。男演員羅斯科·阿巴克爾Roscoe "Fatty" Arbuckle)受到過失殺人罪指控,雖在三輪審訊後無罪開釋,但案件的負面影響同樣終結了他的演藝生涯。除了這些醜聞外,男演員華萊士·里德Wallace Reid)因吸毒過量而死,銀幕上開始出現越來越多有關性的內容,這多種因素共同影響,導致全美出現抵制荷里活電影的呼聲。[4][5]

影業巨頭尋求各種手段,力求將不利影響降至最低程度。他們聘請前郵政署長威爾·海斯Will H. Hays)作為業界審查員,他制訂的《海斯法典》(Hays Code)對之後數十年的荷里活電影嚴加管控。另一種手段是舉辦展會或電影節,對電影業做正面宣傳,並且活動利潤還會用來製作教育影片。[6]這次展會計劃於1923年中期在洛杉磯舉行,其準備工作於1922年開始。包括芝加哥哥倫布紀念博覽會巴拿馬-太平洋國際博覽會在內的其他展會都有發行紀念幣來籌資,所以本次展會的組織者也打算效仿。[7][8]之前芝加哥的哥倫布紀念博覽會和三藩市的巴拿馬-太平洋國際博覽會都向世界證明,主辦城市已經發展成熟,洛杉磯市也希望通過這次展會證明,它已經迎來了自己的時代[9]

展會組委會估計,聯邦國會可能不會通過立法授權發行硬幣來紀念電影業的慶祝活動,所以他們需要借一起歷史性事件為突破口,並且1923年必須是這一事件的重要周年紀念,然後再通過展會慶祝,發行紀念幣也就更顯名正言順。對此一個顯而易見的選擇就是1773年波士頓傾茶事件,但據錢幣學家安東尼·斯沃泰克(Anthony Swiatek)和禾特·布林Walter Breen)合著的美國早期紀念幣百科全書記載,這起事件「無論怎麼模糊解釋都和加利福尼亞州八竿子打不倒,更逞論洛杉磯了」。[8]在這樣的背景下,加利福尼亞州聯邦眾議員禾特·富蘭克林·萊恩伯格(Walter Franklin Lineberger)於1922年12月18日提出法案,要求製作半美元硬幣紀念門羅主義百年慶,並授權洛杉磯清算所協會(這是家銀行協會)[a]以面值從政府購買這些硬幣的獨家權利。萊恩伯格聲稱,正是門羅主義讓歐洲列強沒有染指當時屬墨西哥領土的加利福尼亞。密芝根州聯邦眾議員路易斯·克拉姆頓Louis Cramton)和佛蒙特州聯邦參議員弗蘭克·格林Frank Greene)對法案提出質疑,格林表示:「在我看來,硬幣銷售的價格和地點都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是:聯邦政府是不是還要一年又一年地把硬幣送給這個——這麼說吧——淫窩。」[4]雖然存在這樣的異議,但法案還是於1923年1月24日經頒佈生效,共計授權製作30萬枚紀念幣[4]

準備

[編輯]

展會組委會在國會通過法案前就開始了鑄幣準備工作。據斯沃泰克和布林記載,硬幣設計源於展會總幹事弗蘭克·戴維森(Frank B. Davison)的構想。1922年12月7日,美術委員會主席查爾斯·摩爾(Charles Moore)致信野牛鎳幣設計師、同在委員會任職的雕塑家占士·厄爾·弗雷澤James Earle Fraser),信中寫道:「洛杉磯市民正計劃慶祝門羅主義100周年。他們會發行一種50美分硬幣,而且決定在正面刻上門羅和約翰·昆西·亞當斯兩位總統的頭像……反面則是從哈德森灣合恩角之間的西方大陸,還有一些點代表西印度群島,另一些代表巴拿馬運河……這讓我想到,設計已經定型,(石膏)模型可以很快製作出來,而且還可以做出許多很好的安排。」[10][11]

弗雷澤與紐約雕塑家切斯特·比奇(Chester Beach)取得聯繫,後者同意承擔設計任務。12月27日,摩爾寫信知會戴維森,已經聘請比奇來設計硬幣,並且弗雷澤和比奇都決定更改硬幣的背面設計。摩爾在信中引述比奇對背面設計的構想:

北美南美洲地圖。北美是戴有和平桂冠(橄欖枝)的人物形象,手向南美洲伸出,南美洲也是人物形象,還背着號角。兩邊的手在巴拿馬運河接觸。西印度群島會顯示出來。還有波紋顯示各大洋的洋流。年份1823至1923之間有捲軸和鵝毛筆,象徵「條約」。[b][12]

摩爾還告訴戴維森,這一更改已獲美術委員會認可,比奇也已接到指示要儘快完成設計工作,以便硬幣能夠早些面世[12]。1923年2月24日,美術委員會秘書漢斯·卡梅爾(Hans Caemmerer)將完成的模型呈交鑄幣局副局長瑪麗·瑪格麗特·奧賴利,奧賴利對之感到滿意,她還建議,如果比奇確定模型不需要再做進一步調整,那麼可以將模型照片送到美術委員會辦事處,再由該辦事處向華盛頓特區美國鑄幣局推薦。美術委員會遵照奧賴利的建議執行,3月8日,鑄幣局局長弗蘭克·埃德加·斯科比Frank Edgar Scobey)和財政部長安德魯·W·梅隆都批准了設計。摩爾對這一設計推崇倍至,他於3月21日致信戴維森稱:「我這對模型的感覺真是棒極了……終於橫空出世了……我還真不知道有哪種紀念幣擁有同樣純粹的美。」[13]

設計

[編輯]

2003年,《錢幣學家》(The Numismatist)刊載了威廉·E·派克(William E. Pike)編寫的一篇有關門羅主義百年紀念半美元的文章,文中批評硬幣設計「平淡無奇」,並且表面浮雕太淺,導致紀念幣沒有豐富的細節[7]。錢幣歷史學家兼交易商昆汀·戴維·鮑爾斯Q. David Bowers)表示,由於浮雕太淺,「新鑄出的硬幣看起來非常平淡,基本上沒有誰會覺得它們吸引人」[14]。藝術史學家科尼利厄斯·弗繆爾(Cornelius Vermeule)同樣對銀幣浮雕感到不滿,覺得這讓反面寓言式的人物形象看起來很不自然,雖然用將女性輪廓與大洲融合在書法角度堪稱巧妙傑作,但在審美而言卻根本就是個怪物,從藝術雙關性來說也糟透了[15]。硬幣正面的設計同樣不能入他法眼:「亞當斯的眼神直勾勾地看着前方,簡直不象是什麼人物肖像,而且即便是專家也認不出上面的門羅。」[15]

1901年泛美博覽會印章(圖)的設計者拉斐爾·貝克認為比奇剽竊了他的作品

大洲陸地周圍隱隱約約的線條代表不同的洋流,其中墨西哥灣暖流位於背面的右上方。斯沃泰克和布林推測,這些洋流意在代表各大洲間的貿易航線。兩人還認為這有可能是為了讓硬幣設計帶有裝飾風藝術風格,只是其上所刻字母有更多較為古老的新藝術運動特點。此外,硬幣背面的右下部還有比奇姓名縮寫「CB」組成的花押字[8]

1923年7月23日,曾為1901年泛美博覽會設計印章的拉斐爾·貝克(Raphael Beck)致信鑄幣局局長斯科比,聲稱紀念幣的反面設計與他於1899年取得版權保護的印章過於相似,所以比奇對此設計沒有任何功勞。斯科比將信件轉由美術委員會回復。10月,弗雷澤給貝克回信,表示是自己向比奇建議用人物而非地圖來代表大洲,他在看到斯科比轉交的信件前從未見過貝克設計的印章。[16]據鮑爾斯記載,曾有人對1901年和1923年的設計進行對比,結果表明兩者根本就不像。[14]

發行和收藏

[編輯]

1923年5至6月,三藩市鑄幣局共計生產了27萬4077枚門羅主義百年紀念半美元,除77枚送交費城接受1924年美國化驗委員會的年度檢驗外[17],其他硬幣均送到了洛杉磯清算所協會[14]

展會模型,遠方中部位置是洛杉磯紀念體育場

美國歷史回顧和電影產業博覽會於1923年7月2日開幕,同年8月4日閉幕,展館位於洛杉磯博覽園的菲格羅亞街(Figueroa Street),距新建成的洛杉磯紀念體育場很近,每天晚上都會為來賓上演免費節目《阿茲台克人的滅亡與蒙特祖瑪》(Montezuma and the Fall of the Aztecs)。入場門票要價50美分,來賓也可以在售票處花1美元購買紀念幣後直接入場。開展一星期後,組織者們意識到公眾對歷史性主題不感興趣,而是希望能看到喜歡的電影明星。參展商於是大幅擴展了電影景點的空間,但從財務收支來看,這次博覽會仍是入不敷出。展出組織者本期望能吸引100萬賓客,但實際前來的人數僅有約30萬,其中還有許多都是最後兩周免費入場的青少年。[18][19][20]眼見博覽會面臨資不抵債的威脅,組織者期望總統禾倫·加馬利爾·哈定能按計劃在8月6日前來,以增加門票收入,但哈定在三藩市病倒並於8月2日逝世[20]。派克對此在文章中寫道:「此事對行業的影響難以估量。」不過他也認為,荷里活能夠發展到現有規模,這次博覽會仍是功不可沒。[7]

只有約2萬7000枚半美元硬幣以1美元的價格通過郵寄、銀行或是在博覽會上賣出。展會閉幕後,紀念幣銷售繼續進行,但到1923年10月時,這些銀幣的市場價格幾乎已與面值持平,持有硬幣的銀行將所余近90%存幣放入流通,這導致現存的大部分硬幣都有一定程度磨損。[19]即便是以發行價買下的銀幣,也有數千枚在大蕭條期間消費掉了[21]。根據李察·約曼(Richard S. Yeoman)2015年版的《美國錢幣指南手冊》(A Guide Book of United States Coins),成色在謝爾頓硬幣分級標準中達到未經流通過的「MS-60」級別門羅主義百年紀念半美元售價為75美元[22]。斯沃泰克在2012年出版的紀念幣著作中指出,許多紀念幣都已經過處理,讓它們看起來更光亮,磨損更少,但這只會導致硬幣與其他流通幣一樣沒有任何收藏價值[23]。2009年,一枚成色達到幾乎原始狀態的「MS-67」級別銀幣在拍賣中以2萬9900美元價格成交[24]

註釋

[編輯]
  1. ^ 斯沃泰克和布林認為,之所以由洛杉磯清算所協會作為主辦單位是為了讓紀念幣與正處風口浪尖的電影業少一層瓜葛。見Swiatek & Breen,第166–167頁。
  2. ^ 與門羅在國會發表的國情咨文描述類似。

參考資料

[編輯]

腳註

[編輯]
  1. ^ Slabaugh,第55–56頁.
  2. ^ Slabaugh,第56頁.
  3. ^ Slabaugh,第55–57頁.
  4. ^ 4.0 4.1 4.2 Bowers Encyclopedia, Part 35.
  5. ^ Cregan,第24–25頁.
  6. ^ Cregan,第25頁.
  7. ^ 7.0 7.1 7.2 Pike,第48頁.
  8. ^ 8.0 8.1 8.2 Swiatek & Breen,第166頁.
  9. ^ Garofalo,第36頁.
  10. ^ Swiatek & Breen,第167頁.
  11. ^ Taxay,第62–63頁.
  12. ^ 12.0 12.1 Taxay,第63頁.
  13. ^ Taxay,第67–68頁.
  14. ^ 14.0 14.1 14.2 Bowers,第73頁.
  15. ^ 15.0 15.1 Vermeule,第165頁.
  16. ^ Taxay,第68頁.
  17. ^ Bowers Encyclopedia, Part 37.
  18. ^ Cregan,第25–26頁.
  19. ^ 19.0 19.1 Swiatek,第142頁.
  20. ^ 20.0 20.1 Garofalo,第40頁.
  21. ^ Bowers Encyclopedia, Part 36.
  22. ^ Yeoman,第292頁.
  23. ^ Swiatek,第143頁.
  24. ^ Swiatek,第144頁.

文獻

[編輯]
書籍
其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