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會寺 (陽城)
35°30′06″N 112°33′36″E / 35.50167°N 112.56000°E
海會寺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 |
地址 | 山西省陽城縣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明至清 |
編號 | 6-0448-3-151 |
認定時間 | 2006年5月25日 |
海會寺位於中國山西省陽城縣北留鎮大橋村,依山傍水,2006年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編輯]海會寺初創於隋朝,初名郭峪院,寺廟的創建擁有「白兔銜經」的神奇傳說,僧人跟隨白兔在龍泉處停下建寺[1]。唐乾寧元年(894年)蜀僧順敏再興古寺,獲唐昭宗賜額「龍泉禪院」。北宋太平興國七年(980年),宋太宗又敕賜「海會寺」為額。明成化年間曾修繕大雄寶殿。抗戰時期,佔領陽城的日軍曾炮轟海會寺。抗戰勝利後,海會寺用作造紙廠,生產冀南銀行所用紙張,以及陽城師範、陽城二中的臨時教學場所,佛像全毀,大雄殿保留作大禮堂,東西經堂、閻王殿、文武神聖殿、觀音殿改為辦公室和教師宿舍,其餘建築被拆,用於建操場和學生宿舍。1986年,陽城二中搬遷至新校址。2003年10月1日,海會寺修繕完成。[2]皇城相府景區接管海會寺以後,又進行大幅度修繕提升。
海會書院在明清時期亦頗為興盛,明代吏部尚書王國光、張慎言以及68名進士都曾在此讀書[3]。
建築
[編輯]海會寺佔地2.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842平方米,分為古塔、佛寺、園林三區。
- 佛寺區:五進院落,包括沿中軸線的山門、天王殿、蓮池、藥師殿、毗盧閣、伽藍殿遺址、大雄殿,以及東西經堂、臥佛殿、觀音殿、閻王殿等建築。[4]
海會寺現存明清古建築146間。山門、天王殿、藥師殿、毗盧閣、鐘鼓樓等建築,均為2001年在原址修復。
大雄殿坐落在最高處,面闊五間,進深七椽,面積245平方米,重建於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匾額為明代左僉都御史楊繼宗書寫。柱頭斗拱五彩雙下昂,殿內施粗壯荊木樑柱,雕樑畫棟,單檐懸山頂,殿脊琉璃脊飾,有唐代遺風。
大雄殿兩側的東西經堂、閻王殿、文武神聖殿、觀音殿均為古建,斗拱呈現元、明、清歷代不同風格,最早的構件甚至擁有金代元素。
- 古塔區:三進院落,雙塔在別院東南,前後排列。
小塔建於五代後梁龍德二年(922年)[5][6][7],是順敏禪師圓寂後所建的舍利塔,青磚砌築樓閣式磚塔,六角十級,高20餘米。小塔內的樓板被鋸斷。小塔外壁遍佈規則的佛龕,又稱「千佛塔」,龕中佛像均已被毀。塔身向西傾斜。
大塔建於明嘉靖、隆慶年間(1565—1568),或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樓閣式磚塔,為富商李思孝捐資兩千餘兩白銀而建[8]。系如來塔,亦稱琉璃塔。八角十三級,高57米。塔身第十層支出平座,為琉璃擎檐柱懸空閣,形成奇特的空中樓閣,每面三間,共24間。平座上置檐柱,圍以琉璃欄杆,檐柱、欄杆、雀替均採用琉璃製作,色彩斑斕。大塔底部三層用磚石圍築成八角城垛式,形似城堡[9]。
保護
[編輯]1965年5月24日,海會寺被省政府公佈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2006年5月25日,海會寺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號6-0448-3-151[11]。
參考文獻
[編輯]- ^ 後周廣順二年(952年)《大周澤州陽城縣龍泉禪院記》
- ^ 寻访晋城国宝之【海会双塔】. 山西省旅遊局. 2017-11-09.
- ^ 寻访晋城国宝之【海会双塔】. 山西省旅遊局. 2017-11-09.
- ^ 國家文物局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六批)·第Ⅳ卷. 文物出版社. 2008: 404. ISBN 978-7-5010-2446-9.
- ^ 後周顯德三年(956年)《龍泉禪院後記》碑文
- ^ 一說建於唐天佑十九年
- ^ 西阳城举行“海会双塔历史挖掘暨海会书院文旅发展座谈会”. 中新網山西. 2022年04月29日.
- ^ 明代禮部尚書王國光《龍泉寺重修寶塔佛殿記》碑
- ^ 李廣潔. 来山西看中国古建筑. 三晉出版社. 2023年: 201-203頁. ISBN 978-7-5457-2760-9.
- ^ 山西省人民委員會關於公佈省級第一批(調整)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晉文字〔1965〕104號)
- ^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國務院. 2006年5月25日 [2013年10月3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