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特·亞當斯
外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華特·亞當斯 | |
---|---|
出生 | 1876年12月20日 安條克 |
逝世 | 1956年5月11日 (79歲) 帕薩迪納 |
母校 | |
職業 | 天文學家 |
僱主 | |
獎項 | 亨利·德雷伯獎章、布魯斯獎、英國皇家學會外籍會員 |
華特·西德尼·亞當斯(英語:Walter Sydney Adams,1876年12月20日—1956年5月11日),美國天文學家。主要從事光譜觀測和研究,提出判斷恆星是巨星還是矮星和估計恆星距離的方法,並確認了天狼星B是白矮星。
生平
[編輯]亞當斯1876年出生於土耳其安塔基亞的一個美國傳教士家庭,1885年移居美國。1898年亞當斯畢業於達特茅斯學院。1900年獲得芝加哥大學碩士學位,在慕尼黑逗留一年後,他返回美國後曾與著名天文學家喬治·海爾共同工作。1903年,他隨海爾來到新建的威爾遜山天文台,1923年到1946年期間擔任威爾遜山天文台台長。1956年亞當斯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帕薩迪納去世。
研究
[編輯]亞當斯在威爾遜山天文台,主要使用兩台反射望遠鏡從事恆星光譜方面的研究,與德國天文學家阿諾德·科爾許特(Arnold Kohlschütter)一道研究了太陽以及其它恆星的光譜。發現了譜線的相對強度與絕對星等的關係,這個關係可以用來測定恆星是巨星還是矮星。他還引入分析分光視差的方法,用來估計恆星的距離。
1915年,他開始從觀察到的光譜中研究天狼星的伴星——天狼星B,發現雖然其大小僅比地球稍大,質量卻和太陽相當,這是人類證認的第一顆白矮星。並藉助廣義相對論預言天狼星B的引力場會導致光波發生紅移。1924年他實際觀測到了紅移,證實了自己的推測,也為廣義相對論提供了證據。他還在金星的紅外光譜中發現了強烈的二氧化碳譜線。[1]
獎項和榮譽
[編輯]亞當斯曾經獲得1917年的英國皇家天文學會金質獎章,1918年獲得亨利·德雷伯獎章,1928年獲得布魯斯獎。為紀念他,第3145號小行星被命名為華特·亞當斯,火星上的一座環形山也以他的姓氏命名。
參考文獻
[編輯]- ^ J·丹第斯 S·米歇爾 E·吐梯爾. 科学家传记百科全书. 四川辭書出版社. : 5-6.
美國天文學會會長 | |
---|---|
1899年–1925年 |
|
1925年–1952年 |
|
1952年–1976年 |
|
1976年–2000年 |
|
2000年–現在 |
|
讓森獎章獲得者 | |
---|---|
1880年代 |
|
1890年代 | |
1900年代 |
|
1910年代 |
|
1920年代 | |
1930年代 |
|
1940年代 | |
1950年代 | |
1960年代 | |
1970年代 |
|
1980年代 |
|
1990年代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1940年代 |
|
---|---|
1950年代 | |
1960年代 |
|
1970年代 | |
1980年代 | |
1990年代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隱藏分類:
- 含有hCards的條目
- 資訊框完全來自維基數據的條目
- 使用Infobox person Wikidata模板的條目
- 含有英語的條目
- 包含FAS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ISN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VIA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WorldCat實體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BNFdat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K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L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T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CINI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DTBIO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Trove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SNAC-I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SUDO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