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安東尼·韋恩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安東尼·韋恩
Anthony Wayne
美國陸軍第五軍高級軍官
任期
1792年4月13日—1796年12月15日
總統喬治·華盛頓
前任阿瑟·聖克萊
繼任詹姆斯·威爾金森
個人資料
出生(1745-01-01)1745年1月1日
 英屬美洲十三殖民地賓夕凡尼亞省東城鎮區英語Easttown Township, Pennsylvania
逝世1796年12月15日(1796歲—12—15)(51歲)
美國賓夕凡尼亞州伊利普雷斯克堡島英語Fort Presque Isle
墓地拉德諾聖公會教堂英語St. David's Episcopal Church (Radnor, Pennsylvania)
政黨反行政派
配偶Mary Penrose
兒女瑪格麗塔·韋恩(Margretta Wayne)、艾薩克·韋恩英語Isaac Wayne
親屬艾薩克·韋恩英語Isaac Wayne (1699–1774)(父親)
塞繆爾·范·里爾英語Samuel Van Leer(內弟)
職業軍人
軍事背景
效忠 美國
服役 大陸軍
合眾國陸軍
服役時間1775–1783
1792–1796
軍銜 少將
參戰美國獨立戰爭

西北印第安戰爭

安東尼·韋恩(英語:Anthony Wayne,1745年1月1日—1796年12月15日),是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大陸軍的指揮官。因其火爆的性格,獲得了「瘋子安東尼」的綽號,曾經指揮或參與過獨立戰爭時期的各場戰役,獨立戰爭後,又參與指揮了西北印第安戰爭

早年

[編輯]

1745年1月1日生於賓夕凡尼亞州韋恩·斯伯勒的家庭,安東尼·韋恩是艾薩克·韋恩和伊利沙伯·艾丁斯的兒子。年輕的時候他被送到附近的費城,接受他叔叔加布里埃爾·韋恩管理的學校的教育。在校期間,韋恩凸顯了他的桀驁不馴的性格以及對軍事的濃厚興趣。後來他又去了費城學院(今天的賓夕凡尼亞大學)學習,最終成為一名測量師。

1765年,他代表賓夕凡尼亞州的一家土地公司被派往新斯科舍省,曾與本傑明·富蘭克林等人一起工作。他後來去了加拿大,在加拿大蒙克頓工作一年。之後返回到了賓夕凡尼亞州

他的父親在賓夕凡尼亞州經營一家最大的製革廠,他回家後一面協助父親的事業,一面繼續做測量工作,韋恩後來成為了該殖民地日益突出的人物,他於1766年與瑪麗·彭羅斯在費城的一家教堂結婚。這對夫婦最終有兩個孩子,瑪格麗塔(1770年)和艾薩克(1772年)。韋恩的父親於1774年去世後,韋恩繼承了該公司。他積極參與地方政治,並於1775年在賓夕凡尼亞州立法機關服務。

美國獨立戰爭

[編輯]

美國獨立戰爭爆發後,韋恩協助從賓夕凡尼亞州籌集軍團,為新成立的大陸軍服務。由於他對軍事方面一直保持着濃厚興趣,他於1776年初成功獲得了賓夕凡尼亞州第4團的上校委員會成員。1776年6月8日,韋恩被派往北部協助本尼迪克特·阿諾德準將指揮的在加拿大的三河市之戰,大陸軍在此戰役中遭到了挫敗,他在提康德羅加堡接替了指揮,並將這支疲憊不堪的軍隊成功地撤回本土。為此他於1777年2月21日被晉升為準將,後來他跟隨喬治·華盛頓將軍南下,並且接管了大陸軍在賓夕凡尼亞的前線指揮。

晉升之後的韋恩,在9月11日參戰的布蘭迪萬河戰役中遭到了挫敗。韋恩的部隊在查茲福德(Chadds Ford)沿着布蘭迪萬河一路抵抗威廉·馮·克尼普豪森中將帶領的黑森軍隊的攻擊時,而威廉·豪將軍率領的英軍突然出現在大陸軍兩側,在黑森軍隊和英軍的聯合夾擊下,韋恩和其他大陸軍的將領們從戰場潰敗下來。在布蘭迪萬河戰役不久,9月21日晚上查爾斯·格雷少將英語Charles Grey, 1st Earl Grey指揮的英軍又出其不意地突襲了韋恩部隊。這場戰鬥被稱為「佩奧利大屠殺」。

10月,大陸軍經過重組後,韋恩又指揮了10月4日的日耳曼敦戰役。在戰鬥開始階段,他指揮的士兵協助其他部隊對英軍指揮中心實施打擊,起始戰鬥還算進行得順利,然而,因為晨霧和硝煙造成的視野不良,韋恩的部隊遭到了自己人的誤擊而陷於混亂,以致韋恩不得不撤出了戰鬥。1777年年底大陸軍撤退到了福吉谷冬季營地。在漫長的冬季期間,韋恩被派往新澤西,為駐紮在福吉谷營地的大陸軍成功地完成了籌集軍需食物的任務。

1778年6月27日,蒙茅斯戰役打響之後,韋恩和他的部隊作為查爾斯·李少將的先遣部隊參加了戰鬥。由於李指揮失誤和臨陣脫逃,韋恩的部隊被數倍於己的英軍困住,直到華盛頓增援部隊趕到才得以解脫。華盛頓隨即讓韋恩接管了李的指揮,並重新構築了防線。這次戰役中韋恩與其他將軍們一起作戰,最終迫使英軍退出了戰場。

在1779年夏天,克林頓中將試圖引誘華盛頓走出新澤西州和紐約州的山區,為了完成這個任務,他派出了大約8,000名士兵到哈德森,並攫取了河西岸的斯托尼角以及海岸的弗拉普克角這些支撐點,華盛頓研究了這些情況後,命令韋恩指揮的陸軍輕步兵團拿下斯托尼角。而韋恩為此制定了大膽的攻擊計劃,這就是1779年7月16日夜晚的那場斯托尼角戰役,韋恩為了不使英軍發現他們的行動,他將進攻部隊分為主攻部隊和佯攻部隊,他命令主攻部隊不得開槍以免驚動敵軍,而是用刺刀肉搏戰來攻擊英軍;韋恩利用英國防禦中的缺陷,同時率領佯攻部隊進攻英軍陣地,儘管他自己也受了傷,但是兩路部隊僅用了30分鐘就成功地從英軍手中奪取了這個陣地。為此他獲得了大陸議會頒發的勳章。

接下來,大陸軍又取得了兩場在紐約州西點佛吉尼亞州詹姆斯城郡(清泉戰役)的戰役勝利,由於韋恩在這兩場戰役的大膽指揮獲得了高度評價。韋恩於1783年10月10日晉升為少將。

與印第安人的戰爭

[編輯]
安東尼·韋恩肖像((Sr.James Sharples作於1795))

英國在獨立戰爭戰敗後,安東尼.韋恩又轉戰南方,與英國同盟軍的印第安人進行作戰,之後他代表美國聯邦政府與佐治亞州當地原住民克里克人切羅基人談判和平條約,從而穩定住了美國南方,為了感謝他的貢獻,佐治亞州政府贈與了他大片的水稻田。美國獨立後,他返回了家鄉賓夕凡尼亞州,再度當選為州議會議員,四年後辭職,又前往佐治亞州,準備在這裏以種植經營為生,頤養天年。

然而獨立戰爭的後遺症並沒有就此消失,1783年英美巴黎協議簽訂後,英國將北美的西北部領土割讓給美國聯邦,但是英國並沒有就此與其曾為同盟軍的印第安人協商,印第安人對此異常不滿,堅決反對將自己的土地割讓給剛剛獨立不久的美國,於是印第安各部落的邁阿密族肖尼族特拉華部落、休倫族聯合起來,同時又得到英國的暗中支持,分別於1790年、1791年兩場戰鬥中挫敗了美國聯邦軍隊。在英國軍人的〝顧問"參謀和鼓動下,西部聯盟與美國聯邦政府的談判已經是越談越僵,印第安人堅決不接受美國聯邦政府要以俄亥俄河以南至密西西比河以西為美國國界的條件,在雙方都不肯讓步的情況下,其結果最後只能是以兵戎相見來解決爭端。

鑑於西北地區的動盪局勢,1792年安東尼·韋恩接到了喬治.華盛頓總統再度出山的邀請,出任新成立的美國特種部隊合眾國軍團英語Legion of the United States總指揮官。

安東尼·韋恩雖然個性火爆,治軍嚴格,但卻不魯莽,他在賓夕凡尼亞西部的里建維爾英語Legionville開闢一處軍事基地,進行秘密練兵,他將部隊分為四個獨立的單位,加強炮戰、野戰、山頭戰、山林站,肉搏戰等技能和體力訓練等,並在出征的途中,建立軍事軍營兼物質補充站,和繼續不斷的培訓新兵,作為長久作戰之計。為了向西部印第安部落聯盟發出訊號,安東尼·韋恩就在沃巴什河戰役英語St. Clair's defeat的全軍覆滅之地的俄亥俄里克弗力堡,建立了一個龐大的軍營,作為作戰指揮部,這個動作,對欠缺戰略思想訓練的美洲土著印第安人來說,是一個無法忍受的挑釁,於是準備大舉向美國聯邦軍隊進攻,這正中安東尼·韋恩的下懷。安東尼·韋恩在大營裏面的有利地位,伏下了125名神槍手,等待印第安酋長們率軍前來。在韋恩少將的軍隊進駐之初,印第安人想使用他最拿手的夜襲招數,但發現軍營內全天候都是戒備森嚴,連韋恩少將的帳營也是燈火通明,沒有人睡覺,這個疑敵戰略,迷惑了西部印第安部落聯盟的戰士們,使他們不敢進行夜襲。

1793年6月30日,兩千名多印第安人戰士突襲了聯邦軍隊的運輸補給隊,並將美國陸軍威廉·法蘭德·麥克馬洪少校(Major William Friend McMahon)擊斃,乘着美國陸軍的敗退,蘭布袋酋長身先士卒,領着手下武士們率先衝進了美國陸軍大營,但被125名神槍手的子彈射了回去,接連兩天,十次衝殺,印第安人以兩倍於敵的人馬仍然無法將韋恩軍營攻下。就這樣,韋恩少將的聯邦軍隊與印第安西部聯盟武裝在俄亥俄的戰事持續了十四個月。

1794年8月20日,安東尼·韋恩少將的4,600名久經訓練的精良部隊,與由英國軍官亞歷山大·麥基洛普上尉(Captain Alexander McKillop)為軍師、蘭布袋酋長和巴克康伽赫拉斯酋長共同率領着3,000名疲憊焦躁的西部聯盟戰士,會戰於現在的俄亥俄州托萊多郡(Toledo,Ohio)。在大戰前兩天,因颶風吹倒了許多的大樹,散亂地橫了一地,善於肉搏戰的美洲土著印第安人戰士認為這是一種吉祥徵兆,尤其是附近的英軍軍營,也是印第安聯盟部落的後台和避風港。

就像印第安人錯誤地相信英國軍隊會出面為他們作戰一樣,地上的亂樹並沒有嚇跑久經訓練的合眾國軍團,一聲軍號,兩千多聯邦軍隊的士兵挺着明晃晃的刺刀,向印第安人衝來,與此同時,印第安軍團兩側又衝出來的聯邦軍騎兵團,把印第安戰士包圍了起來,在訓練有素的聯邦軍隊衝擊下,印第安戰士們紛紛朝着英國軍營方面撤退,希望能到英國軍營的庇護,可是英國軍營已經接到上級的軍令,不得捲入戰事,以免引起與美國聯邦軍隊的衝突,因此緊閉營門,不允許印第安人戰士入內,被拒之門外的印第安人戰士潰散下來。合眾國軍團繼續追殺,搗破了附近數個印第安人村落,燒毀了所有印第安人賴以為生的糧庫和田野,這場戰役中,聯邦軍隊的軍人陣亡38人,受傷98人。印第安人傷亡不詳,但是聯邦軍隊在路邊和田野里,找到了19名印第安部落聯盟戰士的屍體。美國史學家稱這場慘烈的正面大戰為「福倫廷伯斯戰役英語Battle of Fallen Timbers」。

《格林維爾條約》

〝福倫廷伯斯戰役"迫使西部聯盟的十個部落與美國聯邦政府代表韋恩少將於1795年8月3日簽訂了城下之盟的《格林維爾條約英語Treaty of Greenville》。

《格林維爾條約》的主要內容是以下四條:

第一,雙方結束戰爭狀態,互相和平共存;

第二,美國政府向西部聯盟的十個部落提供價值兩萬美元的物質如毯子、家庭用具和活牛羊等;

第三,美國聯邦政府每年定期向西部聯盟的十個部落提供醫藥、顧問、教育和補助經費;

第四,西部聯盟永遠割讓大部分的俄亥俄與附近的土地予美國聯邦政府

逝世

[編輯]

1796年12月15日,韋恩從底特律的軍事基地返回賓夕凡尼亞的途中,因痛風引起的併發症猝死。死後被埋葬在今天賓夕凡尼亞州伊利派斯克小島堡英語Fort Presque Isle。1809年韋恩的遺骸又從該墳墓掘出,移轉到賓夕凡尼亞州今天以他名字命名的韋恩郡重新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