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噶迥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噶迥寺
基本資訊
國家中國
位置 中國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堆龍德慶縣
宗教藏傳佛教

噶迥寺,寺名的藏語全稱「噶迥多吉英」,位於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堆龍德慶縣柳梧鄉若瑪崗村(又譯「日瑪崗村」),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建於吐蕃時期,現已無存。《噶迥寺建寺碑》是著名的吐蕃時期碑刻。[1][2]

簡介

[編輯]

吐蕃贊普赤德松贊(798年-815年)在王室危難之際,依靠佛教徒護持而取得贊普之位。為了酬謝佛教徒,赤德松贊遂在拉薩河對岸興建「噶迥多吉英」佛寺,並且與大臣及貴族盟誓,以保護佛教。《噶迥寺建寺碑》便是當時盟誓的一部分內容。[1]

賢者喜宴》ja卷12頁記載:「赤德松贊迎請梵天大德毗摩羅米特羅、赤喇色那、尼婆羅大德吽噶羅等多人,廣譯經論,並於『幾河』之下游建『噶迥多吉英』寺,與諸臣工酋長盟於寺中。」其下收錄了赤德松贊的兩道詔書,並附參與盟誓的各位臣工酋長的名單,這是研究該碑的重要材料。《紅史》第44頁、《西藏王臣史》第92頁也都有赤德松贊建立噶迥寺的記載,但均較為簡略。[1]

《噶迥寺建寺碑》現存拉薩河對岸西南的「若瑪崗」。該碑有藏文五十七列,文字清晰。碑文中記載的松贊干布以下歷代贊普的業績與世序,可以糾正不少混亂的藏族歷史記載。意大利藏學家朱塞佩·圖奇《吐蕃贊普陵墓考》中,也錄有該碑文字,並加以考證。[1]

藏學家王堯翻譯的《噶迥寺建寺碑》碑文如下(括號內為王堯添加):[1]

聖神贊普赤德松贊之世,為聖教正法,永固久存,親署盟證誓文:

聖神贊普先祖赤松贊(棄宗弄贊)之世,始行圓覺正法,建邏些(拉薩大昭寺及諸神殿,立三寶之所依處。祖赤都松(器弩悉恭)之世,於之赤孜諸處建神殿,立三寶之所依處。祖赤德祖贊(棄隸蹜贊)之世,於札瑪建瓜州寺,於琛浦建神殿等,立三寶之所依處。父王赤松德贊(乞黎蘇籠獵贊)之世,於札瑪建桑耶寺等寺廟,中央及四境遍建神殿,立三寶之所依處。聖神贊普赤德松贊之時,亦建噶迥神殿等,立三寶之所依處。祖輩以還,如此敬信奉行圓覺正法,永世不隳,不離不棄,化為無量妙業。若離之、棄之、隳毀之、湮滅之,則有無數罪孽接踵而至。今邇後世世代代,聖神贊普父王赤松德贊之世,所建三寶之所依處,所行圓覺之正法,不離不棄,不隳不滅,子子孫孫,均申盟誓。如此諸端,贊普父子、小邦諸王、尚論臣工,均參與盟誓。依盟書誓文,勒於石上者均一一遵行。如此,父祖以還,子子孫孫,建三寶之所依處,奉行圓覺之正法,愛惜護持。(此後)任何時期,設或有人謂如此做作為有罪,或謂不善,或以占卜,或以夢覘等等,不拘何種因由,決不因而隳滅,決不離棄。勿論上下人等,勿論何人,以此等言詞陳請,決不聽信依之而行。

贊普子孫,自幼沖之年起,直至秉政作人主為止,從比丘中任命善知識充任教師,盡全力教其悉心修習正法。蕃地全境(人民)亦應習學正法,修悟正道,軌儀行為不停。上起蕃地貴胄上流,下至蕃地庶民黔首,其入解脫之門徑,無論何時,永不阻塞,虔誠敬信之徒,悉令解脫。其中,有宿慧者,下詔任命為世尊之教法堪布,堪布等人須遵行經教之一切儀規。任命善知識講授經籍並作主持。出家諸人,予父子(贊普)均尊為皈依供養之處,贊普牙帳之內立三寶之所依處,而供奉之,不令頹敗,不離不棄,不毀不謗,而供奉之也。簡言之,贊普之牙帳及蕃地全境,決不離棄三寶。祖、父、子、孫無論何時,定斷作三寶之順緣者決不降低、減少,不隳不滅,如同寺廟戶籍文書詔令之前所言,依之管理行事。今邇後,每一代相承,贊普父子均作如此之盟誓。為使此誓詞永不變更,三寶出世間之一切天神、非天,均奉請作證。贊普、小邦王子、尚論臣工均親自起誓加盟,而增盟之詳盡文字置於父王在世時所書盟書誓文一起,而秘置藏之。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王堯,吐蕃金石錄,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151-163頁
  2. ^ 西藏拉薩 旺久多吉, 昔日貴族後裔 今日雪村居民,佛门网,2009-08-16. [2013-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