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德之門 (遊戲)
柏德之門 | |
---|---|
| |
官方譯名 |
|
類型 | 角色扮演 |
平台 | |
開發商 | BioWare |
發行商 |
|
製作人 | 雷·穆齊卡 |
設計師 | 詹姆斯·奧倫 |
編劇 |
|
程式 | 斯科特·格雷格(Scott Greig) |
美術 | 約翰·加拉格爾(John Gallagher) |
音樂 | 米夏埃爾·赫尼希 |
系列 | 柏德之門系列 |
引擎 | 無限引擎 |
模式 | 單人、多人 |
發行日 |
|
《柏德之門》(英語:Baldur's Gate,中國大陸譯作「博德之門」)是一部具有高度奇幻色彩的電腦角色扮演遊戲,由BioWare和黑島工作室開發,Interplay在1998年發行。2013年1月17日推出包含本體和資料片《劍灣傳奇》的《柏德之門:增強版》。該遊戲被玩家廣泛認為是角色扮演遊戲的一個經典作品和里程碑。遊戲的開場白引自尼采的一句名言:
“ | 和怪物戰鬥的人,留意勿讓自己也成為怪物……當你凝視着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着你…… | ” |
——弗里德里希·尼采,《善惡的彼岸》 |
綜述
[編輯]簡介
[編輯]費倫大陸西邊的海岸被稱作寶劍海灣,那一帶具有各式各樣的生態與地形,如山嶽,森林,平原,城市以及廢墟等。遊戲包含的地帶南止於雲霧山脈,東輟於尖齒森林,西卻步寶劍之海,北終於柏德之門—整個遊戲裏最大且富裕的城市。主角將會在鄉間穿梭,探索不同的城鎮,地城,礦區,森林,城堡廢墟,甚至到柏德之門,並參與面對許多組織的隱密計謀,像散塔林會,賽伊紅法師,鐵王座,焰拳傭兵,寒冰,黑爪,以及豎琴手,並調查這些組織間的陰謀,同時解開自己的身世之謎。
系列聯繫
[編輯]《柏德之門》是柏德之門系列的第一部作品,其後在1999年Interplay發佈了柏德之門的一部資料片《柏德之門:劍灣傳奇》,作為《柏德之門1》非主線冒險的延續。其後在2000年《柏德之門II:安姆疑雲》發佈,緊接着的2001年《柏德之門II:邪神霸權》發佈,這是《柏德之門2》唯一的官方資料片,主角的最終命運將在此部作品中決定。2016年4月1日推出《柏德之門:增強版》的資料片《柏德之門:龍矛圍城》,《柏德之門:龍矛圍城》的時間線位於一代和二代之間。
遊戲玩法
[編輯]《柏德之門》使用的核心規則是高級龍與地下城規則,並採用被遺忘的國度(Forgotten Realms)戰役設定集和BioWare開發的無限引擎(Infinity)。雖然規則為回合制,但遊戲過程採用即時制模式,而且可以隨時暫停。
包括序章,《柏德之門》共有八個章節,每個章節的開始都會有一段第三人口述式的獨白。《柏德之門》的一大特色就是大量人物之間的對白和探索的高自由度。除了少數需要在特定劇情發生後才能探索的區域外,遊戲地圖上的大多數區域都可以在任何時候通過從臨近的已知區域進行探索。遊戲採用互動模式,會根據玩家行動與對話的不同選擇給予相應的結果。
《柏德之門》的主角屬性根據高級龍與地下城規則完全自訂,包括姓名、性別、種族、陣營(善良/邪惡/秩序/混亂)、職業、能力屬性、各種技能。遊戲中可選擇的種族包括人類(Human)、精靈(Elf)、半精靈(Half-Elf)、侏儒(Gnome)、半身人(Halfling)、矮人(Dwarf),不同的種族有不同的能力屬性偏向性和不同的職業選擇性。柏德之門中可選擇的職業有戰士(Fighter)、遊俠(Ranger)、聖武士(Paladin)、牧師(Cleric)、德魯伊(Druid)、魔法師(Mage)、盜賊(Thief)、詩人(Bard),另外還允許有多種職業兼任的角色和對某類法術專精的法師選擇。遊戲過程中主角遇到的部分NPC可以和主角組成冒險隊伍,包括主角在內,最多可容納六個角色。
《柏德之門》將涉及到被遺忘的國度中的一些著名人物和組織,包括崔斯特(Drizzt Do'Urden)、伊爾明斯特(Elminster)、散塔林會(Zhentarim)、豎琴手同盟(Harpers)等。
劇情
[編輯]背景
[編輯]故事發生在艾伯爾-托瑞爾(Abeir-Toril)世界的費倫(Faerûn)大陸的劍灣(Sword Coast)附近,港口城市柏德之門是其中的一個主要城市,也是圍繞故事發生的中心。設定的時間在1368 DR標誌之年(Year of the Banner),也即是1358 DR陰影之年(Year of Shadows)發生的動盪之年事件結束的10年之後。詳情參見被遺忘的國度年表。柏德之門的命名來源自著名的航海家博德安(Balduran)。
故事
[編輯]生來是孤兒的主角與他(她)的玩伴愛濛(Imoen)在燭堡(Candlekeep)法師葛立安(Gorion)的教養呵護下度過他們的童年。舊時古老堡壘的燭堡眼下是一棟遠近知名的圖書館,位於寶劍海灣(Sword Coast)上柏德之門(Baldur’s Gate)南方郊區。遊戲一開始,寶劍海灣面臨一場鐵礦短缺的危機:礦區幾乎完全停歇,鐵製品迅速的崩壞分解,武器非常容易斷折(主角自己的也是,魔法武器除外),盜匪們則在大道上搶劫旅人,搜尋鐵器。這是一個鐵比黃金貴重的年代。在燭堡,受僱的刺客們潛入原以為堅固安全的燭堡裏試圖暗殺主角。這使得知道前因後果,卻從未告訴過主角的葛立安決定此刻帶領主角離開燭堡,前往一個藏身地。就在離開燭堡的當晚,主角與葛立安遭受一群盜匪的伏擊!領頭的是一位神祕的盔甲武士。當葛立安拒絕將主角交出時,盜匪們展開攻擊。主角趁隙逃出,然而強大的法師葛立安卻在保護主角的過程中喪命。隔日清晨,與死神擦身而過的主角被愛濛趕上,原來愛濛偷看了葛立安書桌上的信件,並偷偷尾隨兩人。她也目睹前一晚的慘況,因此現在堅持要與主角同行。運用對話中的選項,主角可以選擇讓她加入與否,不過無論玩家如何選擇愛濛都會加入隊伍。主角接下來可以遵照葛立安生前的建議,朝北前往友善之臂旅店去找尋他的朋友,獲得進一步的援助。
此刻的主角由於周遭的城市都禁制通行,因此沒有一個安全穩固的居所:要進入燭堡的話,訪客必須捐贈一本獨特、珍貴的書籍當作進入的費用,而柏德之門由於盜匪的猖獗而緊閉城門,管制通行。為了自身安全,主角開始與其他冒險者同行,也在不久後被捲入尋找鐵礦短缺原因的漩渦當中,前往奈西可(Nashkel)的礦區。在奈西可礦區,主角開始揭露一層更深遠陰謀的面紗。原來狗頭人(Kobolds)正不斷的污染奈西可的鐵礦,而藏在鐵礦區的檔案指出盜匪掠奪鐵製品的活動也與此相關。兩者的關聯引領主角前往盜匪的賊窟。在哪裏,主角發現這些盜匪其實是受到鐵王座(The Iron Throne)—一個正不斷擴張勢力的神祕組織所僱用的傭兵集團。鐵王座利用唯一一座正常產鐵—自己在斗篷森林裏的鐵礦供應鐵器給自己的部隊,並同時屯積並壟斷整個鐵礦市場來增加鐵王座對整個寶劍海灣的控制權。當主角摧毀了位在斗篷森林礦區內的傭兵總部,柏德之門的大門也因盜匪壓力劇減而再度敞開,讓主角能夠抵達鐵王座位處柏德之門的總部,與他們當地的領導人面對面對話。
在柏德之門內,城市守衛—焰拳傭兵聘請主角調查鐵王座,但沒有任何具有決定性的證據被發現。主角於是回到了出生地燭堡刺探鐵王座領導群的會議。而燭堡內人事已非,不久後也真相大白:燭堡已經被擬像怪(Dopplegangers)所滲透。在燭堡中央圖書館內,主角也遇見一名神祕的人物—克佛洛沙。在離開克佛洛沙後,主角立即因殺害鐵王座領導群的罪名受到逮捕(事實與否,端看主角的決定),燭堡地底下的墓穴成了逃亡的唯一途徑。主角從地下墓穴逃離燭堡並回到了柏德之門,由於被扣上謀害鐵王座領導人的罪名,主角必須一面躲藏四處巡邏的焰拳傭兵,一面尋找事實的真相。主角最後終於發現,這一切的都源自於沙洛佛克的巨大陰謀,他也是殺害葛立安的兇手。
在尋找沙洛佛克的同時,主角同時發現沙洛佛克其實是主角的異母兄弟,而他們都是殺戮之神—巴爾的子女。身上留着殺戮之神的血解釋了過去種種,身為巴爾的子女也產生對未來的問題。另一個巴爾子裔沙洛佛克的計劃比原本所想的還更加邪惡,鐵王座的計劃只是他真正意圖的障眼法。透過政治的操弄和資源的配給,沙洛佛克打算啟動一場柏德之門與南方的王國安姆的戰爭,藉由戰爭造成足夠的犧牲來成為新一代的殺戮之神。在遊戲最後,主角打敗了沙洛佛克,讓他污穢的靈魂回到巴爾那裏去。
評價
[編輯]評價 | ||||||||||||||||||||||||||
---|---|---|---|---|---|---|---|---|---|---|---|---|---|---|---|---|---|---|---|---|---|---|---|---|---|---|
|
獲獎
[編輯]1998 Game of the year
- Computer Games Online
- Computer Games Strategy Plus (Computer Games Magazine)
- GameCenter Reader's Choice
- GamesDomain
- Imagine Games Network
- Vault Network
1998 RPG of the year
- Adrenaline Vault
- Computer Games Online
- Computer Gaming World
- Electric Games
- GameCenter
- GameCenter Reader's Choice
- GamesDomain
- Gamespot
- Gamespot Reader's Choice
- Imagine Games Network
- PC Gamer
- Vault Network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图文:《博德之门》简体中文版今天上市. 新浪. 2000-02-22 [2018-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4) (中文(中國大陸)).
- ^ Baldur's Gate for PC. GameRankings. CBS Interactive. [2010-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9).
- ^ Baldur's Gate for PC Reviews. Metacritic. CBS Interactive. [2009-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 ^ Scorpia. Baldur's Gate. Computer Gaming World. 1999-04-01 [2019-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0-08-16).
- ^ Baldur's Gate Review. GameSpot. CBS Interactive Inc. [2012-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6).
- ^ Ward, Trent C. Baldur's Gate - BioWare proves that they are more than capable of carrying the AD&D torch. IGN. 2012-01-19 [2019-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17).
- ^ Baldur's Gate 4 (6): 90. June 1999 [2010-06-27]. ISSN 1522-427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16).
- ^ Wolf, Michael. Baldur's Gate. PC Gamer US. April 1999 [2010-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0-03-06).
- ^ Yans, Cindy. Baldur's Gate. Computer Games Strategy Plus. 1999-01-26 [2018-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2-04).
- ^ Baldur's Gate [review]. The Electric Playground. [2019-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28).
- ^ Staff. Rating; Forgotten Realms: Baldur's Gate. Next Generation. April 1999, (52): 84, 85.
外部連結
[編輯]- 柏德之門(繁體中文)
- 骷髏柱(簡體中文)
- Game Banshe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英文)
- Sorcerer's Plac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