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六月民主運動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六月民主運動
首爾市政廳前紀念李韓烈的示威活動
日期1987年6月10日-1987年6月29日
地點
目標撤回4.13護憲措施、釋放遭到監禁的政治犯、保障集會自由、及民主化
方法示威公民不服從
結果
衝突方

第五共和國

領導人物
人數
超過100萬名示威者(李韓烈紀錄活動當日),整場示威:830萬人
82,000名警察

六月民主運動,又名六月民主抗爭(韓語:6월 민주항쟁),是1987年6月10日至29日韓國爆發的全國範圍大規模民主運動。活動是因緬懷李韓烈而起,更可追朔及為了光州事件民主化失敗平反的朴鍾哲,時機湊巧碰上1988年韓國奧運會,為避免於國際運動會之前在全世界注目下當面發生暴力事件,使得第五共和國執政當局妥協,發佈六二九宣言,同意總統直選並採取其他民主改革措施,最終促成了第六共和國的建立以及韓國民主化運動終於走向穩固。

背景

[編輯]

第五共和國

[編輯]

大韓民國成立後經歷了多次政權更替。1960年四·一九運動導致李承晚的第一共和國政府倒台,第二共和國建立。但8個月後便發生了五一六軍事政變,陸軍少將朴正熙奪取政權並建立第三共和國。在1971年總統選舉中險勝後,1972年,朴正熙發動十月維新,通過頒佈維新憲法的方式將總統選舉改為間接選舉,建立第四共和國。根據維新憲法,韓國總統通過統一主體國民會議間接選舉產生。由於會議的成員基本由政府挑選產生,因此不具有民主性質,也難以有效監督總統的權力。

1979年,朴正熙遇刺身亡,總理崔圭夏接任總統。之後以保安司令部司令全斗煥發動雙十二政變奪取政權。在次年(1980年)發生光州事件,期間全斗煥下令以實彈武力鎮壓,使光州民主化運動失敗。最終於1981年繼任為韓國總統。第五共和國建立。

朴鍾哲之死

[編輯]

1980年代,身為首爾大學語言學系學生會會長的朴鍾哲投入校內反對全斗煥政府獨裁統治的民主抗爭活動,同時試圖為1980年爆發的光州事件平反。朴鍾哲於一次活動集會中被捕,並遭治安機關非法拘禁;審問過程中,他始終拒絕供出同夥的下落,並因此遭當局指為赤色分子,並刑求拷打。朴鍾哲最終於1987年1月14日上午11時左右在治安機關以水刑逼供期間窒息,經吳演相(韓語:오연상)醫師確認死亡,得年21歲。

朴鍾哲死亡的消息最初遭當局刻意封鎖。事跡敗露後,韓國境內爆發大規模的民主抗爭運動,史稱六月民主運動。

李韓烈之死

[編輯]

在1987年6月9日,李韓烈在他就讀的延世大學示威,期間被防暴警察以水平方向發射的催淚彈擊中後腦當場昏迷,令事件進一步激化。最後在7月5日,李韓烈因嚴重內出血不治而死亡,得年20歲。數天後全國各地都舉行了哀悼活動。

影響

[編輯]

事後時任總統全斗煥欽點的接班人兼總統候選人盧泰愚於同年6月29日宣佈「民主化宣言」,釋放所有政治異見人士,並舉行公民投票修改憲法,恢復總統和國會的直接選舉,確立了沿用至今的公民直接選舉總統制,每個政黨都可推薦一名候選人,無黨派人士只要集齊5,000至7,000名選民推薦就可參選。10月27日韓國國會通過了第六共和國憲法,建立第六共和國(即目前的大韓民國)。12月16日,盧泰愚贏得1987年大韓民國總統選舉,成為韓國真正意義上首位民選的總統。六月民主運動被視為韓國民主發展的重要里程碑。[1]

前國會議員、昔日工運領袖魯會燦說:在1987年修改《大韓民國憲法》由人民直接普選總統之前,韓國總統都由當權派篩選後、讓親執政黨的一萬人組成選舉團、再由這一萬人提名候選人,推薦的候選人往往只有一兩個、完全不能代表民意,接着又由這些人在體育館內封閉式投票選出下屆總統,是「小圈子選舉」。他說「當民意不能透過公平自由選舉過程表達出來,就會在街頭抗爭中爆發。」「被操縱的選舉,不能代表民意的小圈子選舉,最終激起民眾憤怒反彈。」韓國實施完全無篩選的總統真普選以來,政治生態走進良性循環,暴力抗爭銷聲匿跡。魯會燦表示「韓國的民主之樹,在總統直選制的保護下健康生長了17年,早已走上良性循環,建立公民社會,民眾能夠命運自決,人人參政議政」。[1]

相關電影作品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