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幼軍
于幼軍 | |
---|---|
山西省人民政府省長 | |
任期 2005年7月9日—2007年9月3日 | |
書記 | 張寶順 |
前任 | 張寶順 |
繼任 | 孟學農 |
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 |
任期 2003年6月10日—2005年7月30日 | |
省長 | 周伯華 |
深圳市人民政府市長 | |
任期 2000年4月26日—2003年6月17日 | |
書記 | 張高麗 → 黃麗滿 |
前任 | 李子彬 |
繼任 | 李鴻忠 |
中國共產黨廣東省委員會宣傳部部長 | |
任期 1993年3月—2000年6月 | |
書記 | 謝非 → 李長春 |
前任 | 黃浩 |
繼任 | 鍾陽勝 |
個人資料 | |
性別 | 男 |
出生 | 1953年1月(71—72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廣州市 |
籍貫 | 江蘇豐縣 |
政黨 | 中國共產黨 |
兒女 | 1女 |
居住地 | 深圳市 |
學歷 | |
經歷
| |
著作
|
于幼軍(1953年1月—),男,江蘇豐縣人,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華南師範大學政治教育系本科畢業,中山大學哲學博士。曾任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文化部黨組書記、副部長,中共山西省委副書記、山西省人民政府省長,中共湖南省委副書記、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中共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市長等職。2015年1月退休不再擔任公職後於中山大學任教。
生平
[編輯]早年經歷與廣東省
[編輯]于幼軍在廣州出生及長大,能操流利粵語,曾就讀於廣州第20中學、廣州市第109中學,1971年高中畢業後留校任教,197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5年至1981年,曾先後在廣州市越秀區教育局、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工作。1981年調入廣州市社會科學研究所任研究室副主任,後升任副所長。1985年,獲得華南師範大學政治教育系的函授本科文憑,並在業餘時間與黎元江撰寫了章回體小說《社會主義四百年》,獲得好評,得以主持《廣州市文化發展戰略研究報告》的起草工作,其也一直被譽為「廣東四大才子」之一。
1986年8月,33歲的于幼軍擢升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其後,曾在廣州市的東山區、天河區任區委書記,在全國率先進行了全區農村股份合作制改革;1992年進入中共廣州市委常委,併兼任「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廣州保稅區」兩個管委會主任和黨委書記的職務。1993年,其出任中共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時年僅41歲,是廣東當時最為年輕的副省級幹部。在此期間,于幼軍還在中山大學攻讀工商管理碩士和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的博士學位。在其擔任省委宣傳部長期間,倡導開放的思想氛圍,寬鬆的空間致使廣東湧現《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新快報》等一批大膽敢言的報刊,並創建了全國首個報業集團。2000年,出任中共深圳市委副書記、市長。[1]2003年1月,于幼軍以深圳市長之身會見撰寫《深圳,你被誰拋棄》的作者咼中校,積極對話,討論深圳何去何從的問題,大開高官網民對話之先河。于幼軍還在當時開創了全國最早的行政體制改革。時任深圳市委書記張高麗和于幼軍共治下的深圳被外界評價為積極進取,確定了深圳高新科技、物流、金融、文化四大產業支柱的長遠定位。
湖南省
[編輯]2003年5月,于幼軍調湖南省工作,出任中共湖南省委副書記兼常務副省長。在湘期間,其主導開展了34個縣的產業扶貧,同時身體力行為湖南的對外開放做出不少積極工作。
山西省
[編輯]2005年7月,于幼軍再次奉調北上,轉任中共山西省委副書記、省人民政府代理省長。次年1月,在山西省十屆人大第四次會議上全票當選為山西省人民政府省長。于幼軍在山西提出煤炭鋼鐵零增長的目標,其主導關閉了7000多個非法煤礦、小煤礦和3000多間煉焦廠,積極作為改善環境,還規劃啟動了礦工生活的棚戶區改造,使全省110萬礦工住上了新樓房。但與此同時其山西的任職與當地的天災人禍如影隨形,特別是在2007年夏的黑磚窯案被揭露後,于幼軍勇於承擔責任,於6月20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代表山西省人民政府作了檢討,並公開向社會大眾誠懇道歉[2]。
文化部
[編輯]2007年8月,在中共十七大召開前夕,中共中央決定于幼軍出任文化部黨組書記、副部長。外界認為這一人事佈局,是在為2008年3月國務院換屆鋪路;于幼軍即將接替屆齡退休的孫家正出任文化部部長一職[3]。到任文化部後,其連續3個多月率隊到文化部下屬10多個單位和11個省、市、自治區調研,形成了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加快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的工作思路和對策措施。其後,其執筆整理調研成果擬出調研報告,經文化部黨組、部長辦公會議多次討論達成共識,報黨中央分管領導和中宣部同意後,主持召開了全國文化廳局長會議,做動員部署。
去職與處分
[編輯]2008年3月,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幕,于幼軍已經坐到了「部長列席區」。然而,17日的選舉名單讓外界生疑,文化部長的提名是原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蔡武。一時間,有關于幼軍的負面傳聞四起,以致官方新華網3月13日特別在首頁用黑體字標題,推出「新華博友透露:于幼軍未被免職仍是文化部黨組書記」的消息;隨後中組部副部長又到文化部宣佈,于幼軍繼續擔任部黨組書記、副部長[1]。
有報道稱于幼軍的違紀問題主要涉及親屬利用他的職務影響力謀取私利[4]。但無論是中共中央紀委、國家監察部,還是中國主流新聞媒體,至今都沒有證實和公佈于幼軍違紀的具體事實。
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審議並通過了《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關于于幼軍同志問題的審查報告》,決定撤銷于幼軍中央委員會委員職務,並確認中央政治局在當年9月5日作出的給予其留黨察看兩年處分;同時,其不再擔任文化部黨組書記職務[5]。
賦閒著書
[編輯]被處分後,于幼軍的工作關係仍保留在文化部。其後的兩年賦閒期間,于幼軍前往圖書館扎入讀書與研究,修訂了二十多年前與黎元江共同撰寫的《社會主義四百年》的第一、二卷,並新寫了第三卷《社會主義在中國》,用章回演義小說的形式描述1919年至1965年間的中國歷史,力求還原歷史真相。後三卷更名為《社會主義五百年》,於2011年4月由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2012年又出版了《求索民主政治——玉淵潭書房札記》。其著作在網絡上受到各路好評。
低調復出與退休
[編輯]在兩年留黨察看期滿後,2011年2月,國務院任命于幼軍為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黨組成員[6],而他在為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建館百周年活動提寫的文章中提到:「在2010年12月25日,我校對完畢並簽發了送往出版社的《社會主義五百年》書稿清樣……下午就接到中組部負責人電話,通知我下周到新工作單位報到。」[7]2015年1月,因年齡原因不再擔任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8],正式退休。同年10月初,接受廣州中山大學的聘請,在哲學系任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供職於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現代化研究所[9]。
評價
[編輯]于幼軍的從政生涯一直受到各地民眾好評,被認為是思想開放、有所作為的官員。中國內地知名時政記者羅昌平的一篇《于幼軍與良汰效應》引發輿論關注于幼軍的仕途所折射出的內地官場特色:「跟劉志軍、蔣潔敏那樣的出局者不同,于幼軍只是一個出列者,至少在公眾與同僚印象中,這是『劣官驅良官』『劣勝優汰』的典範,由此體現的逆向淘汰替代律法秩序,可謂當下人事通則,也為『失去的十年』平添一個註腳……在一個封閉的系統,示好民眾等於表錯了情,它遠不如取悅上峰來得實惠。以于幼軍的開明、擔責與勇於改革的標籤為例,這對高度板結的湘官、利益交錯的煤主、固若金湯的意識形態陣地,無疑都是不受歡迎的對像。」 其受處分去職後,部分網民也自發在網上留言對于幼軍表示認可和支持。
參考文獻
[編輯]引用
[編輯]- ^ 1.0 1.1 于幼军成了「走读生」. 國公網. 2008-10-16 [2012-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2).
- ^ 于幼军任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 2008年被处分. 南方報業網. 2011-02-13 [2025-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7).
- ^ 蔡武出任文化部党组书记 于幼军去职. 財經網. 2008-10-06 [2025-01-03].
- ^ 于幼軍復出 轉任南水北調辦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星島日報2011年1月8日
- ^ 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撤销于幼军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 人民網. 2008-10-12 [2025-01-03].
- ^ 于幼軍任國務院南水北調辦黨組成員、副主任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中國南水北調網2011年2月12日
- ^ 于幼軍:圖書館可以助人療傷治病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羊城晚報2012年12月22日
- ^ 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人社部2015年1月14日
- ^ 王娟、羅仕. 盘点退休任教官员:多有“母校情结”和学术专长. 新快報. 2015-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16).
來源
[編輯]- 網頁
- 《財經》網絡版•【新聞人物】于幼軍履新之最大挑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于幼軍:我就是一個讀書人,2015年1月15日南方都市報
- 人民網•于幼軍簡歷(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專訪深圳原市長于幼軍,談進入新世紀後深圳的主要問題和突破思路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020年10月14日新京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職務 | ||
---|---|---|
前任: 李津成 |
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 2011年2月-2015年1月 |
繼任: 王仲田 |
前任: 張寶順 |
山西省人民政府省長 2005年-2007年 |
繼任: 孟學農 |
前任: 李子彬 |
深圳市人民政府市長 2000年6月18日-2003年6月17日 |
繼任: 李鴻忠 |
中國共產黨職務 | ||
前任: 孫家正 |
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黨組書記 2007年9月-2008年9月 |
繼任: 蔡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