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烏斯科克級魚雷艇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南斯拉夫王家海軍烏斯科克號魚雷艇
概況
建造者 英國約翰·艾薩克·桑尼克羅夫特公司
使用者
次級 奧爾傑級魚雷艇
建造期 1926至1927年
服役期 1927至1943年
完成數 兩艘
損失數 一艘
退役數 一艘
技術數據
排水量 15噸(標準值
船長 18.3米(全長
型寬 3.4米
吃水 1.15至1.3米
動力輸出 56萬瓦
動力來源
船速 36至38(每小時67至70公里,海上試航速度)
續航力
  • 最高速410公里
  • 八節(每小時15公里)巡航速度1500公里
乘員 軍官兩人,水兵七人
傳感與
處理系統
兩台水聽器
武器裝備

烏斯科克級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Uskok[1][2])又稱切特尼克級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Četnik[3]),是南斯拉夫王家海軍20世紀20年代後期所建兩艘魚雷快艇艇級,兩艇分別叫「烏斯科克號」和「切特尼克號」,由英國約翰·艾薩克·桑尼克羅夫特公司根據已有17米海岸快艇建造,但要長近1.5米。艇上配有水聽器,主武裝是兩枚英國設計的456毫米魚雷,可攜帶深水炸彈參加反潛作戰桃花心木打造的艇體比較輕,採用兩台汽油引擎驅動,但內部缺乏用於減少滲漏的橫向水密艙壁

納粹德國為首的軸心國1941年4月入侵南斯拉夫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軍官企圖破壞艇只未果,兩艇落入意大利軍隊之手並納入意大利皇家海軍分艦隊,駐地仍是戰爭爆發前的達爾馬提亞希貝尼克基地。烏斯科克級魚雷艇已經明顯老化,性能不佳,只能用於巡邏和次要任務。更名「MAS 1 D號」的烏斯科克號1942年7月因艇體破損在達爾馬提亞姆列特島附近沉沒。切特尼克號更名「ME 47號」,1943年9月便不再出動,意大利投降後不久艇員便把艇開到盟軍佔據的意大利南部城市塔蘭托。切特尼克號沒有毀於二戰,但結局說法不一。

背景、參數、建造

[編輯]

塞爾維亞、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王國王家海軍(1929年更名南斯拉夫王家海軍)決心不再重蹈前身奧匈帝國海軍的覆轍,儘快採用魚雷快艇。英國1917至1922年大量建造17米規格海岸快艇用於英國皇家海軍戰間期遠銷海外。[1]塞爾維亞、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王家海軍1926年根據約翰·艾薩克·桑尼克羅夫特公司John I. Thornycroft & Company)已有17米級別海岸快艇訂造兩艘魚雷快艇[4],實際艇體略長[1]。文獻把兩艇稱為「烏斯科克級」[1][2],源自為哈布斯堡帝國效命的克羅地亞海盜[1];還有文獻稱「切特尼克級」[3],意指同名塞族游擊隊[1]

桃花心木打造的艇身非常輕巧,艇體邊緣整出圓弧,橫截面接近長方形。為減輕重量,艇上沒有用於減少滲漏的橫向水密艙壁[5]艇體內部空間基本為發動機和油箱佔據,發動機艙空間不足且噪聲很大,對艙內艇員來說條件非常惡劣。開放式駕駛艙位於艇中,前後都是可安裝兩挺機槍的槍架。駕駛艙尾部的露天支架可安放兩枚魚雷[1]

魚雷艇全長18.3米,垂標間距16.7米,全寬3.4米,標準吃水深度0.58米[1],滿載時最大吃水深度1.15至1.3米[6],標準排水量15噸。艇上配備兩台桑尼克羅夫特V12汽油發動機,靠前的驅動右舷傳動軸,靠後的驅動左舷傳動軸,方向舵緊靠螺旋槳尾部。發動機額定功率280千瓦,總功率560千瓦,設計最高艇速37至40(每小時69至74公里),1927年海上試航時只達到36至38節(每小時67至70公里)。左舷還為巡航裝有輔助四缸汽油發動機,單獨啟動時提供8節(每小時15公里)航速。魚雷艇在最高航速下可續航410公里,巡航速度下為1500公里。[1]艇上可攜帶1.5至1.6噸燃油[6]

艇上主武裝是兩枚英國製造的前向456毫米魚雷,攻擊前艇身需對齊目標,魚雷發動機啟動後再由三米長的機械杆推過艇尾,此後艇立即轉向一側,魚雷衝向目標。艇上只裝載四枚魚雷,其中不爆破彈頭用於訓練,可爆破彈頭用於實戰。[7]魚雷有兩種速度與射程設定,一種是35節(每小時65公里)速度2300米射程,另一種是29節(每小時54公里)速度3650米射程。彈頭裝有145公斤三硝基甲苯[8]艇上配有雙聯裝機槍架,可安裝兩挺7.7毫米路易士機槍用於防空,需要時還可裝上駕駛艙前後立柱。烏斯科克級最多可攜帶四枚深水炸彈參與反潛作戰,艇上均有兩台用於反潛戰的水聽器。兩艇配備兩名軍官和七名水兵。[7]

兩艇均在1926年9月15日鋪設龍骨[9],1927年5月下水[10][11],交付王家海軍後獲名「烏斯科克號」和「切特尼克號」,戰術編號分別是「1」與「2」,「」是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魚雷艇」縮寫[1]。初期演習等待駕艇軍官從英國培訓歸來後開始,為防地中海烈日導致外殼變形,艇上留有預防手段[12]。烏斯科克級的海試和艇員培訓表現不佳,加上1929年到來的大蕭條,此後幾年都難以為採購補充資金,兩艇交付後訂造新艇的計劃擱置[7]

1941年,烏斯科克級魚雷艇最高航速降至30至32節(每小時56至59公里),在意大利皇家海軍服役期間輔助發動機只能達到4.5節(每小時8.3公里)巡航速度[1]。意大利人在兩艇右舷的魚雷支架上安裝深水炸彈支架,可容納十枚50公斤深水炸彈。改裝後右舷不再攜帶魚雷。[7]

服役經歷

[編輯]

從下水至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兩艘烏斯科克級魚雷艇只參加過幾次海軍演習。切特尼克號在演習時丟失魚雷,1941年前每次出動都只能攜帶一枚。1936至1939年南斯拉夫王家海軍新增八艘德國建造的奧爾傑級魚雷艇Orjen-class torpedo boat),與烏斯科克級組成第2魚雷中隊,基地在希貝尼克。1941年4月6日德國為首的軸心國入侵,烏斯科克級魚雷艇趕赴希貝尼克,斯坦尼斯拉夫·斯蒂基奇(Stanislav Štiglič)海軍少校指揮烏斯科克號,布拉尼斯拉夫·波波維奇(Branislav Popović)海軍少校統領切特尼克號。烏斯科克號沿希貝尼克至布拉奇島米歐納巡邏,1941年4月17日南斯拉夫投降後落入意大利人之手。波波維奇的副手維利米爾·什科爾皮克(Velimir Škorpik)海軍中尉把切特尼克號開到斯普利特附近的達迪夫耶(Divulje),表面是準備加入新成立的克羅地亞獨立國海軍Ratna Mornarica Nezavisne Države Hrvatske),但他蓄意撞上碼頭企圖損壞艇只,切特尼克號不久便由意大利人扣押。什科爾皮克加入克羅地亞獨立國海軍並當上馬卡爾斯卡港口主任,1943年9月叛逃加入南斯拉夫游擊隊。他希望當上游擊隊海軍司令,但調到地面部隊後死因不明。[7]

烏斯科克號和切特尼克號編入意大利皇家海軍並分別更名「MAS 1 D號」和「MAS 2 D號」[7],「MAS」是意大利語「魚雷快艇」縮寫[13],前綴「D」代表在達爾馬提亞俘獲。兩艇劃入第25魚雷快艇分艦隊,基地仍是希貝尼克。[7]烏斯科克級魚雷艇艇齡已高,性能不佳,只能用於巡邏或次要任務[14]MAS 1 D號一度派往希臘比雷埃夫斯,長途航行令艇體顯著磨損[15]。1942年4月19日她在姆列特島近海遭遇惡劣海況,艇板鉚釘在發動機振動下不堪重負,很快就因沒有橫向水密艙壁漏水沉沒[6][14]MAS 2 D號1942年7月更名「MS 47號」並劃入第7魚雷快艇分艦隊,「MS」是意大利語「魚雷艇」縮寫[4][13]。1943年9月1日,MS 47號再度更名「ME 47號」,其中「E」代表「不能全面投入使用」。一周後意大利投降ME 47號停在意大利佔領的科托爾灣基地。9月11日晚,艇員駕駛ME 47號逃向盟軍佔據的意大利南部城市塔蘭托ME 47號沒有毀於二戰,[6]但戰爭結束時艇身「狀況已經很差」[4]。海軍史學家對切特尼克號結局說法不一,1945年回歸祖國懷抱說有之[14],戰後不久或20世紀50年代初意大利人拆解說有之[6]

腳註

[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Freivogel 2020,第130頁.
  2. ^ 2.0 2.1 Vego 1982,第349頁.
  3. ^ 3.0 3.1 Chesneau 1980,第358–359頁.
  4. ^ 4.0 4.1 4.2 Chesneau 1980,第359頁.
  5. ^ Freivogel 2020,第130 & 132頁.
  6. ^ 6.0 6.1 6.2 6.3 6.4 Freivogel 2020,第132頁.
  7. ^ 7.0 7.1 7.2 7.3 7.4 7.5 7.6 Freivogel 2020,第131頁.
  8. ^ Freivogel 2020,第345頁.
  9. ^ Jarman 1997a,第780頁.
  10. ^ Chesneau 1980,第358頁.
  11. ^ Jarman 1997b,第61頁.
  12. ^ Jarman 1997b,第61–62頁.
  13. ^ 13.0 13.1 Fraccaroli 1974,第179頁.
  14. ^ 14.0 14.1 14.2 Brescia 2012,第157頁.
  15. ^ Freivogel 2020,第131–132頁.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