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快速更新新聞條目處理機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pedia:快速更新新聞條目處理機制為用作處理特發性新聞產生的條目的機制。

目的

[編輯]

維基百科是一個人人皆可參與編輯的自由的百科全書,編輯條目時難免會發生衝突。但維基人不應該將大量的編輯時間花費在衝突,尤其是由於信息的不完整與不對稱造成的衝突之中。

正在更新的事件,由於事件進程的發展,以及媒體報導所獲取的信息的不完整性,可能會導致信息更新量的激增,以及信息之間的矛盾。而獲取信息量的差異及對信息本身的判斷,將會左右編輯者自身的取向,以及條目本身的質量。源源不斷的新聞,可能會導致條目變得新聞化,如採用時點排列內容(例子:3:27PM 豌豆開始向殭屍開槍),而非百科全書式的敘述。

我們並不懷疑維基百科本身的信息自淨能力,越多的參與者將會讓條目的完整性和中立性更高。但我們也不希望在編輯過程中,維基人因為編輯之間的衝突產生不必要的矛盾,以及條目在此過程中展示給讀者的混亂形象。

本機制也就是為此目的而設。本機制的目標並非在於選擇版本或阻止IP用戶/新手編輯,而是為了維基人能夠更好地編輯條目,減少爭議耗費的時間。

理論分析

[編輯]

在針對幾例快速更新的新聞性質條目中,我們可以看到以下的共通之處:

  • 事件正在進行中,如災難性事件發生及事後救援工作正在展開;
  • 大量媒體對此關注,並在短時間內(數小時至一天)多次更新事件進程;
  • 大量編輯者參與到與事件對應的維基百科條目編輯之中。

具體至條目本身,我們可以參考以下的三個例子的編輯數記錄:

條目 當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七天總計
馬尼拉人質事件 226 509 216 182 89 30 36 1288
2011年甬台溫鐵路列車追尾事故 45 212 150 212 231 179 63 1092
2013年《南方周末》新年特刊被刪改事件 24 10 55 59 116 111 69 444

參考以上資料,我們基本上可以看出,條目編輯數在類似條目創建後的第七天編輯數會有明顯的回落。

適用的實際情況

[編輯]

(以下均使用維基百科伺服器時間)

條目編輯數從零時算起24小時內某一條目編輯數超過200,該條目方有必要考慮使用此方案,災難性事件可以優先考慮使用。

處理方法

[編輯]
  1. 在維基新聞上建立與條目本身同名的新聞頁,如有此頁則直接使用模板{{Rapidupdatenews}}連結。如條目頁面發生移動/重定向,在沒有重大差異的前提下,建議維基新聞對應頁面不作變動,以維持後續編輯者的便利性;
  2. 在維基新聞上,建議以每條信息獨立存在而不是綜合的方式排布新聞信息,方便日後的維基百科條目編輯者查閱;
  3. 在條目上掛上連結或模板,指示維基百科編輯者前往維基新聞對應頁面補充新聞信息,條目可以創建時間起算,全保護至條目建立日的第六天的23:59;
  4. 保護期結束後,不應再次以此機制進行頁面保護。且必須使用模板{{Wikinews}}在條目中加設連接至維基新聞對應項目的連結點;
  5. 本機制只能針對目標條目一次性使用,往後任何情況下均不應使用此機制對條目全保護。

對應模板

[編輯]

鎖定階段

[編輯]

維基新聞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