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科學/新聞存檔
外觀
科學舊聞
[編輯]
(以下的日期只是各新聞來源的發佈時間,而非事件發表或發現時間)
2018年
[編輯]- 11月27日,美國太空總署的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赤道附近的埃律西昂平原。
- 11月21日,科學期刊《自然》同日刊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發團隊利用電子空氣動力「離子風(ionic wind)」推動1架翼展5公尺的飛機,並以(4.8公尺/秒)的速率飛行,計達55公尺之遠,此發明構思,已打破歷史常態上,運用螺旋槳或渦扇發動機飛行的紀錄。
- 10月2日,因在激光物理學領域做出重大貢獻,阿瑟·阿什金、熱拉爾·穆魯和唐娜·斯特里克蘭獲得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9月6日,最早發現脈衝星的英國天文學家約瑟琳·伯奈爾獲得基礎物理學突破獎特別獎。
- 8月17日:科學家首次在鐵基超導體中發現馬約拉納任意子(中國科學院)
- 8月11日:科學家在貴州茅台鎮發現了大規模蜥腳類恐龍足跡群(科學網)
- 8月11日:美國帕克太陽探測器升空(BBC)
- 8月8日,物理學者文小剛,因為對於強作用多體系統裏的新相位的理解做出貢獻,榮獲狄拉克獎章。
- 8月8日:一種使用RNA測序的新技術已可檢測單個細胞中某一個基因表達的強度。(Nature)
- 8月6日:科學家發現在小鼠體內,節食可以增強一種抗癌藥物的療效。(Nature)
- 7月25日,意大利航天局宣佈,在火星冰蓋之下發現一個直徑20公里的冰下湖。這是太空科學家在火星上探測到的首個大型液態水體。
- 7月12日,位在南極洲的冰立方微中子天文台第一次成功確認高能宇宙中微子的來源。
- 6月7日,美國太空總署宣佈,好奇號探測車在火星的古老湖床的岩石裏,發現有機物質。這可能對尋找生命給出重要線索。
- 5月21日,嫦娥四號中繼通信衛星「鵲橋號」和搭載的龍江一號與龍江二號兩顆微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
- 4月18日,美國太空總署的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於卡納維爾角空軍基地成功發射,該太空望遠鏡將會探索位於地球附近恆星的行星。
- 3月28日,耶魯大學天文學者彼得·范道肯研究團隊發現,超稀疏星系NGC 1052-DF2與眾不同地缺乏暗物質。
- 3月20日,挪威科學與文學院宣佈2018年度的阿貝爾獎授予了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數學家羅伯特·朗蘭茲。
- 3月14日,英國物理學家與宇宙學家史蒂芬·霍金逝世,終年76歲。
- 2月28日,邊緣實驗發言人袓德·鮑曼表示,首次探測到,約在宇宙大爆炸的1億8千萬年之後,最早形成的星球的發光景象。
- 2月8日,大型強子對撞機的LHCb探測器研究團隊發佈,在13 TeV質子質子碰撞實驗裏,並未找到暗光子的蹤跡。
2017年
[編輯]- 11月30日,中國科學院發佈,悟空暗物質體子探測衛星發現可能是暗物質存在的證據。
- 10月16日,雷射干涉重力波天文台和室女座干涉儀首次於8月17日觀測到由兩顆中子星合併而發射出的重力波。
- 10月4日,基普·索恩、萊納·魏斯與巴里·巴里什因「對LIGO探測器及引力波探測的決定性貢獻」而共同獲得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9月21日,位於阿根廷的皮埃爾·歐傑天文台證實,高能量宇宙射線不是源自於銀河系。
- 9月15日,太空探測器卡西尼-惠更斯號衝入土星大氣層燒毀,結束長達13年的土星探測任務。
- 8月24日,天文物理學者可能已首次探測到由兩個中子星相撞產生的引力波,其來源被猜想為距離地球約130億光年的長蛇座的NGC 4993星系。
- 8月18日,大型強子對撞器的超環面儀器實驗團隊發現光子與光子相互散射的實驗證據。
- 7月20日,由爾灣加州大學副教授夏晶與洛杉磯加州大學教授王康隆領導的研究團隊,按照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張首晟提出的實驗計劃,首次確鑿發現馬約拉納准粒子的存在。
- 6月16日,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首先成功實現,兩個量子糾纏光子被分發到相距超過1200公里的距離後,仍可繼續保持其量子糾纏的狀態。
- 4月6日,體積與地球類似的系外行星GJ 1132b被發現擁有大氣層,很可能是被水蒸氣籠罩的水世界。
- 3月14日,倫敦大學學院物理學者強納森·歐本海姆(Jonathan Oppenheim)與路易斯·馬撒納斯(Lluis Masanes)發表論文首次數學證實絕對零度不能達到原理,並且設定了冷卻熱力系統的速度的限制。
- 3月6日,肯塔基大學的Yi-Bo Yang 研究團隊利用電腦模擬得到結果顯示,大約50%的質子自旋是源自於其內部的膠子自旋。
- 1月25日,洛杉磯加大天文學者馬修·茂坎的研究團隊表示,發現110億年以前的最早期星系都是強烈的綠光發射體。這意味着,一般而言,組成它們的恆星比當今最熱的恆星還熱。
- 1月6日,天文學者勞倫斯·牟爾納的研究團隊預測,密接聯星KIC 9832227的兩個恆星將於2022年合併為一,因此產生發光紅新星爆炸現象。假若真正發生,這將會是人類首次成功預測新星事件。
2016年
[編輯]- 12月5日,由於在量子場理論、弦理論和量子引力的轉換性發展,約瑟夫·波欽斯基、安德魯·斯特魯明格與卡姆朗·瓦法共同榮獲2017年基礎物理學突破獎。
- 9月25日,中國貴州省平塘縣的五百米望遠鏡正式開光,其為世界上最大的電波望遠鏡。
- 9月19日,因「在利用分子束外延技術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和單層鐵硒超導等新奇量子效應方面做出的開拓性工作」,清華大學教授薛其坤榮獲2016年未來科學大獎的「物質科學獎」與獎金100萬美元。
- 9月12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中秋夜成功按照計劃進入太空,未來將進行多項科學實驗。
- 8月24日,歐洲南天天文台發現位於比鄰星適居帶的太陽系外行星比鄰星b,僅距離地球約4光年。
- 8月16日,全世界首顆設計用於進行量子科學實驗的衛星「墨子號」於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功發射升空。
- 7月4日,美國太空總署於2011年發射的朱諾號探測船已成功進入木星軌道,開始探測木星的奧秘。
- 6月22日,上海交通大學的賈金鋒教授科研團隊,在拓撲超導體渦旋中,成功觀測到表現馬約拉納費米子物理行為的準粒子。
- 6月15日,激光干涉重力波天文台(LIGO)團隊宣佈,第二次直接探測到引力波,其來自於距離地球約14億光年的雙黑洞融合。
- 5月26日,物理學者已確認先前打破溫度記錄(190K在壓強150GPa)的高溫超導體硫氫化物的真實身分為H3S。
- 5月2日,由於探測到引力波的蹤跡,LIGO計劃創始者朗納·德瑞福、基普·索恩、萊納·魏斯與1012位團隊同工榮獲基礎物理學特別突破獎與獎金3百萬美金。
- 4月27日,美國研究人員宣佈,通過哈勃望遠鏡,首次發現矮行星鳥神星擁有一顆衛星。
- 4月6日,柏克萊加州大學天文學者馬中珮實驗團隊發現,在離地球僅2百萬光年之外的中等星系NGC 1600中心,存在着一個超重黑洞,其質量為170億個太陽質量。
- 3月15日,因為於1994年證明出困擾數學家三百多年的費馬最後定理,英國數學家安德魯·懷爾斯榮獲2016年阿貝爾獎。
- 3月14日,歐洲太空總署與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合作研發的火星微量氣體軌道器成功發射,該軌道器將分析火星大氣層,並將斯基亞帕雷利演示登陸器運載至火星進行着陸勘查。
- 3月3日,美國太空總署和歐洲空間局宣佈發現GN-z11星系,是至今已知的距離地球最遙遠星系。
- 2月11日,激光干涉重力波天文台(LIGO)團隊宣佈,首次直接探測到引力波,其來自於距離地球約13億光年的雙黑洞融合。
- 1月28日,中國科學院先進超導托卡馬克實驗裝置實現實現電子溫度超過5千萬度、持續時間達102秒的超高溫長脈衝等離子體放電,為目前世界在此溫度持續時間最長的等離子體放電。
- 1月21日,北京大學柯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的東蘇勃研究團隊表示,由全天自動超新星搜索項目(All Sky Automated Survey for SuperNovae,ASAS-SN)於2015年,在印第安座南探測到的一顆極超新星,ASASSN-15lh,是迄今為止所觀測到亮度最高的超新星,比平常超新星還亮100倍以上。
- 1月11日,日本東京大學與理化學研究所研究團隊宣佈,發現由四個中子組成的四中子粒子。
2015年
[編輯]- 12月31日,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研究團隊(RIKEN)取得元素113Uut的命名權,並被IUPAC認為符合「發現元素」標準,預計元素113將會被命名為Japonium,符號Jp。這也是首次由亞洲研究團隊取得新元素命名權。
- 12月17日,澳洲天文學者宣佈,發現至今為止離地球最近的超級地球沃夫1061c,距離地球只有13.8光年。
- 12月3日,激光干涉空間天線開路者號於04:04 UTC時間發射升空,任務為對於演化雷射干涉太空天線所需的科技進行檢驗。
- 11月2日,使用水合氫離子(H3O+)來探測質子-電子質量比μ,布拉格查理大學物理研究團隊發現,在過去70億年內,Δμ/μ不大於10-7。
- 10月6日,20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日本物理學家梶田隆章與加拿大人阿瑟·麥克唐納,因為「發現了微中子震盪,並因此證明了微中子具有質量」,共同獲得該項殊榮。
- 9月28日,美國太空總署宣佈,從火星偵察軌道器得到的資料顯示,現在的火星有液態水間歇地流動於地表。
- 9月17日,三個獨立完成的B介子實驗所得到的結果暗示,電子、緲子、陶子,這三種帶電輕子與規範玻色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可能不一樣。這意味着,標準模型可能需要修正。
- 8月17日,物理學者報告,硫化氫在溫度203K (-70 °C)會發生超導相變,是目前已知最高溫度的超導體。
- 7月23日,美國太空總署宣佈發現系外行星開普勒-452b,距離地球約1400光年,是第一顆軌道位於與太陽相似的恆星舒適帶上的已知類地行星。
- 7月14日,新視野號成功飛越冥王星,傳回很多觀測數據與影像。
- 7月13日,大型強子對撞機的LHCb實驗科學團隊宣佈,發現五夸克態粒子。
- 7月12日,美國太空總署的新視野號探測船將於7月14日飛越冥王星,最近距離約12,500公里。
- 6月14日,由羅塞塔號送至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表面的菲萊登陸器在休眠8個月後成功喚醒。
- 5月13日,大型強子對撞機發現極奇稀有的中性B介子衰變。這從未發現的結果可能會揭示出後標準模型物理的現象,進一步揣測,這結果可能是超對稱理論的冰山一角。
- 4月5日,經過兩年的維護與升級,大型強子對撞機又重新啟動,預計今年夏天將會進行13TeV質子質子碰撞實驗,探索未知領域,例如,尋找暗物質、分析希格斯機制、研究夸克-膠子等離子體等等。
- 3月6日,曙光號無人太空探測船進入繞穀神星軌道。
- 2月19日,日本國立天文台研究團隊從觀察2013年海豚座新星發現,新星爆炸製成了大量鋰元素,這意味着經典新星爆炸可能是宇宙製造鋰元素的主要機制。
- 1月27日,英國伯明翰大學研究團隊報告,從分析開普勒太空望遠鏡數據,發現最古老的行星系,至少有5顆太陽系外行星圍繞着年齡為112億歲的恆星開普勒444運轉。
- 1月16日,美國太空總署的火星偵察軌道器拍攝到在火星失蹤的小獵犬2號太空飛行器。照片中顯示小獵犬2號成功着陸但太陽能板未全部展開,因通信天線在太陽能板下面,故歐洲太空總署無法和小獵犬2號建立通訊。
- 1月10日,美國太空總署的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團隊宣佈,發現三顆新行星分別處於它們各自太陽的適居帶。
2014年
[編輯]- 12月16日,在火星地表執行任務的好奇號探測到火星大氣層中的甲烷氣體含量異常升高,意味着火星可能存在微生物。
- 12月6日,美國太空總署太空探測器新視野號在休眠9年後成功喚醒,準備探索冥王星系統和古柏帶。
- 12月5日,美國太空總署獵戶座太空船於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由三角洲四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在完成環繞地球兩周的測試後按預定計劃成功降落在太平洋。
- 12月3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太空探測器隼鳥2號從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計劃將採集小行星162173的岩石標本。
- 11月12日,歐洲太空總署的羅塞塔號探測器所攜帶的菲萊登陸器成功登陸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
- 11月4日,史丹福大學華裔物理學教授張首晟,因開創性理論貢獻導致拓撲絕緣體的發現,榮獲2015年富蘭克林獎章。
- 10月24日,中國國家航天局的月球探測任務飛行試驗器嫦娥五號T1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 10月7日,艾力克·貝齊格、斯特凡·赫爾以及威廉·莫爾納爾因研製出超解像度螢光顯微鏡獲頒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
- 10月7日,赤崎勇、天野浩以及中村修二因發明高效率藍色發光二極體榮獲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10月2日,普林斯頓大學的物理實驗團隊宣佈,已經在超導鐵線的兩端找到一種稱為馬約拉納費米子的準粒子;馬約拉納費米子的反粒子就是自己。
- 9月24日,印度太空研究組織的太空探測器火星軌道探測器抵達火星軌道,印度因此成為亞洲第一個成功執行火星任務的國家。
- 9月21日,美國太空總署的太空探測器MAVEN成功抵達火星軌道,準備展開觀測火星大氣層之任務。
- 9月15日,歐洲空間局已選定菲萊登錄器在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的着陸點,暫時命名為J。在所有選項中,這地點算是最為平坦。歐洲空間局正在徵選這着陸點的正式名稱。
- 9月10日,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研究團隊報告,已用鍺元素首先製成像石墨烯一般的單原子層厚度奈米材料,稱為鍺烯或單層鍺。
- 8月27日,卡內基科學研究所研究團隊在拉斯坎帕納斯天文台觀測到,在離地球僅7.3光年遠的棕矮星WISE 0855–0714,可能擁有水冰雲層。
- 8月6日, 歐洲太空總署的探測器羅塞塔號成功靠近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成為第一個動態觀察彗星的探測器。
- 7月29日,奧地利的維也納科技大學物理團隊創先完成「量子柴郡貓實驗」,成功用干涉儀分離中子與它的磁偶極矩性質。
- 6月23日,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擔任教授的華裔數學家陶哲軒獲得今年的數學突破獎,得到獎金300萬美元。
- 6月22日,BICEP2團隊於6月19日在《物理評論快報》發佈的論文承認,觀測到的信號可能大部分是由銀河系塵埃的前景效應造成的,對於這結果的正確性持保留態度。必需要等到十月份普朗克數據分析結果發佈之後,才可做定論。
- 6月2日,兩組研究團隊發表論文表示,先前偵測到的宇宙暴脹散發出的引力波痕跡,可能是銀河系內部的塵埃所產生的偽跡。
- 6月1日,因為「對複雜的多醣體和醣蛋白的程式化應用合成的創新方法發展,做出很多原創性的貢獻」,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榮獲2014年沃爾夫化學獎。
- 5月9日,科學家確認距離武仙座110光年的恆星HD 162826和太陽一樣在45億年前來自於同一個星雲。
- 5月2日,德國達姆施塔特的亥姆霍茲重離子研究中心科學家宣佈成功證實了Uus的發現。
- 4月17日,美國太空總署宣佈發現第一顆軌道位於適居帶且大小近似於地球的太陽系外行星開普勒186f。
- 4月4日,科學家發現土星的第六大衞星土衞二其冰凍表面下存在有大片液態水,其規模至少和地球上的蘇必略湖相當。[1]
- 3月29日,天文學家把太陽系中近日點最遠的天體2012 VP113歸為矮行星。[2]
- 3月29日,天文學家宣佈在小行星10199女凱龍星上發現了首個圍繞小行星的環系統。[3]
- 3月17日,包括華裔科學家郭兆林在內的宇宙泛星系偏振背景成像團隊表示,透過電波望遠鏡,首次偵測到在大爆炸之後,宇宙暴漲散發出的重力波痕跡。[4]
- 3月12日,歐洲南天文台的天文學家透過甚大望遠鏡,發現半人馬座V766的直徑為太陽的1,300倍,使它成為已知最大的黃特超巨星。
- 3月4日,美國物理學會發行的雜誌《今日物理》(Physics Today)以「台灣的科學奇蹟」為題,報導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教授羅志偉在超快光學方面的研究。
- 3月3日,科學家宣佈在3萬年前的西伯利亞凍土層中,發現已知最大的病毒闊口罐病毒。
- 2月26日,從開普勒太空望遠鏡觀測數據,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科學家宣佈發現715顆太陽系外行星,其中有4顆行星,大小低於地球的2.5倍,而且位於適居帶中,即其表面溫度適宜液態水的存在。
- 2月18日,中央研究院院士吳茂昆率領研究團隊新發現超導材料「鐵硒化合物」的超導機制。
- 2月12日,玉兔號月球車受到陽光照射,成功被喚醒。但先前發生的機構控制異常仍舊存在,有待繼續進行排故。
- 1月22日,業餘天文學家倫敦大學學院教師史蒂夫·福西在雪茄星系中發現超新星SN 2014J,這也是40年來爆發距離離地球最近的Ia超新星。
- 1月11日,X射線天文學者首次觀察到位於阿貝爾1795矮星系中心的一個黑洞吞下了一個恆星。
2013年
[編輯]- 12月19日,歐洲太空總署所組織的太空望遠鏡計劃蓋亞任務自圭亞那太空中心發射升空,計劃將接替依巴谷衛星繼續觀測銀河系。
- 12月15日,巡視器玉兔號順利從嫦娥三號着陸器駛抵月球表面,並將展開為期3個月的巡視勘察任務。
- 12月14日,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在月球虹灣預選着陸區域成功實施月面軟着陸,中國因此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實現地外天體軟着陸的國家。
- 12月10日,嫦娥三號完成變軌控制,從環月軌道成功進入預定着陸準備軌道。
- 12月6日,嫦娥三號進行了近月制動,在可變推力發動機點火361秒後,準確進入半徑約為100公里的環月近圓軌道。
- 12月2日,搭載有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於北京時間12月2日1時30分從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順利發射升空CNSA
- 12月1日,德國航空航天中心科學家發現恆星KOI-351星系有三顆公轉周期類似地球、金星和水星的行星。[5]
- 11月18日,美國太空總署成功發射火星大氣與揮發物演化任務(MAVEN)空間探測器,未來將專注於研究火星大氣,特別是為什麼火星會失去其大氣層與液態水。
- 11月5日,印度第一枚火星人造衛星火星軌道探測器自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發射成功。
- 10月29日,天文學家觀測發現KOI-351擁有7顆行星,行星軌道大約在1AU範圍內,與太陽系有多個相似之處。ETtoday
- 10月9日,馬丁·卡普拉斯、邁可·列維特和阿里耶·瓦舍爾因為「創造了關於複雜化學系統的多尺度模型」獲頒諾貝爾化學獎。
- 10月8日,弗朗索瓦·恩格勒和彼得·希格斯因為對於希格斯機制的研究貢獻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 9月26日,美國航空航天局科學家報告,火星探測車好奇號發現火星土壤含有豐富水分,大約為1.5至 3重量百分比,顯示火星有足夠的水資源供給未來移民使用。紐約時報
- 9月19日,根據位於火星的好奇號所得到的測量數據,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科學家報告,並沒有偵測到大氣甲烷(atmospheric methan)存在跡象,因此總結火星可能不存在生命。現在科學
- 9月19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親自視察福島第一核電站並且做出指示,除了先前除役的四個反應堆以外,完好但停機的第五、六號反應堆也應報廢,專心處理污水問題。安倍說:「此行目的正是要親自見證。」世界新聞網
- 9月15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新研發的艾普斯龍運載火箭,搭載「SPRINT-A」太空望遠鏡,在內之浦宇宙空間觀測所發射成功。中時新聞
- 9月12日,美國宇航局表示,旅行者1號探測器歷經36年的旅行,離地球約187億公里,終於成為第一個離開太陽系、進入星際空間的人造物體,這是人類的科學發展史上的里程碑。」亞太日報
- 9月5日,科學家在太平洋海底發現地球最大型火山結構的大塔穆火山,這也是目前已知太陽系中大小排行前幾名的火山之一。《國家地理雜誌》
- 9月3日,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的輻射污水持續外洩流入大海,日本政府準備投入470億日圓經費阻止外洩,並且建設凍土牆與除污裝置。《世界新聞網》
- 8月16日, 美國太空總署表示無法修復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正式結束其主要的科學研究任務。《中國評論》
- 8月14日,業餘天文學家板垣公一在海豚座附近發現一顆的6.3等新星,就能夠觀察到這顆新星在黑暗天空中閃爍。《天空與望遠鏡雜誌》
- 7月29日,使用南極望遠鏡,天文學者偵測到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長久以來理論預測的偏振,這或許能夠幫助繪製出宇宙物質分佈圖。科學人
- 7月24日,物理學者在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中偵測到極為罕見的粒子衰變現象──Bs介子衰變微兩個緲子,這結果可能與超對稱理論相矛盾,但理論物理權威約翰·艾里斯(John Ellis)不認為有任何矛盾。BBC新聞
- 6月26日,載有三名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的神舟十號飛船返回艙安全着陸,圓滿達成任務。騰訊新聞
- 6月20日,神舟十號航天員在天宮一號首次進行太空授課,做實驗演示在太空失重環境可能發生的物理現象。世界新聞網
- 6月11日,神舟十號載人飛船於北京時間11日下午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將在太空遨遊15天,並與天宮一號進行對接。亞太日報
- 5月22日,物理學者做實驗發現,量子糾纏可以在兩個不同時存在的光子上發生。現在科學
- 5月20日,位於南極的冰立方微中子觀測站(IceCube Neutrino Observatory)偵測到來源不明的二十幾個高能量微中子。自然期刊
- 5月15日,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由於無法設定望遠鏡方向,因此被迫停止其搜尋系外行星任務。自然期刊
- 5月9日,地球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達到百萬分之400,這是自上新世以來的最高記錄。紐約時報
- 4月25日,由脈衝星與白矮星組成的大質量聯星,因為發射引力波而釋出能量,其以螺旋型運動彼此互相靠近的速率,符合廣義相對論的預測。這是至今為止對於廣義相對論最嚴格的檢驗。自然期刊
- 4月18日,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團隊發現兩個特像地球的太陽系外行星,開普勒62e與開普勒62f,繞着恆星開普勒62公轉。這兩個距地球1200光年的行星,由於位於適居帶,可能適宜生命成長。自然期刊
- 3月30日,歐洲核子研究組織宣佈,裝置於國際空間站的阿爾法磁譜儀已發現暗物質的可能跡象。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網頁
- 3月21日,歐洲太空總署發佈普朗克衛星的首幅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圖,是至今為止最準確的背景輻射圖,並表示宇宙年齡比預想的更老,約為138億年。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網頁
- 3月14日,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發佈新聞稿表示,先前探測到的新粒子是希格斯玻色子。 歐洲核子研究組織
- 3月12日,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召開新聞發佈會表示,從分析好奇號探測車在火星搜集的數據,科學家認為火星很可能曾經具有支持生命的條件。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網頁
- 3月11日,天文學者凱文·祿鍆(Kevin Luhman)宣佈發現由兩顆棕矮星組成的聯星WISE J104915.57-531906(編號為WISE 1049-5319),位於船帆座,距離地球只有6.5光年,是太陽以外距離地球第三近的恆星。賓州大學網頁
- 2月22日,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宣佈發現迄今為止最小的系外行星,位於天琴座,取名為開普勒37b,質量只稍大於月球 。自然期刊
- 1月19日,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好奇號火星探測車在火星發現鈣沉積物,這些物質與在地球上由於水流動於細縫與石頭裂縫間遺留下來的鈣沉積物類似。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網頁
- 1月11日,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天文學者宣佈發現超大類星體群(Large quasar group),這是宇宙最大已知結構,是由73顆類星體組成,最窄直徑為14億光年,最寬尺寸為40光年。這結構的存在似乎違背了宇宙論原則。皇家天文學會月報
- 1月7日,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科學家估計,在銀河系內,類似地球尺寸大小的行星最少有170億顆。美聯社
2012年
[編輯]- 11月28日,科學家在NGC 1277星系中心發現超大質量黑洞,其質量約為太陽質量的170億倍,占星系總質量的14%。如此高質量百分比的黑洞無法與現有的星系演化模型相協調。這意味着或許有一種截然不同的黑洞生成機制。馬克斯·普朗克天文研究所
- 11月15日,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宣佈發現距離地球最遠的星系MACS0647-JD,形成於宇宙大爆炸之後4.2億年。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
- 11月14日,加拿大-法國褐矮星巡天小組發現CFBDSIR 2149-0403,可能為已發現的離地球最近的星際行星。英國廣播公司
- 9月20日,華裔天文學者鄭瑋的研究團隊發現至今為止宇宙最古老的星系MACS 1149-JD。使用美國太空總署的史匹哲與哈勃望遠鏡 ,應用重力透鏡效應,鄭瑋團隊發現這距離地球13.2億光年的星系。史匹哲望遠鏡任務
- 7月4日,歐洲核子研究組織宣佈大型強子對撞器的緊湊緲子線圈探測到質量為125.3 GeV的新粒子,超環面儀器探測到質量為126.5GeV的新粒子。這兩個粒子極像希格斯玻色子,但仍有待科學家的進一步分析來確定是否為希格斯玻色子,還是只是一種新的玻色子。歐洲核子研究組織
- 6月29日,神九飛船返回艙順利着陸,三位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身體狀況良好,圓滿達成任務。(世界新聞網)
- 5月25日,平方千米陣將於2016年開始在南非、澳洲等地興建。這是未來全世界最大的電波望遠鏡,比目前最先進的電波望遠鏡還要靈敏50倍以上。平方公里陣列可望解答許多天文難題,像大霹靂後最初星系的形成與演化;它也可以用來偵測外太空文明發射出的電磁訊號。(平方千米陣網站)
- 5月5日,由於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造成核能發電的安全性飽受質疑,,日本最後一座仍在運轉的北海道泊核電廠第3號機,將於今日停機維修。所有54座核電機組都停機後,夏季可能會遭遇供電不足的嚴峻問題,但由於民眾激憤反對,近期內,這些核電機組可能無法獲准重新開啟運轉。( 衛報)
- 4月5日,從對於在金星發生的磁風暴的仔細觀察與分析,物理學者發表論文推斷這是磁重聯(magnetic reconnection)過程造成的現象。因此,物理學者認為在其它行星也會發生磁風暴,甚至在不能自己製成磁場的行星。( 自然期刊)
- 3月15日,格蘭沙索國家實驗室的ICARUS實驗團隊報告,遵守狹義相對論,做實驗得到與光速一致的中微子速度。這意味着同實驗室的OPERA實驗團隊先前所獲得的中微子超光速異常結果可能不正確。包括這兩個團隊在內,實驗室的四個團隊,將會在5月份分別做實驗測量短脈衝粒子束的中微子速度,期望屆時能夠得到正確答案。(歐洲核子研究組織)
- 3月8日,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國際合作組宣佈,發現一種新的中微子震盪,其震盪概率為 。假若這結果成立,物理學者可以開始研究中微子與反中微子之間的不對稱性,從而嘗試解釋為甚麼宇宙中的物質超多於反物質。(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2月22日,科學新聞網頁雜誌報告,從全球定位系統接收器到電腦之間的光纖纜線,由於與電腦的積體電路卡連接不良,造成了60納秒延遲。將連接維修後,這問題不再發生。這實驗失誤似乎可以解釋中微子的超光速異常。但是,仍舊必需做實驗拿到更多數據來檢驗這假說。(科學雜誌)
2011年
[編輯]- 2011年12月13日,ATLAS研究小組和CMS研究小組發佈了LHC對希格斯玻色子的階段性偵測結果:「希格斯玻色子如果存在,應在95%置信水平上的115-(ATLAS)或115- 130 GeV/c2(CMS)的質量範圍內。其中最可能的質量範圍是125- 127 GeV/c2的至多3.6的標準偏差水平上(ATLAS)或 126 GeV/c2的至多2.6的標準偏差水平上(CMS)。」( 124 GeV/c2ATLAS研究小組)
2010年
[編輯]- 2010年12月18日中研院跨領域研究團隊找出人類幹細胞的七種醣脂,為癌症疫苗的研發提供新契機,論文發表於國際重量級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胚胎幹細胞表面的醣脂(GSLs)存在於細胞膜上,與其他分子互動形成細胞內外的溝通橋樑,既能調控細胞的附着力,也扮演癌細胞轉移過程的關鍵角色。研究結果找到包含globo H和Gb5等共七種的醣脂,其中幾種是先前未知的人類胚胎幹細胞表面特有醣脂結構,研究人員也找出調控醣脂產生結構性轉變的「糖基轉移?」關鍵,有助於未來癌症疫苗或藥物的研發。自由時報
- 2010年10月20日,中華民國國家實驗動物中心最近發表了成功基因轉殖至大鼠的新技術,此將對未來的醫學研究有重大幫助。 公視新聞網
- 2010年10月4日,瑞典卡羅琳學院宣佈將2010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英國生理學家羅伯特·傑弗里·愛德華茲,以表彰他在體外受精領域所做的開創性貢獻。中時電子報
- 2010年10月1日,中國國家航天局嫦娥二號探月衛星在四川省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搭載升空。壹蘋果
- 2010年3月30日,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實施總能量達7萬億電子伏特的質子束流對撞成功。中國評論新聞
2009年
[編輯]2008年
[編輯]3月
[編輯]- 3月12日,卡內基研究院的科學家發現,某些微生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並沒有二氧化碳與氧氣的淨出入。他們的研究對象是一類稱為Synechococcus的藍細菌。(ScienceDaily)
2月
[編輯]- 2月8日,經由NASA穿梭機亞特蘭提斯號的運載,國際太空站的一部分,由ESA建造的哥倫布實驗艙成功發射並進入軌道。(上圖)(ScienceDaily)
- 2月7日,冰島deCODE genetics研究機構的遺傳學家透過歷史資料的分析,發現表親通婚之配偶比起無親戚關係的配偶們,擁有更多的後代。(ScienceNOW)
1月
[編輯]- 1月30日,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與美國生態系研究所的科學家發現,人類的漁業活動將許多累積於魚類體內的氮從海岸轉移回陸地,在氮循環扮演重要但過去忽略掉的角色。(ScienceDaily)
- 1月21日,先前近距離飛躍水星表面的NASA人造衛星MESSENGER傳回過去從未觀測過的水星南極表面圖像。(下圖)(ScienceDaily)
- 1月19日,匈牙利科學家利用電腦分析14隻匈牙利牧羊犬的吠聲,發現電腦軟件可辨識人類無法分別的狗吠,同時研究也顯示出狗吠型態與狗的心理狀態之關聯性。(ScienceDaily)
- 1月18日,兩位美國Tufts大學的心理學家在對人的快速觀察能力的研究中發現,通過觀察一個人的臉,可在1秒鐘內判斷其性取向。(ScienceNOW)
2007年
[編輯]12月
[編輯]- 12月19日,新發現的偶蹄類動物Indohyus之化石顯示此類動物可能是鯨類早期祖先的親戚。(圖)[7]
- 12月13日,NASA卡西尼號太空船的觀察顯示,土星環的年代可能與太陽系相當,過去理論認為土星環形成於地球上的恐龍時代。 [8]
- 12月9日,日本京都大學的科學家經測試發現,年輕黑猩猩對於數字的記憶力高於成年人類。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07/12/071203094823.htm]
11月
[編輯]- 11月29日,歐洲太空總署首度確認了於高溫高壓環境下的金星大氣中,所生成的類似於地球的閃電現象。[9]
- 11月22日,天文學家在白矮星的大氣中發現了碳。原本天文學家認為白矮星的大氣只含有氫與氦,碳則是位於核心部位。[10]
- 11月1日,家貓的基因組草圖大致完成,是目前貓科動物中唯一完成的DNA序列草圖,貓基因組計劃使用的DNA來自一隻名為「肉桂」(Cinnamon)的阿比西尼亞貓,更詳細的分析預計完成於明年。[11][12]
10月
[編輯]- 10月26日,DNA雙螺旋結構的主要發現者之一詹姆斯·沃森,從工作了43年的冷泉港實驗室退休辭職,原因是由於先前所發表的爭議性種族言論。[13] [14]
- 10月12日,人造衛星新地平線號在今年2007年2月經過木星軌道時所進行的觀測,以及一系列相關分析報告,發表於10月的《科學》[15]。
- 10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宣佈,將2007年度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德國科學家格哈德·埃特爾。
- 10月9日,法國科學家阿爾貝·費爾和德國科學家彼得·格林貝格共同獲得200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6]
- 10月8日,200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兩名美國科學家馬里奧·R·卡佩奇、奧利弗·史密斯和英國科學家馬丁·J·伊文思獲得此獎項。[17]
- 10月4日,搞笑諾貝爾獎頒發,2007年共有10個獎項。2007年度搞笑“另类诺贝尔奖”颁布. 網易新聞 (中文(中國大陸)).
9月
[編輯]- 9月20日,美國自然史博物館與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在一具1998年出土於蒙古的迅猛龍化石標本上,發現了羽莖瘤(quill knobs)的存在,顯示這類生物身披羽毛。
- 9月14日,日本在當地時間9月14日上午10點31分,於種子島太空基地發射了一枚名為「輝夜姬」的月球探測器。[18]
8月
[編輯]- 8月25日,美國費米實驗室在CDF與D0實驗中,以質子與反質子相撞,發現新的重子cascade B。CDF所測得的質量為5.7929 ± 0.0030 GeV/c^2。 [19]
- 8月17日,法國的GANIL實驗室以He8撞擊C12,並在實驗中發現了新的氫原子家族成員,也就是帶有一個質子與六個中子的H7。 [20]
7月
[編輯]- 7月27日,英國科學家發現地球表面上的臭氧可對植物造成損傷,並抑制植物生長,導致二氧化碳吸收能力下降,進而使全球暖化更加嚴重。[21]
- 7月26日,倫敦大學學院的數學家解出了預測莫比烏斯帶形狀的方法。並解釋了為何較寬的紙不容易做出莫比烏斯帶。[22][23]
- 2007年7月18日,克萊格·凡特領導的研究團隊將絲狀黴漿菌(Mycoplasma mycoides)的基因組轉殖到山羊霉漿菌(Mycoplasma capricolum)體內,這是人類首次將整個基因組在不同物種之間轉殖。[24]
- 7月8日, 需要胰島素輔助治療的I型糖尿病的患者即將看到由Juvenile糖尿病研究基金會帶來的曙光,劍橋大學的研究員們在Addenbrooke醫院開始了一項「人造胰臟」的物理療法。[25]
- 7月6日,美國太空總署的研究人員分析卡西尼號太空船的觀測資料,發現土衛七表面含有碳氫化合物,這是一種與生命相關的物質。[26]
6月
[編輯]- 6月29日,國際合作團隊完成了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的基因組定序,發現約含有13億7600萬個鹼基對,組成約15000個基因。這項研究有助於對一些傳染病,如登革熱或黃熱病的防治。[27]
- 6月28日,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與英國牛津大學的科學家經由遺傳學分析,推測出家貓的馴化的起源地,可能是10萬年前的中東地區。 [28]
- 6月19日,美國南加州大學的物理學家提出新假設,認為可在四維(3空間+1時間)時空中,另外加上新的空間與時間維度,變成4+2維的時空,這種理論可解釋一些物理現象。 [29]
- 6月7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利用天線共振器裝置,成功利用無線傳輸方式傳送電力,並且點亮了距離傳輸器2公尺外,一顆60W的燈泡。 [30]
- 6月5日,德國數學家在電腦的協助下,成功地將一個307位的整數分解成3個質數,307位數以2進位表示時為1017位,顯示現在的1024位編碼有被破解的可能。[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