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格弗里德級岸防艦
貝奧武夫號
| |
概況 | |
---|---|
名稱 | 齊格弗里德級 |
使用者 | 德意志帝國海軍 |
建造期 | 1888-1896年 |
服役期 | 1890-1919年 |
規劃數 | 8 |
完成數 | 8 |
損失數 | 1 |
報廢數 | 7 |
技術數據 | |
船型 | 岸防艦 |
排水量 | 3500噸 |
船長 |
|
型寬 | 14.90米 |
吃水 | 最大5.74米 |
動力輸出 | 4800匹指示馬力 |
動力來源 | 雙軸三脹蒸汽機 |
船速 | 14.9節 |
續航力 | 4800海里以15節 |
乘員 | 276人 |
武器裝備 |
|
裝甲 |
齊格弗里德級岸防艦(德語:Küstenpanzerschiffen der Siegfried-Klasse)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於19世紀末建造的八艘岸防艦所使用的船級。該船級由首艦齊格弗里德號、貝奧武夫號、伏里施喬夫號、海姆達爾號、希爾德布蘭德號、哈根號、奧丁號和埃吉爾號組成。全部八艘同級艦均以北歐神話人物命名。根據列奧·馮·卡普里維的海軍方略,這些艦隻旨在保衛德國的北海和波羅的海沿岸,尤其是威廉皇帝運河,並應與魚雷艇協同殲滅沿海陣地的敵對軍艦。然而,該船級的理念和結構都飽受爭議。
在和平時期,部分同級艦直至1910年都在積極訓練船員;然而也有一些艦隻大多處於儲備擱置狀態。從1898年至1904年,帝國海軍對全部八艘同級艦進行了廣泛的重建。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齊格弗里德級艦隻主要在北海的大型河口擔任前哨和警戒職責。由於老化和戰力低下,海軍於1916年初退役了這些艦隻,僅貝奧武夫號得到保留。戰爭結束後,共有四艘同級艦遭拆解報廢,而伏里施喬夫號、奧丁號和埃吉爾號則在進行相應的改造後被用作貨船。兩艘齊格弗里德級艦隻——希爾德布蘭德號於1919年和埃吉爾號於十年後都相繼因擱淺而沉沒。至1935年,奧丁號成為被拆解廢棄的最後一艘同級艦。
發展
[編輯]隨着列奧·馮·卡普里維中將於1883年擔任帝國海軍部部長,海岸防禦的價值變得更為重要。與當時的其他領導人一樣,卡普里維認為海軍的主要職責是通過承擔海岸防禦的任務,以減輕陸軍作為戰爭中決定性力量的負擔。[1]他還認為,對假想敵法國和俄國的兩面作戰將也已迫在眉睫。在他看來,陸軍軍備優先於海軍,這就是為什麼卡普里維並不想要大型和昂貴的遠洋戰艦,特別是因為它們的建設周期過於漫長。[2]建立進攻型艦隊對他而言不過是次要的、遠期的目標。[3]
相反,帝國海軍採購了更多的魚雷艇,卡普里維認為這是一種近乎理想的武器,尤其是因為它們相對便宜、建造快捷。[4]使用魚雷,可以直接攻擊敵艦的水下部分,即便是難以破壞或擊沉的鐵甲艦。魚雷武器在帝國海軍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並自1877年起由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主導了進一步改良,應對前線作戰已具備較高的成熟度。[5]魚雷順利和成功的改良導致卡普里維高估了它們。[6]然而,魚雷艇將使大型戰艦變得多餘的觀點在其他海軍也普遍存在,是當時海軍造艦的不確定因素之一。[7]鑑於帝國海軍的財政資源有限,卡普里維尤其希望避免造艦實驗的失敗。[8]
卡普里維的岸防理念還包括建造鐵甲艦,其範圍涵蓋了排水量2500噸、裝備兩門210毫米口徑炮的小型岸防艦,以及排水量9800噸、裝備七門305毫米口徑重炮的遠洋戰艦。因為即使在帝國議會,海軍反對派也認為這類鐵甲艦是必要的。[9]它們可協同摧毀已由魚雷艇和沿海陣地的岸防工事所破壞的敵方封鎖部隊。計劃中的艦隻吃水深度相對較淺,可以駛入大型河口和尚處規劃階段的威廉皇帝運河。它們應當覆以裝甲並全副武裝,以便隨時投入海戰。此外,它們還至少應確保必要的遠洋能力。帝國議會最終共批准建造十艘岸防艦。其中六艘用於保衛德意志灣的大型河口,尤其是易北河口;另外四艘將駐紮在波羅的海。[4]
齊格弗里德級的前六艘都是基於卡普里維提議的最小尺寸建造的,儘管它們增加了大比例的第三門主炮,口徑從210毫米增加至240毫米。其中的兩門炮被並肩佈置在前側的開放式炮座中,因為德國海軍理論家此時仍然傾向於需要端部火炮具備撞擊攻擊的能力。這些艦隻還將裝備六挺37毫米霍奇基斯轉膛槍作為副炮用於防禦魚雷艇,但在梅彭靶場進行的測試表明,這些火炮不足以對抗現代艦艇。結果,炮位增大為88毫米炮。[10]
到1892年要訂購第二批艦隻來完成卡普里維的計劃時,海軍理論家的重心已經從端對端攻擊轉向了傳統的縱陣戰術,這種戰術需要大量的舷側攻擊。與此同時,帝國海軍已經開始建造勃蘭登堡級戰艦,這反映了海軍思維的演變。卡普里維於1889年辭職,在德皇威廉二世對帝國海軍的領導架構進行重組後,時任德國海軍大臣的弗里德里希·馮·霍爾曼開始掌管海軍建設。霍爾曼考慮了對第二批齊格弗里德級艦隻重新設計、將其佈置為一種更傳統的前無畏艦的建議:增加第四門240毫米炮,但不是單獨的炮座,而是搭載於一對雙聯裝炮塔內,艏、艉各一座。全尺寸的裝甲帶將減少為一條僅橫向覆蓋水密艙壁的短帶,以抵消額外增加火炮的重量。新的、更有效的克虜伯鎳鋼也將被用來減輕重量,因此可以用更少的鋼材來達到同樣的防護水平。[11]
國家海軍辦公室原本計劃建造四艘這樣的軍艦,以完成帝國議會批准的全部十艘。然而,由於勃蘭登堡級的造價比預期高出25%,這一計劃無疾而終。因此,第七和第八艘岸防艦——奧丁號和埃吉爾號是按照齊格弗里德級設計的改良版本建造,並結合了改良的裝甲佈局以及其它一些小變動,包括安裝軍用桅杆和省略了防魚雷網。而臨時代號為「W艦」和「X艦」的第九和第十艘,原定於納入1893-1894年度的財政預算案,但被帝國議會否決。[12]
分類
[編輯]直至1893年,齊格弗里德級艦隻都被帝國海軍歸類為「鐵甲運輸工具」(Panzerfahrzeuge)。此後,該艦型的稱謂在常規重新分類的過程中變更為「四等鐵甲艦」(Panzerschiff IV. Klasse)。隨着第一部《艦隊法》出台了戰艦、大巡洋艦和小巡洋艦的分類定義,帝國海軍所有較大的軍艦遂於1899年1月1日完成相應的自動替換。然而,齊格弗里德級卻偏離這種模式,被海軍單獨歸類為「岸防艦」(Küstenpanzerschiffe)。這一稱謂也被記入了《艦隊法》。但當這些艦隻因年限問題而必須被替代時,它們又會被視為戰艦。[13]
建造
[編輯]最初的設計草圖是在1885年制定的。當第一艘艦於1888年在基爾的日耳曼尼亞船廠開建後,草圖又分別於1887年和1889年進行了修改。[4]基於此方案,首批六艘姊妹艦於1888年至1894年間由不同的私營和官方造船廠建成。1892年,依據在首艦方面取得的經驗,官方草圖作了進一步修正,並以此又建造了兩艘稍大的艦隻——奧丁號和埃吉爾號。兩者均於1896年春季入役,從而完成了建造計劃。這些艦隻的平均造價為580萬馬克。因此,岸防艦較1890年至1894年間建造、但威力要強大得多的勃蘭登堡級戰艦(每艘造價約1600萬馬克)便宜了三分之二,這與卡普里維節約成本的前提基本相符。然而,個別艦隻的造價金額卻差異巨大。由私營船廠日耳曼尼亞和威悉股份公司承建的三艘艦中,分別為470萬(齊格弗里德號,日耳曼尼亞廠)和530萬馬克(貝奧武夫號和伏里施喬夫號,威悉廠),均遠低於平均水平。另一方面,由帝國船廠的承建的五艘艦隻價格則要貴得多,其中奧丁號約為650萬、埃吉爾號則超過660萬馬克。[14]帝國船廠的成本上漲,其新造艦隻幾乎總是較私營船廠更貴,主要是因為他們的工作重點是運營維護、公務員的官僚管理以及工資高昂。[15]但不同於其它姊妹艦,埃吉爾號的較高造價還因為是首次搭載了水管鍋爐(桑尼克羅夫特式)和更多的電氣輔助設備。
同級艦
[編輯]艦隻 | 造船廠 | 命名來源 | 下水日期 | 入役日期 | 結局 |
---|---|---|---|---|---|
齊格弗里德號[16] | 基爾日耳曼尼亞船廠 | 齊格弗里德 | 1889年8月10日 | 1890年4月29日 | 1920年拆解於基爾 |
貝奧武夫號[17] | 不萊梅威悉船廠 | 貝奧武夫 | 1890年11月8日 | 1892年4月1日 | 1921年拆解於但澤 |
伏里施喬夫號[18] | 不萊梅威悉船廠 | 伏里施喬夫 | 1891年7月21日 | 1893年2月23日 | 1923年改造為貨船,1930年於但澤拆解 |
海姆達爾號[19] | 威廉港帝國船廠 | 海姆達爾 | 1892年7月27日 | 1894年4月7日 | 1921年拆解於勒訥貝克 |
希爾德布蘭德號[20] | 基爾帝國船廠 | 希爾德布蘭德 | 1892年8月6日 | 1893年10月28日 | 1919年在去往拆解途中沉沒;1933年打撈上岸並拆解 |
哈根號[21] | 基爾帝國船廠 | 哈根 | 1893年10月21日 | 1894年10月2日 | 1919年拆解於荷蘭 |
奧丁號[22] | 但澤帝國船廠 | 奧丁 | 1894年10月3日 | 1896年9月22日 | 1922年改造為貨船,1935年拆解 |
埃吉爾號[23] | 基爾帝國船廠 | 埃吉爾 | 1895年4月3日 | 1896年10月15日 | 1922年改造為貨船,1929年在哥得蘭島擱淺及報廢 |
技術裝備
[編輯]齊格弗里德級艦隻的船體由鋼製成,並採用橫向和縱向框架構造,具有明顯的舷內傾。其設計排水量為3500噸,當中包含了艦隻運作所需的半數燃料及鍋爐給水貯存量;而滿載排水量則為3741噸。對於同級的最後兩艘艦——奧丁號和埃吉爾號,設計排水量增加了50噸,但滿載排水量僅增加了約10噸。這些艦隻的水線長度和全長分別為76.4米和79米,舷寬為14.9米(奧丁號和埃吉爾號為15.2米)。同級前六艘艦在滿載排水量時有5.51米的前吃水和5.74米的後吃水,後兩艘艦的吃水深度則為5.61米(前)和5.47米(後)。為了限制船體受損時的進水量並提高穩定性,艦隻劃分有七個橫向的水密艙室和一個占艦隻長度比重為60%的雙層船底。[14]
同級前七艘艦隻的電氣設備是以67伏特的電壓運行,三台發電機確保了電力供應,其功率為29至36千瓦;而埃吉爾號則配備了六台電壓為120伏特的發電機,輸出功率達到243-250千瓦。由於發電機數量的增多,埃吉爾號也獲得了「電力安娜」(Electrische Anna)的綽號。[14]
船員標準編制為20名軍官及256名水兵,在擔任旗艦時還可增編6名軍官和22名水兵。經過改裝後的船員數量也得到了增加,其中標準編制為增加31名水兵,旗艦編制則可再增加9名軍官和34名水兵。這些艦隻還搭載有一些小型艦載艇,包括1艘哨艇、1艘大舢板、2艘短桅帆船、1艘高低桅帆船以及1艘小划艇。[14]
推進裝置
[編輯]齊格弗里德級艦隻的推進裝置由兩台立式三缸三脹式蒸汽機組成,且被安置在彼此相鄰佈置的兩個輪機艙內。這是德國大型軍艦首次採用三脹裝置。所需的蒸汽是通過四台合共帶有八個爐膛的蒸汽機鍋爐供給,它們分佈在艦舯後方的兩個鍋爐艙內。鍋爐的加熱面積為915至1100平方米,產生的蒸汽壓力為12超壓。不同於其它同級艦,埃吉爾號自建造以來便設有八台桑尼克羅夫特式水管鍋爐,總加熱面積達1500平方米。由於鍋爐數量更多,它也成為同級中唯一一艘從建造之初便擁有兩座煙囪的艦隻。[14]
根據設計方案,推進裝置的額定功率應為4,800匹指示馬力(3,600千瓦特)。齊格弗里德級艦隻的實際性能卻與此數值有顯著偏差,從海姆達爾號的4,453匹指示馬力(3,321千瓦特)至伏里施喬夫號的5,250匹指示馬力(3,910千瓦特)不等。這些裝置用以驅動一對直徑為3.5米的三葉螺旋槳。設計要求的最高速度為15節(28公里每小時)。然而,其中的五艘同級艦都未能達到這一要求,尤以奧丁號的14.4節(26.7公里每小時)表現出最大的偏差。同級的前六艘艦最多可貯存220噸燃煤,從而可以10節(19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續航1,490海里(2,760公里)。奧丁號和埃吉爾號的燃煤貯存量則增加至370噸,從而使10節的續航距離達到2,200海里(4,100公里)。[10][14]
1895年,齊格弗里德號成為德國第一艘、也是唯一一艘以純燃油驅動的大型軍艦——直至小巡洋艦柯尼斯堡號於1929年入役。這種動力方式證明是有效的,但其燃料成本約為其它同級艦的2.5倍。因此,在1902-1903年的重建過程中,該艦重新配備了燃煤裝置,但保留了一個額外的燃油鍋爐。[24]
重建前後的性能比較 | ||||||||
---|---|---|---|---|---|---|---|---|
齊格弗里德號 | 貝奧武夫號 | 伏里施喬夫號 | 海姆達爾號 | 希爾德布蘭德號 | 哈根號 | 奧丁號 | 埃吉爾號 | |
竣工功率 | 5022匹 | 4859匹 | 5250匹 | 4453匹 | 4608匹 | 4608匹 | 4650匹 | 5129匹 |
竣工速度 | 14.9節 | 15.1節 | 15.0節 | 14.6節 | 14.8節 | 14.8節 | 14.4節 | 15.1節 |
重建後功率 | 4724匹 | 5078匹 | 5023匹 | 5064匹 | 5338匹 | 5332匹 | 5072匹 | 5605匹 |
重建後速度 | 15.3節 | 15.4節 | 15.1節 | 15.1節 | 15.3節 | 15.3節 | 15.5節 | 15.5節 |
武器系統
[編輯]齊格弗里德級艦隻的主炮是由克虜伯提供的三門240毫米35倍徑箍炮組成,這種炮也被應用於奧匈帝國海軍的軍艦上。[25]如此的大口徑炮採用了一種不同尋常的佈局方式:其中兩門並排安裝在艦艏的一對MPL C/88型炮塔內,而第三門則是安裝在舷牆的一個單座炮塔中。這些炮可以從中線向任意一側旋轉150度,並可降低至-4度俯角和升高至25度仰角,從而使最大射程達到13000米;其中前七艘艦為液壓控制,埃吉爾號為電力控制。[26]它們可攜帶204枚彈藥,即每門68發;而奧丁號和埃吉爾號僅可攜帶174枚(每門58發)。這些炮的射速為每分鐘兩發。而1895年所設計的穿甲彈重量為140千克。[14]
為了對抗魚雷艇,齊格弗里德號有六門、奧丁號和埃吉爾號有十門、其餘五艘同級艦有八門88毫米30倍徑速射炮作為副炮。它們的彈藥儲存量從1500發至2500發不等。這款武器在發射10千克拋體的槍口初速為685米每秒(2,250英尺每秒),並能維持大約每分鐘15發炮彈的射速。艦載的最小口徑武器是六挺37毫米機炮,但奧丁號和埃吉爾號並未安裝。[14]
此外,齊格弗里德級的前六艘艦隻搭載有四具直徑為350毫米的魚雷發射管並配備10枚魚雷。其中一具安裝在艦艉高於水面的樞轉支架上、兩具同樣高出水面置於兩邊舷側、第四具則置於艦艏。同級的後兩艘艦則搭載有四具直徑為450毫米的魚雷管及8枚魚雷,從而省略了艉部的一具。[14]
艦艏被設計為撞角樣式,可進一步作為武器使用。這種設計本是古典時代的產物,但在引入鐵甲艦和發生利薩海戰之後,又被重新應用於軍艦建造之中。[27]
裝甲保護
[編輯]齊格弗里德級艦隻的裝甲並不統一。前三艘艦使用的是安裝在柚木上的複合鋼。海姆達爾號、希爾德布蘭德號和哈根號部分使用了由克虜伯開發的鎳鋼,這種裝甲在同級最後兩艘艦上則得到完全使用。[14]
所有同級艦的裝甲帶都被分成兩部分。對於前六艘艦,它貫穿了整艘艦的長度。裝甲上部在艦舯區域的厚度達240毫米,至兩端減少為180毫米;它們是固定在330毫米厚的木材上;裝甲下部則是固定在290毫米厚的木材上,在中心區域有140毫米厚,至艦艏和艦艉弱化為100毫米。奧丁號和埃吉爾號在艏艉兩端不設裝甲保護,其上部是以180毫米厚的木材襯墊220毫米厚的裝甲;下部則由280毫米厚的木材襯墊120毫米厚的裝甲。最後兩艘艦的裝甲甲板採用無側堤設計,厚度為70毫米,至前部則減少至50毫米;而此前的六艘艦都只有一個30毫米厚的裝甲甲板。司令塔的頂部和側面分別有30毫米和80毫米厚,而奧丁號和埃吉爾號的司令塔側部已增強至120毫米厚,哈根號和海姆達爾號則進一步加厚至160毫米。[14]
前三艘艦的裝甲由複合鋼、後五艘艦由克虜伯鋼加上柚木襯墊組成。主裝甲帶的上部在艦舯區域的厚度達240毫米,至兩端減少為180毫米;它們是安裝在330毫米厚的木材上;而奧丁號和埃吉爾號則是以安裝在厚度為180毫米的木材上的220毫米裝甲覆蓋同一區域,兩端不設保護。裝甲帶下部在中心區域有140毫米厚(奧丁號和埃吉爾號為120毫米),至艦艏和艦艉則為100毫米,它們是安裝在290毫米厚的木材上;而奧丁號和埃吉爾號在此區域同樣不設保護。主裝甲甲板的厚度依據艦隻的差異為30至70毫米不等,其中更重要的區域由更厚的裝甲所覆蓋。司令塔的頂部和側面分別有30毫米和80毫米厚,而奧丁號和埃吉爾號的司令塔側部已增強為120毫米厚。主炮的炮座和副炮的圓頂厚度在30至200毫米之間,它們被固定在200毫米厚的柚木之上。[14]
作為防止魚雷擊中的附加保護措施,齊格弗里德級艦隻最初設有側向魚雷保護網。但它們早在1897年便已拆除。[14]
重建
[編輯]在1898年至1904年於但澤和基爾的帝國船廠進行重建的過程中,這些艦隻均從中部被切割以作延長。因此,其重建後的水線長度增加了8.4米,達到84.8米。艦隻全長自此則為86.13米,其中奧丁號和埃吉爾號的偏差僅為20毫米。雖然這兩艘艦的舷寬增加至15.4米,但其餘同級艦則維持不變。艦隻的最大前吃水深度也變化為5.42米至5.66米之間,後吃水則為5.30米至5.66米之間。設計排水量升至4000噸,惟奧丁號至4100噸、埃吉爾號至4110噸。艦隻的滿載排水量介乎於4237噸至4436噸之間的水平。重建工程還為它們提供了新增的第九個水密艙室。[14]
除埃吉爾號外,所有同級艦均採用了新的鍋爐裝置。它們是水管鍋爐,受熱面積在1216至1402平方米之間,但鍋爐壓力保持不變。對於大多數艦隻而言,此舉會顯著提高推進功率,但伏里施喬夫號卻下降了約200匹、齊格弗里德號甚至下降了約300匹馬力。所有艦隻的最高速度均提升至15節以上,從而滿足了最初的要求。通過重建,燃煤貯量得以增至580噸,這使得奧丁號和埃吉爾號的最大航程提高至3000海里,其餘六艘艦則提高至3400海里。[14]
隨着鍋爐數量的增加,所有艦隻都獲得了第二座煙囪,正如埃吉爾號於新建成時的那樣。連同戰鬥桅杆的更換和延長部分,導致艦隻的輪廓發生了重大變化。造船廠還對發電機進行了修訂。自此,它們的輸出功率達到48至60千瓦,但保留了67伏特的艦載電壓。此外,武器系統也進行了調整:所有同級艦都拆除了機關槍,但88毫米炮的數量增至十門。水面上方的350毫米魚雷管也被直徑為450毫米的浸沒式魚雷管所取代。艏部的小口徑魚雷管得到保留,但也改為內置。[14]
在重建的過程中,基爾帝國船廠完全使用鎳鋼替換了海姆達爾號和哈根號的裝甲;其裝甲甲板的連貫厚度為50毫米,司令塔的防護厚度則高達160毫米。裝甲帶的上部保持其原始厚度,下部則在艦艉區域增強至140毫米。造船廠還對木材襯墊進行了相應改造,使其總厚度達到530毫米。[14]
運用
[編輯]海岸防禦的思維對於在戰爭中使用齊格弗里德級艦隻至關重要。防止德國港口被封鎖是這一觀點的重中之重。由於德意志帝國越來越依賴進口,這項任務對戰爭日益具有決定性作用。[28]岸防艦在魚雷艇的協同和沿海防禦工事的支援下,足以抵抗敵人的各種封鎖部隊而無需發動海戰。[4]帝國海軍的戰略規劃是基於對德國港口的狹義封鎖,儘管在1890年代便已公開討論過遠程封鎖的可能性。[29]事實上,英國皇家海軍直至1912年才把對整個北海的遠程封鎖作為其戰略的基礎。[30]
於和平時期,齊格弗里德級艦隻曾在艦隊中多次使用。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部分岸防艦都在北海和波羅的海的預備役部隊中擔任主力艦,其主要任務之一是培訓船員。其它同級艦,尤其是海姆達爾號和希爾德布蘭德號,則主要活躍在一年一度的秋季演習中,並在完成演習後退役;其中希爾德布蘭德號曾多次擔當旗艦。[20]它們很少在國外停留,即便有也幾乎總是作為訓練巡航的一部分而參與。為了加強德意志帝國的外交需求,僅哈根號於1895年被海軍派遣至摩洛哥。[31]全部八艘岸防艦於和平時期的最後一次運用是1909年的秋季演習。為此目的,海軍啟用了大部分的儲備艦。隨後,所有同級艦退役,並在接下來的五年中都作儲備閒置。[32]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第六分艦隊重新啟用了齊格弗里德級艦隻,其最初的指揮官為海軍少將理夏德·埃克曼,其後又由赫爾瓦特·施密特·馮·施溫德少將接掌。雖然當時這些艦隻早已過時,但它們仍被用於執行次要任務。該部隊一直作封閉訓練至1914年9月中旬。然後,這些艦隻在北海的大型河口擔任前哨和警戒任務。[32]齊格弗里德級因此履行了最初的岸防職能,但在完全不同的戰略環境下。沒有一艘岸防艦曾與敵軍艦船交戰。然而,哈根號卻在營救於1914年11月4日沉沒、載有381名官兵的大巡洋艦約克號時發揮了重要作用。[33]第六分艦隊於1915年8月31日解散,大部分同級艦也於1916年1月中旬退役。只有貝奧武夫號一直服役至戰爭結束,於1916年至1918年間擔任U艇的靶艦,之後在波羅的海東部執行破冰任務。其它艦隻則主要用作各部隊的宿營船。[34]
1919年6月17日,即結束一戰的《凡爾賽條約》簽署前不久,除奧丁號外的所有齊格弗里德級艦隻均從海軍序列中除籍。其中齊格弗里德號原計劃被改造為救助船,但其後被放棄,並於1919年以425000馬克的價格售予韋沃爾斯弗萊特的H·彼得斯(H. Peters),至1920年在基爾拆解報廢。而奧丁後繼夏季完成最後一次正式任務後,於1919年12月6日重新入役。[35]儘管海軍在戰後報廢了五艘同級艦,但其中的伏里施喬夫號、奧丁號和埃吉爾號卻被來自漢堡的船東阿諾爾德·伯恩斯坦購入。經過相應的改造,伯恩斯坦將這三艘艦都用作貨船並使用了數年。[14]
重建
[編輯]僅僅使用了幾年,齊格弗里德級便已顯得不合時宜了。艦隻的貯煤能力低、航行距離短尤其成問題。隨着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於1897年出任德國海軍大臣,海軍開始考慮提高鐵甲艦的軍事價值。[4]
當時,即第一部《艦隊法》通過之前,帝國海軍僅擁有包括四艘勃蘭登堡級艦隻在內的若干現代化鐵甲艦;德皇腓特烈三世級的五艘艦則尚在建造之中。因此,齊格弗里德級的升級改造似乎是可取的。此外,在鐵必制於1892年至1895年制定的海戰策略設想中,每個分艦隊應配備八艘鐵甲艦。[36]通過改造,齊格弗里德級也可以合組為一個獨立的分艦隊。[13]但有另一種觀點是利用發展成熟的戰艦全面替換岸防艦。若齊格弗里德級越接近處於生產線中的艦隻,這種觀點被拒絕的可能性就越大。[37]
海軍最終決定通過插入一個中間部分來延長艦隻。這項技術此前曾在商船中多次成功使用。[4]因此,依照1898年至1900年間已經完成現代化改造的哈根號為模板,但澤和基爾的帝國船廠於1900年至1904年間對所有的齊格弗里德級艦隻進行了改裝。每艘艦的平均改造成本約為230萬馬克,佔新建成本的三分之一以上。[14]即便在改造後,這些艦隻也未能組成成熟的遠洋鐵甲艦,但是由於航程的擴大,其可用性較以往更高了。[13]
事故
[編輯]八艘齊格弗里德級岸防艦基本上都能免於嚴重事故。少數的例外之一發生於1892年3月18日,當時齊格弗里德號艦上的艉部煙箱主蒸汽管爆裂,共有五名船員被燙身亡。[13]1914年11月9日,希爾德布蘭德號擱淺,並嚴重損壞了艦隻外殼和內部底板,但未造成人員傷亡。[38]前四艘同級艦還遇到過鍋爐設備的問題,它們發生的泄漏曾多次導致艦隻故障。[31]
爭議
[編輯]齊格弗里德級是一個存在多項重大缺陷的船級。它們的航速相對較慢,作戰半徑小。其主炮的佈局不合理,因為架於艏樓的兩門炮相互阻礙,無法朝對向開火。同樣,這些艦隻的副炮也難言成熟可靠。魚雷武器的進一步發展存在不確定性,使得水下防護的設計變得困難。此外,海軍預算還缺乏可用於對設計進行廣泛測試的資金。裝甲也相對薄弱,但這是由於岸防艦的概念所限。根據法國的造艦經驗,例如迪皮伊·德洛梅號或馬爾索級艦隻,船體採用鐘形的圓拱結構應可彌補裝甲強度的不足;但它無法實現如同戰艦般的裝甲防護。[4]同時,作為裝甲的一部分,上層甲板的後撤使得艦艏的240毫米炮具有更廣闊的的向後射擊角度。[39]
即便是在齊格弗里德級艦隻完工並通過測試後,人們仍在在懷疑這種類別的艦船是否有意義。特別是其裝甲防護水平過低。事實上,在既定的財務框架內,是不可能建造出足以與敵軍戰艦抗衡的強大艦船。這也是僅建造了八艘、而不是最初計劃的十艘同級艦的原因之一。在1906年由P·科赫所著的《德國海軍歷史》(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Marine)一書中,他判斷齊格弗里德級的建造「代表了一種思想的執行,它推動海軍朝着其更高目標的方向發展」。[40]此外,在1890年代初,期刊《新軍事雜誌》(Neue Militärische Blätter)以及包括阿爾弗雷德·施滕策爾和卡爾·費迪南德·巴奇在內的一些海軍高級將領,都對卡普里維的海岸防禦構想表達了質疑,齊格弗里德級正是在此背景下誕生。[41]儘管這些艦隻是有用的,但岸防艦、以及其它國家類似的裝甲炮艇或岸防鐵甲艦,在概念性和建設性上都已走入死胡同。[42]
儘管改造費用相對較高,但重建工作起初還是得到了軍方和公眾的一致認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它們由此有機會可編入封閉化和同質化的分艦隊,同時既有材料也能最大限度的得到利用。[13]然而,幾年後出現的大型戰艦很快便使這個想法過時了。出於此原因,在隨後的幾年中,人們越來越多地從負面角度看待艦隻的現代化。[40]它們持續低迷的軍事價值使得提前被替換變得可取。鐵必制實現了這一目標:按照1908年《艦隊法修正案》的規定,戰艦的替換期將從25年縮短至20年。結果,這導致帝國海軍在未來四年訂購了四艘戰艦,而不是通常的三艘,從而加劇了與皇家海軍的軍備競賽。[43]
雖然齊格弗里德級艦隻的遠洋能力有限,但它們仍被視為優良的遠洋船具。它們動作輕柔,易於操作和轉向,對舵柄指令的反應靈敏。然而,這些艦隻在巨浪下會嚴重失速,在惡劣天氣下也會被迫頂風緩行。[14]其看起來笨實的穩定性、緊湊的外形以及「集群」式的出沒,使它們獲得了「豚鼠」的綽號;而前側主炮在艏樓的兩個凸起部則使它們也被暱稱為「海洋之女」(Meerweibchen)。[44]經過重建,這些艦隻的海洋性能得到改善。[45]
參考資料
[編輯]引用
[編輯]- ^ Reinhardt,第6頁.
- ^ Hildebrand & Röhr & Steinmetz,第73頁,Band 1.
- ^ Reinhardt,第13頁.
- ^ 4.0 4.1 4.2 4.3 4.4 4.5 4.6 Hildebrand & Röhr & Steinmetz,第168頁,Band 7.
- ^ Uhle-Wettler,第51頁.
- ^ Hildebrand & Röhr & Steinmetz,第74頁,Band 1.
- ^ Archibald,第51頁.
- ^ Rudloff,第10頁.
- ^ Dodson,第33–34頁.
- ^ 10.0 10.1 Dodson,第34頁.
- ^ Dodson,第35–37, 40頁.
- ^ Dodson,第40頁.
- ^ 13.0 13.1 13.2 13.3 13.4 Hildebrand & Röhr & Steinmetz,第169頁,Band 7.
- ^ 14.00 14.01 14.02 14.03 14.04 14.05 14.06 14.07 14.08 14.09 14.10 14.11 14.12 14.13 14.14 14.15 14.16 14.17 14.18 14.19 Gröner & Jung & Maass,第34頁.
- ^ Epkenhans,第202–207頁.
- ^ Hildebrand & Röhr & Steinmetz,第167–170頁,Band 7.
- ^ Hildebrand & Röhr & Steinmetz,第51–54頁,Band 2.
- ^ Hildebrand & Röhr & Steinmetz,第159–161頁,Band 3.
- ^ Hildebrand & Röhr & Steinmetz,第102–104頁,Band 4.
- ^ 20.0 20.1 Hildebrand & Röhr & Steinmetz,第157–163頁,Band 4.
- ^ Hildebrand & Röhr & Steinmetz,第52–54頁,Band 4.
- ^ Hildebrand & Röhr & Steinmetz,第186–188頁,Band 6.
- ^ Hildebrand & Röhr & Steinmetz,第199–202頁,Band 1.
- ^ Hildebrand & Röhr & Steinmetz,第170頁,Band 7.
- ^ Sieche,第27頁.
- ^ Krieger,第909頁.
- ^ Werner,第199頁.
- ^ Reinhardt,第46頁.
- ^ Reinhardt,第54頁.
- ^ Uhle-Wettler,第367頁.
- ^ 31.0 31.1 Hildebrand & Röhr & Steinmetz,第53頁,Band 4.
- ^ 32.0 32.1 Hildebrand & Röhr & Steinmetz,第161頁,Band 4.
- ^ Hildebrand & Röhr & Steinmetz,第124頁,Band 8.
- ^ Hildebrand & Röhr & Steinmetz,第54頁,Band 2.
- ^ Hildebrand & Röhr & Steinmetz,第188頁,Band 6.
- ^ Howe,第69頁.
- ^ Nottelmann,第70頁.
- ^ Hildebrand & Röhr & Steinmetz,第162頁,Band 4.
- ^ Nottelmann,第20頁.
- ^ 40.0 40.1 Rudloff,第11頁.
- ^ Reinhardt,第55頁.
- ^ Howe,第73頁.
- ^ Howe,第59頁.
- ^ Merleker,第82–83頁.
- ^ Gröner & Jung & Maass,第36頁.
文獻
[編輯]- Reinhardt, Horst Dieter. Tirpitz und der deutsche Flottengedanke in den Jahren 1892–1898. Marburg. 1964.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10 Bände).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0. ASIN B003VHSRKE.
- Uhle-Wettler, Franz. Alfred von Tirpitz in seiner Zeit. Hamburg/Berlin/Bonn: E. S. Mittler & Sohn. 1998. ISBN 3-8132-0552-5.
- Archibald, E. H. H. The Metal Fighting Ship in the Royal Navy 1860–1970. London: Blandford Press. 1971. ISBN 0-7137-0551-5.
- Rudloff, J. Die Entwicklung des schwimmenden Materials der deutschen Marine. Bremen: Europäischer Hochschulverlag. 2009. ISBN 978-3-86195-090-5.
- Dodson, Aidan. The Kaiser's Battlefleet: German Capital Ships 1871–1918. Barnsley: Seaforth Publishing. 2016. ISBN 978-1-84832-229-5.
- Gröner, Erich; Jung, Dieter; Maass, Martin.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1815–1945. Band 1: Panzerschiffe, Linienschiffe, Schlachtschiffe, Flugzeugträger, Kreuzer, Kanonenboote. München: Bernard & Graefe. 1982. ISBN 3-7637-4800-8.
- Epkenhans, Michael. Die wilhelminische Flottenrüstung 1908–1914. Weltmachtstreben, industrieller Fortschritt, soziale Integration. München: R. Oldenbourg Verlag. 1991. ISBN 3-486-55880-3.
- Sieche, Erwin. Kreuzer und Kreuzerprojekte der k.u.k. Kriegsmarine 1889–1918. Hamburg/Berlin/Bonn: E. S. Mittler & Sohn. 2002. ISBN 3-8132-0766-8.
- Krieger, Eduard. Johows Hilfsbuch für den Schiffbau (1910). Nachdruck der originalen Ausgabe von 1910. Band 2. Bremen: Europäischer Hochschulverlag. 2010. ISBN 978-3-86195-579-5.
- Werner, Reinhold von. Das Buch von der Deutschen Flotte. Archiv Verlag. 1893.
- Howe, Günter. Gedanken zur deutschen Wehrpolitik zwischen 1871 und 1914. In: Wilhelm Schüssler (Hrsg.): Weltmachtstreben und Flottenbau. Witten: Luther-Verlag. 1956.
- Nottelmann, Dirk. Die Brandenburg-Klasse. Höhepunkt des deutschen Panzerschiffbaus. Hamburg/Berlin/Bonn: E. S. Mittler & Sohn. 2002. ISBN 3-8132-0740-4.
- Merleker, H. Auch Schiffe haben Spitznamen. Die Seekiste. 1951.
外部連結
[編輯]- dreadnoughtproject.or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1900年制定的哈根號的詳細建造計劃
- neische.d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貝奧武夫號的擴展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