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趙秉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趙秉樞(1601年—?),號芥須山東東昌府臨清州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生平

[編輯]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山東鄉試第二十九名舉人,崇禎七年(1634年)中式甲戌科會試第八十一名,三甲第十三名進士。禮部觀政,授徽州府推官,八年(1635年)革職[1]

弘光元年(1645年)唐王朱聿鍵監國時任福建按察司副使、兵備延平,隆武二年(清順治三年,1646年)降清[2],授延平府知府,順治七年(1650年)四月升長蘆鹽運使[3],屏絕陋規四萬餘兩,被御史楊義論劾罷歸[4]。在家閉門著書,尤善於陰陽曆數之學。設立咸恆書院,與諸生講學其中,一時間遊學其門下之人甚眾。為他們建屋、買衣服,去世之時,幾乎無錢殮葬。刊刻有《名文罡》、《集說配覽》行世[5]

家族

[編輯]

曾祖趙存,序班、鄉飲大賓;祖父趙震經,經歷、鄉飲大賓;父趙時雍,歲貢、訓導。弟趙秉衡,天啟五年進士。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崇禎七年甲戌科進士三代履歷》:趙秉樞,曾祖存,序班鄉賓;祖震經,經歷鄉賓;父時雍,歲貢、訓導。字玄枵,號芥須,詩二房,辛丑年正月十七日生,東昌府臨清州人,乙卯鄉試,會八十一名,三甲十三名,禮部觀政,六月授徽州府推官,乙亥革職。
  2. ^ 《南明野史》:隆武二年(清順治三年)(八月)二十八日,帝抵汀州,清師踵至。建寧知府楊三瞿、延平道趙秉樞一路迎降。
  3. ^ 《清實錄順治朝實錄》:順治七年四月,升福建汀州府知府李友蘭為山東都轉運鹽使司運使,福建延平府知府趙秉樞為長蘆都轉運鹽使司運使,福建邵武府知府陳喆為河東都轉運鹽使司運使。
  4. ^ 《清史稿》:楊義,山西洪洞人。明崇禎進士,官山東聊城知縣。順治元年,授河南汝陽知縣。五年,行取,擢江西道御史,巡視兩浙鹽政。義疏請定行鹽掣驗之法,遴選清廉有司照引盤驗,御史親臨監掣。八年,睿親王得罪,義劾工部侍郎李迎晙前官營繕郎中,監造王府,僭擬禁廷,不數年閒,躐升華膴,請敕部治罪。以迎晙事在赦前,寢其議。復巡視長蘆鹽政,劾運使趙秉樞貪酷骫法,削籍逮治。
  5. ^ 《臨清直隸州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