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織事件
沙織事件(日語:沙織事件),是發生於1991年的一件盜竊事件而引發的公眾對色情類成人遊戲缺乏有效監管的爭議,最終導致了各大成人遊戲製造商共同成立了一個對日本成人遊戲倫理審查的自律組織——電腦軟件倫理機構。
背景
[編輯]1986年,由Macademia軟件開發的基於刑法第177條強姦罪為題材的成人遊戲《177》被提上國會並引發了爭議。雖然當時並沒有在現實社會引起注意,但在那個時候的電腦環境中,色情題材是很普遍的。
但是正因為在這次事件中,一個18歲以下的青少年,能夠去購買到這些色情遊戲,導致了色情遊戲的監管問題引起了公眾的關注和爭議。[1]
事件發生
[編輯]1991年,京都府的一名男高中生從店裏偷取《沙織 -美少女們的貴府-》,結果被店員發現而被捕,但該遊戲全是色情情節,引發了由於色情遊戲導致青少年不良成長的指責。
結果當年11月25日,京都府警察少年課的警察對該作品的發行商「X指定」[2]及其持有公司F&C,母公司JAST,及售賣店鋪進行搜查。當時的F&C公司總裁、發行部部長,因為「X指定」的產品《龍城18禁(ドラゴンシティX指定)》、《天使們的午後3 番外篇(天使たちの午後3 番外編)》、《天使們的午後4 優子(天使たちの午後4 〜ゆう子〜)》,以售賣持有的淫猥影音材料逮捕。[1]這次事件因此以遊戲名稱稱為「沙織事件」,或以所屬公司名稱稱為「FC事件」。
後續影響
[編輯]由於這次事件,1992年4月1日,日本電腦軟件協會首次對將帶有色情性描述的內容定性為「18禁」並制定相應的製作、銷售規定,這是首次官方性組織對這類電腦遊戲進行分級的表態。
同年7月,宮崎縣修訂了青少年保護育成條例,首次將GAINAX的《電腦學園》定性為有害書籍。
同年8月25日,各成人遊戲製作公司聚在一起開會,商定成立計算機軟件倫理機構,制定了針對18歲以上銷售的「18禁」級別和低於18歲以下銷售的「全年齡級」的分級級別(之後追加針對未滿15歲禁止銷售的「R級別」,之後還增加了「15歲以上銷售」、「12歲以上銷售」的級別),並制定了如果有商店不按該機構要求向不合規格的人銷售不屬於其售賣級別的商品,將會被追究的規定。就此,這次事件成為給商業實現針對成人內容的自我約束的一個機會,商業上第一次形成了對成人遊戲實現自我審查的約定。[3]
2003年,軟件內容協會也加入其中,增加了相應的審核內容和與軟件商的合作。
對於家用遊戲機的遊戲,業界也進行了相當久的檢討,最終於2002年由電腦娛樂分級機構實行自律審查。
相關作品處理
[編輯]經過此次事件後,相應作品(如《沙織 -美少女們的貴府-》)均被下架回收,甚至撤出了廠家的銷售目錄中[4],成為絕版。或者修正內容才重新發佈,如《天使們的午後3 番外篇》則修正後更名《天使們的午後3 番外篇 反省版(天使たちの午後3 番外編・反省版)》,《天使們的午後4 優子》修正後作為《天使們的午後收錄篇2(天使たちの午後 CollectionII)》附屬作品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