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彭玉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彭玉麟
性別
出生嘉慶二十一年十二月十四日
(1817年1月30日)
清朝安徽安慶
逝世光緒十六年三月初六日
(1890年4月24日)
 清朝衡州湘江東岸退省庵
國籍 清朝
別名彭雪芹
教育程度生員秀才
職業軍人
活躍時期19世紀
經歷
代表作
  • 《彭剛直詩集》

彭玉麟(1817年1月30日—1890年4月24日),或作玉麐,字雪琴(又雪芹),庵號退省庵,祖籍湖南衡陽渣江。清末湘軍將領,出身生員秀才),討伐太平軍有功,曾任兩江總督兵部尚書,贈太子太保,諡剛直。彭玉麟與曾國藩左宗棠並稱大清三傑。彭玉麟又與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並稱大清「中興四大名臣」(有些說法中,彭玉麟被李鴻章取代)[1]

生平

[編輯]

早年

[編輯]

彭玉麟之父是彭鳴九,原籍湖南衡陽渣江,來到安徽合肥任梁園巡檢。彭玉麟之母是安徽安慶人[2][3]。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彭玉麟生於安徽安慶[1]。道光十二年(1832年),彭玉麟全家隨父回籍。次年因族人欺凌,彭父憂憤成疾,含恨離去。彭玉麟家的田產又被族人霸佔,彭玉麟母子只得避居郡城,少年彭玉麟就在漢軍綠營衡州協標[註 1]內擔任書識[註 2]來供養母親。知府高人鑒看到了彭玉麟的文章,很驚奇,就將彭玉麟招入府署,入為附生[4]

道光二十九年(1849),湖南新寧發生李沅發之亂。彭玉麟隨着衡州協標一同剿亂,到了評定功績的時候,主管的官吏以為彭玉麟是個武生,就只給他為臨武營外委,彭玉麟不願就任[5]

湘軍生涯

[編輯]

1853年,隨曾國藩創辦湘軍水師,對太平軍作戰,次年於湘潭之戰擊敗太平軍,任知縣

後隨軍攻陷岳州,升同知(正五品)。在武漢、田家鎮連敗太平軍水師。1855年2月在江西湖口石達開所敗。於是整頓水師,配合陸師於1856年敗太平軍於樟樹鎮、臨江等地,升廣東惠潮嘉道道員。1857年,同楊載福等攻湖口,繼奪九江安慶。後授安徽巡撫,力辭,遂改任為水師提督,晉兵部侍郎

1862年(同治元年)率水師策應曾國荃陸師沿江東下,堵截天京護城河口。1863年年與楊載福等破江浦、九洑洲、浦口,斷絕天京糧道。攻陷天京,獲賞一等輕車都尉世職,加太子少保。1868年會同曾國藩奏定長江水師營制。次年春回籍。1872年奉命巡閱沿江水師。1881年(光緒七年)署兩江總督,再疏力辭,仍留督江防、海防。1883年擢兵部尚書(從一品)。

中法戰爭

[編輯]

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奉旨赴廣東辦理防務。1885年,法軍進犯諒山,窺伺廣西,率老將馮子材抗擊法軍。在鎮南關、諒山一戰,大獲全勝,多次上疏主戰,反對和議,疏中有「五可戰,五不可和」之語。未幾,和議已成,停戰撤兵。1888年,扶病巡閱長江水師,至安慶後以衰病開缺回籍。

病卒

[編輯]

光緒十六年三月初六日(1890年4月24日),病卒於衡州湘江東岸退省庵。賜太子太保,諡剛直,並建專祠。俞樾作《彭剛直公神道碑文》。

品行

[編輯]

彭玉麟在當地是有名的「清官」,自咸豐五年至同治元年,彭玉麟應得養廉銀二萬一千五百餘兩,全數上交國庫充作軍餉。同治七年六月,彭玉麟在奏摺中寫道:「臣素無聲色之好、室家之樂,性尤不耽安逸,治軍十餘年,未嘗營一瓦之覆一畝之殖,以庇妻子。身受重傷,積勞多疾,未嘗請一日之假回籍調治。終年風濤矢石之中,雖甚病未嘗一日移居岸上。」。其剛直清廉和曾國藩的家書理學在當地是同樣出名的,1864年,彭玉麟把曾國藩的心腹柳壽田予以割耳撤職,以致於曾國藩去信責問:「重責割耳,謂非有意挑釁,其誰信之」,「此等舉動,若他人以施之閣下,閣下能受之乎?」[6]彭玉麟晚年巡視長江,曾先後彈劾官吏一百餘人,安慶候補副將胡開泰召娼殺妻,彭玉麟殺之;湖北總兵銜副將譚祖綸誘奸張清勝之妻劉氏,殺人滅口,彭玉麟斬之。

彭玉麟見曾國藩之弟曾國荃濫殺平民十餘萬人,非常痛心,先後二次(1861年安慶之圍與1864年金陵之圍)致函曾國藩,要求殺弟以大義滅親,但曾國藩回應,反將一軍:「舍弟並無管蔡叛逆之跡,不知何以應誅?不知舍弟何處開罪閣下,憾之若是?」曾又自認軍紀無問題,又說,「鄙人在軍十年,自問聾聵不至於此。[6]」。

書畫造詣

[編輯]
衡陽市博物館展出的彭玉麟親筆畫

彭玉麟在軍事之暇繪畫作詩,他的詩後結集付梓,題名《彭剛直詩集》[7]。《彭剛直詩集》由清代樸學大師俞樾撰序、輯刊,400多首詩基本反映了彭玉麟一生經歷的重大事件。衡陽收藏協會會長唐隆平2007年在衡陽縣覓得《彭剛直詩集》的光緒十七年蘇州刻本,共計兩本八卷[8]

彭玉麟的畫則以水墨梅花著稱,他筆下的梅花與鄭板橋筆下的竹子為清代畫壇兩絕[7]。長沙市博物館館員陳立果和魏明評價彭玉麟的書法「自然生動、富節奏感、毫勁爽利」[9]

進入21世紀後,彭玉麟的作品才開始亮相,價錢一般,但近年價格大幅攀升。2011年,《行書七言聯》在貿聖佳獲價31.36萬。《梅花四屏》在上海寶龍獲價32.2萬元。2012年,《書法國屏》在四川嘉誠獲價50.4萬[7]。2008年10月,央視《尋寶》節目錄製《尋寶:走進衡陽》特輯,彭玉麟的一幅墨梅圖被評為「衡陽民間國寶」[10]

咸豐七年,彭玉麟率湘軍水師水陸夾攻太平軍時,曾在湖口縣石鐘山留下「沒鏃飲羽,誠心石穿」的石刻。2009年才被當地政府發現[11]。彭玉麟還在杭州繪製了一塊俞樓紅梅碑,上繪有疏密相間的梅樹,另刻有「七十二峰樵人雪琴並識」等字樣[12]

對文化事業的貢獻

[編輯]
清末民初的船山書院
  • 修建船山書院:1878年,時任兵部尚書的彭玉麟支持張憲和在王衙坪王氏宗祠創建了衡陽的船山書院。後來船山書院衰落,1885年,彭玉麟又在東洲島上重建船山書院,並親聘國學大師王闓運任山長[13]
  • 主編衡陽縣誌:清同治版《衡陽縣誌》刊定於清同治十一年,由彭玉麟作序及編纂[14]
  • 修復迎江寺:彭玉麟任安徽巡撫及水師提督時,四處籌措資金修復安慶的迎江寺[15]
  • 重建石鐘山:江西湖口石鐘山本有蘇東坡的《石鐘山記》的石碑,在太平太國戰亂中被毀,彭玉麟讓人重新修復了碑刻。並在石鐘山上修建報慈禪林、浣香別墅等景點。彭玉麟還親自深入石鐘山岩洞研究,寫了《石鐘洞敘》[16]

個人生活

[編輯]

家庭

[編輯]

父:彭鳴九,安徽合肥梁園巡檢。

妻:鄒氏[3]

退省庵里的彭玉麟與梅姑塑像

孫女:彭見貞,嫁樸學大師俞樾之孫、光緒二十四年(1898)戊戌科探花俞陛雲

曾孫:彭小兵、彭尤伽[17]

後裔:彭淑端,嫁給民盟中央原主席、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楚圖南[18]

感情

[編輯]

彭玉麟與自己外祖母的養女梅姑相戀(羅爾綱1946年考證過,梅姑本名竹賓[19]),但因梅姑在輩份上為彭玉麟阿姨,因此兩人不能結合,兩人各自婚嫁,後梅姑因難產而死。彭玉麟一生畫梅,以懷念梅姑[3]

評價

[編輯]
  • 毛澤東秘書李銳在《廬山會議實錄》裏轉述周恩來的話,彭德懷說自己欣賞彭玉麟[20]
  • 彭德懷的辦公室秘書王亞志,也回憶到彭德懷曾表示贊同彭玉麟「不要命」的人生[20]

後世紀念

[編輯]
以彭玉麟命名的路

紀念設施

[編輯]

玉麟路:衡陽市珠暉區有一條與湘江東路相交的道路被命名為「玉麟路」,與退省庵相距不遠,衡陽100路公交車可經過[21]

彭玉麟墓:位于衡陽縣樟木鄉南塘村彭祖山半山腰中。墓地座南朝北,方園百餘米,並有石馬、石羊等漢白玉雕,是衡陽縣文物保護單位[22]

杭州退省庵:彭玉麟在杭州西湖建立了退省庵,現位於今三潭印月景點[23]

衡陽市博物館紀念彭玉麟誕辰200周年書畫展

衡陽退省庵:彭玉麟1869年春回到衡州後修建了彭家花園,也名退省庵,現已不存,衡陽市政府在楊氏家廟重建[24][25]

彭玉麟渣江故居:彭玉麟的家鄉在衡陽縣渣江鎮和睦村,早年居住於此,故居後破舊不堪[26]。彭玉麟的彭氏族親們一起籌集資金修復了彭玉麟故居,於2013年12月24日首度對外開放[26][27]

彭玉麟安慶故居:彭玉麟之父彭鳴九曾選授安徽省安慶府的懷寧縣三橋鎮巡檢,彭玉麟就出生於懷寧縣,母親就是安慶人,外祖父就住在安慶黃家坡(黃甲山)[3]。彭玉麟也有故居在現安徽省安慶市,為安慶市的名人故居[28]

彭玉麟廉政塑像:衡陽市廉政文化雕塑園內有雕刻彭玉麟的塑像[29]

紀念活動

[編輯]

2016年為彭玉麟誕辰200周年,社會各界開展了各類紀念活動。中國郵政於2017年新年發行了「紀念船山傳人彭玉麟誕辰200周年」的賀卡[30]。2017年1月4日起,紀念彭玉麟誕辰200周年書畫展在衡陽市博物館開展[31]。2017年1月11日,衡陽市舉辦紀念彭玉麟誕辰200周年學術研討會[32]

註釋

[編輯]
  1. ^ 協、標為清代軍隊編制
  2. ^ 正額書吏之外的一種臨時性書吏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高, 鵬. 彭玉麟其人. 前線. 2013年9月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11月29日). 
  2. ^ 《清史稿》列傳一百九十七《彭玉麟 楊岳斌 王明山 孫昌凱 楊明海 謝濬畬》:父鳴九,官安徽合肥梁園巡檢。
  3. ^ 3.0 3.1 3.2 3.3 何, 飛. 黄家山头与黄家坡. 安慶日報. 2015年6月1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2月12日). 
  4. ^ 《清史稿》列傳一百九十七《彭玉麟 楊岳斌 王明山 孫昌凱 楊明海 謝濬畬》:玉麟年十六,父卒,族人奪其田產,避居郡城,為協標書識以養母。知府高人鑑見其文,奇之,招入署讀書,為附生。
  5. ^ 《清史稿》列傳一百九十七《彭玉麟 楊岳斌 王明山 孫昌凱 楊明海 謝濬畬》:新寧匪亂,從協標剿捕。敘功,大吏誤以為武生,拔補臨武營外委,不就。
  6. ^ 6.0 6.1 《書信·復彭玉麟》
  7. ^ 7.0 7.1 7.2 朱浩雲. 晚清四大中兴名臣的书艺与市场. 收藏. 2015年, (3期): 51 [2017-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9). 
  8. ^ 王, 靖. 湘军名将彭玉麟诗稿现身衡阳. 衡陽晚報. 2007年5月2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3月26日). 
  9. ^ 陳立果. 魏明. 长沙市博物馆藏晚清湘军将领书法综论. 中國書畫. 2009年, (04期) [2017-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8). 
  10. ^ 李, 英姿. 清代彭玉麟墨梅图荣膺衡阳民间国宝. 衡陽日報. 2008年10月2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8月18日). 
  11. ^ 陳, 前. 石钟山新发现彭玉麟摩崖石刻. 江西日報. 2009年8月1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3月26日). 
  12. ^ 潘, 寧. 杭州从前有两块“梅花碑”(图). 杭州日報. 2007年11月1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3月26日). 
  13. ^ 李, 澤清. 衡阳船山书院破落不堪 网友呼吁重建(组图). 紅網. 2011年1月1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3月12日). 
  14. ^ 周, 武興. 清同治版《衡阳县志》重刊首发系彭玉麟作序. 中國衡陽新聞網. 2011年11月1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3月26日). 
  15. ^ 張, 健初. 彭玉麟狂写梅花十万枝. 石獅日報. 2004年3月2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9月27日). 
  16. ^ 王, 安琪. “湘鄂赣皖文化行”探访江西湖口石钟山(图). 華聲在線. 2013年11月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3月26日). 
  17. ^ 何, 芬. 站在江东码头听一段老公馆的轶事. 衡陽日報. 2014年4月27日. 
  18. ^ 衡陽縣宣傳. 纪念彭玉麟诞辰201周年,雪帅后裔捐了这些东西给纪念馆. 搜狐公眾號. 2018年1月3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7月31日). 彭玉麟後裔彭淑端與民盟中央原主席、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楚圖南的次子,全國首席科學傳播專家楚澤涵教授及其家人蒞臨衡陽參加紀念活動,並向湘南學聯紀念館捐贈彭玉麟部分遺物。 
  19. ^ 羅爾綱《彭玉麟畫梅本事考》
  20. ^ 20.0 20.1 王亞志. 彭德怀欣赏历史人物彭玉麟. 世紀. 2014年, (03期): 64 [2017-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2). 
  21. ^ 姚, 永軍. 湘江两岸市民出行又添新选择 系循环线路,票价2元. 衡陽晚報. 2015年9月1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3月26日). 
  22. ^ 衡阳回应“‘中兴名臣’彭玉麟墓再被盗”是虚惊. 紅網. 2011年1月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2月11日). 
  23. ^ 杭州市地方志, 編纂委員會. 第二卷风景名胜篇-第二章-第二节景点分布. 杭州市志. 中華書局. 1997年. ISBN 9787101015379. 
  24. ^ 羅, 宇雯. 衡阳历史文化名人馆不完全地图. 衡陽晚報. 2015年5月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2月11日). 
  25. ^ 《衡陽地名文化》,衡陽市政協編,2014年,388-390頁。
  26. ^ 26.0 26.1 李, 娟. 彭玉麟故居在渣江原址修复. 衡陽晚報. 2014年1月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2月11日). 
  27. ^ 羅, 重九. 衡阳县:“大清三杰”彭玉麟故居对外开放. 衡陽縣電視台. 2013年12月2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2月11日). 
  28. ^ 專辦, 二科. 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提案选登:318号提案. 安慶市政協. 2017年1月4日. 名人故居遺址則有黃甲山彭玉麟故居、小二郎巷徐錫麟故居、方宗誠、宗白華故居、南水關陳昔凡、陳獨秀故居、小南門蘇雪林故居等。 [永久失效連結]
  29. ^ 張, 超. 石鼓区纪委:廉洁课堂搬到了户外廉政文化雕塑园. 華聲在線. 2017年3月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3月14日). 
  30. ^ 中国邮政鸡年贺卡纪念彭玉麟诞辰200周年. 企業家在線. 2017年1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8月23日). 
  31. ^ 盧, 幼蓮. 纪念彭玉麟诞辰200周年书画展在博物馆开展. 中國衡陽新聞網. 2017年1月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8月13日). 
  32. ^ 盧, 幼蓮. 衡阳市举办纪念彭玉麟诞辰200周年学术研讨会. 中國衡陽新聞網. 2017年1月1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8月21日). 
官銜
前任:
張之萬
兵部漢尚書
光緒九年正月丙午-光緒十四年六月甲辰
(1883年3月3日-1888年8月1日)
繼任:
許庚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