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埃消耗戰爭
以埃消耗戰爭 | |||||||
---|---|---|---|---|---|---|---|
以埃消耗戰爭主要集中在蘇彝士運河上 | |||||||
| |||||||
參戰方 | |||||||
以色列 |
阿拉伯聯合共和國 蘇聯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列維·艾希科爾 伊加爾·阿隆 海姆·巴列夫 阿里埃勒·沙龍 莫迪凱·霍德 Uzi Narkiss |
納賽爾 Ahmad Ismail Ali 沙達特 Saad el-Shazly Abdul Munim Riad † Nikolai Yurchenko † | ||||||
兵力 | |||||||
275,000 |
埃及:200,000 蘇聯:10,700–15,000 | ||||||
傷亡與損失 | |||||||
694–1,424士兵被殺死 227平民被殺 2,659名受傷者 |
埃及:2,882-10000士兵和平民喪生 |
以埃消耗戰爭(阿拉伯語:حرب الاستنزاف Ḥarb al-Istinzāf,希伯來語:מלחמת ההתשה Milhemet haHatashah)是1967年至1970年埃及與以色列之間的有限戰爭。第三次中東戰爭期間,以色列佔領埃及的西奈半島。於是埃及發動消耗戰爭,試圖創造對埃及有利的談判環境來收回西奈半島。然而,埃及的目標並未實現。1970年,埃及和以色列簽署停戰協議,停戰分界線還是維持在消耗戰爭開始時的狀態,而且雙方沒有繼續和平談判。
第三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大勝,蘇彝士運河以東的所有埃及領土即整個西奈半島為以色列佔領。埃及決心收回西奈,同時期望在第三次中東戰爭慘敗之後挽回一些信心。停戰線上的衝突時有發生,而埃及的導彈快艇於1967年10月21日擊沉了以色列的驅逐艦埃拉特號。
之後,在蘇聯的援助下,埃及的軍事手段開始升級:重型火炮轟炸停火線以色列一側巴列夫防線的據點;滲透部隊穿越停火線深入西奈;空軍的米格式軍機出動;以及其他形式。埃及企圖以這種方式強迫厭戰的以色列政府的妥協。[1]以色列的回擊是空襲和空降兵襲擊埃軍據點,以及對埃及境內的重要設施進行戰略性空中打擊。
記者Mohamed Hassanein Heikal對埃及總統納賽爾的邏輯依據進行了闡釋:「如果這場戰役中敵人造成我們三千人的傷亡,我們仍然能夠堅持戰鬥,因為我們有人力資源儲備;如果我們成功造成敵人一萬人的傷亡,那麼敵人將被迫停止戰鬥,敵人沒有人力資源的儲備。」
國際社會和交戰雙方都在尋求外交途徑結束這個武裝衝突。聯合國秘書長中東和平進程特別代表瑞典外交官Jarring力圖確保聯合國安理會242號決議的條款得到遵守,但Jarring的努力失敗了。美國總統尼克遜害怕這場以埃衝突在美蘇冷戰的背景下演化為東西方的對抗,派出國務卿威廉·P·羅傑斯闡述自己的停火方案。
1970年8月,以色列、約旦和埃及同意遵照羅傑斯方案的條款就地停火。方案對雙方的導彈部署加以限制,並將停止滲透襲擊作為和平的先決條件。
大事表
[編輯]1967年7月1日:埃及軍隊炮擊以軍部署於蘇彝士運河附近的某裝甲步兵連,以軍長官戰死13人受傷。[2]在Fouad港南方的Ras Al-'Ish,一支由三十名突擊隊員組成的埃軍部隊在炮兵支援下,經過幾次攻擊,擊敗了以軍由10輛坦克和若干機械化步兵組成的一支部隊。第三次中東戰爭失敗的埃軍經由這次勝利士氣大振。Fouad港是當時西奈半島唯一在埃及控制下的地區。[3][4]
1967年7月2日:以色列空軍對埃軍支援Ras Al-'Ish戰鬥的炮兵部隊進行了空襲。[4]
1967年7月14日至15日:在以軍的空襲後,開羅的埃軍總部就開始計劃以空襲回擊。當時埃及空軍可用的戰機很少,所以這是一個風險較大的行動。14日埃軍出動10架米格-17戰鬥轟炸機,由10架米格-21戰鬥機護航,前往空襲蘇彝士運河南部區域的以軍坦克和裝甲部隊集結區域。埃軍這次空襲成功且無損失,兩架以軍戰機被擊落。第二天15日埃軍再次空襲成功。[5]
1967年8月:以軍另一次奪取Fouad港的企圖再一次被埃軍在Ras Al-'Ish的突擊隊襲擊所挫敗。[3]
1967年10月21日:埃及海軍擊沉以色列海軍埃拉特號驅逐艦(INS Eilat),造成以軍47人死亡。
1967年10月:為了報復埃拉特號的沉沒,以軍炮兵轟炸蘇彝士附近的埃及煉油廠和倉庫。在雙方10月的炮擊戰,埃及的伊斯梅利亞和蘇彝士兩座城市遭受以軍的炮擊。隨着市民傷亡數字的上升,埃及疏散了一大批運河區域的城鎮居民。[6]
1968年6月:這場戰爭「官方地」開始,埃軍開始低強度炮擊蘇彝士運河東岸的以軍前沿。埃軍接下來數月的更多炮擊導致以軍一定的傷亡。[1]
1968年10月30日:以軍的直升機載突擊隊總參謀部偵察部隊搗毀了埃及主要的電力供應設施。這次斷電致使埃及總統納賽爾在幾個月內停止了敵對活動,專注於建設數百個重要目標的防禦設施。同時,以軍在運河東岸的前沿建設巴列夫防線加強防禦。[7]
1969年3月:納賽爾正式宣佈1968年10月的停火不再有效。[8]
1969年3月8日:埃軍開始大規模炮擊以軍的巴列夫防線,導致以軍大批傷亡。埃軍的米格-21戰鬥機參與了攻擊。以軍發動幾次深入埃及地域的突襲作為報復,導致埃及嚴重損失。[1]
1969年5月到7月,以軍戰死47人負傷157人。埃軍傷亡數倍於此,但埃軍保持好鬥的姿態。以色列承受住慘重的傷亡,但捉襟見肘的局勢迫使以色列尋求一種平息衝突的方案。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Israel: The War of Attrition.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07-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22).
- ^ Herzog and Gazit, p. 196
- ^ 3.0 3.1 Saad El Shazly, The Crossing of the Suez p.84
- ^ 4.0 4.1 El Gamasy, The October War, 1973 p.99
- ^ El Gamasy, The October War, 1973 p.99-100
- ^ El Gamasy, The October War, 1973 p.101
- ^ Book Review: At Noon The Myth Was Shattered. Egyptian State Information Service. [2007-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30).
- ^ Palestine Facts: What was the War of Attrition during 1969-1970?. [2010-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