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托里尼火山口
外觀
聖托里尼火山口 | |
---|---|
最高點 | |
海拔 | 367米(1,204英尺) |
座標 | 36°23′44″N 25°27′33″E / 36.39556°N 25.45917°E |
地理 | |
位置 | 希臘南愛琴大區錫拉專區 |
地質 | |
山脈類型 | 火山口(活躍) |
最近噴發 | 1950 |
聖托里尼火山口(希臘語:Καλδέρα Σαντορίνης),是希臘的一個大型的、基本上被水淹沒的火山口,位於愛琴海南部,希臘克里特島北部120公里的海面。水面以上可見的是環狀的聖托里尼群島,包括最大的島嶼聖托里尼島(錫拉島),周邊有錫拉夏島、阿斯普羅尼西島,中心是卡美尼島。這處火山口被國際火山學與地球內部化學協會(IAVCEI)列為十年火山。
地理
[編輯]火山口的大小約長12千米,寬7千米, 三面的峭壁高約300米。
火山口的中心有兩個小火山島,新卡美尼島和舊卡美尼島。
最大的島嶼聖多里尼面積有75.8平方千米,錫拉夏島9.3平方千米,無人居住的島嶼新卡美尼島3.4平方千米,舊卡美尼島0.5平方千米,阿斯普羅尼西島0.1平方千米。
聖托里尼的高牆,偕同粉刷的村莊,陽光明媚的氣候和完美的觀測條件相結合而生的非凡美感,像磁鐵一樣吸引火山學家,[1]使之成為愛琴海旅遊的一大亮點。
地質
[編輯]聖托里尼合成火山的是南愛琴海火山島弧最活躍的部分,其中包括邁薩納島,米洛斯島,聖托里尼島和尼西羅斯島。它標誌着非洲板塊以每年5厘米的速度向東北方歐亞大陸板塊南方的愛琴海板塊俯衝。它的特點是150-170公里深度的地震。[2]
聖托里尼中心的卡美尼島是由火山岩構成的。
火山
[編輯]噴發歷史
[編輯]下表列出了由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全球火山活動計劃所記錄的,從米諾斯火山爆發開始的主要火山活動
開始時間 | 結束時間 | 特徵 |
---|---|---|
公元前1610±14年 (米諾斯火山爆發) |
未知 | 中心式噴發,區域裂隙式噴發,海底噴發,爆炸性噴發,火山碎屑流,水下爆炸,造成人員傷亡,廣泛的物理損壞,泥石流,海嘯,火山口塌陷,人員撤離。 |
公元前197年 | 未知 | 中心式噴發,區域裂隙式噴發,海底噴發,形成新島,爆炸性噴發。 |
公元46年12月31日 | 公元47年2月1日±30天 | 中心式噴發,區域裂隙式噴發,海底噴發,形成新島,爆炸性噴發,熔岩流,熔岩穹丘擠出,海嘯。 |
公元726年7月15日±45天 | 未知 | 中心式噴發,區域裂隙式噴發,海底噴發,形成新島,爆炸性噴發,熔岩流,熔岩穹丘擠出,損壞。 |
1570年 | 1573年 | 中心式噴發,區域裂隙式噴發,海底噴發,形成新島,爆炸性噴發,熔岩流,熔岩穹丘擠出。 |
1650年9月27日 | 1650年12月6日 | 側翼(偏心)噴發,區域裂隙式噴發,海底噴發,形成新島,爆炸性噴發,熔岩流,造成人員傷亡,損壞,海嘯。 |
1707年5月23日 | 1711年9月14日 | 中心式噴發,區域裂隙式噴發,海底噴發,形成新島,爆炸性噴發,熔岩流,熔岩穹丘擠出,損壞。 |
1866年1月26日 | 1870年10月15日 | 中心式噴發,區域裂隙式噴發,海底噴發,形成新島,爆炸性噴發,熔岩流,熔岩穹丘擠出,造成人員傷亡,損壞,人員撤離。 |
1925年8月11日 | 1928年3月17日 | 中心式噴發,區域裂隙式噴發,爆炸式噴發,水下爆炸,熔岩流,熔岩穹丘擠出。 |
1939年8月20日 | 1941年7月2日±1天 | 中心式噴發,區域裂隙式噴發,海底噴發,爆炸式噴發,水下爆炸,熔岩流,熔岩穹丘擠出,損壞。 |
1950年1月10日 | 1950年2月2日 | 中心式噴發,區域裂隙式噴發,海底噴發,爆炸式噴發,水下爆炸,熔岩流,熔岩穹丘擠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