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1863年大西洋颶風季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863年大西洋颶風季
氣旋季總結圖
氣旋季長度
首個系統形成1863年5月24日
末個系統消散1863年9月30日
最強風暴
名稱第一、二、三、四號
 • 最高風速105 mph(165 km/h)
 • 最低氣壓975 mbarhPa;28.79 inHg
氣旋季統計
風暴數正式確認的九個,未正式確認的一個
颶風數正式確認的五個,未正式確認的一個
大型颶風數
三級+
0
死亡人數200
財產損失不明
大西洋颶風季
18611862186318641865

1863年大西洋颶風季共有五個熱帶氣旋曾經登陸,但考慮到19世紀時包括氣象衛星、遙感技術在內的現代觀測手段尚未面世,基本上只有那些在海上遇到船隻或是吹襲人類聚居地的風暴才有文獻記載,所以實際形成的熱帶氣旋可能更多。氣象學家克里斯托弗·朗詩Christopher W. Landsea)估計,1851至1885年間實際形成的風暴數量可能比大西洋颶風數據庫的記載要多零到六場。[1]全季共形成九個熱帶氣旋並且全部達到熱帶風暴標準,其中五個成為颶風,但沒有大型颶風,即沒有任何風暴達到現代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的三級颶風標準[注 1][4]。全年所有氣旋中有七個是在氣象學家何塞·費爾南德斯-帕塔加斯(Jose Fernandez-Partagas)和亨利·迪亞茲(Henry Diaz)1995年出版的文獻中首度記載[5],另外第九號熱帶風暴是2003年首度記載[6]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大西洋颶風再分析計劃認同上述絕大多數發現,並根據這些發現更新大西洋颶風數據庫,但部分數據略有調整。

另據邁克爾·切諾維斯和卡里·莫克2013年發表的文獻記載,1863年5月24日有風暴在墨西哥灣成型,之後增強成颶風,並因導致阿曼達號巡邏艦擱淺而得名「颶風阿曼達」,但大西洋颶風數據庫沒有收錄。這場颶風導致多艘船隻傾覆,佛羅里達西北狹長地帶沿海地區受到破壞。氣旋於5月28日從佛羅里達州阿巴拉契科拉附近登陸,至今仍是大西洋颶風數據庫中自1851年起唯一在五月登陸美國的颶風。氣旋在海上和陸地上一共奪走至少110條人命。8月,第三號颶風致使美國「班布里奇號」雙桅橫帆船北卡羅萊納州哈特拉斯近海沉沒,導致80人溺斃。第七號熱帶風暴令「JKL號」在塔毛利帕斯州坦皮科附近沉沒,造成十人死亡。

風暴

[編輯]
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

第一號颶風

[編輯]
2級 颶風(SSHWS
 
持續日期8月8日-8月9日
強度105 mph(165 km/h)(一分鐘) 

8月8日,「弗朗西斯·卡汀號」(Francis B. Cutting)船隻在紐芬蘭開普雷斯Cape Race)東南偏南約1010公里海域遇到二級颶風[5][7],持續風速估計為每小時165公里。風暴朝東北移動,數小時後強度就回落到一級颶風標準,最終在8月9日後失去蹤影。[7]

第二號颶風

[編輯]
2級 颶風(SSHWS
 
持續日期8月18日-8月19日
強度105 mph(165 km/h)(一分鐘) 

8月18日,「美國國會號」(American Congress)船隻在塞布爾島東南偏南約510公里洋面遇到熱帶氣旋[5][7]。「美國國會號」及其他多艘船隻的觀測紀錄表明,氣旋於8月18至19日朝東北偏東加拿大大西洋省份近海移動,強度達到二級颶風標準。「B·R·米蘭號」在風暴中沉沒,船員轉移到「底比斯號」(Thebes)上,另外還有「赫爾佐金號」(Herzogin)的部分桅杆和船帆失落。[5]

第三號颶風

[編輯]
2級 颶風(SSHWS
 
持續日期8月19日-8月23日
強度105 mph(165 km/h)(一分鐘) 
975 mbarhPa

8月19日,「艾迪·巴恩斯號」(Addie Barnes)在巴哈馬東南部和百慕大之間中途位置附近的西大西洋發現颶風。氣旋朝西北行進,在北卡羅來納州外灘群島降下暴雨並造成破壞,但沒有登陸。[5]風暴轉向東北並從新斯科舍達特茅斯Dartmouth)附近登陸,然後轉變成溫帶氣旋[7]

多艘船隻受到這場颶風襲擊[5]。8月21日,美國「班布里奇號」(Bainbridge雙桅橫帆船在北卡羅萊納州哈特拉斯(Hatteras)近海沉沒,船上80人葬身大海[8],僅一人於8月22日夜間獲「南波士頓號」(South Boston)所救。8月22日,「美國國會號」在喬治沙洲Georges Bank)近海遇到颶風。8月23日,「米諾號」(Minor)在新斯科舍東北角的聖保羅島St Paul Island)南側近海沉沒。包括「阿什伯頓號」(Ashburton)在內的兩艘船隻測得975毫巴百帕,28.8英寸汞柱)氣壓,這也是文獻記載中風暴的最低氣壓。[5]

第四號颶風

[編輯]
2級 颶風(SSHWS
 
持續日期8月27日-8月28日
強度105 mph(165 km/h)(一分鐘) 

8月27日夜間,從基韋斯特出發前往紐約的「海豚號」(Dolphin)汽船遇到熱帶氣旋,並且18小時後又再度遇到這場風暴[5],所測風速達到每小時165公里,表明氣旋達到二級颶風標準[7]。8月28日,「卡米拉號」(Camilla)雙桅橫帆船在距新澤西州桑迪胡克約320公里海域遭受氣旋襲擊,被迫返回港口修補[5]。風暴最終在8月28日晚失去蹤影[7]

第五號颶風

[編輯]
1級 颶風(SSHWS
 
持續日期9月9日-9月16日
強度80 mph(130 km/h)(一分鐘) 

9月9日,「弗蘭克·W號」(Frank W.)在小安的列斯群島附近遇到熱帶風暴。當晚,「瑪麗·安號」(Mary Ann)的桅杆被氣旋打斷。[5]估計風暴於協調世界時9月9日中午12點左右增強成一級颶風,風速達到每小時130公里。氣旋接下來幾天朝西北偏北或北面移動,於9月11日晚逼近百慕大。[7]在此期間,該島東南方向多艘船隻受損並在島上停靠[5]。到了9月13日清晨,颶風的前進方向已朝東北偏移[7]。9月14日,「馬馳號」(Machae三桅帆船的桅杆被刮斷[5]。次日清晨,氣旋減弱成熱帶風暴[7]。9月16日,「格拉德·泰丁號」(Glad Tiding)在紐芬蘭島愛爾蘭島間的中途附近海域發現風暴,之後氣旋便失去蹤影[5]

第六號熱帶風暴

[編輯]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9月16日-9月19日
強度70 mph(110 km/h)(一分鐘) 

9月16日,佛羅里達州南部附近形成熱帶風暴。當晚,「伊麗莎號」(Eliza單桅縱帆船行進至大巴哈馬島以北約80公里的馬塔尼利亞礁(Matanilla Reef)時受到氣旋重創。[5]風暴朝東北偏北移動,於9月17日開始逼近、北卡羅萊納州,並在當天達到風力時速110公里的最高強度。UTC9月18日下午13點,系統登陸北卡羅萊納州加特利縣綠寶石島Emerald Isle)。氣旋此後快速朝東北偏北前進,最終於9月19日清晨在馬薩諸塞州紐約州康涅狄格州邊界附近失去熱帶天氣系統特徵。[7]

南卡羅萊納州查爾斯頓地區受到狂風大浪衝擊,多幢民宅被毀,部分居民被迫在風暴期間逃難。大浪越過堤壩,將海岸沿線的軍營淹沒。[9]9月18日,波托馬克河下游有兩艘雙桅縱帆船傾覆。當地部分莊稼被毀,一座鐵路橋被沖走。這天切薩皮克灣灣角Cove Point)近海還有艘船的桅杆被風暴打斷。[5]賓夕法尼亞州降下暴雨,導致特拉華河利哈裏運河Lehigh Canal)沿線發生洪災,並以北安普頓縣縣城伊斯頓Easton)災情嚴重。今卡本縣縣城吉姆索普Jim Thorpe)有三座橋梁被水沖走,另有一座水壩被毀。[10]紐約市港口所測風力達到烈風強度[5]

第七號熱帶風暴

[編輯]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9月18日-9月19日
強度60 mph(95 km/h)(一分鐘) 

9月18日,一艘名為「煙鬼號」(Smoker)的船因遇上強勁北風而在墨西哥坦皮科淺灘失事。9月19日,又有「約翰·豪威爾號」(John Howell)和「JKL號」兩艘船傾覆,其中「JKL號」上包括船長在內的十人溺斃。不過上述船隻失事的具體位置不明,所以無法確定風暴的完整移動路徑,只能推定氣旋是9月18日開始在墨西哥灣西部出現。[5]9月19日清晨,風暴在坦皮科北面的塔毛利帕斯州鄉間登陸[7]。通過約翰·卡普蘭(John Kaplan)和馬克·德瑪麗亞(Mark DeMaria)1995年開發的熱帶氣旋內陸衰變模型推算,氣旋應該是在登陸數小時後消散[5]

第八號熱帶風暴

[編輯]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9月26日-9月27日
強度60 mph(95 km/h)(一分鐘) 

9月26日,三艘船隻在西大西洋遇到熱帶風暴,其中第一艘是「霍拉斯·貝爾號」(Horace E. Bell)在百慕大西南偏西約510公里洋面遇到氣旋[5][7]。船隻的觀測紀錄表明風暴達到的最高風速為每小時95公里。氣旋快速朝西北偏北移動,最終於9月27日在中大西洋地區近海經過後失去蹤影。[7]

第九號熱帶風暴

[編輯]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9月29日-9月30日
強度70 mph(110 km/h)(一分鐘) 
999 mbarhPa

UTC9月29日凌晨0點,德克薩斯州東南近海形成熱帶風暴[7],但氣旋還具備非熱帶天氣系統特徵[6]。風暴朝東北移動,約12小時後就以持續風速每小時110公里強度從德克薩斯州加爾維斯敦附近登陸[7]休斯頓在此期間測得999毫巴(百帕,29.5英寸汞柱)氣壓,這也是正式記載中氣旋的最低氣壓[6]UTC中午12點,風暴在路易斯安那州西南部上空轉變成溫帶氣旋。風暴殘留向東北偏北移動,最終於10月1日在密西西比州南部上空逐漸消散。[7]

德克薩斯州薩賓帕斯(Sabine Pass)出現狂風,樹木受到破壞,聯邦軍的「曼哈塞特號」(Manhasett)雙桅縱帆船擱淺,隨後被南軍俘獲。路易斯安那州阿查法拉亞盆地Atchafalaya Basin)的暴雨持續兩天半之久,南軍被迫留在港口。氣旋在新奧爾良降下暴雨,為該市旱災劃上句點。[11]

其他風暴

[編輯]
颶風阿曼達可能的移動路線

據邁克爾·切諾維斯(Michael Chenoweth)和卡里·莫克(Cary Mock)2013年發表的文獻記載,除上述九個熱帶氣旋外,本季還有一個熱帶天氣系統於5月24日在墨西哥灣成型,估計是5月27日強化成颶風,並因導致阿曼達號巡邏艦擱淺而獲名「颶風阿曼達」。風暴向北移動,於5月28日從佛羅里達州阿巴拉契科拉西部登陸,阿曼達號巡邏艦當天清晨測得975毫巴(百帕,28.8英寸汞柱)氣壓,這也是文獻記載中颶風的最低氣壓。氣旋在深入內陸期間逐漸減弱,然後加速朝冷鋒逼近,於5月29日晚在肯塔基州上空轉變成溫帶氣旋,最終於5月31日被魁北克上空的溫帶低氣壓區吸收。這場風暴至今仍是大西洋颶風數據庫中1851年起唯一在五月登陸美國的颶風。[12]

阿曼達對墨西哥灣東北部和佛羅里達州西北狹長地區構成重創。除阿曼達號巡邏艦外,還有多艘船隻遇到氣旋後傾覆,海上至少有38人喪生。佛羅里達州聖馬克狂風肆虐,部分圍欄和民宅被毀,[12]還有約四萬蒲式耳鹽毀於一旦[13]。風暴潮將莊稼和鐵軌淹沒,除40人溺亡外,還有48頭騾或牛淹死[12][13]。此外,迪克森灣(Dickerson Bay)和鵝溪(Goose Creek)共有32人溺斃[12]。部分沿海堡壘受損,南軍使用的一些帳篷和軍械失落[13]塔拉赫西降下暴雨並伴有大風[12],致使民宅及其他財物受損[13]。整場颶風共奪走110條人命[12]

9月11日,「北美號」(North American)發現「西南方向來襲的颶風」,表明風暴中心位於紐芬蘭島東側近海。但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這場風暴屬於熱帶天氣系統。[5]

參見

[編輯]

注釋

[編輯]
  1. ^ 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於1971年面世[2],再對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大西洋颶風數據庫的所有風暴追溯分級[3]

參考資料

[編輯]
  1. ^ Christopher W. Landsea. The Atlantic hurricane database re-analysis project: Documentation for the 1851–1910 alterations and additions to the HURDAT database. Hurricanes and Typhoon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4: 177–221. ISBN 0-231-12388-4. 
  2. ^ Jack Williams. Hurricane scale invented to communicate storm danger. USA Today. 2005-05-17 [2013-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4). 
  3. ^ Chronological List of All Continental United States Hurricanes: 1851-2012 (報告). Hurricane Research Division. 2013-06 [2016-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3). 
  4. ^ Atlantic basin Comparison of Original and Revised HURDAT. Hurricane Research Division; Atlantic Oceanographic and Meteorological Laboratory (報告) (Miami, Florid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6 [2017-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5).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José Fernández-Partagás; Henry F. Diaz. A Reconstruction of Historical Tropical Cyclone Frequency in the Atlantic from Documentary and other Historical Sources: Year 1870 (PDF). Boulder, Colorado: Climate Diagnostics Center,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1995 [2017-01-1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0-06-01). 
  6. ^ 6.0 6.1 6.2 Christopher W. Landsea; et al. Documentation of Atlantic Tropical Cyclones Changes in HURDAT. Atlantic Oceanographic and Meteorological Laboratory (報告) (Miami, Florid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6-1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4). 
  7.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Hurricane Research Division. Atlantic hurricane best track (HURDAT version 2) (TXT). United States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6-07-06 [2016-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04). 
  8. ^ Edward N. Rappaport; José Fernández-Partagás. The Deadliest Atlantic Tropical Cyclones, 1492–1996: Cyclones with 25+ deaths.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報告)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1996 [2017-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8). 
  9. ^ From Charleston. The Intelligencer and Wheeling News Register (New York City, New York). 1863-09-24: 3 [2017-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01) –透過Newspapers.com. 開放獲取
  10. ^ The Equinoctial Storm–A Flood on the Lehigh and Delaware Rivers. The Baltimore Sun (Easton, Pennsylvania). 1863-09-19: 1 [2017-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0) –透過Newspapers.com. 開放獲取
  11. ^ David M. Roth. Louisiana Hurricane History (PDF).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Southern Region Headquarters. 2010-01-13 [2017-01-1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12-21).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Michael Chenoweth; Cary J. Mock. Hurricane "Amanda": Rediscovery of a Forgotten U.S. Civil War Florida Hurricane. B. Am. Meteorol. Soc. 2013, 94 (11): 1735–1742 [2017-01-19]. Bibcode:2013BAMS...94.1735C. doi:10.1175/BAMS-D-12-001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8). 
  13. ^ 13.0 13.1 13.2 13.3 Terrible Storm. Fayetteville Weekly Observer. 1863-06-08: 3 [2017-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09) –透過Newspapers.com. 開放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