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隱身洞摩崖造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隱身洞摩崖造像
四川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
時代清代
編號351
認定時間2012年7月16日

隱身洞摩崖造像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清。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隱身洞摩崖造像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民勝鎮彎柏樹村二組,分佈在邱家河百盤寺隱身洞一青砂岩壁,開鑿於清同治聖申年(1872),面向東南,分佈立面寬1.86米,高5.06米,幅面9.41平方米。造像龕呈塔形四層分佈,共8龕,雕像13尊。以佛教造像為主,有道教造像一龕,龕窟形制除3號龕為圓形龕外,其餘依自然岩體而鑿,造像題材以一佛二弟子、彌勒佛、天王、道教造像組合。從上至下、從左至右編號,最大8號龕位於造像底層,為空龕,寬1.86米,高1.71米,深1.9米;最小3號龕位於二層中上部,為圓形龕,寬0.2米,高0.22米。3號龕內雕彌勒佛一尊,光頭,圓臉,大耳,面帶微笑,身穿雙領下垂式僧衣,袒胸開懷,大肚,雙手扶膝,結半蜘跌座。8號龕上據刻一圄形香爐,上有右讀橫排「大清同治壬申年海元設敬聖像」題記,1號龕頂刻「即是靈山」四字。隱身洞石窟造像保存完整,形制特別,多龕造像於一體,組合特別,雕刻精細,在清代石窟藝術中堪稱佳作,對研究清代石窟造像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1994年,隱身洞摩崖造像被通江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2]

註釋

[編輯]
  1. ^ "關於印發《四川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簡介》的通知,川文物保函〔2013〕128號,各市、州文化(文物)局,省直文博單位:為有效保護全省不可移動文物,進一步鞏固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成果,省政府於2012年7月核定公佈了「四川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為切實加強和規範全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我局組織開展了《四川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簡介》(以下簡稱《簡介》)的編制工作。該《簡介》在專家審核和徵求各地文物部門意見的基礎上已由我局核定。現將《簡介》印發全省,請各地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辦法》的有關規定,參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標誌說明、記錄檔案和保護管理機構工作規範(試行)》的相關要求,及時完善本轄區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四有」基礎工作。特此通知。附件:《四川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簡介》四川省文物管理局 2013年10月16日
  2. ^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的通知」,川府函[2012]149號,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省政府核定四川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共計484處),現予公布。各地、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正確處理文物保護與合理利用的關係,切實做好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管理工作。四川省人民政府,2012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