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阿德涅號護衛艦
歷史 | |
---|---|
船名 | 阿里阿德涅號 |
艦名出處 | 阿里阿德涅 |
建造方 | 但澤王國船廠 |
鋪設龍骨 | 1868年 |
下水日期 | 1871年7月21日 |
入役日期 | 1872年11月23日 |
除籍日 | 1891年4月14日 |
結局 | 1891年拆解報廢 |
技術數據 | |
船級 | 阿里阿德涅級 |
船型 | |
排水量 |
|
船長 | 68.16米 |
型寬 | 10.8米 |
吃水 | 4.8米 |
動力輸出 | 2,260匹公制馬力(1,660千瓦特) |
動力來源 | 單軸,一台船用蒸汽機 |
帆索方案 | 全帆裝索具 |
船速 | 14.1節 |
續航力 | 1340海里以10節 |
定員 | 12名軍官、220名水兵 |
武器裝備 |
阿里阿德涅號(德語:SMS Ariadne[註 1])是北德意志邦聯海軍暨德意志帝國海軍建造的阿里阿德涅級護衛艦的首艦,得名於希臘神話人物阿里阿德涅。作為普奧戰爭後海軍擴張計劃的一部分,該艦於1868年9月開始在但澤王國船廠鋪設龍骨,1871年7月下水,至1872年11月交付使用。阿里阿德涅號是一艘小型軍艦,僅裝備有八門火炮。它最初被定型為平甲板護衛艦,自1884年起又重歸類為巡洋護衛艦。
阿里阿德涅號在服役生涯中曾進行過四次重要的海外巡航。第一次是1874年底至1876年底,該艦抵達中國水域,以保護德國船隻免受海盜襲擊。在1877年末至1879年末的第二次航行中,阿里阿德涅號在南美和太平洋中部海域活動,其艦長在那裡與當地領袖談判達成了一系列貿易協議。1880年至1881年,該艦前往南美海域,在秘魯、智利與玻利維亞參與的太平洋戰爭期間保護德國的利益;1884年至1885年,它又赴西非海域執行任務,並通過談判獲得了位於今幾內亞境內的一個保護領。1885年回到德國後,阿里阿德涅號被重新指定為實習水兵的訓練艦,於接下來的五年裡一直擔任這項職責。在此期間,它參加了前往加勒比海的訓練巡航、在波羅的海進行訓練,並在德國海域參與艦隊操練。該艦於1890年9月退役,1891年4月正式從海軍名錄中除籍,至同年10月售予拆船商。
設計
[編輯]作為1867年艦隊計劃的一部分,北德意志邦聯議會於1867年10月24日通過了訂購三艘阿里阿德涅級護衛艦的提案,這是一項旨在加強北德意志邦聯海軍在普奧戰爭後的擴張計劃。該計劃總共需要20艘螺旋槳護衛艦,主要用於海外部署。[1]阿里阿德涅級的設計方案於1869年完成制定。[2]
阿里阿德涅號的水線長和全長分別為65.8米和68.16米,有10.8米的舷寬以及4.8米的前吃水和5.7米的後吃水;其設計排水量為1,692噸,滿載時則可達2,072噸。標準船員編制為12名軍官和220名水兵。該艦由一台臥式三缸雙脹蒸汽機提供動力,用以驅動一副直徑為4.56米的四葉螺旋槳;蒸汽則由四台燃煤箱型火管鍋爐供應,這使得它在2,260匹公制馬力(1,660千瓦特)額定功率下的最高航速可達14.1節(26.1公里每小時),並且能夠以10節(19公里每小時)的速度連續航行1,340海里(2,480公里)。為了在煤炭可能稀缺的海外長期部署時作為蒸汽機的輔助動力,阿里阿德涅號在竣工時曾配備有總帆面積為1,582平方米的全帆裝索具,但1873年又改為三桅帆樣式,帆面積亦相應減少。[2][3]
阿里阿德涅號裝備有六門150毫米22倍徑後裝式箍炮和兩門120毫米23倍徑箍炮,全數布置在舷側。1882年,它又加裝了多四門37毫米轉膛炮。[2][3]
服役歷史
[編輯]建造及早年役期
[編輯]早在1868年2月25日,位於但澤的王國船廠就接到了建造一艘所需護衛艦的訂單,名稱為阿里阿德涅號。船廠自1868年9月開始為其鋪設龍骨,但工作因普法戰爭而推遲,使得該艦直至1871年7月21日才得以下水。在下水儀式上,由時任船廠總監的海軍上校弗朗茨·金德林正式為艦隻以希臘神話人物阿里阿德涅命名並發表演說。舾裝工作完成後,阿里阿德涅號於1872年11月23日投運;而在接下來進行的海試期間,金德林還成為了該艦的首任艦長。在此過程中,艦隻暴露出許多缺陷需要反覆修理。到1873年春天,它才終於準備好投入艦隊服役。阿里阿德涅號的總造價為184萬金馬克。[2][4]
1873年4月15日,阿里阿德涅號在配齊滿編的船員後駛向威廉港,並加入了訓練分艦隊(Übungsgeschwader,即公海艦隊前身)。5月22日,它與蓋甲板護衛艦赫塔號和通報艦羅蕾萊號一同,在亞德外海迎接帝國議會和聯邦議會的代表團成員。三艘艦為代表們進行了各種攻擊和追蹤演習,以便讓後者了解海軍的發展。之後,阿里阿德涅號又跟隨訓練分艦隊出訪挪威,並出席了奧斯卡二世加冕為挪威國王的慶典。訓練分艦隊於9月11日解散,阿里阿德涅號繼而於10月13日在此時的但澤帝國船廠退役,以裁減索具。[4]
阿里阿德涅號於1874年5月5日重新入役,並為測試其新索具而進行了海試。6月6日,它再度被編入海軍少將路德維希·馮·亨克麾下的訓練分艦隊,當時的陣中成員還包括有鐵甲艦王儲號、腓特烈·卡爾號以及炮艦信天翁號(後由通報艦蟋蟀號取代)。除了進行慣常的機動、炮術、揚帆訓練和登陸演練外,該部隊還自6月28日起前往大西洋,以測試各艦的遠洋適航性。同時,阿里阿德涅號也為出訪英國的皇儲腓特烈夫婦擔任護航艦,並先後在考斯和波特蘭島停留。返回德國後,分艦隊在波羅的海展開了進一步的演練,主要是由鐵甲艦對但澤灣的既定目標開火,首先是位於奧克斯赫夫特海灘上的固定目標,然後是由阿里阿德涅號所拖曳的靶艦。分艦隊在演練結束後解散,阿里阿德涅號回到但澤,繼而去往威廉港,為海外部署做準備。[4]
第一次海外部署
[編輯]1874年10月5日,阿里阿德涅號離開威廉港,開啟其東亞之旅。它穿過地中海和蘇伊士運河航行到東亞,於這年平安夜抵達新加坡,並在那裡跨年。1875年1月4日,該艦離開港口,經馬尼拉繼續前往香港,在當地取代了伊麗莎白號擔任駐地艦。阿里阿德涅號的一項重要任務是打擊猖獗的海盜活動,後者不斷威脅商船航運,但清朝政府卻無力解決。同年,德國政府還命令赫塔號和炮艦獨眼巨人號支援阿里阿德涅號。[5]
三艘艦沿廣州至大沽之間的海岸線巡邏,至1875年9月12日停靠在福州,迫使地方當局為遭海盜襲擊的德國雙桅縱帆船安娜號(Anna)支付賠償金。1876年初,阿里阿德涅號在廈門附近進行了水文勘測,4月,身處東亞水域的三艘艦在香港會合。從德國趕來的蓋甲板護衛艦菲內塔號也抵達當地。四艘艦遂合併為一個分艦隊,並由菲內塔號艦長、海軍上校亞歷山大·馮·蒙茨擔任司令。同年晚些時候,即7月1日,阿里阿德涅號被其姊妹艦路易絲號接替,使前者得以於7月17日開始返航回國。它再度穿過蘇伊士運河,於10月20日抵達威廉港;十天後,該艦就地退役。[6]
第二次海外部署
[編輯]阿里阿德涅號在船廠的大修工程一直持續到1877年底;它於當年10月15日重新入役,以展開另一次海外巡航,這次是前往中美洲和太平洋中部。該艦於10月30日離開德國,但行程因暴風雨而延誤。北海的的惡劣天氣迫使阿里阿德涅號在英國的馬蓋特停留尋求庇護。之後,該艦經由馬德拉島的豐沙爾繼續駛向巴西的里約熱內盧,於12月16日抵達,並一直停留到1878年1月初。在進一步的向南航行中,它曾經停蓬塔阿雷納斯加煤,但船員們在抵達後卻發現當地的倉庫已無燃煤庫存。由於阿里阿德涅號像它的姊妹艦一樣在純風帆航行時難以操縱,為了能夠繼續讓蒸汽機工作,船員們不得不在岸上砍柴,以投入鍋爐燃燒。[6]
隨後,阿里阿德涅號穿過麥哲倫海峽,經停阿戈斯托港,然後沿着智利海岸向北航行,訪問了佩納斯灣的幾座港口。在瓦爾帕萊索,它與蓋甲板護衛艦萊比錫號會合,並共同前往巴拿馬城。兩艘艦於1878年3月9日抵達當地,它們與已身處巴拿馬外海的伊麗莎白號和在加勒比海巡邏的美杜莎號一起組成中美洲分艦隊,受伊麗莎白號艦長、海軍上校威廉·馮·維克德指揮。分艦隊的任務是要解決前一年德國駐尼加拉瓜公使遇襲的「艾森施圖克事件」。[6]當美杜莎號駐泊在聖胡安時,其餘三艘艦則被派往科林托,並於3月18日抵達。他們要求尼加拉瓜政府支付30,000美元、向德國國旗鳴放禮炮致敬,並懲罰對此事負責的人。至4月6日,相關要求得到滿足,分艦隊遂於一天後解散。[7]
阿里阿德涅號隨後獨立航行至巴拿馬,在當地接到了離開南美洲橫渡太平洋的命令。它行經加拉帕戈斯群島,然後去往馬克薩斯群島,併到訪了那裡的努庫希瓦島和法圖伊瓦島。阿里阿德涅號隨後航行到塔希提島,參觀了首府帕皮提——在那裡,該艦艦長、海軍少校巴托洛梅烏斯·馮·維爾納向當地政府保證,當地的德國分支機構純粹是經濟性質的,他們無意殖民這些島嶼,但與此同時,德國不希望有第三國占領。[8]阿里阿德涅號於1878年6月23日抵達薩摩亞的阿皮亞。在美國的壓力下,兩名薩摩亞酋長單方面撕毀了他們此前與德國簽署的貿易協定,轉而與美國人簽訂合同,從而威脅到當地德國商人和種植園主的市場地位。[9]為了懲罰這些酋長,維爾納於7月16日和17日派遣登陸部隊上岸,代表德意志帝國占領了烏波盧島北岸的村鎮法雷利利和薩盧阿法塔。阿里阿德涅號於9月16日離開薩摩亞前往澳大利亞的悉尼,維爾納在那裡向柏林通報了他的活動。[8]一些水兵也在悉尼逃跑。[10]
1878年10月8日,阿里阿德涅號回到阿皮亞,然後搭載着德國公使自10月20日起週遊美拉尼西亞和密克羅尼西亞群島。該艦於10月26日至29日訪問了湯加群島的努庫阿洛法,10月30日至11月2日又分別到訪斐濟群島的萊武卡和塔利亞尼。旅程的下一站是埃利斯群島,維爾納於11月13日與當地島嶼富納富提和瓦伊圖普締結了貿易協定,確保德國擁有與其他國家分支機構平等的權利。在吉爾伯特群島停留期間,阿里阿德涅號對塔比圖埃亞、阿貝馬馬和布塔里塔里等環礁進行重新測繪,以修正該地區的航海圖。在馬紹爾群島,維爾納於11月29日又成功地與賈盧伊特環礁的酋長締結了一項貿易和友好條約,除了為德國公司爭取到貿易權利外,該條約還將港口的一部分劃撥給德國軍艦建造裝煤站。[8]維爾納還向拉利克礁鏈的居民頒授了專屬的國旗。[11]
阿里阿德涅號於12月11日至約克公爵群島的米約克島停留。艦隻在那裡補充糧食和煤炭,但由於當地交付的燃煤量與訂購數量不符,船員們不得不再次上岸為鍋爐砍伐木材。該艦隨後前往新不列顛北部作短暫逗留,以懲罰襲擊德國公司的當地人。德國公使要求維爾納繼續巡視新約克公爵群島,宣示主權,並爭取簽訂更多的貿易協定。於是在結束對馬圖皮的訪問後,阿里阿德涅號返回約克公爵群島,維爾納於12月19日和20日購買了米約克島和馬卡達島的港口,這些港口後來成為德國在太平洋中部的基地。12月21日,艦隻開始返回薩摩亞,並在經停所羅門群島的薩沃島後,於1879年1月16日抵達阿皮亞。[12]
1879年1月24日,薩摩亞酋長與德意志帝國簽訂了一項新協定,允許在薩魯亞法塔為德國軍艦設立裝煤站,同時向德國商人保證在薩摩亞享有與英國和美國人相同的權利。作為回報,德國歸還了六個月前占領的村鎮法雷利利和薩盧阿法塔。一天後,阿里阿德涅號從阿皮亞啟程前往新西蘭的奧克蘭,以電報向柏林報告薩摩亞的局勢發展。返程途中,該艦又在努庫阿洛法停留,向湯加國王頒發了一枚由德皇威廉一世授予的勳章。5月19日,蓋甲板護衛艦俾斯麥號抵達阿皮亞接替阿里阿德涅號。因此,根據2月2日在奧克蘭收到的調令,阿里阿德涅號於5月28日開始啟程歸國。它穿過新赫布里底群島,行經托雷斯海峽和阿拉弗拉海,在巴達維亞停留。之後,該艦再通過蘇伊士運河,穿越地中海,於9月30日抵達威廉港,繼而於10月12日就地退役。在將近兩年的海外部署期間,阿里阿德涅號的行駛總里程約為52,840海里(97,860公里),其中有401天是在海上航行,有296天在港口停留。[13]
第三次海外部署
[編輯]威廉港帝國船廠於1879年至1880年的冬天對阿里阿德涅號進行了一次徹底檢修,使其得以於1880年4月1日重新啟用,並於4月14日起航執行第三次海外任務。該艦按計劃將前往智利附近輪替鐵甲艦漢薩號。它於6月6日抵達蒙得維的亞經停,再從那裡繼續航行到布宜諾斯艾利斯,於6月14日至7月7日期間一直在泊地拋錨,以保護德國人在阿根廷的利益。阿里阿德涅號隨後穿過麥哲倫海峽前往科羅內爾,至8月11日抵達。它的主要任務是觀察太平洋戰爭的進程,並在智利和秘魯的各港口停靠及巡邏。於是當智利軍隊在皮斯科登陸以及卡亞俄遭到炮擊時,該艦都在現場。[13]
1881年1月初,阿里阿德涅號在安孔接載了64名尋求庇護的德國人,以預防當地發生暴力事件。1月16日至20日,該艦還在利馬參與了一項國際行動,它派出一支水兵登陸部隊上岸,保護居住在城市裡的歐洲人免受襲擊。阿里阿德涅號於7月14日被蓋甲板護衛艦毛奇號接替。兩天後,它離開瓦爾帕萊索,航行穿過麥哲倫海峽,向北橫渡大西洋,於10月7日回到威廉港。返程時,該艦還將一名因詐騙罪而在法蘭克福被通緝的逃亡銀行家帶回了德國。阿里阿德涅號於當月晚些時候轉移到但澤,並於10月31日在那裡退役。[13]
第四次海外部署
[編輯]1882年,阿里阿德涅號在船廠又進行了一次大修,但一直擱置到1884年7月15日才獲重新啟用。它起初充當艦艇司爐與機械工以及四年制志願兵的訓練艦。自8月中旬開始,該艦又與同樣擔任訓練艦的索菲號、瑪爾斯號以魚雷艇區艦隊在秋季演習中共同行動。它們受海軍准將阿爾弗雷德·施滕策爾指揮,在演習期間的任務是保衛威廉港免遭主艦隊的模擬攻擊。演習結束後,阿里阿德涅號於9月27日受命加入海軍少將愛德華·馮·克諾爾麾下、新組建的西非巡洋分艦隊。當時的陣中成員還包括克諾爾的旗艦俾斯麥號、巡洋巡防艦格奈森瑙號、巡洋護衛艦索菲號與奧爾加號,以及從北德勞埃德租用的商船雕號(Adler,用作供應船)。這些艦船於10月30日從威廉港啟程,前往西非。[14]
在佛得角的聖維森特島停留期間,克諾爾將阿里阿德涅號從分艦隊調離,派它與雕號一同前往蒙羅維亞,解決德國與利比里亞政府的財務糾紛。隨後,該艦來到了後來成為法屬幾內亞的海岸;由於德國商人弗里德里希·科林與當地的卡皮泰和科巴地區的酋長簽訂了協議,要求得到德意志帝國的官方保護。1885年1月2日至5日,阿里阿德涅號時任艦長、海軍少校赫爾曼·丘登(Herrmann Chüden)順應了這一要求,在當地升起國旗,儘管被任命為德屬西非帝國專員的古斯塔夫·納赫蒂加爾仍將這些地區視為法國領土,直到德國政府以此與法國交換了多哥蘭的邊境地區。[15]阿里阿德涅號隨後來到弗里敦,然後繼續前往佛得角的格蘭港,並於1月15日至3月1日在當地駐留。3月初,它接到歸國的命令後啟程,至3月30日回到德國。[16]
後續運用
[編輯]抵達威廉港後,阿里阿德涅號被重新指派擔任實習水兵的訓練任務,但直到1888年才被正式歸類為訓練艦。1885年夏天,該艦開始在波羅的海進行訓練巡航,並參加年度艦隊演習。9月29日,它加入施滕策爾麾下的教學分艦隊,然後於10月10日開始跟隨分艦隊前往加勒比海的遠程訓練巡航,並訪問了當地的多座港口,直到1886年3月27日才返回威廉港。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阿里阿德涅號像前一年那樣,在波羅的海進行訓練巡航和秋季艦隊演習。它於10月14日在基爾退役。[16]
1887年4月1日,阿里阿德涅號重新入役。它先是在波羅的海進行了短暫的訓練巡航,繼而於6月初出席威廉皇帝運河的開鑿儀式。其第二次加勒比海訓練之旅於6月12日開始。航行期間,該艦還到訪了幾個美國港口。一年多後,即1888年8月25日,阿里阿德涅號回到威廉港,並立即參加了秋季艦隊演習。它在演習中與鐵甲巡防艦威廉國王號、鐵甲炮艦蚊號、變色龍號、蝰號以及蠑螈號共同行動,受海軍少將馬克斯·馮·德·戈爾茨指揮,任務是模擬保衛威廉港。演習結束後,該艦於9月29日再次停役過冬。[16]
阿里阿德涅號於1889年4月16日開啟最後一次役期。它再度前往加勒比海域展開為期一年的遠程訓練巡航。1890年回到德國後,該艦參加了8月為奧匈帝國海軍一個鐵甲分艦隊訪問期間而舉行的海上閱兵,此時恰逢年度艦隊演習期,阿里阿德涅號也參加了演習。它於9月30日最終退役。[16]1891年4月14日,該艦正式從海軍名錄中除籍,並於10月6日出售;它其後在漢堡拆解報廢。[2]
注釋
[編輯]- 腳註
- 引用
- ^ Sondhaus,第109頁.
- ^ 2.0 2.1 2.2 2.3 2.4 Gröner,第87頁.
- ^ 3.0 3.1 Lyon,第251頁.
- ^ 4.0 4.1 4.2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53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53–254頁.
- ^ 6.0 6.1 6.2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54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3,第89頁.
- ^ 8.0 8.1 8.2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55頁.
- ^ Längin,第230頁.
- ^ Fahnenflucht von deutschen Seeleuten in australischen Häfen. German Australia.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23).
- ^ Die Flagge der Ralik Inseln. Kolonialflaggen.de.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4-15).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55–256頁.
- ^ 13.0 13.1 13.2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56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56–257頁.
- ^ Röhr,第90頁.
- ^ 16.0 16.1 16.2 16.3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57頁.
參考資料
[編輯]-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I: Major Surface Vessels.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1.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3-78220-237-6.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3.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3-7822-0211-2.
- Lyon, Hugh. Germany. Gardiner, Robert; Chesneau, Roger; Kolesnik, Eugene M.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 Greenwich: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ISBN 978-0-85177-133-5.
- Sondhaus, Lawrence. Preparing for Weltpolitik: German Sea Power Before the Tirpitz Era.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7. ISBN 978-1-55750-745-7.
- Längin, Bernd. Die deutschen Kolonien. Schauplätze und Schicksale 1184–1918. Hamburg: E. S. Mittler & Sohn. 2005. ISBN 3-8132-0854-0.
- Röhr, Albert. Deutsche Marinechronik. Oldenburg/Hamburg: Verlag Gerhard Stalling. 1974. ISBN 3-7979-18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