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蚊子是怎麼生活的

典範條目
聆聽這篇條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蚊子是怎麼生活的
How a Mosquito Operates
基本資料
導演溫瑟·麥凱
製片商維塔格拉夫製片廠
片長6分鐘
產地 美國
語言無聲片,帶有英語插卡字幕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
  • 1912年1月 (1912-01)
發行商維塔格拉夫製片廠

蚊子是怎麼生活的》(英語:How a Mosquito Operates)又名《蚊子的故事》(英語:The Story of a Mosquito),是美國漫畫家兼動畫師溫瑟·麥凱於1912年創作的無聲動畫短片。短片全長6分鐘,講述一隻巨大的蚊子折磨一位熟睡男子的經過,是歷史上最早的動畫電影之一,並以其動畫風格自然、技術品質高聞名,許多評論中認為這部作品遠遠領先於它的時代。

麥凱在漫畫創作上有很高的聲譽,這其中最知名的就是1905年至1911年的兒童漫畫《小尼莫夢鄉歷險記》(Little Nemo in Slumberland)。經過深入研究,他在1911年把這部作品改編成了動畫片《小尼莫》,該片獲得成功後,他又製作了這部《蚊子是怎麼生活的》。麥凱讓這部新作擁有真實自然的節奏、動作和重量,與《小尼莫》相比也擁有更連貫的故事和更多的人物發展。

麥凱在自己的粉筆獨角戲表演中推出了《蚊子是怎麼生活的》,獲得觀眾的熱烈反響,之後很快便在電影院上映。1914年,他把本作中首次採用的角色動畫作進一步發展,推出了他最知名的動畫作品《恐龍葛蒂》。

劇情簡介

[編輯]
1912年動畫短片《蚊子是怎麼生活的》片段

一位男子有些惶惑地環顧四周,然後進入房間睡覺[1]。一隻頭戴禮帽、手持行李箱的巨大蚊子飛過氣窗,但卻發現自己體型太大,無法從鑰匙眼兒中通過。它反覆地試圖從熟睡的男子身上吸血,男子試着驅趕,但徒勞無功。最終,蚊子因喝了太多的血而自爆[2]

風格和特點

[編輯]

《蚊子是怎麼生活的》又名《蚊子的故事》[3],是最早的線繪動畫作品之一[4]。這部影片利用了當時尚處起步階段的電影媒介在物理和視覺方面的優勢[5]

蚊子在喝血的過程中並不僅僅是像氣球一樣擴大,並且其它身體結構也會自然一致地增大[6]。並且蚊子變得越重就越難以保持平衡[7]。這隻蚊子還擁有個性特徵:自負、執着並且精於算計,例如它在石輪上磨利自己的嘴就表現出這種執着和算計。雖然看起來可怕,但其中的動作還是有幽默來平衡,例如蚊子在吸了不少血後就必然要躺下[7]

背景

[編輯]
溫瑟·麥凱在開拓動畫領域前就已憑藉自己的報紙漫畫作品成名

溫瑟·麥凱(1867到1871年間的某一年出生,1934年逝世[a])在自己的事業早期便練就了生動而準確的繪畫技巧[9]。年輕時,他在簡易博物館畫像和繪製海報為生,還面向公眾提供速寫,吸引了大批市民圍觀[10]。1898年,他開始從事全職報紙插圖工作[11],然後從1903年開始繪製漫畫[12]。1905年起刊載[13]的兒童幻想漫畫《小尼莫夢鄉歷險記》是麥凱最成功的漫畫作品[14]。1906年,他開始從事雜耍表演,在觀眾面前現場表演粉筆獨角戲[15]

一次,兒子羅伯特(Robert)帶了本手翻書回家,麥凱受到這本書的啟發[16],「看到了(將他的漫畫)製作成動畫的可能性」[17]。他這時還只有40出頭[18],聲稱自己是「世界上首位製作動畫片的人」[17],不過這一論斷實際上是錯誤的,因為在他以前已經有另一位美國人詹姆斯·斯圖爾特·布萊克頓和法國人埃米爾·科爾Émile Cohl)有過類似的作品[17]。他的第一部動畫片《小尼莫》於1911年上映,其中包含有4000張繪製在米紙上的圖畫[19]。《小尼莫》於1911年在電影院首演,麥凱很快便把這部短片作為自己雜耍表演的一部分[19]

《小尼莫》的動畫橋段沒有劇情[20]:與法國動畫先驅埃米爾·科爾的早期實驗類似,麥凱用自己的第一部電影來展現這種新媒介的優勢,用天馬行空的內容來表現電影的長處。到了《蚊子是怎麼生活的》中,他希望增強作品的可信度,用真實自然的節奏、動作和重量來平衡其中稀奇古怪的內容[1]。由於已在前作中證明圖片是可以動的,因此到了第二次示範時,他決心要講一個簡單的故事[20]

許多雜耍表演和幽默雜誌都會用新澤西州的蚊子體型巨大開玩笑,還專門有個「澤西蚊子」(Jersey Skeeters)的俚語。麥凱也多次在自己的漫畫中用到蚊子,例如1910年10月23日的一期《小尼莫》就包括尼莫從火星回家後被一群蚊子攻擊的內容[b][21]。麥凱選擇了自己1909年6月5日推出的一期漫畫《羅彼特·芬德的夢》來作為新動畫的主題[22]。原作中的蚊子沒有禮帽和手提箱,由於所叮的是個酒鬼,導致自己也酩酊大醉,最終飛也飛不起來了[7]

1909年6月5日《羅彼特·芬德的夢》是本片靈感來源

製作和發行

[編輯]

麥凱於1911年5月開始製作這部短片[21]。此後不久,他辭去了《紐約先驅報》的工作,加入威廉·赫斯特的報社。到了7月,一份雜誌廣告上宣布:「會動的圖片,其中包含6000張草圖……將在下個季度通過麥凱先生的雜耍表演『發行』。」影片的名字叫《蚊子是怎麼生活的》[21]

短片的繪圖工作於1911年12月完成[23],但麥凱將製成的幀送交維塔格拉夫製片廠拍攝時,這些幀卻同馬拉車的司機一起失蹤了,直到幾天後才由警察找到,幸而所有的幀都完好無損。由於製片廠在照明上出現問題,影片不得不進行了兩輪拍攝[21]。1912年1月,《蚊子是怎麼生活的》開始上演[24],首先是作為麥凱雜耍表演的一部分,他在這年春夏兩季巡迴演出,之後再到電影院上映[25],還通過維塔格拉夫製片廠在國外發行[7]

影片起初還有真人演出的序幕,但沒能留傳下來,其中麥凱和女兒在新澤西州的度假屋裡「被蚊子煩得要死」,他們找到一位會說昆蟲語言的教授。教授告訴麥凱去「繪製一系列圖像來說明這種昆蟲為什麼會那麼致命」,經過數月的工作,麥凱邀請這位教授前來觀看短片。[26]

反響和影響

[編輯]
約翰·倫道夫·布雷1913年的作品《藝術家的夢》在主題上與麥凱的前兩部影片存在相似之處,但布雷否認自己受到了麥凱的影響。

據動畫師克里斯·韋伯斯特(Chris Webster)記載,《蚊子是怎麼生活的》發行時,動畫片正供不應求。大部分製片廠竭盡全力之下也只能製造出有限的動畫,但麥凱這時已經成為這種新媒介的大師,還會努力提高作品的可信度。[27]

影片吸引了大批的觀眾並獲得良好反響。《底特律時報》(Detroit Times)形容觀眾先是大笑,之後又哭了起來,最終「回到家時,感覺自己看到了(電影史上)最優秀的節目之一」[28]。該報稱本片是「對彩色繪畫的神奇組合」,這指的是最後蚊子爆炸的鏡頭,裡面的紅色是麥凱手工繪製的[28]紐約的《早間電訊報》(Morning Telegraph)稱,麥凱「繪製的影片甚至連那些電影巨頭也要為其中的智慧和幽默而驚嘆」[28]。麥凱本人在多次採訪中表示,新的動畫電影媒介擁有「嚴肅和教育性質作品」的潛力,這暗示了他下一部影片、1914年的《恐龍葛蒂》的主題[28]

動畫師約翰·倫道夫·布雷(John Randolph Bray)的第一部電影《藝術家的夢》(The Artist's Dream)於1913年發行,其中混合有真人演出和動畫橋段,還有一條狗吃了太多的香腸後爆炸的內容。雖然這些內容都讓人聯想到麥凱的《小尼莫》和《蚊子是怎麼生活的》,但布雷表示他在製作《藝術家的夢》期間並不知道麥凱的這些作品。[29]

《蚊子是怎麼生活的》推出後,動畫片開始趨向於以故事為基礎,連續幾十年的時間裡,行業對動畫技術基礎的關注都很少,作品中的真人演出橋段也變得少見[30]。麥凱的傳記作者,動畫師約翰·凱恩麥克John Canemaker)認為,麥凱賦予一隻蚊子特徵和個性的能力已經遠遠超出了他的時代[3]。一直到1937年迪斯尼公司製作出《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時,動畫行業才趕上了麥凱的技術水平[31]

注釋

[編輯]
  1. ^ 不同的來源中稱麥凱生於1867、1869或1871年,他的出生記錄已經遺失。[8]
  2. ^  維基共享資源有這幅漫畫的相關文件可用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Canemaker 2005,第165頁.
  2. ^ Canemaker 2005,第165頁; Berenbaum 2009,第138頁; Telotte 2010,第54頁; Dowd & Hignite 2006,第13–14頁.
  3. ^ 3.0 3.1 Eagan 2010,第33頁.
  4. ^ Berenbaum 2009,第138頁.
  5. ^ Petersen 2010,第111頁.
  6. ^ Barrier 2003,第17頁; Dowd & Hignite 2006,第13頁.
  7. ^ 7.0 7.1 7.2 7.3 Canemaker 2005,第167頁.
  8. ^ Canemaker 2005,第22頁.
  9. ^ Canemaker 2005,第23–24頁.
  10. ^ Canemaker 2005,第38, 40, 43–44頁.
  11. ^ Canemaker 2005,第47頁.
  12. ^ Canemaker 2005,第60頁.
  13. ^ Canemaker 2005,第97頁.
  14. ^ Harvey 1994,第21頁; Hubbard 2012; Sabin 1993,第134頁; Dover editors 1973,第vii頁; Canwell 2009,第19頁.
  15. ^ Canemaker 2005,第131–132頁.
  16. ^ Beckerman 2003; Canemaker 2005,第157頁.
  17. ^ 17.0 17.1 17.2 Canemaker 2005,第157頁.
  18. ^ Barrier 2003,第16頁.
  19. ^ 19.0 19.1 Canemaker 2005,第160頁.
  20. ^ 20.0 20.1 Wood 2012,第23–24頁.
  21. ^ 21.0 21.1 21.2 21.3 Canemaker 2005,第164頁.
  22. ^ Eagan 2010,第33頁; Canemaker 2005,第167頁.
  23. ^ Theisen 1933,第84頁; Canemaker 2005,第164頁.
  24. ^ Bendazzi 1994,第16頁.
  25. ^ Barrier 2003,第10頁.
  26. ^ Canemaker 2005,第164–165頁.
  27. ^ Webster 2012,第11頁.
  28. ^ 28.0 28.1 28.2 28.3 Canemaker 2005,第167–168頁.
  29. ^ Barrier 2003,第12頁.
  30. ^ Wood 2012,第24頁.
  31. ^ Webster 2012,第11頁; Canemaker 2005,第167頁.

參考文獻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