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約以和約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94年7月,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中)在白宮草坪上觀看約旦國王侯賽因(左)和以色列總理伊扎克·拉賓(右)簽署《華盛頓宣言》,結束了兩國之間的官方敵對狀態

約以和約,全稱為約旦以色列和平條約(希伯來語הסכם השלום בין ישראל לירדן‎,羅馬化:Heskem Ha-Shalom beyn Yisra'el Le-Yarden; 阿拉伯語:معاهدة السلام الأردنية الإسرائيلية‎,羅馬化Mu'ahadat as-Salaam al-'Urdunniyah al-Isra'yliyah),有時稱為瓦迪·阿拉巴條約。簽署儀式於1994年10月26日在阿拉伯南部邊界過境點舉行。約旦是繼埃及之後第二個與以色列簽署和平協議的阿拉伯國家。[1]

該條約建立了兩國之間的外交關係,調整了土地和水的爭端,並為旅遊和貿易提供了廣泛的合作。其中包括一項保證是約旦和以色列都不允許其領土成為第三國軍事打擊的集結地。

歷史

[編輯]

1987年,以色列外交部長希蒙·佩雷斯和約旦國王侯賽因·本·塔拉勒試圖秘密達成一項和平協議,以色列將約旦河西岸割讓給約旦。雙方簽署了一項協議,為中東和平會議確定了框架。由於以色列總理伊扎克·沙米爾的反對,這項提議沒有得到完成。第二年,約旦放棄了對西岸的要求,轉而支持以色列和巴解組織之間的和平解決。[2][3]

討論始於1994年。以色列總理伊扎克·拉賓和外交部長希蒙·佩雷斯通知侯賽因國王,在與巴解組織簽署奧斯陸協議之後,約旦可能「被排除在重要的遊戲之外」。侯賽因與埃及總統穆巴拉克和敘利亞總統阿薩德進行了磋商。穆巴拉克鼓勵他,但阿薩德告訴他只能「對話」,不要簽署任何協議。美國總統克林頓向侯賽因施加壓力,要求他開始和平談判,並與以色列簽署和平條約,並向他保證,約旦的債務將得到免除。這些努力取得了成功,約旦與以色列簽署了一項不交戰協議。拉賓、侯賽因和克林頓於1994年7月25日在華盛頓特區簽署了《華盛頓宣言》。[4]聲明說,以色列和約旦結束了正式的敵對狀態,將開始談判,以實現「結束流血和悲傷」以及公正和持久的和平。

簽署

[編輯]

1994年10月26日,約旦和以色列在以色列阿拉瓦河谷舉行的儀式上簽署了和平條約[5] ,該河谷位於埃拉特以北,靠近約旦邊界。拉賓總理和馬扎利總理簽署了該條約,以色列總統魏茲曼與侯賽因國王握手。在美國國務卿沃倫·克里斯托弗的陪同下,克林頓發表了講話。成千上萬的彩色氣球放飛到空中,結束了這次活動。

埃及對該協議表示歡迎,而敘利亞對此置之不理。黎巴嫩民兵組織真主黨反對該條約,並在儀式開始前20分鐘向加利利北部城鎮發射迫擊炮和火箭彈。[6]以色列居民被迫疏散到安全的避難所,但是他們隨身攜帶晶體管收音機和移動電視,以免錯過與第二個阿拉伯國家簽署和平條約的歷史性時刻。

合約內容

[編輯]

《和平條約》由序言、30條、5個附件和商定的會議記錄組成。它解決了領土、安全、水資源和一系列合作上的問題。[5]

附件一,涉及邊界和主權。附件一(a)節規定了約旦與1967年被以色列占領的約旦河西岸之間的「行政邊界」,但不損害該領土的地位。以色列承認約旦對納哈拉伊姆Al Ghamr英語Al Ghamr的主權。[7]

附件二,涉及水和有關事項。根據《條約》第6條,約旦和以色列同意設立一個「聯合供水委員會」(第七條)。[8]

附件三,涉及犯罪和毒品的問題。[9]

附件四,涉及環境問題。[10]

附件五,涉及過境、護照和簽證。第6條規定,「每一方都有權根據其規定拒絕任何人入境」[11]

該條約的商定記錄提供了有關執行和平條約的一些細節。[12]

主要原則

[編輯]
  1. 邊界:以色列與約旦之間的國際邊界包括約旦河和耶爾穆克河、死海、埃米克河/瓦迪阿拉巴河和亞喀巴灣。[7]分隔約旦和約旦河西岸的那一段邊界線被規定為「不損害[該]領土的地位」。[7]
  2. 外交關係與合作:雙方同意建立全面的外交領事關係,互派常駐使館,簽發旅遊簽證,開放航空旅行和海港,在阿拉瓦建立自由貿易區和工業園。該協議禁止惡意宣傳兩國關係。
  3. 安全和防務:各國承諾尊重各自的主權和領土,未經允許不得進入對方領土,併合作打擊恐怖主義。這包括挫敗邊界攻擊、走私、防止對另一方的任何敵對攻擊以及不與任何恐怖主義組織合作對付另一方。
  4. 耶路撒冷:第9條將和平條約與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平進程聯繫起來。以色列認識到約旦在耶路撒冷穆斯林聖地中的特殊作用,並承諾在關於永久地位的談判中高度優先考慮約旦在這些聖地中的歷史作用。
  5. :以色列同意每年向約旦提供50,000,000立方公尺(1.8×109立方英尺)的水,並讓約旦擁有耶爾穆克河75%的水資源。兩國可以開發其他水資源和水庫,並同意幫助對方。以色列還同意幫助約旦使用海水淡化技術,以便找到更多的水。[13]
  6. 巴勒斯坦難民:以色列和約旦同意合作幫助難民,包括成立一個四方委員會(成員為以色列、約旦、埃及和巴勒斯坦),努力尋求解決辦法。

後續

[編輯]

根據這些協議,以色列和約旦開放了邊界。兩國建立了幾個邊境口岸,允許遊客、商人和工人在兩國之間旅行。[14]以色列遊客開始訪問約旦,許多人是為了看佩特拉紅石山洞--一座石雕的納巴提亞城市,在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吸引了以色列人,經常吸引冒險家秘密訪問。

1996年,兩國簽署了一項貿易條約。作為協議的一部分,以色列協助在安曼建立了一個現代化的醫療中心。

2013年12月,以色列和約旦簽署了一項協議,將在約旦港口亞喀巴附近的紅海建立一座海水淡化廠,作為紅海-死海運河(Red Sea - dead Sea Canal)的一部分。[15]

2018年10月,約旦通知以色列,不打算續期根據協定附件一租賃的土地。附件給予約旦權利,在25年之後不續簽納哈拉伊姆Al Ghamr英語Al Ghamr的租約,條件是提前一年發出通知。[16]2019年11月10日,約旦正式宣佈即日起收回納哈拉伊姆和Al Ghamr[17]

參考資料

[編輯]
  1. ^ Clyde Haberman. Israel and Jordan Sign a Peace Accord. The New York Times. 1994-10-27 [2017-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3). 
  2. ^ Disengagement from the West Bank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www.kinghussein.gov.jo. Retrieved December 2013
  3. ^ Hussein surrenders claims on West Bank to the P.L.O.; U.S. peace plan in jeopardy; Internal Tension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John Kifner, New York Times, 1 August 1988
  4. ^ The Washington Declaration :Israel – Jordan – The United States; July 25th, 199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On the Avalon project
  5. ^ 5.0 5.1 Treaty of Peace Between the State of Israel and the Hashemite Kingdom of Jorda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6 October 1994. On the Knesset website
  6. ^ THE JORDAN-ISRAEL ACCORD: THE OVERVIEW; ISRAEL AND JORDAN SIGN A PEACE ACCOR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ew York Times, 26 October 1994
  7. ^ 7.0 7.1 7.2 Annex I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jewishvirtuallibrary
  8. ^ Annex II—Water and Related Matter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MFA, 25 August 1999
  9. ^ Annex III—Combatting Crime and Drug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jewishvirtuallibrary
  10. ^ Annex IV—Environmen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jewishvirtuallibrary
  11. ^ Annex V—Border Crossing Points Procedures Between Israel and Jorda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jewishvirtuallibrary
  12. ^ Israel-Jordan Peace Treaty--Agreed Minutes. www.jewishvirtuallibrary.org. [2017-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13. ^ Susskind, Lawrence; Shafiqul Islam. Water Diplomacy: Creating Value and Building Trust in Transboundary Water Negotiations. Science & Diplomacy. 2012, 1 (3) [2019-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9). 
  14. ^ Lukacs, Yehuda. Israel, Jordan, and the Peace Process.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1999-11-12 [2017-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透過Google Books. 
  15. ^ Vick, Karl. Can an Unlikely Middle East Pact Give Life to the Dead Sea?. [2017-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6) –透過world.time.com. 
  16. ^ Jordan to nix parts of peace treaty with Israel, reclaim territori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YNET, 21 October 2018
  17. ^ 约旦拒绝以色列续租边境土地 以色列外交部:遗憾. [2019-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