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波士頓之圍

座標42°21′47.65″N 71°3′28.27″W / 42.3632361°N 71.0578528°W / 42.3632361; -71.0578528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波士頓之圍
美國革命戰爭的一部分

描繪英國人撤離波士頓的雕刻品
日期1775年4月19日 – 1776年3月17日
(10個月3周6天)
地點
美國美國波士頓及周邊區域
42°21′47.65″N 71°3′28.27″W / 42.3632361°N 71.0578528°W / 42.3632361; -71.0578528
結果 殖民者勝利,
英國人撤離波士頓
參戰方
美國 聯合殖民地  大不列顛
指揮官與領導者
美國 喬治·華盛頓
美國 Artemas Ward
美國 亨利·諾克斯
大不列顛王國 托馬斯·蓋奇
大不列顛王國 威廉·豪
大不列顛王國 亨利·克林頓
兵力
6,000–16,000[1] 4,000–11,000[2]
傷亡與損失
邦克山
超過400人傷亡,
30人被捕[3]
圍城之餘
19人傷亡[4]
邦克山
1,150人傷亡[3]
圍城之餘
20人傷亡,
35人被捕[4]

波士頓之圍(英語:Siege of Boston)發生於1775年4月19日-1776年3月17日,是美國獨立戰爭的開始階段,此戰中新英格蘭民兵(後來成為大陸軍的一部分)包圍了馬薩諸塞的波士頓鎮,阻止駐守城中的英軍調動。11個月的圍城之後,喬治·華盛頓領導的美洲殖民者迫使英國人由海路撤退。

圍城開始於4月19日,在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戰役之後,當時來自馬薩諸塞多個社區的民兵包圍了波士頓,阻斷了通往這個當時還是半島的城鎮陸路的通行,也就限制了英國的海軍作戰補給。大陸會議選擇使用民兵並且組建大陸軍,而且全體一致選喬治·華盛頓為總司令。1775年6月,英國人占領了邦克山和布里德山,但是他們傷亡慘重,收效也不足以突破圍城。圍城期間,只有偶爾襲擊,小規模戰鬥,以及冷槍狙擊。雙方都需要解決資源供給和圍城過程中的人員問題,而且雙方還在海上交戰以爭奪資源。

1775年11月,華盛頓派25歲的亨利·諾克斯提康德羅加堡戰中繳獲的重炮去波士頓。1776年1月,諾克斯以技術上複雜和苛求的操作方式將許多大炮帶去波士頓區。1776年3月,大炮用於設防能俯視波士頓及其港口的多徹斯特高地,威脅英國海軍的補給線。英國指揮官威廉·何奧意識到他無法繼續守住此鎮,就選擇在3月17日向新斯科舍的哈利法克斯撤離(現在這天為撤退紀念日)。

背景

[編輯]

1775年前,英國就已經在美洲殖民地施加稅收和進口稅,但是殖民者在英國議會中沒有代表席位,於是反對這些稅收。為回應波士頓傾茶事件和其他抗議行為,托馬斯·蓋奇(Thomas Gage)將軍領導的4,000英軍被派去駐紮波士頓市和平定不寧的馬薩諸塞灣省(Province of Massachusetts Bay,英國直轄殖民地)。[5]除了其他英國議會在所謂不可容忍法案中授權的行動之外,蓋奇還解散了當地將自己改組為省級議會(Provincial Congress)和繼續召開會議的省級政府(約翰·漢考克塞繆爾·亞當斯領導)。地方議會召集當地民兵組織和協調武器及其他軍用物資的積累。[6]根據波士頓港口法的條款,蓋奇關閉了波士頓港,此舉導致大量的失業和不滿。[7]

1775年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戰役及波士頓之圍地圖

1775年4月19日,英軍被派往奪取來自康科德鎮的軍用物資,當來自周圍的民兵連在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戰役中對抗他們。[8]在康科德,一些英軍被調往北橋(North Bridge)參與抗擊。英軍在行軍返回波士頓途中參與了一場持久戰,結果傷亡慘重。[9]所有的新英格蘭殖民地(和後來比較南方的殖民地)組織民兵響應這場信號,並將他們派往波士頓。[10]

圍城

[編輯]

掘壕固守

[編輯]
波士頓之圍 1775–1776

就在19日的戰鬥之後,由William Heath鬆散領導(後在20日被Artemas Ward將軍取代[11])的馬薩諸塞民兵形成一條從切爾西延伸到羅克斯伯里(Roxbury),並繞過波士頓半島和查爾斯敦(Charlestown peninsula)半島的包圍線,有效地三面包圍波士頓。他們特別封鎖了查爾斯敦地峽(Charlestown Neck,唯一通往查爾斯敦的陸路)和波士頓地峽(Boston Neck,通往當時還是波士頓半島的唯一陸路)。接下來幾日,隨着來自新罕布什爾,羅得島,康涅狄格的民兵到場,殖民軍規模增長。[10]蓋奇將軍寫到了他對圍城造反者數量的出乎意料:「反叛者並非許多人認為的那樣,是可鄙的烏合之眾…他們在對抗法國人的戰爭中從沒顯露出現在這種指揮能力,注意力,和持久力。」[12]

蓋奇將軍將注意力轉向加固容易防守的位置。在南方,羅克斯伯里,蓋奇命令防禦陣線部署10台24磅重的炮。在波士頓本身,四山被快速加固。他們將是城市的主要防禦。[13]隨時間推移,每座山丘都被加固。[14]蓋奇也決定放棄查爾斯敦,將被圍攻的(之前從康科德撤回的)軍隊轉移回波士頓。查爾斯頓鎮完全空置,它的高地(邦克山和布里德山)沒有人防守,就如同可俯視這座港口和城市的多徹斯特高地一樣。[15]

擔心武器滲透,英國人開始嚴格限制進出活動。被圍和圍城者最終達成非正式協定,如果沒有攜帶火器,則允許交通通過波士頓地峽。波士頓居民交出大約2,000支火槍,許多愛國者居民離開這座城市。[16]許多住在波士頓城外的效忠派離開家並逃進此城。他們中許多人感到在城外居住並不安全,因為愛國者們正掌控者鄉村。[17]一些人到達波士頓後,參加了依附於英軍的效忠派軍團。[18]

由於圍城並未封鎖港口,此城依然開放給海軍中將Samuel Graves領導的皇家海軍從新斯科舍和其他地方運入供給。由於英國艦隊的制海權和完全缺乏任何一種反抗武裝船隻,殖民軍幾乎無法阻止運輸。但是,城鎮和英軍配給短缺,價格飛漲。此外,美洲軍隊一般掌握城中正發生的情況,但是蓋奇將軍卻沒有關於反抗活動的有效情報。[19]

早期小規模衝突

[編輯]

5月3日,馬薩諸塞地方議會授權貝內迪克特·阿諾德組織軍隊奪取靠近紐約殖民地尚普蘭湖南端的提康德羅加堡,人們知道此堡有重武器,防禦較輕。9日,阿諾德抵達卡斯爾頓(Castleton,位於現在的佛蒙特,但佛蒙特當時是紐約和新罕布什爾之間的爭議領土),在那裡他和伊森·艾倫(Ethan Allen)與一來自康涅狄格的民兵連會和,其中的人都是因為奪取提康德羅加想法而各自到來的。此連在阿諾德和艾倫聯合領導之下,奪取了提康德羅加堡和Crown Point堡。突襲聖讓堡(魁北克)中,他們還在尚普蘭湖繳獲一艘大型軍事船隻。[20]他們得到超過180門大炮和武器和補給,而萌芽時期的大陸軍將會在加緊控制波士頓時得到它們的用處。[21]

描繪伊森·艾倫要求提康德羅加堡投降的雕刻品

在波士頓,沒有新鮮肉類的正常供應,許多馬匹需要草料。五月21日,蓋奇命令一分遣隊前往遠離港口的葡萄島(Grape Island)並帶草料回波士頓。[22]當在大陸的大陸人注意到時,他們報警喚起了民兵。英國分遣隊到來時,他們遭到了民兵的攻擊。民兵縱火於島上倉庫,銷毀了80噸草料,使英國人得不到超過3噸的草料。[22]

部分是因為葡萄島事件,大陸軍努力清除港口島嶼上對英國人有利的牲畜和供給。5月27日,切爾西溪(Chelsea Creek)之戰中,英國海軍陸戰隊試圖阻止一些島上的牲畜清除。美洲人抵抗,並且在行動期間,英國縱帆船戴安娜號(HMS Diana 1775)擱淺並被摧毀,但是大陸人在之前已經獲取了船上的武器。[23]6月12日蓋奇發布公告宣稱提供給除了約翰·漢考克塞繆爾·亞當斯之外的所有願意放下武器的人赦免,試圖以此幫助平息叛亂。[24]它非但沒有平息叛亂,還點燃了愛國者們的怒火,更多的人開始拿起武器。[24]

布里德山

[編輯]
邦克山戰役,Howard Pyle,1897

整個5月英國人一直有得到援軍,直到人數達6,000人為止。5月25日,三位將軍登達HMS Cerberus (1758):威廉·豪,約翰·伯戈因(John Burgoyne),和亨利·克林頓。蓋奇計劃突圍出城。[23]

這份由英國指揮部選定的計劃為在邦克山和多徹斯特高地築防。他們選定攻占多徹斯特高地的日期為6月18日。6月15日,殖民者安全委員會得知英國人的計劃。為回應,他們向Ward將軍發出指令加固邦克山和多徹斯特高地;他也向上校威廉·普雷斯科特(William Prescott)發出同樣的命令。6月16日晚,普雷斯科特帶領1,200人經過查爾斯敦地峽前往邦克山和布里德山構築防禦工事。[25]

6月17日,豪將軍指揮的英軍在邦克山戰役中占領了查爾斯敦半島。[26]英國人成功取得占領查爾斯敦半島高地的戰術目標,但是他們損失慘重。超過1,000人傷亡,其中包括92名軍官被殺,英國人損失如此嚴重以至於不再直接攻擊美洲軍隊。[27]美洲人雖然輸了這場戰鬥,但是在布里德山的交戰中成功擊退了兩輪攻擊,這在某種程度上再次成功地抵抗住了英國正規軍。[28]從這點上看,圍困成為了僵局。

僵局

[編輯]

7月3日,喬治·華盛頓抵達掌管新的大陸軍。他在劍橋的一間房子裡設立總部,這間房子將在後來成為眾所周知的亨利·沃茲沃思·朗費羅之家。到這個時候,軍隊和物資正在趕來,其中包括有遠自馬里蘭弗吉尼亞的步槍手連。[29]華盛頓開始了將民兵塑造得更接近軍隊之類的工作,於是任命高級軍官(實際上一般是民兵選舉領導),並在紮營民兵中引入更多的組織和紀律措施。[30]他要求不同軍階的軍官穿戴不同的服裝以區分開他們的上下級。[31]將近7月底,大約有2,000名火槍手來到在賓夕法尼亞,馬里蘭和弗吉尼亞組成的部隊。以前,在新英格蘭,步槍沒有精度,而且火槍隊是用來騷擾被圍的敵軍的。[32]

喬治·華盛頓接管軍隊

華盛頓還下令提高防禦措施。於是戰壕被挖在了波士頓地峽,並被延展到波士頓。然而,這些行為對英軍的占領鮮有成效。[33]施工隊不時遭到射擊,保衛工作的哨兵也是如此。7月30日,為報復美洲人的攻擊,英國人逼退了美洲人的先鋒,並且在羅克斯伯里燒了幾間房子。[34]四天後,8月2日,一個美洲步槍兵被殺,而且他的屍體由頸部被吊起。作為報復,其他美洲步槍兵前進到陣線開始攻擊英軍。他們持續整日的猛烈射擊,殺傷許多英國人,而且只損失了一人。[35]8月30日,英國人出乎意料地突破波士頓地峽,縱火燒一家酒館,撤回到他們的防線。[35]當天晚上,300名美洲人攻擊了燈塔島(Lighthouse Island)並燒毀了燈塔,殺死許多英國士兵,俘獲23人,卻只損失一人。[35]在另一個8月的夜晚,華盛頓派出1200人去查爾斯敦地峽附近的一座小山上挖塹壕。儘管有英國人轟炸,美洲人成功地挖好戰壕。[36]

9月初,華盛頓開始計劃兩步走:首先,從波士頓派遣1,000人並侵入魁北克,然後,發起對波士頓的攻擊。[37]由於華盛頓從英國逃兵和美洲間諜得到情報說英國人得到增援前無意在波士頓發動攻擊,他認為他可以派軍前往魁北克。[38]9月11日,大約有1,100名士兵在貝內迪克特·阿諾德的指揮下發往魁北克。[39]華盛頓召集軍事會議,提出充分理由,通過用每艘可載50人的平底船將軍隊渡過後灣,兩棲全力攻打波士頓。[40]華盛頓認為,冬天到來時將會很難將人員團結在一起。在一場軍事會議中,此計劃被一致否定,會議決定為「至少目前」不發動攻擊。[40]

英國人在波士頓的防禦工事,1775

九月初,華盛頓授權挪用當地漁船舾裝用於收集情報和封鎖向英國人的供給。此活動是大陸海軍(Continental Navy)的先兆,而後大陸海軍因英國人火燒法爾茅斯(Burning of Falmouth)(現今的波特蘭,緬因)而成立。康涅狄格和羅得島的省級議會至此時也開始了武裝船隻和授權私掠[41]

11月初,400名英軍士兵前往Lechmere's Point(海岬)突擊探索,以尋得一些牲畜。他們帶着10頭牛逃離,但是在與派往防守此岬殖民軍的小規模衝突中損失了兩條命。[42][43]11月29日,殖民海軍上校John Manley,指揮Lee號縱帆船,在波士頓港外捕獲圍城中最有價值的戰利品之一,英國Nancy號前桅橫帆雙桅船。當時她(Nancy)正運載大量為波士頓英軍準備的炮彈和軍需品。[44]

冬天將至,雙方都面臨各自的問題。美洲人缺少火藥以至於要是英國人攻擊時,士兵只得用長矛作戰。[45]許多美洲軍隊還得不到報酬,其中許多人的兵役將在年底到期。至於英國方面,在10月代替蓋奇任指揮官的豪也面臨着不同的問題。木材稀少以至於他們開始砍伐樹木,拆毀木製建築,其中包括有老北禮拜堂(Old North Meeting House)。[46]此外,因為冬季風暴和反抗私掠船的出現,此城的供給變得更加困難。[45]英軍非常飢餓以至於準備隨時叛逃。更糟糕的是,城內壞血病天花爆發。[47]

10月,華盛頓再次提議攻打波士頓,但是他的軍官們認為,最好等到海港全面凍結。[48]2月時,羅克斯伯里和波士頓公園之間的海水結冰,華盛頓認為,儘管缺乏火藥,但是他可以嘗試衝過冰面襲擊;但是他的軍官們再次提議反對。華盛頓期望發起對波士頓的攻擊是因為他擔心他的軍隊會在冬天逃掉,而且他知道,目前情形下,豪究竟可以多輕易地突破他軍隊的陣線。他還不知道他到底能多相信豪的休止狀態;他非常不情願地放棄了度過冰面的攻擊而取一個更謹慎的計劃——用提康德羅加堡運來的大炮加固多徹斯特高地。[49][50]

1月中旬,英國少將亨利·克林頓和一小型艦隊接倫敦的命令帶1,500人起航前往卡羅萊納(Carolinas)。他們的目的為與其他來自歐洲的軍隊會師,並且奪取南方殖民地的一個港口用作下一步軍事行動。[51]2月初,一英國突擊小組度過冰面並在多徹斯特燒毀了多家農舍。[52]

圍城結束

[編輯]
亨利·諾克斯帶着他的載有大炮的「noble train」前往劍橋

1775年11月至1776年2月間,亨利·諾克斯和一隊工程師用雪橇取回在提康德羅加堡繳獲多達60噸的重炮。他們用技術上具有挑戰性的和複雜的操作方式將它們運過哈德遜河康涅狄格河,在1776年1月24日抵達劍橋。[53]

多徹斯特高地設防

[編輯]

提康德羅加大炮的尺寸和射程都是以前美洲人所沒有的,其中一些大炮被安置在環繞此城的防禦工事內,3月2日,美洲人開始炮轟此城,英國人也用炮擊回應。[54]美洲炮在上校諾克斯的指揮下繼續和英國人交火到3月4日。這樣並沒有對任何一方造成損害,不過卻損壞了波士頓的房子和殺死了一些英國士兵。[55]3月5日,華盛頓將更多的提康德羅加大炮和數千人連夜遷往占領多徹斯特高地,俯瞰波士頓。由於是在冬天,土地被凍結,挖戰壕變得不可行。華盛頓的人於是用原木,樹枝,及一切可行之物,連夜設防此地。據說豪將軍驚呼道:「天哪,這些人一夜間做的工作比我讓我軍隊三個月做得還多。」[56]英國艦隊在多徹斯特美洲大炮的射程之內,於是艦隊和城市內的軍隊遭到大炮的威脅。[57]

英國人的直接回應便是兩小時不斷朝高地炮擊,但是沒有任何效果,因為英國大炮無法射到在如此高之上的美洲大炮。[58]密集炮火失敗後,豪和他的軍官一致認為,如果他們還要守住波士頓的話,就必須將高地上的殖民者清除。他們計劃了一場對高地的攻擊;但是因為一場風暴,攻擊未能執行,英國人於是選擇了撤退。[59]

3月8日,一些有名望的波士頓人致函華盛頓,聲明英國人如果能安然無恙地離開則不會毀城。華盛頓收到了信件,但是正式拒絕,因為它既沒在名字上和也沒在頭銜上稱呼他。[60]不過,信件達到了預期效果:撤離之時,沒有美洲火力阻撓英國人撤退。3月9日,看到多徹斯特高地上努克山(Nook's Hill)上的活動後,英國人用密集的炮火持續整晚攻擊。一發炮彈殺死了四個人,不過這就是全部的損傷。[61]次日,殖民者外出收集700枚朝他們擊發的炮彈。[61]

撤離

[編輯]

3月10日,豪將軍發表公告命令所有居民交出所有亞麻布和毛織品這些可供殖民者用於繼續戰爭的物品。一個效忠派,Crean Brush,被授權接收這些物品,作為回報,他派發回無實際價值的證書。[62]接下來的一周,英國艦隊停留在波士頓港等待有利的風向,同時,效忠派和英軍正在裝船。在此期間,在港口外的美洲海軍行動成功將多艘英國補給船截獲並掉向殖民者控制之下的港口。[63]3月15日,風向變得有利,但是在他們離開之前,風向又轉回向他們。3月17日風再次變得有利。被授權若在行軍前往船的途中受到阻礙就燒毀城市[62]的軍隊開始在凌晨4:00出發。至上午9:00時,所有船隻已經在航。[64]駛離波士頓的艦隊有120艘船,超過11,000人在船上。其中,9906人為英國軍隊,667人為婦女,兒童為553人。[65]

後果

[編輯]

美洲人清理

[編輯]

艦隊一航離,美洲人就開始收回波士頓和查爾斯敦。起初,他們認為英國人還在邦克山上,但是其實是英國人在合適的位置上留下假人。[65]由於天花的危險,起初只有因先前接觸過此病而被選上的人在Artemas Ward的指揮下進入波士頓。一旦疾病風險被認為較低時,更多的殖民軍才在3月20日進入。[66]儘管華盛頓基本順從了英軍火燒波士頓的要挾,也沒有妨礙他們離開此城,但是他並沒有讓他們完全輕易地逃離外港。他指示海軍上校Manley騷擾離去的英國艦隊,行動中他有所成功,除了其他戰利品外,還截獲了載有Crean Brush及其掠奪品的船隻。[67]

當豪將軍的艦隊最終離開外港時,主要前去攔截任何到達的英國船隻的派遣小船隊最終只得到他的尾跡。雖然他們成功將許多原本目的地為波士頓的載有英軍的船隻重新導向哈利法克斯,一些不知情的英軍士兵卻在波士頓登陸,最終落入美洲人之手。[68]

英國人的離開結束了在新英格蘭殖民地的主要軍事活動。華盛頓由於擔心英國人將攻打紐約市,在4月4日帶着軍隊出發前去曼哈頓,開始了紐約-新澤西戰役。[69]

陸軍國民警衛隊(Army National Guard)有六個部隊(第101工兵營,[70]第125軍需兵連,[71]第181步兵團,[72]第182步兵團,[73]第197野戰炮團,[74]第201野戰炮團[75])是源自參與波士頓之圍的美洲部隊。美國軍隊中有三十個現存的出身能追溯到殖民地時期的部隊。

伯戈因在薩拉托加的投降,John Trumbull

英國將軍的命運

[編輯]

豪將軍後面會因在波士頓戰役中失敗而遭到英國媒體和議會的嚴厲批評。蓋奇將軍則再也沒有得到其他指揮權。伯戈因將軍還能在薩拉托加戰役(Saratoga Campaign)中出現,但是這是見證他,連同他掌管的7,500名軍隊被捕的一場災難。克林頓將軍則會掌管在美洲的英國軍隊長達四年(1778-1782)。[76]

效忠派的命運

[編輯]

英國人撤離波士頓時,許多馬薩諸塞的效忠派隨他們離開。有些人去了英格蘭重建生活,一些在戰後返回美國。許多人留在新斯科舍,定居在聖約翰之類的地方,許多人開始積極參與新斯科舍新不倫瑞克未來的發展。[77]

波士頓的命運

[編輯]

波士頓實際上不再是軍事目標。它繼續為革命運動的焦點,它的港口則在裝配戰爭船隻和私掠船中起重要作用。其主導公民將為合眾國未來的發展扮演重要角色。[78]波士頓及其他區域的社區將3月17日圍城結束定為撤離日(Evacuation Day)。

附註

[編輯]
  1. ^ McCullough, p. 25
  2. ^ Frothingham, p. 311 puts the military strength that evacuated Boston at 11,000. Chidsey, p. 5 puts the initial strength at 4,000.
  3. ^ 3.0 3.1 See Battle of Bunker Hill infobox for casualty details.
  4. ^ 4.0 4.1 Boatner, p. 10
  5. ^ Chidsey, p. 5
  6. ^ Frothingham, pp. 35, 54
  7. ^ Frothingham, p. 7
  8. ^ McCullough, p. 7
  9. ^ See Battles of Lexington and Concord for the full story.
  10. ^ 10.0 10.1 Frothingham, pp. 100–101
  11. ^ McCullough, p. 35
  12. ^ Harvey, p. 1
  13. ^ French, p. 236
  14. ^ French, p. 237
  15. ^ French, pp. 126–128,220
  16. ^ Chidsey, p. 53
  17. ^ French, p. 228
  18. ^ French, p. 234
  19. ^ McCullough, p. 118
  20. ^ Fisher, pp. 318–321
  21. ^ Chidsey, p. 60
  22. ^ 22.0 22.1 French, p. 248
  23. ^ 23.0 23.1 French, p. 249
  24. ^ 24.0 24.1 French, p. 251
  25. ^ French, pp. 255–258
  26. ^ French, p. 288
  27. ^ French, p. 284
  28. ^ French, pp. 272–273
  29. ^ Chidsey, p. 117
  30. ^ Chidsey, p. 113
  31. ^ Chidsey, p. 112
  32. ^ Frothingham, pp. 227–228
  33. ^ McCullough, p. 10
  34. ^ French, p. 337
  35. ^ 35.0 35.1 35.2 McCullough, p. 39
  36. ^ French, p. 311
  37. ^ McCullough, p. 50
  38. ^ McCullough, p. 51
  39. ^ Smith, pp. 57–58
  40. ^ 40.0 40.1 McCullough, p. 53
  41. ^ French, pp. 319–320
  42. ^ French, p. 338
  43. ^ Frothingham, p. 267
  44. ^ Chidsey, p. 133
  45. ^ 45.0 45.1 McCullough, p. 60
  46. ^ p.78
  47. ^ McCullough, p. 61
  48. ^ French, p. 330
  49. ^ Fisher, p. 1
  50. ^ Frothingham, pp. 295–296
  51. ^ McCullough, p. 78
  52. ^ McCullough, p. 86
  53. ^ McCullough, p. 84
  54. ^ McCullough, p. 91
  55. ^ McCullough, p. 92
  56. ^ McCullough, p. 93
  57. ^ Frothingham, pp. 298–299
  58. ^ McCullough, p. 94
  59. ^ McCullough, p. 95
  60. ^ Frothingham, pp. 303–304
  61. ^ 61.0 61.1 McCullough, p. 99
  62. ^ 62.0 62.1 McCullough, p. 104
  63. ^ Frothingham, p. 308
  64. ^ Frothingham, p. 309
  65. ^ 65.0 65.1 McCullough, p. 105
  66. ^ Frothingham, pp. 310–311
  67. ^ French, p. 429
  68. ^ French, p. 436
  69. ^ McCullough, p. 112
  70. ^ Department of the Army, Lineage and Honors, 101st Engineer Battalion
  71. ^ Department of the Army, Lineage and Honors, 125th Quartermaster Company. 存档副本. [2012-0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8). 
  72. ^ Department of the Army, Lineage and Honors, 181st Infantry. Reproduced in Sawicki 1981, pp. 354–355.
  73. ^ Department of the Army, Lineage and Honors, 182nd Infantry. Reproduced in Sawicki 1981, pp. 355–357.
  74. ^ Department of the Army, Lineage and Honors, 172nd Field Artillery and 197th Field Artillery. See also "Unit Histories: From Portsmouth Harbor to the Persian Gulf," New Hampshire Army National Guard Pamphlet 600-82-3.
  75. ^ Department of the Army, Lineage and Honors, 201st Field Artillery.
  76. ^ French, pp. 437–438
  77. ^ French, pp. 438–439
  78. ^ French, pp. 441–443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