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佛斯37公厘戰防炮
外觀
波佛斯37公厘戰防炮 | |
---|---|
類型 | 反戰車砲 |
原產地 | 瑞典 |
服役記錄 | |
服役期間 | 1934 - 1986 |
使用方 | 芬蘭、德國、波蘭、丹麥、 羅馬尼亞、西班牙、英國、土耳其、 蘇聯、荷蘭 |
參與戰爭/衝突 | 西班牙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冬季戰爭 |
生產歷史 | |
研發日期 | 1931 - 1932 |
生產商 | 波佛斯 |
生產日期 | 1934 - 1941 |
製造數量 | 1000門以上 |
基本規格 | |
重量 | 370公斤 |
長度 | 3.04公尺 |
槍管長度 | 1.47公尺 (45倍徑) |
寬度 | 1.03公尺 |
高度 | 1.09公尺 |
操作人數 | 5 |
炮彈 | 穿甲彈、榴彈、煙霧彈 |
口徑 | 37x258公厘 |
射擊仰角 | 25 / -05 度 |
射速 | 12-30 發/每分鐘 |
槍口初速 | 800~870 m/s |
有效射程 | 4000公尺 |
最大射程 | 6500公尺 |
填充量 | 0.7公斤 |
波佛斯37公厘戰防炮(Bofors 37 mm)為瑞典波佛斯公司開發的反戰車砲。
開發以及特性
[編輯]1930年,瑞典軍方對波佛斯公司提出了新型37公厘反戰車炮的開發委託,此反戰車炮必須要有0.7公斤的穿甲彈頭以及800公尺/秒的初速,1931年波佛斯完成設計,雖然性能上達到瑞典軍方的要求,但是為了兼顧射擊準度因此整體重量必須要800公斤,在Harald Jentzen以及其研發小組設計出了開孔式炮口制退器下,相同準度條件需求重量降低至400公斤,原型炮於1932年3月完成,除了炮栓鎖閉結構為沿用德國技術以外,剩下的裝備都是波佛斯自行設計,在經過相關測試後1934年瑞典軍方下單採購。
此款火炮在設計初期已納入拆卸運輸的需求,因此在有必要時整座火炮可以分解為11個部件讓整座火炮可以用騾馬甚至人力運輸,其中最重的部件為43公斤的炮身,其他部件大多在30公斤上下,人力火炮拆卸或組裝運用可在四分鐘內完成,如果在拖曳狀態可以在30秒內完成發射準備。
穿甲能力
[編輯]由於各國生產時間以及裝藥版本差異,因此在貫穿能力上也有差別,穿甲能力在1930年代算是合格,但是到1941年後就顯得落伍,由於此款反戰車炮面對的敵人主要是戰間期生產的戰車,因此在作戰表現以及評價上比太晚參戰的PAK 36以及M3反戰車炮來的好。
瑞典版本(初速830m/s)
距離 | 裝甲版傾斜30° |
---|---|
300 公尺 | 40公厘 |
500 公尺 | 33公厘 |
1,000 公尺 | 20公厘 |
波蘭版本(初速800m/s)
距離 | 裝甲版傾斜0° | 裝甲板傾斜30° |
---|---|---|
100 公尺 | 40公厘 | |
300 公尺 | 60公厘 | |
500 公尺 | 48公厘 | |
1,000 公尺 | 30公厘 | |
1,500 公尺 | 23公厘 |
芬蘭版本(初速870m/s)
距離 | 裝甲版傾斜20° | 裝甲板傾斜30° |
---|---|---|
100 公尺 | 55公厘 | |
300 公尺 | 49公厘 | 42公厘 |
500 公尺 | 44公厘 | 37公厘 |
1,000 公尺 | 33公厘 | 28公厘 |
1,500 公尺 | 13公厘 |
使用國家
[編輯]- 丹麥
- 1937年取得授權生產,並修改了炮彈裝藥讓火炮擁有更高初速,授權生產命名為37mm Fodfolkskanon m1937,1945年反攻回丹麥前流亡政府向瑞典訂購一批1938年型的37公厘反戰車炮,但是並沒有參加實戰
- 芬蘭
- 1936年獲得授權並交由Tampella公司與VTT公司(Valtion Tykkitehdas)生產,授權生產版本稱為37mm Pansarvärnskanon m/36,由於生產進度過慢因此向瑞典原廠購買114門以及3萬2千枚砲彈應急,其中26門用於維克斯六噸坦克的改裝,所有火炮在冬季戰爭前以及戰爭期間陸續運交,在冬季戰爭後向德國購買42門波蘭製同款火炮1939-1941年間自行生產了355門,這些火炮在1944年退出第一線後持續保留在預備役清單中直到1986年才退役。
- 德國
- 從波蘭、荷蘭、丹麥等國的戰爭中繳獲了大量此型火炮,從波蘭擄獲的命名為Pak 36(p) 3.7cm,從丹麥擄獲的稱為3.7cm Pak 157(d),這些火炮沿用到1940年以後就大量轉賣至他國
- 荷蘭
- 瑞典以外的第一個海外使用國,1935年購入了12門,在戰爭結束後在國內保存了1門實物
- 波蘭
- 此款火炮最大的使用國,1936年購入300門並購買授權由SMPzA公司(Stowarzyszenie Mechaników Polski z Ameryki)生產,國內生產的版本叫做37mm armata przeciwpancerny wz.36,在與德國開戰前總共生產了1112門,其中900門為拖曳式火炮,其他安裝在7TP戰車、9TP、10TP上
- 羅馬尼亞
- 1940年後以等價石油向德國購買了556門
- 西班牙
- 在西班牙內戰中購買了未知數量用於反戰車任務
- 瑞典
- 1934年服役,瑞典編號37 mm infanterikanon m/34(步兵炮1934年型),1938年改良版本服役稱為37 mm pansarvärnskanon m/38 (1938年型反戰車炮)以及37 mm pansarvärnskanon m/38 F,除了拖曳式版本外瑞典也將此裝備安裝在自行研發的戰車上,戰車炮版本稱為 37 mm Kanon m/38 stridsvagn,安裝在Strv m/38、Strv m/39、Strv m/40等輕戰車上,另外Strv m/41輕戰車(瑞典製Panzer 38(t))也安裝上同樣武裝
- 土耳其
- 英國
- 在戰爭爆發前緊急向瑞典訂購250門,但是到戰爭發生時僅運到了80門,這批外國武器英國方面給予37公厘速射炮一型(Ordnance QF 37 mm Mk I)的編號
- 蘇聯
- 在冬季戰爭以及波蘭入侵時繳獲了部分此裝備,在1941年德國入侵時為了補充前線耗損因此將這些繳獲裝備配發至前線
- 南斯拉夫
參見
[編輯]參考連結
[編輯]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波佛斯37公厘戰防炮